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哈尔滨-雪乡-海参崴-雾淞岛梦幻行程(2)-- 实现穿越雪乡的美梦 |
[游记]哈尔滨-雪乡-海参崴-雾淞岛梦幻行程(2)-- 实现穿越雪乡的美梦 |
2010-02-13ctrip.com |
哈尔滨-雪乡-海参崴-雾淞岛梦幻行程(2)-- 实现穿越雪乡的美梦 潜水钟与定海神针 12月25日, 圣诞节。一早醒来, 昨天的头痛已经消失了。 昨夜的平安夜, 是近来少有的早睡。 醒来之后, 匆匆忙忙把很多很多衣服穿在身上, 弄得自己像只糭似的。自己平时穿衣都是很简单轻便的,现在感觉被缚实了。 这情况让我想起「潜水钟与蝴蝶」这本书。 书中的作者原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风流人物, 一次车祸令他全身能动的就只有一只眼的眼帘。他说感到自己像困在潜水钟里面, 只能透过一个细小的洞来偷看这个世界。 发车时, 我们9男女就坐一辆小车。 我上车时, 最后一排坐位没人坐, 只有两个坐位放了行李。但是当我坐下后, 行李陆续有来,终于最后排4个座位中, 我占了最旁边的一格, 另外3格是堆得比我更高的行李。这时候前边都坐好了, 不想给别人一个麻烦精的第一印象, 于是就没有要求换位。 终于, 在车开了不久, 那些行李开始压向我, 有个打横放的大背囊更是直接去撞向我的头。我的身体, 到后来是完全动不了的。 原本旁边的窗是可以看风景的, 但是开车不久之后窗就完全被雾气遮盖了。当我想去抹时, 却发现那些雾气都已经变成冰了, 根本抹不动。 于是我动又动不了, 也看不到窗外的景色, 潜水钟的感觉, 越发浓厚。 中途下车时, 团友笑说我是定海神针, 要靠我来压车。 不过我也是挺威风的, 我不上车, 大家都不敢上去。 车驶往东升林场的途中, 女团友说要找洗手间。 终于驾车师傅在一片农地之间停了车, 叫大家找地方解决。由于驾车师傅说不可能找到四面围墙的厕所, 女团友由最初的不肯就范改为接受现实。 女团友选了一个方向, 我们男团友就找了另一个方向。 我还是第一次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野外解决。原来一直传说中「一出来就结冰」是骗人的! 到东升林场时已经天黑了, 不过大家仍是很兴奋的拿起相机拍照。 晚上睡觉的时候, 我第一次睡炕, 我最初看照片时还以为是一张大床, 后来才知原来是要睡6个人的。 我也是成年之后第一次和这么多人睡在一起, 很不习惯。在其他人熟睡时所发出的声音中失眠了。 炕很热, 尤其是炕头。我身边的团友热得把衣服一件件都脱了。 看着几乎就是赤条条的团友, 我在想, 在女生宿舍中又是何模样? 想到这, 更加难以入睡了。 =================================================== 超穿极限的穿越 12月26日。 思虑良久的, 就是为了这一天。 准备良久的, 就是为了这一天。 期待万分的, 就是这一天! 怀着朝圣的心情, 虽然几乎没有睡觉, 但仍是精神奕奕的向雪乡进发。 出发的时候, 只有我一人带行山杖。其他人都就我的行山杖没有那个雪地专用的环, 在雪地上是没有用的。不过我坚持要带着这好拍档上山。 行山杖可以节省脚部的负荷, 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当寒冷的问题被解决了, 跟着的就是体力了。 有趣的是, 当我们在山上行到一半时, 团友们一个个拾起地上的树枝来做行山杖了! 穿越的过程没有我想象中冷, 相反, 整个人一直在流汗; 但比我想象中要累得多。 上山的过程并不像在香港行山一样走石级, 而是被白雪覆盖的原始山路。 一些斜率达到45度的地方, 更是往上爬2步, 向下滑3步。 一路之上, 我都不知失足了多少次了! 团友曾经问过我, 既然我不跟大队去长白山, 何必要跟大队走? 我当时答, 穿越雪乡太危险, 有人一起走安全一点。 