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之旅(3)--斋浦尔(上) |
[游记]印度之旅(3)--斋浦尔(上) |
2010-03-01ctrip.com |
印度之旅(3)--斋浦尔(上) 在阿格拉住了一晚,清晨,我们就向斋浦尔进发了。我们这次的旅程是所谓的印度金三角之旅,德里-阿格拉-斋浦尔这三个城市位于印度北方边长250公里左右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这三个城市都具有很多历史遗迹,也是极具特点的城市。 250公里的路程总是需要5-6个小时的,所以早上从阿格拉出发,到达斋普尔已经是中午了。这里的住宿条件比阿格拉强了不少,旅店虽然不大,却干净整洁。午饭后,我们就开始了游览。斋普尔是北印度拉贾斯坦邦的首府,它因具有多彩的文化、城堡、宫殿而闻名,可以说,整个城市都因光辉的历史而荣耀。 走在斋普尔古城的大街上你就会发现,和印度的其他古城不同,它似乎有着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笔直宽阔的大街,这要归功于三百年前那位天才的王公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做为莫卧尔王朝最重要的庭臣,他不仅是那个年代伟大的政治家、武士、梵文和波斯文学者,还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和建筑师,斋浦尔就是在他的规划下修建起来的,时至今日,仍然是全印度最美的城市之一。王公名字中的萨瓦伊其实是皇帝授予他的头衔,意为“才智”,世代承袭。印度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这样评价他,“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无论在任何地方还是在任何年龄,都是最伟大的”。 我们的车进入了最著名的粉红城,这里无论是店铺、住家、宫殿都被刷成了粉红色,斋浦尔城的粉红基调来自后来的萨瓦伊•罗摩•辛格王公,为欢迎当时还是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七世,王公下令将城中所有房子面街的一面刷成粉红色,据说当时有绿、黄和粉红等好几种颜色候选,最后还是选择了粉红色,在拉其普特人的色彩语言中,粉红代表着好客。至今,还保留着面街房屋必须定期粉刷的法律规定。 这里很热闹,车多的让你眼晕,摩托车、三轮车、汽车在你眼前飞一样掠过,神牛们却在悠闲的散步。街两边有很多小店铺,除了少数卖食品、蔬菜的,大都是买一些旅游商品,最著名的应该是骆驼皮鞋,因为印度教是不能穿牛皮鞋的。来来往往的行人,有身披莎莉的印度妇女,有忙于营生的男人们,还有孩子们,各国来的旅游者忙着用一种方法(用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商家讨价还价,真是看得你眼花缭乱。 我们后来又去了一次这个粉红城,是在傍晚时分,在既不剌眼又让人能看清轮廓的日照之下,整个斋浦尔就是一个粉红色的梦。连路灯都是太阳的摸样。大家都忙着逛商店,砍价,卖东西,我是个最不会买东西的人,却也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的驻足观看。一个小时糊里糊涂就过去了。然后到停车场上车。 在停车场候车的时候,味道也是惊人的,那随处小便造成氨气刺鼻,让人眼睛都睁不开的局面着实有点扫兴。 那天的下午,我们首先参观了那个著名的简塔•曼塔天文台,这是斋浦尔城建造者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的杰作。是当年的星象家用来观测天象、预测事务的场所。碧绿的草坪上,散布着众多奇形怪状的砖砌建筑,都涂成粉红色和黄色,颜色柔和而美观。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日晷,距今有近300年历史,可看起来却好像是现代的而不是年代久远的仪器。院内十二个三角形的小建筑,代表十二个星座,它们角度及方向都朝着各自的星座,很准确、很科学,至今还被用于研究占星学。这是下午3点多钟,太阳的光热烈而明亮,太阳影子在日晷上显示的时间非常准确。让人参观之余还有点感叹。 从天文台出来,我们就被带到了斋浦尔皇宫,它位于粉红城的中心,内有花园,天阶及宫殿等,几乎占了旧市街的1/4。听导游介绍,斋浦尔王宫是拉贾斯坦城邦臣服于莫卧儿帝国后兴建的宫殿,它建于1728年,如今马哈拉加王族后人仍在此居住,是印度保存得最为完好得古迹之一。 印度的皇宫看起来并没有中国宫殿那样的特定模式,也没有红墙黄瓦、厚重沉稳让人臣服的压抑感。它们色调明快,建造艺术,雕刻细腻,华美无比。这里鸽子很多,个个都吃得胖嘟嘟的,在宫殿上蜷伏着,也算一景。 整座主殿都是用大理石建成,宫门两边各有一只由大理石造成的大笨象,是纪念皇室第一个男孩出生雕刻的。两个戴着红包头的守卫站在门口,老外很喜欢和他们照相。导游告诉我们,这样的包头方式说明他们是贱民。 印度教的等级制度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非常严格的。无论是他们信奉婆罗门教、佛教,还有后来的印度教都无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那些宗教都鼓励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诸于来世,对诸神虔诚、致力于献祭、苦修、出世、忍耐以及和平主义。在那里,如果你出身于贱民家庭,永远都不能翻身,个人的努力在这个社会上是多么无望,再伟大的才智也会由于出身而埋没。在中国,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贫也不过三代,我们的最高智慧在易经中有清晰的阐述,天道无常,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嘛,可是,永恒的不变却成了印度精神的根本性的观念。我想,变与不变也正是我们与印度人的最本质区别。宗教消灭了印度的反抗精神,以致在印度古代史上很少有人民的起义,却见到太多的外族入侵。我们听到这样的介绍,真为印度这样的不平等不公正感到愤愤不平,问导游难道他们甘于这样的等级制度。导游说:现在有些贱民改信基督教了,可能也是为了脱离种姓的压迫,可这也并没有根本改变这样的状态。科学发展到这一天,不变的印度也在变,他们的上一届总统就出身于贱民。只不过,和更多的不变比起来,这种变化太慢而已。 这个宫殿区很大很大,有多个宫殿组成,单是城门就有8个之多,建筑奢华,瑰丽夺目。它的建筑混合着拉贾斯坦和莫卧尔的风格,外墙由杰伊•辛格所建,其余的宫殿是历任王公逐步增建,比如建于19世纪末的贵宾接见厅, 接见厅是国民向君主表达意见,或君主宣布大事的地方,这里藏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银瓶,是当年爱德华七世加冕时,当地君主为了亲身到伦敦庆贺,特别下令打造,以便盛载恒河圣水供旅途使用的,真有气派呢! 宫殿部分地方改建成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当时斋浦尔国王使用的精致用品和珍宝、地毡、绘画等,历史及艺术价值都极高,在军事收藏馆里,收藏了世界上最长的枪和最小的枪,还有印度人使用的各种兵器。皇家用品馆中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器皿还有皇族们穿的衣裳等。只是里边是不允许拍照的。 我们在宫殿里转来转去,色彩艳丽的壁画和装饰让人赞叹,据导游说,好多颜色还是原来的。几百年都不退色。 宫旁还有间宫殿咖啡馆,如果有时间。在幽雅的庭园中感受印度王族的盛衰起落,也颇有意思的。出大门的时候,看到了玩蛇的人,还有印度的修行者,以及许许多多的要饭的孩子。 也许我们现在好奇的看着印度,是因为它的历史改变的不多。至少在我们参观的这些地方,还保持了许多原生态的东西。每一个地方都会让你赞叹,却不会有震撼的感觉,因为你融化在那种奢华、精美、平和的气氛中。 (天文台) (宫殿) (门) (议事厅) (照相)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027-r1276064-journals.html4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