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墨脱之行走日记 |
[游记]墨脱之行走日记 |
2010-01-16ctrip.com |
墨脱之行走日记 ---孙头 已经很多年不写东西了,墨脱归来,不知为何有了想写一点东西的念头,也许是受了某位队员所讲:恨一个人让它自己去徒步墨脱,爱一个人和它一起去徒步墨脱的感染,也许是墨脱之行的路程艰苦而景色难忘吧,暂且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叙一下徒步的经历。 10月5日晴转多云海拔:派乡2850 经过空中管制的等待,成都飞往林芝的飞机终于起飞了,虽说今年五月已经来过一次林芝,可是在空中鸟瞰还是第一次,一个多小时以后透过云中的缝隙终于看到尼洋河了,预示着我又一次来到了西藏的小江南---林芝,刚下飞机明显感觉到不光比成都凉很多,而且空气也清新很多,一帮队友在忙着拍照留念,我赶快招呼大伙千万注意不要着凉,虽说林芝海拔才2000多,万一受凉感冒,这趟墨脱之行肯定就要泡汤了,取完行李走出候机楼,先到的领队老才和虎子已经带着藏族姑娘们在停车场边等候我们,献完哈达,大伙上车直奔本次徒步活动的起点---派乡。 一路上大伙在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基本无语,到达派乡大门口,购票入门,村子不大,午餐后召开行前例会,分发行李牌、胸牌、纪念章、路书等,领队讲解注意事项,会后自由活动,一帮队员坐车去看南迦巴瓦峰了,我则忙着购买绑腿、编织袋、水等公共物资,晚饭后分发今后4天的中午路餐,看着转阴的天气心里祈祷未来几天最后不要下雨,道路泥泞是小,早已闻名的汉密旱蚂蝗可不好对付。 10月6日多云转阴,间中小雨海拔:派乡2850~多雄拉山口4221~拉格3250 早上7点起床,收拾装备,早餐后大伙一起爬上大货车坐8公里的山路到达多雄拉山口下方的松林口,一路虽然颠簸,可是山上的美景早已使人忘却屁股的不适,一路是欢歌笑语,蓝天白云下、清新稍冷的空气,雪峰下面是红、黄、绿间杂的高山灌木,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林芝地区是植被茂密,从亚热带到寒带植物垂直分布,这一点到了徒步的中点才使人感受更深。 下车后,稍作整理,呼喊大伙赶快收拾好赶路,一定要在中午前翻越多雄拉山口,不然万一天气转坏就麻烦了,我走最后收队,背上路绳、水和路餐向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攀登,一路湿滑,紧走几步就会气喘,还要时常停下等待摄影发烧友晓伟同学,看着越来越远的队友,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前队已经走到山口的消息,心里不免有点着急,时不时要催促一下,以免落得太后天黑前赶不到拉格,接近山口雾气越来越浓,间中夹杂着毛毛雨,虽然穿着抓绒衣和冲锋衣,可以停留稍久,身体还是感觉到寒意,特别是山口较平坦风更大,毛毛雨越来越大,晓伟同学终于收拾起相机专心赶路了,赶到山口,看到我们随队的拉巴医生坐在山口避风的地方悠然的吸着烟,不免感慨,毕竟是西藏长大的藏族人,虽然已经52岁了,背着比我的背包还重的药箱,可是体能不输我们。 