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漫步云端 欣赏彩云南之西双版纳游记

[游记]漫步云端 欣赏彩云南之西双版纳游记

2009-09-14cncn.com

2009年7月26日晚7点,我们一行五人飞抵西双版纳机场,开始期待已久的版纳之旅。走出舱门,一阵暖暖的湿漉漉的风迎面而来,空气很清新,远处,背光的青山显出很深很深的墨绿色,再看不大却颇具傣族特色的竹楼式加入佛教元素的候机楼,我想,盖在山上的可真是名不虚传的热带雨林啊!看着楼顶在夕阳照耀下发光的“西双版纳”四字和像小蛇一样,略显神秘的对应傣文,我心里不禁对这片久仰其大名的土地充满了向往之情。

取行李的入口处排站着两个身着漂亮傣服的姑娘,模样很是俊俏,手里向游人发放着旅游指南、景点介绍,我跑到她们身旁的总台,细细的拿了完整的一套,毕竟这次旅行我是总负责人,策划路线时总得参考参考。

旅游胜地,交通自然得便利,一出机场便是高速公路。道路两旁,典型的亚热带植物,芭蕉树、香蕉树(我分不清),油棕、椰子树……然后是农田、农家竹楼、水塘,最远处还是青山,植物绿绿的、肥肥的,房屋稳稳的,水清清的,很安逸很美,最闹腾的大概就是我激动的心。

出租直接到旅店门口,曼景兰宾馆,当地人帮我们定的,40元/天,床很宽,可住四个人,清清秀秀,满便宜。随便收拾了一下,我们一致决定,第一餐,我们要吃傣家烧烤!沿着曼听路往东南方向走,一路找寻着当地人介绍的当地人烧烤,我想当然的认为这会比商业化后专为游客开放的烧烤城好很多,一是地道,二是实惠。傣家菜以酸辣见长,味鲜且艳(重)。酸之源为新鲜柠檬,小米辣再加上本地特有的各种香菜香料,真是美之绝味呀!而在烧烤中,包烧为其第一特色,主菜包上一层芭蕉叶,不但降火,而且香气淳留,包烧豆腐、包烧猪脑、包烧鸡脚筋,加了特色香料,都是没吃过的味道,其余的串串,跟云南各地的差不多,但粉肠有的嚼劲太过了,没咱个旧的好吃。卷粉在版纳叫米干,较薄,口感爽滑,之后我才发现版纳的米线、卷粉口味没我们(过桥、焖肉、杂酱……)那么复杂,就是肉末一种,随意下锅,就成了经典的“小锅”。

到版纳,不饱饱的吃水果是一大遗憾,榴莲多多、菠萝蜜多多、山竹多多、芒果多多、西番莲多多、甜蕉多多、酸角多多、椰子多多、西瓜多多,还有我从没见过的蛇果,外形象龙眼、里面小瓣分开的那什么我忘了名字的。对于我这个“水果杀手”,嘿嘿!好玩啦……回宾馆的路上,2元一个的菠萝那个甜呀!从泰国引进的无眼菠萝,削皮后即可食用,无需浸盐水,又香又甜,虽然当地人说先前老品种有眼,更香更甜,但我真的无法想象怎么更香怎么更甜!日啖菠萝N多个,不妨常做版纳人!曼听路就是条简单的双行路,当地人较集中,很多小旅馆、小店。也许是因为气候问题,没有四季,只有旱、雨两季之分,版纳全年10℃以上,比较热、潮湿,楼房都不怎么高,像我们宾馆里墙角都有霉迹。治安比昆明好,通常不用担心小偷小摸,晚上出门也很安全,游人多,最多小心一点喝醉酒的,嘿嘿!还有骑摩托的。开始我看到那些缅甸人还挺警觉,最后反应过来这是中国,他们不敢乱来滴!

有一块区域叫“西双版纳旅游区”,星级大酒店聚集,也有很多大饭店,还有一条夜市街,小摊上有卖翡翠玉石类居多,其次就是服装、小饰品、防雾工艺镜、工艺品、葫芦丝、古玩。让我有点小失望的就是很多东西我在杭州的清明河坊街有见,可见不是什么纯特色商品,其后的日子里,我找这些纯特色也找的很是辛苦,收获也不大。我还想不通每个景点所卖的大象衫上明明写着“Tailand”(泰国),干嘛撑着门面给泰国做广告啊?!改印几个傣文不是很好吗?不懂不懂……刚到时还想买套傣族服装穿上,后来嘛,大小、样式、质量、实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让这想法泡汤,新冒出来“泡泡”的是孔雀翎羽耳环,包括金属化、银制的,我突然发现这些复杂的耳环很漂亮,臭美之心又开始非非作祟,第一天,我觉得这地方有意思!家里人抱怨“热浪滚滚”,从杭州回来的我已经觉得很舒适……非常非常舒服……