在几次靠群体的力量去克服难点之后, 团友说: 明白我昨天说什么了。 大家一起互相帮忙, 感觉真的很好。这情况和上一次我到深圳穿越的情况很接近。 不过这一次, 所有人我都认识, 大家一齐吃过饭, 喝过酒, 打过牌, 睡过炕。这种温馨的感觉, 令我觉得不虚此行! 我行得比较慢, 一来体力没有那些东北大哥那么好, 二来我觉得, 这一团号称专业摄影团, 不拍多些照片是不行的。哥玩的可不是速度! 比我走得更慢的是带单镜机的香港女孩小铭。她最初也很有心机拍照, 但到后来走不动了, 连相机也放在相机袋里没拿出来。 后来有团友在前面拉她, 我帮她拿那个重量超过5 kg的相机袋, 她才走得快一点。 网上流传说穿越的路上雪都被前面的人踩实了, 所以很易走。 雪都被前面的人踩实了是真的, 但这在上斜时反而造成弹障碍。感觉就像在一条又长又斜的冰梯上爬。每走完一步, 都要想想下一步要踏在哪里。 面罩, 眼镜是一对很气人的搭挡! 不戴面罩, 冷风会吹到面很痛; 戴了面罩, 眼镜会起雾; 不带眼镜, 又看不清楚。 不过没多久, 面罩和眼镜上面都结了霜, 令到爬雪山的过程更加艰难! 爬得辛苦时, 我也问过自己, 报名参加这次穿越是否自讨苦吃? 不过看到像图画一样漂亮的雪景, 小小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最重要的是, 我不想画地为牢, 凭空想象限制了自己的能力。 当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是我用了几个月的行山杖在中途断了。还好领队小五哥发现得早, 否则我在借力时才发觉就可能闯大祸了! 到了中午1时多, 终于到了草羊山顶。见到建筑物时, 我以为可以吃午餐了, 但向导说这中休息站, 午餐在山下! 我原本已把小铭的相机袋还给她的, 知道要下山, 就把相机袋要回来。 后来小五哥见到我背了一个背囊还要背个相机袋, 就帮忙带这个相机袋了。 下山的时候轻松得多, 都是又平又阔的雪路。 不过小铭竟然远远落后于大队, 落斜的时候步步为营的。 原来她在哈尔滨买的雪鞋, 鞋底像羽毛球鞋一样, 在雪地上很容易跣倒。 终于我捉着她的手, 要她与我一起跑, 这样反而不容易跌倒。 当然, 在下山的一段, 她最终跌倒的次数超过20次, 不过雪够厚, 衣服又多, 跌倒也不痛, 我每次都很快把她扶起。 重要的是, 吃午饭的时间提前了很多。 原本说下午1时多可以吃的午餐, 到3时多才可以吃。吃完之后又差不多天黑了。 吃晚饭前, 与团友一起去参观雪乡大街, 我更加要确定明天早上5:30往牡丹江的车站位置。 到了邮局时, 几个团友兴高采烈在选购明信片和纪念品。 别人问我为什么什么都不买, 我都会答: 香港人居住的地方小, 放不下太多东西。 这间邮局是正规的邮局, 不过在这里记明信片时, 除了有个正规的邮政盖章外, 还可以加盖一个「中国雪乡」的印章。 我记得在瑞士的少女峰上, 也是这样的。不过在少女峰上, 买了明信片之后, 就任游客自行盖少女峰的印。这里个中国雪乡的印, 是由邮局职员盖的, 每次收5元。 我记得在少女峰上, 我是把少女峰的印章盖在护照上的。于是我把我的香港特区护照拿出来, 问邮局职员可不可以在中国雪乡的印章盖上去。 邮局职员说没有问题, 反问我: 你真的要这样做吗? 我笑着把护照递上去了。 回到住的地方, 又是一次从来没有的经验。一张很矮的台被放在我们睡觉的炕上, 我们9个团友就围起来吃。 大家都知道我明天一早走了, 都向我敬酒。我喝的可是可乐。 饭后大家都不走, 围着聊天, 话题很深入, 说到激动处, 两位团友都哭了。 多数时间都是独自一个人的我, 很珍惜最后与大家一起的时光, 我甚至觉得, 比起雪地风光, 这次难得的团队经验, 更值得我回味!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51-r1274071-journals.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