|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北京自助游(下) |
[游记]我的北京自助游(下) |
| 2009-09-03cncn.com |
8月15日,第三天,本着经典景点一定要去的原则,非去颐和园不可了。但是放纵自己睡到八点多起来,再洗个澡,出旅馆也九点了。今天没再吃灌饼,虽然它的味道不错,也要换换花样。去了对街的点心店,要了小笼,我还吃了碗炒肝。有点像糊糊,还算鲜,微带腥气,原来北京的小吃都喜欢拿内脏当原料啊。虽然到颐和园的地铁四号线还在建设中,本来是可以先坐地铁到附近再换公交的,但考虑到690是始发站有座位,而且一路到底,还是决定先去前门看看排队的人多不多。去了那里,人其实并没有比前一天少,但出于惰性也就在那里排着了。车来了,第一辆还挤不上,第二辆跟着到了,终于在后面找到了位置。这一路就耗费了一个小时。票虽只两块钱,但没有空调,车开动时窗外还会喷进来热气,真是坐得怪不好受。开过圆明园,在办荷花展呢,这个耻辱象征我是不准备去的,但后来经过清华西站时忽然动心下了车。清华北大本来也不在计划内,不过因为知道清华有观光车没那么累,觉得还是去看看。“水木清华”的清俊之气,沾一点也好。不过还没进校呢,看见那条脏脏的小河就有点倒胃口,简直是条臭沟渠嘛,期望值顿时下降。校园里面也不漂亮,有点杂乱,游客众多,观光车10元一位还得排队,另有黑车上前兜揽,真的没有学校的样子。还是相信官方,买了10元的票,挤上车。司机兼做解说,熟练地开着车在校园里转上了。先经过“荷塘月色”,精神一振,朱自清就是在此写出了他的散文名篇,荷叶荷花还是有点美的,虽然那个水仍然很脏,朱自清现在看了一定不会有灵感的。校园很大,带我们转的只是老校区,旧旧的,不美,一副没用心维护的样子,我觉得还比不上苏大,只有名人们一听就如雷贯耳:杨振宁在这里执教,朱镕基、胡锦涛在这里毕业。我心里嘀咕:老胡啊,你都不把你的母校搞搞好,让它的面貌这样叫人失望。到了一道门,说是建筑最有特色的,其实主要是门上有“清华园”几个大字,让大家下来拍个照,然后就上车回去了,司机再指点我们远眺一下清华同方和清华紫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楼,游程就算结束。这一段顶没意思了。惟一的好处是大学附近的店比较便宜,我们在那里解决了午饭:石锅拌饭、朝鲜冷面,加上羊肉串和燕京啤酒,只花37元。 再上公交到颐和园已经一点左右了,考虑到园子太大可能走不全,没有买联票。颐和园的风景还是很秀美的,尤其是走了一段路后,昆明湖宽广的水面在眼前展开,很是清心明目。湖岸边还有一大片荷叶荷花,也算是夏季出游最美的馈赠了。走过长长的十七孔桥,到了南湖岛,摆渡去石舫,到了对岸才发觉把伞给丢了。从石舫那里再步行到万寿山的佛香阁,那里是颐和园的最高点,不登不行。老佛爷真的很注重自己福利,登阁的路都是很美的,阁本身更是美仑美奂,那雕梁画栋的精致鲜明不由让我怀疑是近年修缮的。可惜阁的上层不开放,不过光在下面远眺昆明湖全景就很惬意了,船影点点,楼阁处处,湖光如画,清风拂来消去一身疲劳。颐和园之游的高潮就是这里了,接下来基本就是一边瞎看看,一边找路出去。最后还是从进来的门出去的。这其实是个错误的选择,据说从南门出去坐两站就可以到巴沟坐地铁,但在这里,又变成全程公交了,因为嫌690慢,另等一辆车,好像是826,更大错特错,车来得慢也罢了,开得也慢,好像是柴油车,开起来声音又大又费劲,停的站也多,票价还贵5毛。下午的车厢像蒸笼,晃晃悠悠快两小时还没有到,我眼看着自己的小腿上起了红疹子,终于提前在和平门那里下车了。下车时发现我的百丽凉鞋都坏掉了,右脚的花饰挤得不知去向。和平门的便宜坊居然说也拆掉了,难道它被全聚德挤倒了,洗手不干了?再一次见识到全聚德排队的盛况,彻底死心。六点多,已经到晚饭时间,烤鸭是非吃不可的,商量下来决定到昨天见过的一家吃客很多的“民福居”去。店在灯市西口街附近,店里的环境还可以,装饰得几分古色古香。我们点了一套新品烤鸭,108元,配了两个素菜一瓶啤酒。那一套先上来的是酥脆的鸭皮,蘸白糖吃,有一点点油渣的风味,再来是一盘鸭肉,蘸的是蒜末,最后才是用来卷荷叶饼的有皮有肉的鸭片。