7月27日我们以散客拼团的方式游览了勐仑中科院植物园和橄榄坝傣族园。

植物园坐落在由澜沧江(湄公河)支流罗梭江环绕的美丽的葫芦形半岛上,海拔570米,年平均气温21.5℃,年降水量1560mm,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风景区,每年数十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以及外国首脑和著名学者多次来园视察和参观。名人名树园,由树演绎精彩故事;百竹园,傣家人衣食住行的嗜品;博物馆,热带雨林民族文化荟萃;新建的百花园,争顶奇斗艳,山水云间万紫千红;南药园里有百草瑰宝;棕榈是植物界的王子,嗯,有点意思……;1959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领导创建了植物园,蔡公纪念园林讲述了他的故事,在他的塑像后面有一棵“见血封喉”树,颤抖ing……;国树园花园,这国的国树那国的国花;最刺激我的是,菠萝居然是这样子长的……我还以为是树上结的,汗……

傣族园是由几个傣族村寨组成的,坐在电屏车上,要么看到农田,要么就看到一座座竹楼。参观佛寺、波水狂欢,民族旅游工艺品小摊多得不用说,水果、孔雀、蟒蛇、猴子、大象……还有很乖很灵巧的各色太阳鸟。泼水广场上,我第一次亲临了泼水现场,感受到了那种欢快热烈的气氛,虽然没有参与,但心情已是与扬起的水柱一样那般高涨。我一直想吃的凉米线没吃成,倒是头一次吃了怪怪的棕榈果,也吃了香香的糯米圈,椰子菠萝密什么的嘛,看饱了,没吃。走进傣家村寨,走进傣家竹楼,尊重他们“一摸二脱三不看”的习俗,喝着糯米茶,听那个漂亮的骚哆哩讲“三年苦力”之说,讲傣家,尽管最后也许因为人们没买她推销的银制品,她连送都没送我们出村,我还是很开心的到处张望:吊空层的支柱是拼起来的,不用钉,防震,方形的木料,防蛇,悬着,防蚊虫;我还是喜欢原始一点的竹楼,镶上瓷砖的总让我觉得不搭调;糯包谷比咱个旧的还要糯,还要好吃;又见凉米线有卖,但不卫生,于是乎……村口有寺庙,通常一个村子的地位可由寺庙的好坏看出。景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居住的主要是旱傣、水傣、花腰傣中的水傣,据说因为与水联系较大,所以较干净。

跟团的话,进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导游工作也辛苦,进去呆会儿让他们拿点提成,况且她直接跟我们讲明白了,不是强迫我们买什么,大家也就心甘情愿的进去吹空调了。第一家是珠宝玉石店,看过好的对这些也没兴趣了;第二家是“椰子林”,在大门外面我决定不受蛊惑,怎么个推销法我也不买,没想到,进门后先是一阵喷香的椰味,看到工人们在加工脆皮饼,然后品尝了浓浓的椰奶、咖啡,热带水果糖、野生菌类食品,最后忍不住买了罐咖啡和椰子粉,我家共买了两百多的东西。经不住“诱惑”啊!还是算人家会做生意吧,服了!

7月28日,跟旅行社李先生联系后,我们决定不跟大团了,按我们计划的行程,让旅行社给我们“打包”。澜沧江风景——曼迈桑康——勐泐文化园——曼听公园。

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世界第六大河流,东方多淄河——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浦寨和越南,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顺水而下,生活着约6500万各族人民,两岸景物变化多端,绿水青山,相互辉映,兽鸣鸟啼,醉荡人心,一幅天然画卷。乘“豪华游轮”从景洪港出发,穿过西双版纳大桥,近两小时的航程,却马上就到。半路上,遇到了在河边洗礼的傣族少男少女,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安排的,总之,与他们隔江对喊,高挥双手,让我很开心。

曼迈桑康风景区,天天过节的寨子,大型原生态傣家水上风情展演,天然大背景漂亮极了,孔雀放飞、放高升、龙舟竞赛……我划龙舟了,我划龙舟了,哦耶耶耶!!!好玩……“如利金旺”长桌宴,耳畔雷动的歌声……曼迈桑康,值得一去,但它也是最商业化的一处,印象中,它华丽极了,过于逼真的油画,反倒不真了。

昔日傣王宫,今日勐泐园。“勐泐”是西双版纳的古称,“西双”意为十二,“版纳”是一种计量单位。文化园集西双版纳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灵长类动物科普为一体。傣民族王权系统历经41代,八百多年的历史沧桑……

本来我们担心,白天已经看了两场歌舞了,晚上再看曼听公园的“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的歌舞篝火晚会会不会审美疲劳。可是票已经定了,不去也得去。些许无奈,进入公园。曼听公园前身是傣王御花园,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竹竿舞、丢沙包,欢歌艳影。自助餐又是“以撑死为原则”,当食物堆积到喉咙处,走吧走吧,烧烤、时令水果、菠萝饭、米粉(卷粉)……就那味儿,很好玩。歌舞晚会已经开始了半小时,匆忙坐下。节目质量高,主持人非常幽默。《贝叶文化》这个节目金灿灿的,给我印象极深;互动环节,观众体验各民族婚俗,最后让大家喊“水水!水水水!”祝福“新人”,台下不知哪位不明就理的朋友接着来了句“睡觉的睡”,搞的主持人哭笑不得,只能来一句:“你比我还有才呢!”晚会结束后,我们捧着莲花灯去放生湖许愿,那人之多法,红的、闪着烛光的超级长龙!簇拥着,笑着,夜幕下,一片美好的景象。回到广场上,篝火高燃,大家围成圈,跳起各民族简单的舞步,跟着演员们喊“水!水!水水水!”(节日欢庆,喝酒时喊法),每跳完一种民族的舞步,朝篝火堆里浇汽油,“哄~”的一下,火苗窜起五米之高。有某几位男士乐昏了头,笨拙的大扭着,大叫着,让人看了就觉得好笑。不管认不认识,不管从哪里来,当大家把手牵起来时,我心里莫大的莫名的感动。这是第一场次,为了弥补错过的半小时演出,我们又等了等第二场次,转悠了一下,突然有些口渴,我和妹妹又走进自助餐点,端了两盘水果……那半小时的演出主要是展现六国风情,没白等。