山口雾气太浓也看不清周围的景象,有点可惜,稍作停留即往山下走,开始下山的山路还好不太难走,可是没走多久路就变得越来越难走,有时还要走在陡峭的山坡边缘,终于赶上了后队,雨一停,晓伟同学又经不起美景的诱惑,取出相机开拍,我也只好耐心的等待,不用赶路,反而可以静静地欣赏风景,一边拿出干粮吃着,这才发觉我们下山是从山口渐渐走到了峡谷中,两旁是云雾缭绕的山峰,在雾中时隐时现,路旁山坡上的野花大都已经凋谢,但是灌木上不时可以看到紫色、红色、蓝色的小果实,在这3000多米的海拔上竟然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大自然生物的生命力之顽强由此可见,在等待中前队越走越远,对讲机有时得联络已经模糊不清,我估计前队至少在我5公里之外了,只好再次催促晓伟同学赶路,免得天黑前到不了第一天的露营客栈---拉格,下午2点左右,对讲机里传来了婷婷同学等4人已经到达拉格的报告,心里还一阵暗喜,心想应该离营地不远了吧,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雨是下下停停,一会穿上冲锋衣,雨一停就要脱下,不然一走路就感到闷热难受,赶路中碰到了从上海瞒着老妈偷偷跑出来的文文、北京来的帅小伙刘明和有高考战胜之称的王校长,刘明也是因为喜欢摄影所以才落在了后面,而文文可能是第一次参加长距离的徒步活动不太适应,看来年轻漂亮可爱的的女博士光顾着学习工作,体能还有待提高呀,王校长则是年纪偏大,第一次就整个这麽高难度的户外活动也是走走停停,文文同学是边走边反复地询问,还有多远才到营地呀,催促我用对讲机问一下先到的队员,我从刚才对讲机的联络中感觉离营地至少还有4、5公里的路程,照我们现在的速度,估计还要2个小时以上,可是嘴里却说:不远了,再转几个弯,过两个小木桥就到了。只怕我说了实情文文同学就一屁股坐地上休息不走了,看来昨晚发给他们的藏传秘药大力丸吃了也不一定管用呀,天黑前赶不到营地,我又不熟悉路况,到时气温很快下降,现在身上的衣服都是湿的,不感冒才怪呐,在我的催促及鼓励下,几个人是走走停停,文文是边走边数又过了第几个小木桥,王校长我看样子虽然也是很疲惫倒不失风趣,边走便用对讲机和先到的婷婷同学发几句感慨,就这样在文文同学快要崩溃的时候,终于转弯看到了小木屋,几位先到的队员站在木屋的走廊下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赶快放下背包,进屋烤火。拷了一会火去到住宿的床铺看了一下,简陋的小木屋,四周和地板是一块块木板拼接的,每块木板之间都透着缝隙,里面又用木板隔开了几间,抬头一看屋顶我想起了小时候搭的防震棚,是透明塑料的,还只有一层,雨点打在上面噼啪作响。有几个地方估计是破洞漏水的地方,老板用透明胶纸粘着,可还是有个地方滴水下来,漏在床铺上。 晚饭后召集大伙介绍第二天活动的行程安排及注意事项,会后我坐在火炉边和大伙闲聊了一会就去休息了,躺在还算干燥的木板床铺上,放松身心真是舒坦,耳听着塑料屋顶滴答的雨点声和木屋边小溪的流水声,在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10月7日 阴有阵雨 海拔:拉格3250~汗密2240 早晨醒来已快到7点,起床先收拾好背包,虽然天阴还好雨停了,就着厨房的塑料管里冰凉的山泉水刷牙洗脸,早餐完毕,我们几名领队在大伙签名的钉在了木屋外木板上的高路大旗前让晓伟给拍了个合影就匆忙出发了,今天还是我负责收队,因为怕昨天的文文和王校长走不动,所以昨晚特意安排了一位背夫牵着一匹马跟着我,等他俩走不动了好轮流骑一会马,可是文文和王校长已经随着前队走远了,走出客栈不远回头张望,好美的一幅水墨画,虽然阴天,雾气却已散去,两边的山峰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一条条小瀑布或从峰顶,或从半山腰飞泻而下,空气和时间好像凝固在这静谧的一瞬间,我贪婪地深呼了几口气,静静地沉静在自我的世界里,可是对讲机里的呼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今天还有近30公里的山里要走,不能久留,脑海里冒出了一句话“I’LLBE BACK”也许吧。 