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方之珠初次游 |
[游记]东方之珠初次游 |
2009-12-12ctrip.com |
“我们这一代内地人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 我对饭桌上的香港同事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是很真诚的,一点都不带谄媚的意思。当然这个香港电影不是胡金铨,不是楚原,而是李修贤,刘德华,梁朝伟,还有周星星。 正是由于香港电影特别是警匪片的熏陶,虽然以前没到过香港,可是依然对香港的很多地名十分熟悉,象油尖旺(油麻地,尖沙嘴,旺角),象赤柱,象元郎屯门。当我如数家珍地说出这些地名的时候,特别是当我说到元朗屯门都是得罪了上司的警察发配之地时,香港同事的表情有点傻,似乎是表示相信我最初说的那句话。 是的,当我踏上香港的土地时,我的心情有点复杂,感觉是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疏离而又亲切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的领土,可是中国公民却不能自由出入,而即使是非洲最穷最穷的国家的最穷最穷的公民都可以凭护照免签逗留七天;这是中国人的领土,可是很长时间受着异族的统治,以致于很多香港人还有身份认同问题;这是中国人的领土,可是却是特别行政区,连报纸上的标题也还是“中港”“中港”的,似乎中是中,港是港。 这是中国人的领土,是“自由之地”。于是有“亲中派”(有的已经有很长时间历史了,哪怕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可参看电影《老港正传》),也有“民主派”;于是“马照跑,舞照跳”;于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解读(如大公报和明报的观点绝对不一致,不过观察下来,街边摊卖大公报的不多);于是成人刊物堂而皇之地放在街边摊上卖,虽然种类颇多,可还是可以一眼发现十几年前的老面孔《火麒麟》(九十年代初还是大学时代,同学的父亲到香港带回了几本此杂志,在物质生活慢慢丰富精神生活还相当匮乏的当时绝对是件大事,正值血气方刚的一群少年个个看得血脉贲张,这本咸湿的杂志居然活到今日);于是有很多于是。 在港三天主要是去了青衣(公司的香港工厂在那里,几乎就在青马大桥下边,看得出已经是很郊区的地方了,可是香港同事还是很自豪地认为放在内地不输于市中心,落伍地太厉害了吧),铜锣湾(公司的香港办公室在时代广场,风景不是一般地好,窗外就是维多利亚湾,可是所谓白领又怎么样,不过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下班还是乘公车),金钟(主要是太古广场),太平山顶,兰桂坊(香港的酒吧街),尖沙嘴和旺角。 第一天晚上在旺角和香港同事一起吃晚饭,出酒店被汹涌的人潮吓了一跳,绝对比南京东路上的人流要多。人群摩肩接踵,头上是密集的霓虹灯,这是怎样的光怪陆离。可是第二天上午再去同样的地方,你会发现繁华似乎只在昨夜,一夜之间,所有的千奇百怪都已消失。旺角是个平民化的地方,没有尖沙嘴、铜锣湾那里的高级商场,更多的是小商店,小饮食店和街边摊,还有很多夜总会和芬兰浴的招牌。 而铜锣湾和尖沙嘴则有时代广场、崇光百货和海港城这样的购物中心。毫不奇怪地但还是略显夸张地,这个时候你在现场听到普通话的次数远比广州白话的次数要多。至于名表店的柜台前,则更是内地买家三五成群地和已经操熟练普通话的售货员交流。 多好,多和谐的社会。 我并不是购物狂,完成了老婆交代完的任务后,逛这些店只是为了感知香港---这个所谓的购物天堂。其实真正比较了一些东西,我发现并不是所有东西香港一定比内地便宜,特别是这个季节,上海很多商场也都在做着名目繁多的促销。至于售货员口中所说的名表低二十个百分率,钻戒低四十个百分点对我都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兰桂坊的啤酒显然要比上海,特别是新天地便宜得多了。一大杯(好象是半个品脱)才33港币,折合成人民币才30元不到,同样份量的啤酒在新天地至少50元。不过话又说回来,逛过了新天地,兰桂坊去不去都无所谓,除非你是夜生活一族。此外,香港的哈根达斯也远比上海便宜,三球只要59港币,约合52人民币,在上海这价钱买两球还差一元钱。许留山的价格似乎也是香港比上海便宜。可怜上海的白领,拿着比别人少的钱,却消费着更昂贵的产品,这小资的品位维持得有多艰辛。 从港岛坐天星小轮去往尖沙嘴,看着维多利亚湾两岸璀璨的夜景,如在梦:这一夜我居然在东方之珠的焦点之上?港岛一线的摩天大楼的楼身上投射有绚丽的图案,大部分是和圣诞节有关的,毕竟圣诞将至,对这块西化的厉害的土地非常重要。而维多利亚湾里有红色的古式中国帆船随着波浪起伏,后来知道那是12月6日东亚运开幕式的背景(多一句嘴,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东亚运重视不够,只派了个国务委员去)其实浦江两岸的景致不输于维多利亚湾,为什么会觉得东方之珠更胜一筹呢(甚至在重庆从一棵树那儿看夜景也觉得和香港有几番形似)?梳理了几条原因如审美疲劳,如香港有太平山做背景等等,但都不能说服自己。有一个更响亮的声音在心中叫喊:因为香港是自由之港! 上午的星光大道上绝大多数是内地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是团队游客,旅游大巴就在路边等着他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时间似乎只够在星光大道上走个来回,最多再有些时间和自己熟知的明星的名字和手掌印合个影。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看看星光大道更美的风景,那是维多利亚湾。其实也没办法,直到今天,很多内地小地方的人还只能通过团体旅游签注的方式来香港,他们怎么可能会在出发之前去研究香港的美究竟在什么地方? 对我而言,香港还有个特美的地方就是书店(或者说我期待很美),我是抱着买一大堆禁书的企图来香港的。可真实情况很是让我失望,书店里的大部分历史政治类书籍都是垃圾,都是些无名的鼠辈写的不靠谱的纪实传记文学(如太子X,如十大贪X的X妇),稍有名气的王力雄,孔捷生,也是屁股决定脑袋之流,写出来的东西也离靠谱有些差距,叫人根本没有掏钱的想法。而很是勾起购买欲望的《晚清七十年》居然只有一家书店有货,还是繁体竖排,看着着实累人,宁愿等到解禁一天算了。 没买成书很是失望,更令人失望地是,第一次去香港,我居然忘了带相机。也好,这正是我憧憬下一次香港游的绝妙理由。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38-r1265598-journals.html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