这一天可是相当的充实与快乐呀!玩也有玩累的时候,眼睛也花了,被那些五光十色的表演弄得目不暇接的晕头转向……

7月29日,早上睡个懒觉养养神,下午,像自己在杭州逛一样,拿着张地图,带着家里人,开始在景洪市区“游荡”。宽阔笔直干净的市镇街道,亭亭玉立的槟榔、椰子树,结了菠萝密的果树,叶片宽大的油棕树,民族与现代结合。商场顶楼的电影院,我站在哈利.波特旁照相;景洪物价较便宜,“哈姆达”里的泡汁饼干很香,大大的一杯草莓沙冰只要4块钱,香蕉汁也浓浓的……手工艺街,我还很辛苦的找着纯特色商品,走出街道,我觉得神清气爽,这是为什么呢?卖缅玉的店主在门口吆喝:“嘿!美女,过来看一看,戴块玉吧!”椰子壳猪很可爱,那个大红书包我再考虑……走到江边,亲手捧起澜沧江水。夜市街还没开门呢,太阳也还斜照着,绕上公路,菠萝吃上,转头而见的一个公园,人语花香,我已习惯遇到这些绿绿的公园,习惯沉浸在这样一种氛围里,爽爽的呼吸,酣畅的大笑。晚餐,傣家姐妹烧烤解决之。

7月30日,早上去了花卉园,觉得在游览植物园后,大巫见小巫了。只是那些水果着实可爱,一小袋澳洲坚果在我手上消灭得很快。王莲,就是那种可以托起小孩的大叶片,下面是密布的刺呀!我妹妹去翻叶片,就被扎了三个口子。周总理白色纪念碑;割胶表演,一滴一滴,浓浓的……午饭,在曼听路上的惠缘餐厅,餐厅在二楼,门面在一楼,于是不太起眼,也许当地人才知道。这个餐厅呢,我已经想了三天了,因为第一天路过这儿的时候,我看见他家特色菜谱图上的菠萝饭和香蕉饼,每每路过,便念叨一次。今天加上黄焖牛脚筋,傣家豆腐,傣家呐咪(各种野菜蘸佐料),杂菜汤,美味尼!菠萝饭里的糯米吃完,我把米饭放进去拌了拌,还很多汁,再刮一刮,总算吃得很干净。后来我妈告诉我,一个菠萝可以蒸好几次呢,被我这样一弄,不能再用了……

傣族人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东南亚佛教圣地,最大的佛寺——勐泐大佛寺值得一游!大壮观了,我觉得那种感觉我写不出来,亲临后身心洗礼,金灿灿的,金灿灿的。全部竣工后我还来。在佛寺里远眺景洪市区——啊!柔情傣乡,我的景洪。

晚上我买到“金色之音”的葫芦丝和巴乌,还第一次见到了“竖吹巴乌”,底口处像朵花,街边的竹筒饭终于有卖了,是个大眼睛小弟弟帮我弄的,把外圈竹子劈掉一层,再用锤砸开,拿在手上,有热热的湿气,扳开一块竹片,喷香的糯米,外包那层薄薄的竹纤维,我自认为是相当的营养!

7月31日,是开的最灿烂的一朵花。我太想写这一天了。

早上,基诺山寨就是一个神话。基诺族是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于1979年6月6日得到正式承认,人口约为2万。“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所以在基诺家族中,舅舅的地位是很高的,晚辈的婚姻等人生大事都得经由舅舅的同意才行。之前就听说这儿很好玩,满怀期待中,我看到了基诺山寨的大门,她似乎藏在交相掩映的树丛里,直到最后一刻,才向我们揭开神秘面纱,正门不大,真的不大,却不失气势,创于基诺族传说,很有特色,牛角一样尖尖的字体,就是用25岁成年公牛角制成的,圆圆的有角的门大鼓门,大有 “你爱来就来,不爱来就别来,但不来绝对后悔”的感觉,第一映象就是高分。导游个子小小的,但长的很秀气,是山寨里的基诺族,名叫“倩妞”,18岁,灵动、美丽。

一进门就开始爬山,整个上山的路都绿荫荫的牛头路,两旁的树上或一个或两个或三四个挂有整个的牛头骨,倩妞说这些都是真骨头,每个村里的小伙子成年都会挂上一个,真的很帅气!基诺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都是口授流传的。女孩叫“米或”,男孩叫“哟或”。就像爬上一个大台阶,平台处出现了首批景点,四位基诺族老人手持本族古老乐器(布姑),竹筒制成,有单个,有多个接成,有节奏的敲,声音清脆,圆厚,在山里听有感觉,大家都体验了一番,每每照相,老人们都很配合,笑咪咪的,很友好,一旁是他们的祖先,传说玛黑玛妞塑像,阿莫腰北的神像在上面,平躺于地,双臂张开,两个小山丘是她的胸部,她就相当于“汉族女娲”,很有母性光辉,过节才敲的鼓,周围缤纷花开,太阳花坛,图腾柱。