边走边和随行的普通话说的和广东人差不多的背夫闲聊了几句,他是附近村子里的,好像叫“大仁靑次仁”,走不远看到路左边有一大堆石块,他告诉我说这里本来是一座石头砌成的房屋,几年前有一对年轻男女,不停劝阻非要在已经下雪后还要反穿墨脱,走到这里夜宿屋里,结果旁边的山上发生雪崩,房屋被直接摧垮把人埋在下面,当时天冷冻得太硬连尸体都没法扒出来,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吧让他们永世相守不分离,躯体埋葬了,灵魂升华了,再次表明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是多么得渺小,由此想到九年前的五一期间,深圳的两位山友在攀登玉珠峰时因暴风雪不幸遇难,在他们前行的几天我还在南澳的西冲碰到其中的王涛,他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去爬玉珠峰,只因当时我上班请不到假期,才没有成行,要不可能也长眠雪山了,或许这是山友最好的归宿吧,愿他们在美丽的天堂里心灵得到净化,安息! 继续前行,一路还算平坦,晓伟同学今天还是拍个不停,渐渐我们又落在了大队的后面,赶到大岩洞的午餐休息地时看到了北京来的婷婷、陶然和海丰,婷婷在忙着扎绑腿,陶然坐在前面不远的石头上抽烟,结果发现几条旱蚂蝗爬到了脚上,赶紧用烟头把他们清理下来,不然等会钻到腿上可就有好瞧的了,下面的路段慢慢就有少量的蚂蝗了,我也赶紧检查了一下身上,还好没有,今年五一去雅江已经见识过旱蚂蝗的厉害了,吸血不带疼的到无所谓,就是蚂蝗同志长的太磕碜了,吸在树叶或草叶上摇头晃脑的扭来扭去,恶心渗人呀,幸亏当时防范的周密才没有着蚂蝗的道,大部分队员却无法幸免,一到营地,男同胞就差脱裤衩检查了,我们的晨程同学都已经回到林芝宾馆了,却又在身上发现了蚂蝗,结果是吓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这次很想来墨脱,结果最后还是被蚂蝗给唬住不敢来了。 过了大岩洞随着海拔的逐步降低,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树林越来越茂密,高大的松柏树随处可见,有的树身上缠着寄生树藤,有的上面长着绿绿的苔藓,偶尔可见倒伏在路中间的直径至少一米多的已经枯死的松柏树,穿行在原始森林里,道路泥泞,我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马粪、骡子粪混合的泥水里,鞋早已湿透,袜子上也满是泥浆,和晓伟一起走着走着赶上了领队一笑带领的后队,除昨天落后的文文和王校长外、还有北京来的老戴同学、深圳来的小琴、昆仑妹子,昆仑妹子本来坐在马上了,不知为何又下马徒步又落在后面了,通过对讲机得知前队已经到达汉密的客栈了,我们这伙人还在后面慢慢往前挪着,特别是文文和小琴妹子两人走路就像裹脚的老太婆一样,三寸一挪,我本来跟在最后,后来实在耐不住走到前面,一面鼓励加油快走,一面装着很轻松的样子,其实我也走的很累了,可是在队员面前不能表现出来,要不大伙一泄气可就麻烦了,无奈文文同学是体能不支,小琴同学是有身体状况,恨不的把她俩一手一个提着走,赶快赶到营地好烤烤火休息,在磨磨蹭蹭中终于又赶到了今天的客栈。 汗密的客栈条件比拉格的稍好,虽然还是木板房不过不用望着星星睡觉了,先到的人员已经在火塘边烤鞋和衣服,我换上拖鞋也坐在火塘边烤火,顺道把穿在身上的衣服也烤一烤,过一会客栈的眼镜老板叫大伙拿身份证及边境通行证出来登记,没想到这麽偏僻的地方竟然还有兵站,幸亏兵站的和老板很熟悉过来客栈登记,不然大伙还要亲自冒雨去兵站登记。 