用来一起卷饼的除了黄瓜条,大葱段,还有山楂条、咸菜条以及不知名的野菜。就是那个荷叶饼有点太厚,反不如苏州春卷皮子那样的,薄而好吃。最后还上了一大盆与豆腐同炖的鸭架子汤,雪白的,味道却只是一般。总体来说,虽非名店,意思到了,和苏州的烤鸭还是大不相同的,结账160,挺值。回到旅馆已近9点,没再耽搁就睡了,因为明天还有重头戏:爬长城。 因为中饭吃得晚,这天就没有吃晚饭,随便塞了几块饼干。在旅馆休息到六点多,出发去奥体中心。这是地铁换乘最多的一次了,好像是2号换5号,5号换10号,10号再换8号专线。到8号专线换乘站,就是所谓的青花瓷站,还拍了几张照。接着再坐一站就是奥体中心站。随众人一起下车,出地铁口就是宽阔的广场,水立方在左,鸟巢在右,气势宏伟,还有很多福娃风筝,长长地向空中伸展飘扬。暮色初起,水立方和鸟巢的灯光渐渐亮了,一个亮蓝一个红黄交织,果然美不胜收。这一天的天气本来就凉爽,到黄昏更是舒服极了,我们变着法儿地拍照,数码拍夜景比较差,又将它放在垃圾筒盖上自拍合影。虽然出不来完美的效果,也算可以接受了。进不了门有点可惜。折腾到八点多才回,被返回的人潮裹挟,很挤。走进安静的菊儿胡同时,已经过了九点。饥饿感阵阵袭来,就在巷口小店吃了一碗双皮奶。凉凉的,奶香浓浓,很美味。小店的装潢偏浪漫,但挂一圈彩色亮纸链,有点学校开班级联欢会的感觉。 8月17日,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们好好地睡了一觉,9:30才在酒店吃了15元一位的自助早餐,10点多退房,4晚共880元,直奔火车站寄存行李。这是个薄阴天,最高气温大概不超过27度,风吹在身上清凉舒适,美妙极了。我一直感慨要是晚三天来北京,体会准会大不相同。在火车站10元钱寄掉大箱子,坐103去北海公园。我们是在团城入口进的,买的是联票——如果不登白塔的话,可以不用买联票。团城有个铁木真的玉瓮和白玉佛值得一看。一进北海公园,不由深吸口气,那满满一池的荷叶荷花,几乎看不见水面,可以用壮观形容了。在荷池边勾留很久,对着白塔按了多次快门,才向园林深处走。同样是个很大的园子,所以都没力气去登白塔了。看见一些老年人拿着毛笔以水为墨在水泥地上练大字,感觉公园很休闲。也坐了游船——亲自手划的只看见一条小船,很有勇气哦,大概就是要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的感觉吧。离开北海又去景山公园,看到了崇祯自杀的那棵树,应该不是原物了。是在山脚下,并不像我以为的在山顶。我们奋力从小路登上山顶,在此眺望故宫果然一览无遗。空中有许多燕子,让我想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看着那明黄宫殿,列列红墙,紫禁城的威严与岁月更替的沧桑尽在眼底。下山经过的每个亭子,几乎都有个空空的莲花座,看说明上面的佛像都被八国联军抢走了。 我们的游览就算到此结束,余下的时间准备去王府井购物。先去肯德基歇了个脚。到处都有肯德基,现在看见它跟看见家乡那么亲切,真是有点啼笑皆非。吃点东西接接力,开始逛街。特色食品买了一点,但纪念品真的没什么可以选择。都是些廉价的小店,真正的好东西也买不起,最后,只买了几个手镯,一个脸谱开瓶器和一个化妆镜。在世博纪念品的专卖店前,看到电视在讲股票,啊,惊人,居然跌掉了一二百点。情绪大受打击。没出息啊,居然跑到北京旅游还要被股市起落所影响。也没心情没力气继续逛下去了,脚上的凉鞋居然也在随后坏掉了,真有走坏两双鞋这么夸张。只能去火车站算了。北京的火车站也让我很失望,居然没有给我们候车的地方,大家只能用张报纸席地而坐,像一群盲流。还好,检票提前的,始发站的好处。一路平安,18日6点半到了苏州。下车热浪滚滚,苏州的高温开始了。 回苏州后我还特地找出蔡智恒的《暖暖》再看了一遍,因为印象中这个小说就是篇北京游记。果然没错,很多游程都与我重合的,我也在看书的过程中把我五天的记忆又重温了一遍。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6496/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