山顶上是歌舞表演的场所,坐在看台上,倩妞给我们端来了水果、花生和烤肉,我正津津有味的品尝着一块烤得香香的肉皮,基诺族的小伙子给我们这桌敬酒来了,两杯,都用细竹筒装着,“真酒啊?”“真酒。”五个女的,不得不轮番喝起来,喝不完有点不礼貌哈!我毅然泯了一小口,感觉很冲,可当酒沾满了嘴唇,却是满口的香甜,我不由得再来了一口,好酒!!很冲很冲……第一个舞是太阳鼓舞,基诺族又称自己是“太阳鼓里走出的民族”,每当重大节日祭祀来临,基诺族人民都会敲响太阳鼓,跳起太阳舞。哎呀!刚才敬我们酒的居然是领舞的男一号啊!真是会走路的就会跳舞,没有专门学过,都是自编自导,可他们舞出的身姿,怎一个“美”字了得!那个帅气、那个气质、那个狂野、那个洒脱,米白的衣服,黑黑的皮肤,略带时尚的民族长发,应该是人种问题吧,他们个子都比较小,但绝对健壮。我说,我被电到了。这个节目是主持人在一旁唱歌,敲出的鼓点伴奏,原生态、原生态,很好。第二个舞是播种,源自他们真实的生活,其中还展示了基诺青年男女的恋爱过程。表演过后,倩妞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类似于博物馆的地方,大人公房、卓巴房,陈列有服饰、生产生活用品等物,不难看出,基诺族真是一个聪明淳朴的民族,请客的请柬,是一葫芦酒和一份荷叶包肉,有意思!接着还点了两个游人,现场模拟了他们的成人仪式和定亲过程,让大家更好的体验了基诺生活。基诺老者的家里,我感觉他们的木结构单顶大房子,内部木楼很高很空,器皿大部分为竹制。出口处的一间房,放了三台织布机,手工、原始,两位阿婆笑着朝我们点点头,为我们展示了她们的织布过程,我才知道,织布可真是“一针一线”呐,不停的交差与加线,所以服饰那么美,那么精细。“阳台”上,我们举了举老者家里的牛头骨,牛气冲天!还挺重的!从老者家里出来,恰逢第二场歌舞表演开始,领舞的那个小伙子正好迎面走来,我很激动的请他合影,我知道我是一脸花痴相……

下山的路用木板搭的,两旁栏杆顶顶着茅草,很有特色。倩妞请我们到她家喝了老树茶、香香的,回甜很快,家门口简单的摆了点芭蕉、竹制品之类的小商品,让我感觉很好的是他们并不是以推销商品为目的请我们喝茶的,真的只是待客之道!下山的木板路走完了,看到的是基诺族打铁工艺。下一个景点是“上刀山下火海”、喷火、斗劲儿的民族表演:上刀山,我咪着眼睛看的;喷火,最后一下很 “搞”吓死我们了;斗劲儿(我编的名),好玩儿,我也上了,巾帼不让须眉(对呀,因为须眉让着巾帼,嘿嘿),之后的路都是竹条编好铺成的,走起来很有弹性,算是我第一次见,倩妞告诉我们下面是条小溪!路边的竹屋里,坐着四个大美人,这很有特色,她们的耳洞有硬币那么大,是用木塞塞成的,越大越美,老人嚼槟榔,嘴唇颜色很深。她们很友好、很健康、很安静、很慈祥。竹工艺展示的对面,我们可以免费品尝菠萝、西瓜、芭蕉,都是基诺人民“自产自销”的,我很不客气的跟倩妞面对面,你一块我一块,甜的不亦乐乎!再下几阶台阶,到出口了。不走回头路,因我为们先上山后下山。

基诺族给我留下了太好的印象了,我算是真正感受到依依不舍,看着基诺山寨颇具特色的门渐行渐远,友好热情淳朴善良的基诺族人民,我们的好兄弟,神秘多彩的基诺文化,召唤着我们的归真,让我们不自觉的说出:“还来,还要再来!”

带着满怀的开心和淡淡的不舍,我们前往第二个目的地:名声大但我们并不太看好的野象谷。连当地人都跟我们说:“野象谷确实没什么好玩,看不到野象倒是真的。”我们本想不去了,又觉得既然到版纳,就顺路随便看看吧,反正基诺山寨已让我们足够开心了。

进了门先去看了歌舞表演:狩猎、插秧、甩头发、西双版纳旅游歌……在云南,能歌善舞本就不足不奇,我看来,都没什么特别,可又是不能不看的,节目时间不短,我边看边想,这野象谷究竟有什么呢?也许真的什么都没有……

