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明园面前,我是个懦夫 |
[游记]圆明园面前,我是个懦夫 |
2010-02-10ctrip.com |
去过北京好几回,所跟的旅游团从未把圆明园作为参观的一个景点。对它的印象,就是看见的教科书上那张经典的西洋楼残骸的照片透露出几分的苍凉,还有就是模糊中可想象的冲天大火,以及后来闹的沸沸扬扬的圆明园兽首之拍卖事件,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清人在这样的豪华的皇家花园里有这样先进的融观赏与实用为一体的喷水池子。 其实是挺害怕到圆明园去的。我生性胆怯,缺乏胆量涉足会让人心生悲戚的地方,尤其是那种让人会产生揪心的疼的那种景物。所以,内心颇为纠结,对圆明园是既有几分好奇,又有几分退缩的。 跨进圆明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萧索的景象。也许这片园子更适合在冬天这样万物衰败的季节来感受,试想若满是繁花似锦绿柳阴阴,确乎削减甚至掩盖了它该有的悲凉与伤痛。树木几乎都已枯黄,加上同样枯黄干燥的草地和冻结的湖水,尽管天蓝如水,尽管阳光明媚,都改变不了那种历史的沧桑。 除了那几块破石块堆砌的桥,我几乎看不到曾经皇家园林的那种气派。所到之处,只有后人树立的石碑,记录着曾经有过的辉煌建筑,我也只能透过那些文字与残留下来的毫无章法堆砌的石块在想象里描摹着曾经的雕梁画栋。其实,眼前的圆明园给我的印象,除了占地广阔以外,几乎毫无任何美感。 在参观最著名的西洋楼遗址前,看见有几个游人说应该先去参观圆明园的建筑模型,再去看遗址更好些。于是也追随着他们的足迹向着圆明园的建筑模型展示厅走去。 说实话,我原本对于这样的建筑模型是并不大感兴趣的。只是走进展厅的那一刹那,我便被镇住了——曾经的圆明园,那是怎样的壮观?!我很难用的我言语去描述我当时的震惊与百般感受。我围绕着这费时三年才完工的沙盘仔细打量,有多少的亭台楼阁,多少的雕梁画栋,多少的奇珍异宝,耗费了多少的能工巧匠的多少心血精力时间才建成如此奢华精致中西合壁的如此浩大的皇家花园啊!实在难以想象如果圆明园没有被八国联军的那把火焚烧殆尽的话,那将是如何的震撼着整个世界。尽管我不曾亲见圆明园的辉煌,但是仅从这样一个沙盘我便可以肯定的是,圆明园曾经的巧夺天工与奢华精致,是应该远远超过故宫和颐和园的。 震撼之余,心里的疼痛开始明晰起来。这样的一座凝聚能工巧匠类智慧与心血的皇家花园,就这样的被一把火给焚烧了,留给后人的只有那可怜的残垣断壁,那是如何的残忍如何的铁石心肠?!我憎恨那些掠夺者侵略者,也更憎恨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软弱,我更为圆明园曾经的那些建造者而痛心疾首。 走出了展厅,我的心依旧不能平静。 来到了西洋楼的遗址,看见了曾经只在照片中出现的水法门出现在眼前,心又开始揪得发疼。那些木质结构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能留下来的也只有这些石块了。 胸口似乎得有无形的压力,堵着哪里了,有些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继续前行,一路都是断了的倒了的残缺的石柱石梁,后人只能依据这些在自己的想象里去描摹曾经的盛世。而当我描摹得越是奢华雄壮精致,我的心就越发的疼痛,甚至开始有了窒息的感觉。 终于来到了出口,我有几分释然,几分沉重。这里,也许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涉足。此行给我的感受,除了意料之外的震撼,更多的是意料之中的揪心之痛,而且由于这意料之外的震撼,给我带来的揪心之痛的程度要远超过原本的预期。我实在没有这样的勇气再重回此地。 在圆明园面前,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懦夫。 (西洋楼遗址)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r1273709-journals.html1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