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9年国庆 三晋之旅-平遥古城(二)

[游记]2009年国庆 三晋之旅-平遥古城(二)

2009-11-09cncn.com

2009-10-06 晴

因为想趁着早晨人不多的时候拍拍照片,所以今天比较早起床,7点钟我们便出门了。大街上也有三三俩俩与我们同样想法的游客,拿着相机走走拍拍。我们先去到县衙门口,留了影,然后按照地图指引逛其他几条街道,顺便看看几个想去的景点位置。不时有电瓶车开过来问我们要不要坐车,我们一概摇头拒绝,早餐空气清新,散散步挺好。街上很多的建筑都是多年的历史,窗棂、门楣、大门都雕刻着精致的图案花纹,一路经过日升昌、镖局博物馆等景点,我们看好地点,一会等开门了再回来参观。
继续往前经过当地最高的建筑物--市楼。玲珑峻峭,富丽堂皇。登楼要收费5元,不包括在通票内,但这时时间尚早,还没有开始卖票,我们也就在下面拍了拍照片而已。再走了一段,我们看到一家小店里吃早餐的人很多,我们也进去,要了小包子和煎饺等,先填饱了肚子。山西的面食配上山西最出名的陈醋,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吃完后,看时间刚好8点了,于是我们便去到第一个景点日升昌票号参观。
日升昌票号始创于清道光四年,由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投资白银30万两和细窑村掌柜雷履泰共同创立。是我国第一家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我国最早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形式。
曾经流传的一则日升昌童叟无欺的轶事:清末时期,平遥城内一位沿街讨饭的寡妇老太太,有一天,持一张数额为12000两的张家口分号汇票,到日升昌总号提取银两。经过营业员仔细核对,发现这张汇票签发时间在同治七年,与取款时间相隔了30多年,赶紧跑到后厅询问大掌柜,两人问清了汇票来历,并认真查阅了数十年的帐簿,如数兑付了现银。原来,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张家口经商做皮货生意,同治七年收拾盈余,在日升昌分号汇款12000两白银,起程回籍,不料途中得病身亡。尸体运回家里,妻子哭得死去活来。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开始败落。妻子十几年靠沿街乞讨熬度日,一天,这位老妇拿起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夹袄,偶然从衣角摸到一张日升昌汇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她便到日升昌兑取了现银。这件事之后,日升昌名声大振,汇兑、存放款业务一天比一天红火。经过发展,日升昌的黄金时期年汇兑金额高达3800万两白银,当时可谓“日利千金”;其经营网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
更让我们叹服的是:票号产生的大环境,外患频频,内乱不断,而日升昌汇通天下,声名远播,在风雨飘摇中纵横一百年,创建了一整套往来账户汇兑结算及相当严格的保密程序和用人分配制度,并形成了一整套让西方优秀管理学家叹服的管理制度。今天在香港等地的银行依然沿用着当年的很多称呼如协理、襄理等。
如今的日升昌票号已改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共设有二十余个展厅,大体上分为史料展示和原貌展示两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发展轨迹。
这时旅行团也开始进入,我们便跟在一个旅行团之后,蹭导游听讲解。
在柜房的墙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镜框装裱好的《防假密押》,上面的每个字,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此12个字代表了12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总有报,到头必分明。”此30个字代表了初一到三十;“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和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此20个字,轮流代表了数字一到十;最后“国宝流通”4个字,代表了万千百十。这就是日升昌所创建的非常严密的保密制度。
信房,是总号统辖分号业务往来,行市要情,发布指示,组织人事调配的重要内部机构。设文牍先生一名,需是科甲中举之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还有书写员2-3名。信件邮件采用专人,所写的信件也都是使用业内密语。如询问最近行情如何,会问“最近天气如何?”,回答“小雨”意思就是还可以,“倾盆大雨”就是行情非常好,如果回答“天气晴朗”意思就是“行情不好”。因为当时人们都视水为财,所以暗语也以雨水多少来论。
帐房,总管全号帐目,负责银钱出纳的重要内部机构,设帐房先生一人,副帐一人,帮帐1-2人。平时核算各种帐目,年终负责汇总总分号业务,编织清单,经掌柜审定,向股东作经营汇报,到大帐期,决算分红。这可是我的老前辈呢。帐房里还设有地下金库。