去了趟“歌厅”回来,才见到了我们的导游,一男的,坐在小凳上,懒懒的。让我有点高兴的是他就带我们一行5人,这样就不拖泥带水的了。开讲后,知道他是傣族,讲了一些,觉得讲得还不错,蛇蜥园、蝴蝶园、猴园,现在想想,里面没什么太多东西,只是导游讲得好,觉得丰富充实,确实很长见识的,正所谓“看景不如听景”嘛。有一段路,两旁树上开花,叶子偏黄,导游却警告我们,进入森林别乱晃树,一是有毒,二是有虫,三是怕破坏。他随手一指:“看,这就是虫,很难发现的。”我细细一看,10cm长的一条黄白色毛毛虫在树杆上“若隐若现”。他又说:“这个季节虫子比较多。”妈呀,当时我真想撤了,还想起几年前去乐山大佛那儿毛毛虫“铺”成的台阶!阴影!!我立马打起伞,虽然阳光早就被热带雨林层层挡住,但我挡的是虫!我们要在这半原始(建了游览道,但为了保护象的生态环境,不再更多开发)的热带雨林中步行3.5公里至观光索道,一路上,景点只有亚洲象博物馆和象神树,导游滔滔不绝的讲着象,讲着树花草,随手拾起沿路的垃圾,漫步雨林中,一面是森林,一面是小河,就这样也很有趣。看着路旁形形色色的树,看着看着,我发现一道有些异常的绿光离我1米远,那绿色太翠了,翠得透明,一米来长,挂在细枝上,我的第一反应,嘿!真好玩,放条小假蛇在这儿营造点气氛哈。再一看,一想,不对,这是有一大串保护区,基地头衔的热带雨林呀,没必要弄个假的,那难道成这是真的…“啊,这个是…”我小心翼翼的问,导游偏头一看:“竹叶青,往边走往边走!”没想到呀,我第一次在外遇到蛇,毒蛇!竞是这般的淡定淡定!哈哈,前面来了一个团,头几个还在甩帽子,真担心他俩把蛇甩到身上,告诉了他们,导游说蛇还挺常见的,通常遇到都是绕路走,或是赶走。再说一句,那蛇真绿的挺好看,细细的,还有黑黑的小眼睛!沿路两旁的山坡上,会有大块块的“土台阶”和象的粪便,都很新鲜,这是野象头天晚上活动留下的“标记”。18:00~次日8:00,野象活动频繁。白天太热,刚好错开让游人玩,我看表,1点,太阳正当头呢,野象都休息不动了,我们真是更看不到它们了,嗨!不过,看见竹叶青,看见野象头天晚上的脚印,也算不虚此行吧,满足了!虽然是保护区,但一旦开发过,尤其是商业开发,总对这儿产生了影响。野象就相当不喜欢人类的这些设施,标牌告示一踩就坏了,时时更换。一条条游人通道,支起的水泥钢筋,纷繁人语,垃圾……我们确实打扰野象了……

亚洲象博物馆门口有泰国矮脚鸡(好怪啊),也许它们是吃那些满地的大蚂蚁。馆里,我发现亚洲象真的不大,小象更小,跟小孩一般高;还知道,野兽袭击力:猪熊虎狮。出馆,我问导游:“真遇到野象怎么办呀?”“跑啊,能跑多快跑多快。”“那最近有没有野象出没啊?”“每天晚上几乎都出来的。”“不不不,我是说白天,游客看到的。”“那很难看到,这个月就4次,其中一次它们停留了7、8个小时才走,很长啊!其余都不长,满山的林子,能见度很低的,一进林子就看不见了。”“出过事故没?”“野象伤人很多的,我们景区开放以来,就出过两起野象伤…杀人事故,一次是外国游客,一次是观景台水果店的老板娘。踩死游客要赔很多钱的,我们导游首先惨了,然后景区赔20万,旅行社10万,保险公司……而那个老板娘是上厕所出来,刚好碰到了,一跑,被藤条绊倒,慌了,野象也没怎么恶意攻击,就上去踩了两脚,没想到人那么脆弱,没了,她也了解野象的脾气,不要出来或跑进厕所就好了,象不会进去的,两边都有栏杆的路,野象是不走的,它们会想这是人类下的陷阱。”听了导游讲这些,原始森林,加上刚刚看到的蛇,一路上密集的野象脚印,随处可见的绞杀现象,甚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静谧,偶尔的虫鸣鸟叫,长长的游览道上就我们6个人,许久没碰到别的团队,我心里开始有点慌了,这可是野象出没频繁的热带雨林呀,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要真的跑出来几头野性十足的疯象,怎么办呀怎么办?在密密的林子里,好像真有几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这下可好了,走了将近一半路,我心里没底了,还想一行多有几个人就好了,看着导游稳稳的走在前面,他是工作人员呀,当然习惯了,我们一家老小啊……就这样没底气的又前行一段,遇到三两个森林保安,原来他们还与丛林深处的野象保护者联系着,时刻沟通所发现象群的位置。这还着不多,我心里踏实了点。