眼镜老板亲自下厨为我们做饭,四菜一汤,深圳来的阿凤妹子是今天过生日,以前都是去逛街SHOPPING过的,没想到今年来到西藏的山沟里了,宫浩同志把带来的烤鸡及板鸭也贡献出来,叫老板拿来啤酒,大伙在一阵热闹声中为阿凤妹子过了一个没有生日蛋糕的生日。 晚饭后在我们领队住的房间里开活动例会,介绍明天的路况及注意事项,每人发了一件连体工作服,因为明天要通过汗密的蚂蝗泛滥区,正开会间,忽然有人惊叫有蚂蝗,我过去一脚踩爆,一滩血迹,正庆幸不是咬的我,忽然感觉小腿上有点不对劲,低头一看,他大爷的,右边的裤腿小腿位置内侧已经一片红,跺一跺脚,一只吸饱了血的蚂蝗落在地板上,我一脚踩上去,立马爆开,地板又多一滩血迹,提起裤脚,看到一个小红点还在流血,赶紧按住,估计是刚才在厨房吃饭时爬上来的,因为厨房里有水比较潮湿,已经发现好几条蚂蝗了,不过伤口不痛也不痒,想不到我的第一次和蚂蝗亲密接触献给汗密了。 散会后隔壁房间里传来了大笑声,原来是几位女同胞睡觉时害怕蚂蝗爬到身上来穿上了刚发的连体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就像木乃伊一样,娘子军的党代表-卢均同学拿着相机正拍照留念呐。 先把拉巴医生发的一粒大力丸拿碗用水泡着,要明早五点一早服用,躺在床上是浑身不自在,老是感觉会有蚂蝗爬上来,拿红花油在床铺的前后左右一阵涂抹,还是不敢入睡,后来实在架不住瞌睡,爱咬哪咬哪吧,不管了,倒头一觉睡到自然醒,就是早上想去厕所来个大的犹豫了半天,这要一蹲下蚂蝗爬到屁股上怎麽办,最后是上上下下检查了半天,最后是速战速决。 10月8日 阴天有雨 海拔:汗密2240~背崩870 雨一直下,早上也没有停的迹象,我犹豫了一下也穿上连体服,里面先穿一双徒步袜,外面再穿上足球袜,把速干裤扎在袜子里,心想看你蚂蝗怎麽钻到腿里。我们也不能耗在这里等雨停,因为昨天眼镜老板说只要一下雨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但是前行要经过大塌方区和悬崖峭壁边的老虎嘴,昨晚大伙一致表决同意只要是下小雨行程不改,今天安排我和一笑带着路绳先走,先到大塌方区看情况而定要不要架设路绳。 我带好装备先行了一步,顺着溪流冒雨走在山路上。基本是一路下坡,走不远竟然看到几间木板房,难道这里还有人家居住,这麽多蚂蝗怎麽生活呀,我左右张望了一下走到一间开门的房前,向房主询问了一下前行背崩的路也没有多聊就继续赶路了,对讲机里传来老才让我稍等王校长的呼叫,原地等待中看到几位另外的徒步客从我身旁经过,大家点头示意无需多言,为了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的地,怕站立太久蚂蝗爬到我身上就又放慢脚步继续前行了,前行不远路两旁不时看到成片的芭蕉林,叶子长的比我在深圳看到的还要大,不会是当年的铁扇公主栽下的吧,湿润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壤使这里呈现出盎然的生机。不知不觉加快脚步往前赶,不一会又看到了刚刚从我身边经过的几位路友,正走在山崖边的小道上,最前面一位朋友惊叫一声:有蛇,原来是一对有绿色花纹的蛇也许被我们的脚步声打扰了美梦,正要急匆匆溜下山崖,可惜被我身后听到喊声赶到的背夫小伙子练起一块石头,在我们的劝阻声中,赶过去一下就搞定一条,也许他是好意怕蛇咬到我们,只是这对鸳鸯情侣可就阴阳两相隔了,溜走的一条也许就此孤独一生,后来听说这里还有很大的蟒蛇,只是现在很少见到了,看来只要是人类足迹能遍布的地方也就是自然界的其它生灵遭殃的时候,人类虽然在亿万年的进化中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可是现在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对自然生态造成了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在自掘坟墓而无知,连地球甚至宇宙都有要毁灭在重生的一天,作为沧海一粟的个体对物质无休止的最大追求到头来又有什么用呐。