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英伦西天取经 |
[游记]英伦西天取经 |
2010-01-15ctrip.com |
一直以来我都没想过出国,因为我们从小接受了比较封闭的文化教育,直到近些年我们越来越融入整个世界中,蓦然回首当年的少年同学们都已在国外读博工作,而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也慢慢有了深刻体会,才发现原来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去看远方,这个世界远远比我们小时候从书本上了解到得更广阔更丰富,比我们幸福的国度有很多很多,比我们美丽的土地也有很多很多。 由于在读研究生的学院有去英国短期培训交流的机会,于是下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出去走走看看。出国前学院专门请了热情美丽的外文系老师来给我们补习了英语,从英国实际的吃住行等方面入手,给了我很多启发,其实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几十年了一直没有真正尝到另一种语言带来的快乐,其实这是中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弊病,教育是否真正能开启人的心灵还是说只是成为器皿工具。补习英语的夜晚我会去下毛泽东雕像下的英语角,听一听别人的交流,虽然自己不怎么说话,但听一听年轻人的交流还是觉得会有新鲜的碰撞,回想起自己十年前的那种激情。 签证前的准备工作也很麻烦,作为从来没有跨出国门的我也是一种体验,一回生两回熟,下次跨出国门就轻松很多了。 从坐上英航的飞机开始,我就感觉到了文化差异,英航乘务员的开朗和活力,并非因为服务行业就显得地位卑下,他们的表情语言行动无一不表示着对乘客的尊重,同时又有着自尊和人格平等,与中国的服务人员所有的冷漠相比形成了对比,我尤其喜欢他们的人格平等,从事任何行业都如此,没有中国人眼中那么强烈的三六九等级别。 对于英国,我的民族情绪是复杂的,第一想起的就是八国联军带来的国耻,满清拼命压制和奴役中国人使得中华文明变得野蛮愚昧落后,终于因为内外交困而使得中国陷入了百年的低迷。英国作为老牌的殖民地国家,熟谙国际政治,非常善于制造地区矛盾为它所用,例如西藏的藏南地区,此外全世界的混乱里“十处打锣,九处有他”,中国目前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在国际上居然屡受大小邻国欺辱,还是要好好学习下英国的国际政治手腕。当然英国作为19世纪世界中心,它也创造和贡献了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的工业文明时代,替代了农耕文明(如今在英国看到的又是一种对田园的回归) 在英国也能看到各种提示和告知,在宿舍、餐厅等,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提示和告知各种规则,这其实也是一种“契约社会、公民社会”的折射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有规则、告知和承诺,整个社会因为有了规则而显得有序稳定。 在英国的城镇到处可见鲜花,屋前常常种满了鲜花,窗户前常常会放着一瓶鲜花,他们是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们的乡间我常常看到的是愁苦,是为生活无依而忧烦再无精力和金钱去享受鲜花,这真的是人民的素质问题么?我认为不是,国家是否为每个人提供有保障的明天,让我们也能不再为未来可能的生老病死担忧? 由于曾经的职业经历,因此我在英国比较关注英国TESCO、Sainsbury’s、ASDA等大卖场,BOOTS连锁药店,THE BODY SHOP连锁店,此外由于目前在鞋服企业工作,我对英国本土品牌CLARKS也作了调查了解,伦敦街头的CHURCHS、RUSSELL等鞋品牌,以及JIMMY CHOO鞋品牌也作了一定调查。借着课程作业,对回力、老北京、巴西人字拖等区域性鞋品牌如何走向国际化进行了研究,虽然作业很简单,但这也是一个契机和窗口,在以后的工作思考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问题。 一路旅程上同行的老师同学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都是一个美丽新世界,从大家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西天路取经”是一段非常快乐难忘的经历 (苏格兰) (尼斯)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剑桥剑河)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309-r1270195-journals.html3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