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呼伦贝尔8日游全纪录之四 |
[游记]呼伦贝尔8日游全纪录之四 |
| 2009-09-04cncn.com |
8月19日第四天 主题: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路程:莫尔道嘎镇--五卡---黑山头--蒙古包--满洲里 特点:森林--草原--蒙古包--都市 早上,我和老公很早就起床了,出门沿着马路向着有雕像的方向(因为我已经没有方向感了)走去。只见不远处的山被一层厚厚的雾笼罩,只露出一点点山头,老公说有点海市蜃楼的感觉。 回到房间,叫醒两个孩子,一起去吃早点,吃的是饼卷土豆丝,挺好吃的。用完早点,杨师傅修车也回来了,等他吃完饭,一起上路。走之前,在杨师傅的撺掇下,我买了5瓶当地人自己做的蓝莓酱(感觉不错,因为之前我们嫌他们做的酱装到收回来的瓶子里,多少会不干净,但是经过调查完全不会。而且回来后儿子很爱吃,还嫌我们买少了),还买了5斤松塔(其实就是带着松子的松果,已经被加盐煮过的,不过不建议买太多,因为实在太难吃到嘴里了)。 从莫尔道嘎小镇出来,先回到恩和马丽娜家还插座。再次走进马丽娜家,发现他们家的院子里晒着拖鞋、床单等昨夜客人用过的东西,看来俄罗斯民族真的是一个喜欢干净的民族。我和老公下车表达了我们的歉意,上车时发现杨师傅不在车上,老公看见路边有一个小邮政所,就让我将昨天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的明信片门票寄出去。当我再次回到车上,先是闻到一阵清香,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在吃东西。老公说:杨师傅给买的列巴,太好吃了。我拿过一块,还热乎的,放进嘴里,好吃。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过的做好吃的面包。杨师傅说,这里的列巴不用发酵粉,全部用啤酒花,所以味道不一般。这家列巴坊很有名,每个列巴5块钱,趁热吃最好吃。我们四个人真的和狼一样,完全忘记了早上吃得饱饱的,只一会儿功夫,就把2个大列巴瓜分完了,嘴里都还念念不忘地说:好吃、好吃。 我们的征程开始了,从恩和出来,开始是沙石路。人们都说呼伦贝尔的风景在路上,我认为,风景真正在路上的正是我们今天要走的这条路:边防小道,俗称摄影家小道。走在这条几乎没有什么车的小路上,虽不至于尘土飞扬,但是当我们在五卡被边防军检查时,才发现后备箱里面的行里已经布满了尘土,而坐在车里开着窗户的我们竟然没感到有土落在脸上。 在确定包杨师傅的车之前,我们也联系过另外一个在网上被网友好评的司机,但是他拒绝带我们走这条路,理由是路不好走。但是当我们联系到杨师傅时,他一口答应,并且还说这条路上的风景如何如何好,这让我们感到杨师傅的厚道,所以当即决定包他的车。 这条路在中俄边境,我们基本上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无政府状态,手机全程都没有信号。您能够想象吗?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放眼望去看不见一件诸如房子、车子等等与人类有关的东西,不时还有盘旋的老鹰、展翅的仙鹤,那该是多么壮观呀!当然,有时也能看见对岸俄罗斯的小村庄,甚至看见了俄罗斯的火车。难怪这里被称为“摄影家小道”,风景美到了极限。 在一个叫做“五卡”的地方,我们被边防战士拦了下来,要求每个人出示证件。刚开始,两个小战士一脸严肃,当儿子顽皮地说:“我没有身份证,只有学生证,请检查”的时候,小战士开始露出笑脸。老公问其中一个战士家是哪里的。他说是天津的。我指着老公说:真有缘,他在天津上的大学。儿子问他是哪个区的,小战士说是东丽区的。于是儿子用天津话表演了一段天津快板,气氛立马缓和了许多。 不过当天也有让我们很生气的一件事。中午我们赶到了黑山头,按照计划要在这里吃午饭。我们随便进了一家叫做“古城饭店”的路边店,杨师傅先在外面简单收拾一下车。我一看菜单,老天爷,一盘土豆丝要38块,宫保鸡丁48元,自制皮冻88元。但是既然到了,总得吃饭,况且大家都饿了,最主要的是吃完饭还要继续赶路,于是我点了4个素菜。杨师傅进来后问菜价怎么样,我无奈地说:有点贵。杨师傅还没听我说完,就出去看菜谱。服务员一听杨师傅的口音就知道是本地人,马上说:对不起,我拿错菜谱了..... 我们一听更生气了,原来有两本菜谱,感情本地人一个,外地人一个,太黑了。