也许有人要说没有追求就不能推动人类的进步,但是进步也未必是好事,应当追求人类境界的进步才是,而不只是个体对物质最大化的占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一路下行,终于到达江边的大塌方区,原来是左上方的陡峭山坡可能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坍塌了下来,造成50米宽度以上的塌方区域,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我们要经过的区域坡度约30多度,前面是泥沙混合地段,但是这两天下小雨,应该已经沉降了不少,反而变得结实很多,后面大部分是大小不一的石头,如果没有大的震动,也应该不容易在崩塌了,通过对讲机联系得知大伙还没有全部到达事先约定的小平台,我等一笑赶过来和我会和商议后决定不在架设路绳,免得大伙对路绳产生依赖心理反而可能不安全,我决定先过去看看情况再说,还好不难走,到达另一端后我通知一笑组织大伙分批通过,海丰第一个过来后就继续前行了,等基本都通过后我让一笑收尾也往前赶路了,不久到达传说中的老虎嘴,走了一段发觉其实一点都不难走,因为现在的路已经比以前又拓宽了,虽然右边脚下就是一两百米深的悬崖,可是走在中间有条浅槽的山路上一条都不用担心,只要一步一步的稳稳走就可以了,我反而担心的是蚂蝗,不时低头看看腿和登山杖上,一发现有立即发挥我的一指弹功,反正不能给予蚂蝗可乘之机,终于到达一号桥,一看先到的几位正忙着浑身上下的捉蚂蝗呐,本来还还想到桥头一个类是门廊的下面躲躲小雨呐,看到今天碰到的另一队朋友的头上血糊糊一片,他说是刚才可能是门廊上掉下的蚂蝗咬到的,我赶忙走到外面,情愿淋雨也不过去了,后来听说有位小伙子衣服没有扎紧,走到这里的时候脱衣服一看,后背已经被蚂蝗咬的几乎体无完肤了,先到的收拾完都先赶路走了,我留下等待最后的四位队员。 等四位到齐后,我劝说已经走的疲惫的小琴和昆仑妹子骑马,要不然今天还有漫长的路程要走,在不加快天黑前就到不了背崩了,又是一阵急赶,脚下是江水奔腾不息的声音,穿行在亚热带雨林的悬崖上,盼望着2号桥的出现,因为今天要通过4座桥就到背崩了,到达2号桥后稍一停留就往3号桥赶去,一则是过了3号桥蚂蝗要少很多,二则是路程过半也能好好喘口气。快到3号桥时又碰到了婷婷和陶然,一起通过3号桥坐在路边的木板上休息,趁雨停的时候把连体服脱掉。 边休息边等待我们雇用的马队及背夫过来,3号桥上的木板年久失修,已经开始腐烂了,经过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的走在中间,个别严重的地方搭了几块新木板,这还是我们的向导花钱请当地的驻军给放在这里的,还有很多放在桥边没有铺上,我们事先估算过,不放新木板人走中间应该没问题,但是马比较重,很可能过不来,果不其然,第二匹马刚走都桥中间,结果稍一偏边,马失前蹄,下面的已经腐烂的木板经受不住压力,“轰然“一声响,木板崩烂落入湍急的江水中,一下就给冲的没了踪影,看得我这个旱鸭子惊出一身冷汗来,别说不会游泳,会游泳掉下去估计都没戏了,几位背夫急忙跑过去,齐心合力总算把马连拉带推得给搞起来牵过来了,又把桥边的木板几乎全给铺在了桥上,才把剩余的马匹两人一组,一前面牵着一后面拉着才把马匹全部搞定,我看看马匹真是可怜,每匹马都被蚂蝗咬了至少十几口,身上也是左一处右一处血迹,自己又不能摘掉蚂蝗,一只只喝足吃饱了还挂在马身上晃着。