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月 在意大利与希腊(一 米兰) |
[游记]十月 在意大利与希腊(一 米兰) |
2009-10-22cncn.com |
匆匆一瞥在米兰
米兰,无疑是时尚的代名词。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提起米兰,会想起什么呢?即便不是球迷,我的脑海里也会出现AC米兰与国际米兰这几个字眼儿,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足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时尚之都的概念。以至于说起我的第一站时,一男生,在我看来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球迷,直接对我说去圣西罗球场看看吧。我一非球迷,米兰球员一个都说不上来的主儿,巴巴地去那干嘛?何况,我们的米兰,只有大半天的时间,自然要全都用在刀刃上。
飞机停在米兰的马尔蓬萨机场,攻略上早就介绍了有两个公司的大巴开往市区,其中一家有多人购票的优惠。出门正好一辆大巴停在那,问了票价说没有任何优惠,我不死心,又找另外一家。果然在机场里面找到卖票的柜台,三个人15欧,一个人6.5欧,四个人这样买了票,摊薄成本。意大利的不准时从我们的第一趟巴士上有所体现,晚了10分钟才开。 一路上几乎没什么风光,YT一直说这最多跟天津郊区差不多,肯定比不上北京啦。可能是纬度和北京天津差不多的关系吧,一路上的植被就象河北,建筑物也大都低矮没有特色。让我们这些希望一出国门就见识到异域风光的同志着实失望了一把,我甚至还发现了早期我们用过的那种砖垒的水塔……直到进入到市中心,墙上多了涂鸦、街道上出现了火车轨道、偶尔有了老房子的身影,似乎,一切开始进入预期。许是周日的缘故,街道上没什么人,到处都静静的。与中国大城市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车一直开到米兰中心火车站。几辆大巴已经停在那了,我们的车没有位置停。这要在国内,早就喇叭齐鸣了,最次,也得先让旅客下去。但见我们的司机不急不忙,静静地等待别人给他让位子,还有小车塞到我们前面,他也视若无睹。意大利人的悠闲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不过将近10分钟后他发现还是没人挪车也忍不住开始按喇叭了,按了喇叭那些车也不急不忙的,司机还在车下悠闲地整理东西,等一切搞定才上驾驶室发动车子……
米兰中心火车站也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据称是欧洲最大的火车站,墙壁上的浮雕、内庭的高阔让人第一眼就喜欢上这座建筑。鉴于我们的重点是米兰大教堂,于是匆匆去存包,而后乘地铁到教堂——其实只有四站地,我是很想腿儿过去的。总觉得只有大街小巷地走过,才算是来过这个城市。无奈我的同伴们都要坐车,我也只好屈从了。 出了地铁口,第一眼见到了那个无数次在画片上见过的建筑,白色的尖塔闪烁在阳光下,每个尖塔上都立着一个展翅欲飞的雕像,宛如传说中的天神。外墙上到处都是圣人、圣女的雕像以及有着宗教情节的浮雕,雕工细腻,人物栩栩如生,让人大呼过瘾。令人疑惑地是它时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教堂,又偶尔被列为第三,不管第二还是第三,总之很大就是了。 哥特式建筑是我唯一早就了解的建筑形式,对于它的特点非常熟悉。但是及至见到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才知道什么是小乌见大屋,它是如此宏大、森严和庄重。
进入教堂内部,不信教的人也自心中升起一股神圣感。对于这个没有太多认知的信仰形式不由自主地屏息、悄声。教堂很大,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进去的时候里面正在做礼拜,一位红衣主教正在宣讲教义,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屏幕电视,传播着这个画面。看,传教也得高科技,不然后面的人哪听得到啊。边上很多小的礼拜堂,点着蜡烛,有合什祈祷的有跪地祷告的。参观的人很多,被拦在外面,不能进入大厅中央部分。我们表示希望进去听一听,也被放行了,只是要求不可以拍照。 轻手轻脚地走进去,屏息在长椅上坐下来,感受下宗教的神圣气氛,顺便歇歇脚。 彩色玻璃窗在墙上高高的上面,射进来的阳光很淡,凭添着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转出来准备登顶,919级台阶上去也是气喘吁吁了。