在象神树下,我看到了野象昨晚磨得光亮的象神树枝干。所谓象神树,是因人们看到象群常聚于这种树下,便想到会不会有象神,之后研究发现,这种树能分泌一种消炎止痒物质,象通过磨擦来获得这些分泌物“养生”,真聪明!听着导游继续讲,往前走,上了楼梯,导游往我们右后方有山坡上回头,几乎同时,我听到“噼里啪啦”折断枝声和一声短促的、明晰的、应该是发自~~象的声音!“有象,象!”导游赶快示意我们往回,“快跑,赶快跑!”我真被吓到了,头一转,比兔子它爹跑得还快,穿梭在厚重的空气里,风也很有份量,下完楼梯,才回过一丁点儿神来,“我家里人呢?”我赶忙回头,拉了一把妈妈,摆摆手,“快点快点”,她拉着外婆,阿姨和妹妹也慌慌张张的跑着,导游一直在最后。“狂奔”了50米,回头看导游还在楼梯下,打电话报告情况,上面没什么动静,我们才停下来,停在象神树那儿,统一认为:“象记忆很强,会不会是回来找这棵树啦?!”都被吓倒了,都拍着胸口,大气不敢出,我念着“刺激刺激”在象神树下跳来跳去,过了许久,我才后悔:当时要是定一下神,抬头看一眼就好了,不定就能看见野象了呢!可当时真的慌了,虽然心里有底知道没有陷入绝境那么危险,从而跑得不是很狼狈,但在森林里遇到大型野生生灵,头一次亲身感受到不远外的野性走近,带着不可少的危险性,不能不慌!导游走过来,说象往前走了,他看到3头,点了根烟:“脚都软了。”也许在安全的衬托下,刚刚的冒险更显刺激,我们都兴奋极了,尽管少不了后怕。又来了几个游人,被我们拦下,他们知道前面有象后都很兴奋。再等等,有一阵子了,前面竟然来了一个二、三十人的大团,那应该代表安全了吧!没想到他们是走在我们之前,在我们之后遇到野象撤下来的。前面几个神色未定笑着说:“哦~吓倒了吓倒了!”他们看到4大1小,后面几个遗憾道:“可惜,看见就好了。”还听他们讲了一对很扯的外国夫妇,见到野象,男的吓慌了,只知道抱着漂亮媳妇跑开,把两个三、五岁的儿子留在原地,呆站着,还是工作人员把他们抱走了,呃,这个……外国人的什么观念?……也许真是因为慌了吧?!

虽然希望不大,但我们想说不定还能看到,决定往前跟着野象,碰到再撤,远处公路上一声汽车马达响,也吓得阿姨小跑起来,还想是大象呢!惊魂未定也。这一回,我可得把逃生路线问清楚了。“前面有象往后跑,后面有象往前跑,那前后都有象前后夹击怎么办?”“那往山上跑!”“或者往河里?”“往下面河里?那还是滚的快,就往山上就行,大象上坡费力,又有那么多植物……”“嗯,大家记住啊!要是待会儿真碰到了,杀开的跑!”傻的令人讨厌的游客有两种,一是觉得野象谷没有野象,是骗人的,二是说看到野象是景区家养后放出来的,是骗人的。会有这样的人说,真是傻的可以。要是你满脑子充斥的都是这种想法,那你别来云南玩了,你这是对云南26个民族的不尊重,是对云南这块神圣土地的亵渎!曾经有个四川的老头,就不信那是野象,偏说是家养放出来唬弄游客的,还迎上去挑衅,被野象追了来,跑的跟狗一样,幸好没伤到,可吓坏了导游,嘿,野象真通人性啊,真聪明,帮咱们出了口气!

前面的路被封了,一个穿着迷彩服腿上捆着保护带的人在那儿守着,他就是传说中驻守在森林里的野象跟随者,安全起见,我们走上了高架走廊,高架走廊是绝对安全的,而且这样我们可以希望野象走得越近越好。导游向遇到的同事小小炫耀着:“十多米,山坡上,三头!”“你?”“我~”一个小男孩边走边有气无力的问路人:“有没有看到野象啊!”没人搭理他,他失望的说:“嗨,看来他们也没见到。”我暗暗笑了笑,回过头轻轻说:“我们看到了!”不知他有没有听见,与高架走廊相连的是比较有名的“树上旅馆”,从地上凌空抽起的一间间小房子,不大,设施简陋,冷水无电,晚上只有两个电筒,费用却高达400元/晚,不过因为地处“深山老林”,野兽出没,平时也很少有人住,一些老外朋友除外,树上旅馆尽头就是科研观象基地,更为真实的树上房屋,跟泰森的小树屋有的一拼。这一带之所以野象出没频繁,是因为科考人员常往水里投放食盐,以帮助常食碱性食物的野象消化,之前说过象记忆力很强,这么个好地方,它们当然记得。说到食物,我本以为保护区内肯定人工种植或堆放了一些,没想到是没有,因为这大片的热带雨林已经够大象吃了。走下高架走廊,在观象谷那儿留了影,还专门让人P了一群野象在后,算是弥补没有亲眼见到野象的小小遗憾吧!不过听到野象在身边也够刺激了,知足吧!