马夫可能已经见怪不怪了,也懒得帮马捉蚂蝗。 一会雨渐渐停了,路也好走很多,最主要的是已经过了蚂蝗泛滥去,不用老是上下左右的提防了,心情也就放松了,虽然已经疲劳,想着再过4号桥就到宿营地背崩脚步也稍许轻松了不少。对讲机里传来一笑的呼叫得知4号桥就在前面不远处了,终于远远看见了4号桥---解放桥,军方投资兴建的就是不同,比前面三座桥宽且桥面也结实很多,估计开汽车上来都没事,桥头另一端正对是一个岗亭,边防军要检查边境通行证和行李,登记身份证,因为这里离中印边境藏南地区很近,非本地居民进出全要在当地公安局办理边境通行证才行,不然即使能混过前面的两处检查站,到桥头也要原路返回派乡,我想起在拉格碰到的一位台湾同胞的趣事了,这老兄好不容易在一位上海朋友的帮助下混到4号桥,碰到检查的边防军战士虽然拿出了假冒的证件,但是一开口回答问题就露馅了,我们看到边防军一般都是称呼同志,他倒好,一开口就叫“长官”,结果可想而知,虽然解释说自己不是什么国民党,是民进党的,结果一样,软禁了三天,等部队通过卫星连线调查清楚之后和他朋友一起被原路发配回派乡,就这样和墨脱插肩而过,估计最最痛苦的是又要重走一次蚂蝗泛滥区。 接受完检查喘着粗气爬完一段长长的上坡路,终于走到了山坡上的背崩村口,明白为什么叫背崩了,难不成是背包客崩溃的地方,幸亏出发前吃了一粒藏传的大力丸,可惜背崩因为冬天不下雪,所以客栈都没有火塘烤火,我住的客栈只有一个烧水电炉子能烤烤,根本不顶用,趁着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等不及烧的热水了,用冷水冲了个凉,虽然凉,三天没冲凉了,冲完感觉轻松很多,换件干衣服穿上好舒服。 吃完晚饭刚开完例会,部队又派人过来收身份证和边境通行证,说要上网核对一下,交完证件不久。正和还没有睡意的几位队员坐在饭桌边喝着啤酒或饮料闲聊着,过来一位边防军战士,喊过来坐下一起聊天,正聊着又过来一位女同胞,原来是这位的夫人,这几天正来探亲呐,通过聊天得知,这位军嫂不容易,结婚15年了,为探亲至少徒步走过上十次来背崩,我走一次感到已经足够了,再次见证爱情的力量是多摩伟大,能使一位本来柔弱的女性,克服心理障碍,一次次的经过蚂蝗区徒步进来,而且听他老公说现在的蚂蝗已经比以前少多了,以前还有很多向小拇指一样大的迷彩蚂蝗,吸在身上要用力拉半尺长才能扯下来,钦佩! 正聊着,又进来一位战士,原来是看到证件后来找老乡聊天的,他是江苏镇江的,17岁当兵,在这里已经当兵7年了,再过一年就可以复原回家了,不知小伙子回家后要多久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他又打电话叫来一位我真正的老乡,徐州新沂市的,以前是县,现在改成县级市了,离我老家才几十公里,老乡见面分外亲热,又叫老板娘拿来几罐啤酒开喝,直聊到半夜他们要回军营报到才散。 10月9日 多云,时有阵雨海拔:背崩870~墨脱1225 没有了蚂蝗的骚扰,一觉醒来天还黑着,懒在床上等天有点光亮了才起床,今天是徒步的最后一天了,刷牙洗脸后坐在凳子上用竹牙签把双脚上各有的一个水泡挑破,敷了一些云南白药然后用纱布包裹上,自己看了直想笑,要是天天这样缠着,会不会缠成老太太的小脚,穿上昨天在这里买的一双军胶,原来的运动鞋第一天右脚的小拇指就露了出来,第二天左脚的也出来了,走在山路上,很快就把鞋给咯破了,本来想穿登山鞋来的,想想太重没穿,现在有点后悔,后悔的还在后面,等我走到半路时更后悔,刚出发因故我走在了最后面,离后队估计都有1个小时的路程了,走着走着,脚是越来越不舒服,走起路来是哪只脚落下哪只脚痛,后来慢慢只能用脚丫子外侧走,一个人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赶着路,对讲机里只能听到模糊不清领队的联络声,看来我是落后的太多了,看来军胶鞋底太薄,不适应根本不行,怀念昨晚扔在背崩的那双开了天窗的运动鞋了,也无心欣赏风景了,估计经过三天的徒步,一是身心有些疲惫,二是对风景也审美疲劳了。 