客房是供号内外伙友和客人的临时住宿,间或也有仕途官吏、文人墨客在此歇脚。室内陈设齐备,用料讲究,红木床铺,黄花梨穿衣镜,西湖龙井、景德镇瓷器、骨牌麻将和经书史册等。真是安乐舒适。
再后面是厨房,供号内伙友就餐的地方,室内设炉、灶具、锅碗瓢盆壶是应有尽有。墙上挂着票号的伙食,可以说票号内的伙食非常好,荤素搭配,非常讲究。喝的酒都是茅台、杜康、汾酒、五粮液、竹叶青、剑南春、状元红等一等一的名酒,茶则是龙井、铁观音、毛尖等上等的好茶,真是太会享受了。据导游介绍,在日升昌票号,一个小伙计一个月的收入为45两银子,相当于县太爷一年的收入。工作3年休息半年,每4年分红一次,也只是知道个大概数目,只有到最后退出票号的时候才能拿到钱。但票号每个月都会按时将生活费送到员工的家中。每年都有升工资,月薪涨到120两后就不再加了,但之后可以入股,成为票号的小股东。所以当年能在日升昌任职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再到后厅,这里展示了日升昌沧桑百年的经营历程,还有中国的票号起源发展的历史。在院子里,我们还看到了票号掌柜们外出谈生意做业务的交通工具,一辆豪华气派,做工精雕细刻,用料贵重考究的轿车,相当于今天的奔驰宝马了。
从日升昌出来,心里颇为感慨。日升昌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与其诚信经营是分不开的。而诚信,又何尝不是当今社会做人立业之根本呢!
下个目标是平遥县衙,据说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门。衙门很大,人也很多,正好跟着又一个旅行团后边蹭听。最外边的是看守所,里面还有不同等级的房间,有标配(壁灯和床、炕等)和死囚房两种。后者房间一片漆黑,只有墙上的镣铐,但蹭听后知道这间房间的墙壁是一般的三倍厚,且中空的,里面是沙子,以防止囚犯破墙逃跑。穿过绿树成荫的庭院,接下来的展览区,展示了古时所用的各种刑具,如游街示众的刑车、脚镣、手铐、火盆等等,其中还有部分是非常残忍丑陋的刑具,如针对犯淫罪的妇人所用的木驴,驴背上数排铁针,犯妇坐于其上,被折磨至死。还有铁鞋、乳夹、钉床、老虎床等等。看着这些历朝历代严酷厉刑所用的刑具,实在让人心生寒意。
这时,快到9点半了,前面的县衙大堂有模拟古代升堂的表演,我们随人流回到前面,我抢占了高台下的位置,视野非常之好。一个简单的失窃事件,通过生动的表演,和现代的诙谐语言,表现出古代升堂的情形和小智慧,让台下的看客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与喝彩声。看完表演,我们继续参观县衙,才发现县衙实在是非常大,居然还有一个平遥县衙独有的大仙楼,楼上供奉保护官印的狐仙,楼下则是厨房和餐厅。楼门处挂了一副对联“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寓意十分深刻。
再下来,我们参观了中国镖局博物馆,在镖局的练武场,我们轮番举起了铁锤、刀枪剑戟舞动起来,很有感觉。
因为午后要赶去双林寺和王家大院,所以上午的时间还是很紧张的,我们出了镖局,又匆匆赶往协同庆,也是中国钱庄博物馆。
协同庆和日升昌其实都是票号钱庄,很多特点都相似,但也有独特之处。进了第一道大门,面前摆着一个大水缸,既有聚财的意头,又能起消防作用。进了第二道门,又是一口小水缸,叫“门海”,俗语有云“门前摆大海,年年发大财”。地上的下水口做成外圆内方的铜钱样式,取意流水不流财。馆内还展示了当时用来秤银子的小秤、原始牛角水印等古物,更有协同庆的镇馆之宝,乾隆九年制成的五层宝塔。相传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难到此地,在协同庆停留后,赏赐给协同庆的。五层宝塔,既象征了福禄寿喜财五意,又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之后,我们更是由狭窄楼道下到协同庆的地下金库参观。只见几间库房里堆满了金银元宝和纸票,当然,应该都是模型。金库院落铁网架设与上层分设,固若金汤;隐蔽处暗道通上下前后往来,是明清商铺中一大奇观。头顶的铁网上绑着数个铃铛,如果有人想要侵入,铃铛就会响起来,这是防盗网的雏形,导游说这就是“110”的来历了,有坏人来,就摇摇铃。另外头顶还有两个木制的提篮状物,据说以前要提取现金,就是由金库保管员将现金放在这个木制提篮里,再由上面的人从上方的开口处提出去,现在银行提取现金的机器叫做“提款机”就是由此而得名。呵呵,也不知道这些关于110和提款机的由来,是真的呢还是导游杜撰出来的。在地下,还树立了一根盘龙柱,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赠给军师刘伯温的珍品,以檀木雕刻的神龙宝柱。刘伯温祖籍是平遥朱坑人,他将神龙宝柱运回祖籍,测得此地为平遥的心脏龙脉,便将神龙宝柱树立于此。清咸丰年间协同庆钱庄成立,财东和各掌柜都对神龙宝柱珍爱有加,且绘彩上供,自此金库银钱总是滚滚而来,人称乃神龙宝柱灵气所致。
从协同庆出来,时间已近中午,我们沿大街返回,路上又买了些平遥的特产剪纸和皮剪影,之后我回客栈收拾行李,办理退房手续,LG则去雷履泰故居晃了一圈。

(详细图文版游记请至http://blog.sina.com.cn/itravel2009)


(清晨的平遥)


(市楼)


(日升昌)


(平遥县衙)


(最早的提款机)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30883/2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