观象台周围通向森林的小路都被police警界线卦住了,就因为我们最先时候发现的象,保安用对讲机联络着:“到哪儿了?”“在喝水。”“一个不小心”我们听见了,有些绕幸心理,忙问能不能去看,保安点点头,让我们声音小点,把我们给激动的,首先想到的就是专门放盐的那个小水洼,连外婆也跑得很快,旁人还说:“瞧!这个大妈跑的还真快!”我又奔了起来,这次是拼尽全力,比兔子它爹的爹的爹跑的还快。同时又怕声响太大吓到野象,我只能踮着跑,身本“笨重”如熊熊,可还要跑的似飞燕,真难为我了!但一想到野象,我浑身又很有劲,迈开大步,奔奔奔,又把家人甩在后面,我感觉我们离野象越来越近了。到了小水洼,没象,没动静,什么也没有。我停下,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喘气声,难道真看不见了吗?不要啊,也许它们还在河边呢!不是渴水吗?!河边河边。我又奔了起来。高架走廊本身很长,我也奔了很久,印象中快到了,一路上河边也没什么迹象,我开始感觉野象远离我们去了,我也累了,脚也软了,但我不想停下,不想减速,我怕就因为我慢了一步,它们钻进林子看不见了。真的真的很想看到它们,我不要擦边而过,心里急了,我觉得再上下一晃,我的眼泪就会砸在高架走廊的石板上,在星星点点的阳光下蒸发。再快点啊!!突然,我看到前面有穿迷彩服的森林工作人员,一看到我,他赶忙示意我停下,别出声,我朝他头偏向的方向(我的右前方)一看,哇!一头野象的头从密密的林子里钻出来啦!

野象!野象!!真的是野象!!!

我惊讶的捂住了嘴,心跳至嗓子眼儿,担心太过激动发出声响吓到了它们。只见野象就这样稳稳的、轻轻卜扇着两只大耳朵,钻过树林枝条,朝我起来,驻足晃了晃,呀,后面还有呢!家里人也赶了上来,同行的其他游人也看到了野象,很快,高架走廓上就聚集了五、六十个人,大家都兴奋异常,拍着心口“摄手摄脚”,惟恐吓到它们。一大二小,又一大二小,排着,一共有9头!4头大4头小1头不大不小。每走几步,森林工作人员就拦住我们,因为我们如果在象群前面就会形成干扰,我们只得跟着,并且不能赶,赶跑了就没的看了!嘿嘿,老妈刚开始拍照,闪光灯意外的闪了一下,晃了那头头象一晃,立刻招来了公愤,大家互相提醒着:“不能用闪光灯啊!”同时很自觉的耳语交流。在这片葱茏的绿色雨林中,野象以其自在的节奏漫步着,脆脆的折枝声,憨态可掬的大脑袋,灵活的尾巴,人们静静的珍爱着他们,这景象,真美!它们要下河去玩了,一头小象滑了一下,一屁股坐在沙泥里,又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它头上还有小绒毛呢,真是太可爱了,那头不大不小的小公象,象牙刚冒出来,却显示出年轻气盛的不合群姿态,走路走最后,还非离开象群独自站在河水最湍急的地方戏水。成年象以屁股为圆心,面对河水流来,呈扇形排开,空处插几只小象,对这些个小宝贝,可真是爱护有加!数码相机相片上显示的时间:2:20——2:37,我们紧跟象群,好好的看了它们20分钟,可是过足了瘾啊!太爽了!据说游人在野象谷亲眼见到野象的几率为百分之五,有人来了3次都没见到,也有很多人守了几天几夜也没见到,我们真是好福气啊!象群出现不少于7头,今天这群不止9头,公象都远远的保护着它们呢。

再不走就要错过大象表演了,我们满心欢喜,跟野象拜拜。过了桥,爬了很高的台阶,到了索道上站,搭乘索道返回。观光索道全长2063米,是我坐过最长的索道,脚下全是热带雨林,我和导游猫哆哩坐一车,老妈她们太激动了,迎面来一车人,她们说一次我们见到野象,9头,现在还在观象台,你们快点应该还能看到。瞧瞧瞧瞧,乐得跟“小狗找到大骨头一样”哈哈!只是对面的人不太敢相信。听到了葫芦丝声,是对面一个女导游在吹。我说我昨天也买了一个葫芦丝和一个巴乌,“你会不会吹?”“会的,我初中学过。”一回头,导游不知从哪儿抽出了一个葫芦丝。我接过,吹起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许久,前面的老妈她们才回过头看看,反应过来这与大自然融合的天衣无缝的声音是我制造出来的,对面的人鼓起掌,我笑着朝他们点点头,心里美美的。又吹了一首《竹林深处》,玩了那么久的乐器,从未像今天这样感觉舒畅,微风徐徐,我换气毫不用力,人在空中,曲调也飘着,丝毫不压抑,吹出的乐音,钻进林子的,在每片叶子每根藤条上颤动着回应,扬到天上的,在云间穿梭萦绕,空灵。从没有过的感觉,从没到过的境界,好美,好美!我要记住这画面。导游也吹了几曲,傣家人,从小耳濡目染,文化熏陶,吹出的自然是另一番天地。葫芦丝是哏德金前辈做的,果然不同凡响。谈到傣家文化,我们的导游小时候也出过家,两、三年,不好玩跑出来了,后来学泰语,没好好学,他谦虚的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可昨天才接待了省电视台带来的泰国专家,人蛮不错的,可见“人不可貌相”呀!对面两个女导游不知怎滴,羞涩的捂着脸,笑着私语,之后她们说:“他是我们导游组里最帅的。”哎呀!小子,行啊!没看出来嘛,想不到啊!