虽然脚痛也要坚持,今天路程虽然相比而言很平坦,都可以通小车了,但是路程最长,拒绝了后面赶来的我们雇用的救援车的坐车邀请,一个人在峡谷的山路上走着,放松了思想,尽量一直走着不停留,一旦歇息下来,脚丫子缓过气来在开走是更加痛苦,又碰到了晓伟同学,边走边等,路上让晓伟给拍了几张照片,拄着登山杖,穿着军胶、足球袜,裤脚挽到了膝盖处,背着背包,胡子也好几天没刮了,估计照出来像一个逃难的。 路上不时碰到进来的人,看到还有几个人背着铝合金的门窗进来,心想下次来背崩估计可以住上现代的房屋,说不定还可以有热水器冲凉了,不时询问过来人的还有多远到墨脱,从开始的三个多小时,到两个多小时,一直到不远了,脚已经走得有点麻木了,虽然有点一瘸一拐,可是已经没有开始的时候那麽痛了,雨时下时停,到达一个三岔口时,从对讲机和虎子通话得知前面上坡就到墨脱了,精神为之一震,晓伟在后面跟着,走呀走呀,怎麽还不到,神呀,为什么墨脱比背崩高的三百多米海拔全在最后的这里,这时候要是有车来,我会毫不犹豫的搭车了,可惜没有,一路的上坡,背崩没有崩溃,整不成快到墨脱还崩溃了,走几步停一停,终于看到前面的要登记证件的小棚子了,一笑稍早一点到在等,两位小姑娘过来献了哈达,喝了一罐放在桌子上的红牛,感觉回过了一点神来,留下一笑继续等最后的晓伟,我先朝前面不远的墨脱县城走去,经过一座水泥桥,走在了雨中墨脱县城水泥路的大街上,感觉又回到了现代的空间,县城不大,比我想象中的现代化了很多,住宿墨脱鱼庄,看到外墙上有不少先来者的题词或俱乐部旗帜,我也拿出一张名片插在了留言处,不知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来看一看。听虎子说街上有个地方还可以冲凉,久违的热水冲在身上好舒坦呀,五天了,第二次冲凉,还是热水,回去处理脚上的水泡,又多两个,水泡都涨得有点透明发亮了,处理完毕,躺在床上稍事休息,回想这四天的历程好像是一瞬间,相比我今年五一刚走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而言是艰苦而难忘 晚饭时看到了好几年没见过面的以前的深圳山友,他现在是援藏干部在墨脱供职,进到里间更惊奇的是看到了也好久未见面雪线的老板和老板娘行云流水和如风这对模范夫妻,一聊天才知他们是比我早一天徒步进来的,异地逢故己异常开心,外间的队员们是聊的更开心。 10月10日 晴间多云 一早起来大伙一起和前来接受捐赠药品的医疗站的人员合影后,送别了要先行的老才、虎子、一笑和几名队员。天放晴了,虽然脚底还是疼痛,心情却格外舒畅开朗,站在高处远眺四周是群山怀抱,蓝天白云下的群山是云雾环绕着,真像是开放的莲花围绕着县城。 脚疼就没有去街上逛逛,晚饭时留下明天才走的的一帮队员招来个几位学校的孩子和我们一起晚餐,在一位还在上初中的门巴小伙子用特有的藏族嗓音唱着“走进墨脱天地宽’的歌声中,大伙跟着歌声仿佛又重走了一边墨脱徒步之路。 席间王校长说今天是他的生日,墨脱之行中竟有两位过生日的,看来这是让他们过一个一生中最不寻常的没有蛋糕的生日了,大伙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几位小姑娘和我们一起用汉语、英语唱完生日快乐后,又用藏语唱着,我们只能跟着曲调哼了,看来我们大伙里面只有王校长享受过藏族的生日祝福了。