杨师傅马上生气了,高声说:啥玩意儿啊,你们这么整可不行。服务员见状,连忙赔不是,并在杨师傅的要求下,为所有的菜都打了折。我一看最后的结果,打完折大都便宜了一半以上,气死我了。 过了黑山头,有一段路正在修,车子需要开进草原。过了这一段,路就好走了。老公看见路面上很长时间都不会有一辆车经过,就主动提出要开一会儿。于是,他过了过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公路上开车的瘾。不过我还是挺担心的,虽然没有什么车,但时不时有悠闲的牛群横过马路,那感觉比交警还要牛。远远看见就必须减速,你就是把喇叭按碎,它们也是该干嘛、干嘛,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因为四周无人,儿子上厕所也就放开了许多,不再像一开始那样遮遮掩掩,杨师傅还告诉他“只要不抬头,遍地是茅楼”,乐得我们前仰后合。 据满洲里大概40公里的地方,杨师傅带我们拜访了一个蒙古包,经主人允许,我们走进了蒙古包参观。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一张身着蒙古族服装的全家福摆在醒目的地方,旁边放着一台电视,还有一张双人床,其他设施都很简陋。我看见电视机上放着一个机顶盒一样的东西,问杨师傅这是不是数字电视。杨师傅说:这是DVD,他们别说数字电视,就连新闻联播都收不到。他们用电就靠门口的小风力发电机,吃水要到附近的水泡子(其实就是聚集在地上的雨水)去拉,拉回来一车用一个礼拜。 我们去时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不太懂汉话,带着一个10来岁的男孩勉强回答着我们的问题。那个男孩叫“恩格日勒”(后来知道可能是初升太阳的意思),在海拉尔上3年级。我问他学过英语吗,他说学过,不过问了半天,只会一个单词“boy”.看着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看着这个可爱的孩子,真的挺辛酸的。 告别可爱的蒙古族小男孩,我们继续上路,因为距满洲里越来越近,带有俄罗斯牌照的车子逐渐多了起来。 到达满洲里时,天已经黑了,杨师傅为我们联系了一个家庭旅馆,位于六大道,出门就是一大片水面,儿子告诉我叫北湖公园。这家旅馆是由夫妇俩个人开的,房子很新,显然开业不久。最有意思的是大门上贴着“正规旅店没有小姐”的字样,看来这里的夜生活真的像网友说的一样“很丰富”。 住下后,大家去用餐。街对面有一家类似北京“大粥锅”的店,价位和北京差不多。于是要了几个菜,喝了点粥。吃过饭,儿子说累了,不想动,其实就是想回房间看电视。于是他和杨师傅先回去了,我、老公还有女儿带上相机,去拍满洲里的夜景。 满洲里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真的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边境小城,尤其是建筑风格很吸引人,夜晚的霓虹流光溢彩。我们步行到到中苏路,有很多俄罗斯人,感觉他们倒像主人,我们是客人。 漫步在满洲里的街上,老公一直在感慨:怎么和换了一个世界一样,昨天还是旱厕、没有自来水、电灯忽明忽暗、烧劈柴、看家家户户屋顶冒出的炊烟、夜晚听犬吠、清晨闻鸡鸣,但是现在到处灯红酒绿、红男绿女,700公里的路却像隔了70年。 11点多,回到宾馆,儿子还没有睡。洗澡时,发现热水器是电热的,很慢。我等不了,就洗了一个凉水澡,半夜有点鼻子不透气。 这是我们本次旅行在路上走得最长的一天,大概有700公里,不过沿途的风景真的没得说,一个字——值。 当日糗事: 晚上洗澡时,发现电热水器烧水很慢,等不及就简单洗了洗,但是的确有些冷。第二天早上,老公见我有些感冒就问我:为什么不开浴霸。我说:我开了,可打不开,一定坏掉了。老公带我走到浴室,很熟练地打开了浴霸,然后感叹地说:唉,我真替你难过,怎么什么也不会,幸亏儿子没随你...... 景点评定: 沿途风光:★★★★★ 满洲里:★★★★ 当日消费:早餐:14元,加油:132元,莫尔道嘎买蓝莓酱、松塔:80元,午餐:90元,晚餐:128元,满洲里买零食:19元,过路费:15元,住宿:250元,买矿泉水:22元。合计750元。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6605/1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