美美的索道观光结束了,我们赶去看大象表演,百鸟园路绕又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决定不麻烦导游,也就不去了。我在调查卷上给他所有的“优秀”和很好的评价,后来又有点后悔怕领导认为是我们看到野象,高兴了才这样写的,可是写都写上去罗,管它了。合影留念,他在野象谷干了两年多,差不多要走了,如果再来,也不一定见得到他,再让他带了。猫哆哩,加油哦!大象表演很好看,野象谷从驯象技术最好的泰国请来了一个驯象师,小象们用鼻子拉着尾巴走,可爱的翘二郎腿造型,足球射门,小情歌对唱“好好好”,我们十位观众和小象拉拔河,它先逗我们一下退后几步,然后轻轻往前,我们就被猛的一拉,输的心服口服,大象真是一种通人性的动物!可以说,野象谷是一个传奇。

晚饭由司机带我们去,就在野象谷景区外围,可绝对只有他们当地人找得到,一桌的山毛野菜,最有特色的是那碗本地口味十足、正宗的芭蕉花炖罐头大肥肉,一极素一极荤,美味!

最后一天的旅程告一段落了,我整个人被开心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一想,在基诺山寨里那棵“男的摸了打光棍,女的摸了走桃花运”的光棍树,我摸了摸还真有效,先是有男一号敬酒,后有最帅的导游,真是神了!想着倩妞纯净大方的笑靥,想着基诺老人安祥友静的眼神,想着让我倾倒的基诺小伙傲人的气质,想着野象谷的奇遇,想着空中林上的葫芦丝,我真的不愿说再见,基诺的祝福,野象的吉祥,愿带给我们一身的幸福,永世的安康!

这次旅游呢,我没亲自泼水(虽然当地人说女孩子通常会被泼得很“惨”,真正泼水节的时候,女孩根本不能上街,傣族小伙唱歌跳舞柔情绵绵,泼水热情可不一般,出街女孩“贴身保镖”就得十多个),没去泰国风味的财青春吃饭,没去打洛,大佛寺还没建好,N多个理由让我再回来玩!

说点题外话吧!我还想过,旅游这个东西嘛,对我们红河州来说,开发呢,促经济,好;不开发呢,保持纯真,更好!双刃箭呐,我希望红河人民过上好日子,又惟恐旅游业一开发,商业气息大煞原生态淳朴之美。矛盾纠结中……

哎呀呀,去一趟西双版纳,我爱上了少数民族,爱上了大象,爱上了小乘佛教,爱上了西双版纳。

P.S:本次旅行忠心感谢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李卫华先生(联系电话:0691-6643303,我妈妈在网上找到了他的网站,了解到很多咨询,到版纳又与他联系,他很认真,热情地给我们介绍旅游景点和各种路线,我们都玩得很满意,他打包的这些路线也算经典!打过交道,知道他是信得过的人,所以:版纳旅游第一步,李先生打包好上路!去版纳旅游的朋友们,先跟他联系一下吧!

我心中的完美版纳旅游路线:

A、勐仑中科院植物园——橄榄坝傣族园

B、澜沧江风景豪华游轮——曼迈桑康风景区——勐泐文化园

C、市区内游览(转悠街道、手工艺街、江边等,尤其外省朋友,农贸市场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勐泐大佛寺——曼听公园

D、基诺山寨——野象谷

E、打洛边境——独树成林——八角亭等(因为车程较远,我们没去,但应该蛮值得去的)

旅游小结:

不跟旅行团是绝对正确的!!但不反对拼团,但最好是能独立成团,让旅行社打包派一辆车,像我们后来几天的游览一样,这就需要跟负责人、联系人(李卫华先生)很好的沟通与安排。司机是本地人的话就更好玩了(通常都是),想问什么就能知道什么,我们去野象谷基诺山寨那天,带我们玩的两个人,就很好玩,很能吹!嘿嘿,带我们先游基诺山寨全力促成了我们与野象的奇遇。有的景点门票里不含导游,我重复:看景不如听景。来个导游讲讲听听是很必要的哦!不然自己逛的话,啥都不知道,获得的也很少,没什么意思,现在回想,去野象谷时要是没导游,我们再遇到野象,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滴。这在几次的旅游,就是不跟团的玩的最好。到一个地方旅游吧,就应该玩透一点,多了解一下当地风俗习惯,自己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全跟旅行团是绝对不行滴,全不跟旅行团也是绝对不行滴,旅行社肯定要赚钱,但他们懂怎么安排路线,哪儿值得去、能拿到低价票,算起来比自己游划算很多。大团游嘛,质量不保,拖拖拉拉不尽兴,浪费时间效率低!谨记!!(不过气氛不错,热闹,咱中国人就是喜欢热热闹闹么)旅游最重要的是心情,积极一些,主动参与,比如我去划龙舟、跟基诺人顶杆子,与大象拉拨河,能获得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超值的开心和美好的回忆。一味的消极、退让、抱怨、怀疑,是旅途中的大忌。安全第一,大胆放心!尊重他人,保护环境,自己开心,还要带动周围的人,把欢乐的气氛酒满旅途。

力挺我家最最可爱的云南!!!!!!!!!!!

我的享受宣言:世界那么大,那么美好,人们辛苦创造出了那么多美食美景,不吃不玩完全是一种浪费,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不要犯罪,所以我要享受这些!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7322/3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