山里的孩子因为相对较封闭的原因,基本保持着童真和可爱,她们向往的职业基本就是从电视里得知的明星,唱歌的门巴族小伙子更是想着长大后要做一个背负为职业,也许是受了父辈的影响,背负能有当地来讲较高的收入,能更好的养家糊口吧。 10月11日 多云 海拔:墨脱1225~波密2750 早7点起床,召集大伙赶快收拾行囊吃完早餐好尽早赶路,虽说今天是全程坐车,路程也只有150多公里,可是听昨天我租用车的当地司机讲,山路狭窄崎岖不平,很多地方不好错车,吉普车一般也就15公里的时速,而且后面还要翻越海拔4300多米的嘎隆拉山口,昨天先走的就是因为路况、塞车等原因,住在了80K的地方,今天一早四点就要起床往波密-八一赶路了。 一出县城,路况果然颠簸,好几次我脑袋撞在门框或车顶上,赶紧抓住扶手,在上下左摇右晃中前行着,偶尔还要停靠路边让行对面过来的大货车。 在80K的地方因为我等候另外两辆车的几位队员吃一碗面的20分钟,结果我们三辆车到达波密的时间比吃完先走的一辆车足足晚了7个多小时,先是前行不远一辆大货车坏在路中间,错不开车,两边塞车等待,万幸的是等了2个多小时终于修好通行了,等到了嘎隆拉半山腰时已经6点多了,又是塞车,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前面徒步返回的货车司机传来,一辆修路的挖掘机陷在路中间,两边都塞住通行不了,海拔升高加上夜晚的降临,气温骤然下降,车里的温度表显示车外只有2、3度的温度,无奈只得掉头往回走一段找了一个客栈先吃晚饭暖暖身子再说,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先走的一辆车已经到达波密了,而我们还困在半道,还好吃完饭前方通行了,大伙决定继续赶路,绕来绕去,盘山而上终于到达山口,可惜夜黑有雾,听闻的山顶清澈圣洁的冰湖根本见不到踪影,凌晨2点多终于到达波密,入住事先定好的酒店,冲凉睡觉。 10月12日晴天海拔:波密2750~八一镇2940 一早六点多起床后先去大街上瘸着腿找柜员机取钱,经询问好不容易找到两家,结果是农行门口显示故障,邮局门口的里面一分钱也没有,这人来人往的川藏线上的地方怎麽也这样,大爷的,都上班三天了,银行的人咋都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差点鼻子都给气歪了。 吃完早餐后坐在租来的去八一镇的车上,路况很好,大伙一路说说笑笑,俗话说得好---好事多磨,车到通麦要过桥前又遇塞车,一打听原来是西藏武警总队63师拉练,有一百多辆军车要从对面开过来,吊桥一次只能过一辆货车,一辆车要一分多钟,过完还有来波密参加文化节的一百多辆4500要过,等吧,随遇而安,无聊中走进路边的菜馆去喝酥油茶,躺在座椅上晒着太阳,中午卢均同学朋友的表弟过来请我们吃了一顿午饭,下午三点多终于放行了,车至4515米的色季拉山口,再一次目睹了南迦巴瓦峰的真面目,在大伙的欢呼声中,下车拍照。 八一镇的灯光逐渐呈现在眼前,入住小天鹅宾馆,和先期到达的领队及队员会合了,一起晚餐共祝活动圆满结束。 今年五一带队去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九月份又去了川西北的康定-丹巴穿越雅拉神山的穿越,都没有这次的感触深刻,或许是此情此景和人的第六感官想契合了才能触发人的灵魂吧,愿每个人的墨脱之旅是净化身心之旅,祛除暴戾之气,心升祥和之气!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26-r1270284-journals.html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