米兰大教堂是我认为最值得一上的教堂,其他教堂登顶大多是登高远望,俯瞰整个城市的风景;而这里则可以近距离接近那135座尖塔以及可以仔细审视它的顶部结构,非常壮观。 劳伦斯说这个教堂活像一只大刺猬,还真有点儿,那些直插天空的尖塔个个都象一支利剑。中央塔顶的圣母玛丽亚雕像金光熠熠,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塔的顶部中间有个主脊,无数人坐在上面拍照,往两侧成斜面状,不知道有没有人雨天路滑动作幅度太大而摔出去的——随便想想,两侧还有很高的墙,可能性应该是零吧? 顶上大尖塔之间由无数的小尖顶组成的栅栏连接,都是大理石的啊,参观完意大利之后让人怀疑这个国家是不是所有的大理石都在以前被开采完了,到处都是大理石,大理石的雕像、大理石的墙面、大理石的门、大理石的教堂、大理石的地面……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建筑在选择这种石料的时候,是不是把它们散发的寒气也考虑了进去,阴森和冰冷的气息无疑可以加重教堂的神秘感。 米兰大教堂侧面就是著名的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早已经成为米兰著名的购物大道,两边多是顶级名牌店,还有礼品店、餐馆,咖啡厅和书店。圆形廊顶上有雕刻,顶上还有彩色玻璃棚,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马赛克图案,走廊中间某个图案的特殊部位被游人踩得油光水滑,真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穿过长廊,就来到了斯卡拉广场,中间是达芬奇及其四弟子的雕像。两侧分别是市政厅和斯卡拉歌剧院及歌剧院博物馆。从这我们奔向了斯弗尔扎家族的城堡,步行最多10分钟的距离,却好像来到了郊区,阳光下梧桐树的叶子泛着金光,秋天的味道如此浓烈。城堡显得古朴庄重,进门并不收费,参观里面的市立博物馆才收门票。我们坐在阴凉处休息,开始找传说中到处都是的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YT正在问人的时候我一眼看到了草坪中间的一个,此时我的膝盖已经酸痛无比,打水的任务自然交给了她。我摊开双腿坐在地上,看着满院子悠闲的游人,悠悠蓝天下翠绿的草坪,不禁开始感叹这片刻的从容。 此后,在意大利都是喝水管里面的水,节省了大笔的开支。 草草给城堡拍了几张照片,就去了后面是的Sempione公园,远远地看到那个著名的和平门身上搭满了架子,也就打消了近观的愿望。时间尚早,最主要的都已经看过,我们开始随意在城市里漫步。 这才是我喜欢的旅行,在陌生的城市里漫无目的地走发现平凡之处的美丽风景。小街小巷很静,露台上开满了艳丽的颜色;小小的酒吧没什么人,安静地等待着黄昏后的热闹;画架支着,画者在角落里打盹或者聊天,画布上的颜色在自说自话……这才是我想象中的欧洲吧? YT从第一天就体现了她的休闲特性,多走几条小街之后一个劲地要求回广场。无奈地随她返回,我却仍然得个门就想进去,这里老房子太多,雕刻也太多,每一处都让人觉得是个参观的地方。途经布雷拉绘画陈列馆,门口扫了扫,拍了张照片,没有进去。大把的美术馆博物馆安排在了后面的行程中,第一天,让自己轻松一点吧。 本来打算去那个银行看一眼大幅的《最后的晚餐》的复制品的,不过周末人家部开门,只好作罢。于是也没有去圣玛丽亚感恩教堂。
米兰的行程就这样匆匆带过,没有太强烈的感知。大教堂广场上偶遇献血游行队伍,鼓乐声中,我问了差不多10个人才搞明白是号召大家义务献血的。意大利人民真是不怎么说英语啊。
我们一行四人,奇怪地在广场分散,又意外顺利地在广场汇合,乘地铁返回中央火车站。去了行李,顺便称了自己的重量(可惜我已经忘记了),便瘫在椅子上等火车了。
这一天大家都很累,长途飞行之后立马投入了参观的战斗中去,可谓精神可嘉。 出行前担心买票麻烦,提前买了米兰到维罗纳的火车票。后来发现大可不必,走到哪买到哪是最好的,实际执行的时间往往会提前,变数也比较大,临时机动总是方便些。
而R车据说还是比较准时的,我们第一次坐就晚了3个小时,结果变成了我们坐末班车赶到维罗纳。这一晚不要紧,害我们后面连着坐了两次欧洲之星后才敢再坐R车。
Tips: 1、马尔蓬萨机场到中央火车站的大巴就在机场的6号门出去,左边一个公司,右边是另一个公司。右边的那家是有多人购票优惠的。我当时虽然拍了两个不同的站牌,回来看才发现上面并没有公司的名字,所以大家到了自己问吧。 2、火车站存包很方便,也非常先进,都是电脑计时哦。 3、米兰大教堂一定要登顶,非常值得一上。步行5欧。 4、王宫我找了很久,找到了发现蒙着挂布,原来在修。意大利的古建基本上都在修,脚手架绝对是照片中的主角。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9728/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