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静谧的柳江古镇 |
[游记]静谧的柳江古镇 |
2010-03-03ctrip.com |
想去柳江的想法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只因网上传言她是四川的丽江。丽江应该是十年前去过,当时因为出公差不允许我停留太久,走马观花似的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印象。因此柳江之行我认为是必须的。 元宵节前夕,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与老婆和另一对朋友一行四人踏上了圆梦之旅。 天下第一钵 从成都驱车到柳江要经过洪雅,洪雅是个好吃嘴的天堂。其品种之丰富绝不亚于成都多少。经过艰难的选择,最终我们定在了“幺麻子钵钵鸡”,该店号称“天下第一钵”。说实话我对钵钵鸡并不感冒,但想到它居然如此“狂妄”,便决定一探究竟。 进店后我猜一定生意非常火爆,但实事上只有廖廖两三桌,诺大的大堂略显冷清,我在想是否上当?店员揣来了两盆钵钵鸡,一藤椒油,一红油。值得一提的是,藤椒油是洪雅的特产,其麻中带辣的口感与红油各分千秋。吃第一根,感觉跟家楼下的差不多;从第五根开始,麻的味道慢慢溢出;第十根,辣的滋味从味蕾中突然蹦了出来,回味非常。我开始爱上了它,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结帐,四人共120根,是我史上最多的一次。“天下第一钵”岂是浪得虚名。 山水阁 看到“柳江古镇”牌坊,我知道柳江镇已经到了。镇上的人并不多,也很热情。我们找不到古镇入口,却意外发现在一个小卖部门口用硕大的硬纸壳写着这样几个字:免费问路,有问必答。在好心的主人家指引下,我们穿小巷下了二十多米石阶终于进入了古镇。 柳江古镇以她的水闻名,仲夏才是旅游的旺季,因此古镇上游客十分稀疏。初四去过洛带古镇,肩挨肩感觉是在坐公车,此时的柳江才真正诠释了古镇的含义。 第一件事当然是住店。古镇上的旅馆以“榕树客栈”和“水木时空”最为有名,虽然风格和位置都与古镇匹配,但我们觉得还不太满意。我们最终选择了山水阁。 全木质结构、内有天井。因为淡季的原因,经过一番杀价,最终以单间100元/间成交,我暗自欢喜,要知道如果在旺季这个价格要翻倍。 我们住在二楼。推开房门,一排雕花木窗顿入眼帘,迫不及待推开窗,看着静静流淌地柳江、对面农舍房顶袅袅升起的炊烟、农舍和成片榕树倒影在水中、不远处若隐若现的玉屏山。山、水、树、河在这里绝美组合,山水阁由此而得名。 窗户外是一排排茶桌,倚靠在木栏杆边,喝茶亦可、煮酒也行、打牌、打盹甚至发呆都很美。 其实,清晨醒来推开窗,回到床上再懒一小会儿,任凭细细的河风轻拍你的身子,那也是一种享受。 整层楼就我们四个人住,清静之余也增添了几许诡异。 柳江的老街 走在老街上,几乎除了我们四人就是当地住户和商家,仿佛时间也在倒流。柳江的老街是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不能相提并论的,至少我这么认为。那些商业化太浓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古镇本该有的纯洁。未经过丝毫修饰的吊脚楼,文革期间留下的印痕,西洋建筑的影子和川西坝子独有木质建筑都是柳江的精神所在。 “毛主席万岁”、“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标语在老街上墙面上随处可见; “望江客栈”一侧傍河而建,另一侧则在老街上。从老街上望去应该是30年代西洋建筑,可穿堂而过才知道原来是正宗的四川民居。正厅里放着木藤茶几、两边是老木椅,则面的客厅摆放着八仙桌和茶几,伸出的天台好纳凉,天台下便是柳江。陡峭的木梯而上来到阁楼,依然有便于呼吸河风的小天台。 老街上有条小溪,当地居民在此洗菜、洗衣。显然这条小溪是后来整修过的,但也能完全与老街混为一体。 我还看到了新华书店、中国农业银行、供销社,虽然已改作它用,但能想像昔日的柳江是如何的繁华。 “万岁凉粉”是古街的特色小吃。店招随风飘摇,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十分扯眼。店堂内挂着煤油灯,毛主席像和语录也贴在墙上,看得出来也有一些年生。味道也堪称一流。 柳江古镇也很潮,现代与历史相互交错。有个卖饰品的小店店名特别奇怪,叫“卖男孩的小火柴”。我们想了很久也没弄明白,于是好奇的在里面购物。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柳江,我心中的柳江是静谧的,纯洁的,很适合一个人发呆。 (2010年元宵) (山水阁1) (山水阁2) (柳江古街) (柳江的水)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destguides/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1276404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