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10年后春节云南之行 攻略篇(二)(待续) |
[游记]2010年后春节云南之行 攻略篇(二)(待续) |
2010-03-04ctrip.com |
第二天 石林--翠湖--讲武堂
第二天的行程本来是想安排去九乡,因为网上很多人说九乡比石林要好一些。但是有家在昆明的同学说,九乡的溶洞和北京的石花洞差不多,又怕不值得一去,所以还是去了更常规的路线 -- 石林。 1.昆明东部汽车客运站 去石林的长途汽车,在年初刚刚被挪到新建的昆明东部汽车客运站发车。新东站在二环边,我们早上8点半左右从市中心打车过去花了37块钱(后来听其他的出租车司机说,我们被绕了大约10块钱的路)。做了9点40的一班开往石林景区的大巴车,车费每人27(含2块钱保险),大概一个多小时到达石林景区停车场。回昆明的车票就在下车的地方可以买,每人26(含保险1块钱),坐满就发车,最后一班好像是下午6点半。 2.石林 从停车场步行5、6分钟就到了石林售票处,全票140,学生证和65以上老人优惠票100,70岁以上老人免票。门口检票的时候会查学生证,但是主要看注册的有效期,对照片倒不是那么仔细。 另外云南的旅游景点门票基本上都不是带邮资的明信片形式,所以有行走途中寄明信片的习惯的人,要自己找邮局了。石林景区停车场出口处有个邮局,可以买到明信片和邮票。邮局只有一个大姐看着,赶上她去吃饭或者方便,邮局就是关门的。明信片是成套卖的,15块钱一套。 园区内有电瓶车,统一管理统一价格,200块钱游览石林全景(要回到出发站下车),只能包车,1个人坐和10个人坐价格是一样的。进了景区大门之后沿着大路走大概十分钟的样子,左手边就可以看见车站。也有送完客人出大门后,回来半路拉客的电瓶车,可以少走几步路。电瓶车司机都是撒泥小姑娘。一路上她们会给你介绍各种景点,回答你的问题,还不错。我们还通过开电瓶车的小姑娘找了一个导游,也是撒泥小姑娘导游费60,个人觉得如果不请导游,石林不过是一堆一堆的石头,想象力不是很好的人,是在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请个导游还是挺有必要的。 导游会全程跟着你坐着电瓶车围着大石林的外围绕一圈,在3-4个景点停下来,看大石林的全景,像关公的石头,像大象的石头,还有奥运火炬,小猪之类的。车回到出发地后,跟着导游步行从石林里面再近距离看一遍,还能走到小石林,阿诗玛的化身是就在小石林,之后给电瓶车司机打电话,她就会来接你,把你送到大门外的停车场附近。请导游要注意了,行程结束的时候,小姑娘会请你协助她们工作,去免费喝一下石林地区特有的山茶,喝茶不是目的,卖茶才是目的。我们委婉的拒绝了导游小姑娘,小姑娘有点失望。没有在我们身上赚到茶钱的回扣,就急着跑去接待下一拨客人了。哎,不评价什么了,反正早已经习惯了,也不能全怪导游贪图回扣,单靠讲解的确赚不到合理的工资。总的来说小导游还是不错,讲解比较细致,而且还主动搀扶老人,帮你照相什么的。小导游走后,我们坐在莲花池旁边的日月广场,看了 一会表演,就叫车接我们离开了。在景区内的时间大约有2半小时吧。 除了景区之后本来想简单吃点饭再回昆明市区的,但是一碗米线要二三十,想到再坚持一个多小时就回昆明,决定忍到城里再去吃一顿好的。 3.阿诗玛和撒泥人 石林地区是撒泥人的聚居地,也是这次云南之行遇见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撒泥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几万人而已,还算不上一个民族。对于撒泥人的了解,大概也就是局限在“阿诗玛”的传说中吧。我知道阿诗玛是个故事,是个电影,是个香烟的牌子,却不知道,阿诗玛的传说,其实源自一部著名的流传于云南彝族撒泥人中的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分《应该怎样唱呀?》《在阿着底地方》《天空闪出一朵花》《成长》《说媒》《抢亲》《盼望》《哥哥阿黑回来了》《马铃响来玉鸟唱》《比赛》《打虎》《射箭》《回声》共十三章,计一千六百余行。长诗以女主人公阿诗玛的名字为篇名,以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歌颂了彝族劳动人民不畏强权、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在撒尼族阿着底地方,格路日明夫妻耕种山地住着草房。他们有个勇敢的儿子阿黑,又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天空闪出一朵花,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的名字像香草,从此美名传四方。不知不觉长到十六岁,就和阿黑哥哥下地干活。哥哥犁地朝前走,妹妹撒粪播种紧跟上。阿诗玛长到十七岁,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人人看她看花了眼。爹妈见女儿长大了,悄悄问她喜欢和谁相好。她说:“两股水到头要淌在一起,青松和磕松从不分离。春夏来播种,秋冬来收获,会盘田的人我才中意。”“跳起舞来笑脸开,笛子一吹百鸟来。这样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我疼爱。”阿着底地方的青年,都偷偷地把她恋,没事每天找她三遍,有事每天找她九遍。 黑心的财主热布巴拉,想给儿子阿支娶亲,就请海热做媒人。“只要你给我儿讨来阿诗玛,我的谢礼大,金子随你抓,银子随你拿,山羊绵羊随你拉。”讨厌的猴子下山来,是为了偷吃庄稼;讨厌的海热到阿着底来,是为了劝说阿诗玛。“阿着底下边,热布马拉家,银子搭屋架,金子做砖瓦。这样好的人家,阿诗玛该嫁了!”阿诗玛听后气愤地说:“清水不愿和浑水在一起,我决不嫁给热布巴拉家;绵羊不愿和豺狼作伙伴,我决不嫁热布巴拉家。”海热威胁说:“热布巴拉的话,好比石岩压着嫩树芽。热布巴拉家要娶你,你不愿嫁也得嫁!“阿诗玛回答:“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个不嫁,有本事来娶!有本领来拉!” 人马像黑云,地上腾黄尘,热布马拉家,厚脸来抢亲。可爱的阿诗玛,被人往外拉。她忍住眼泪咕:“爹呀妈呀,快叫哥哥阿黑回来吧,快叫哥哥阿黑救妹吧!” 哥哥阿黑啊,他到远处放羊去啦 。一天夜里梦见家中院子被水淹,大麻蛇盘在堂屋前。他不分白天和黑夜,三天三夜就赶回了家。他一听说阿诗玛遭劫难,就呼地背起了弓和箭,跳上黄骡马,去营救亲妹阿诗玛。马铃响来玉鸟叫,阿黑来到了热布巴拉家。“阿诗玛,你在哪里?”阿黑的吼声震撼了大地。 阿支关起大铁门,拦住阿黑不准进。要和阿黑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撒种、拾种,只有阿黑比赛赢,兄妹才能见得成。对歌对唱四季鸟,阿黑越唱越有神,声音就像知了叫。阿支脸红脖子大,声音就像癞蛤蟆。砍树时阿黑斧头快,一斧砍下三大块;热布巴拉俩父子,两斧头砍下一小块。接树时阿黑于头快,一连接上三大块;热布巴拉父子俩,两人接了一小块。比赛撒种与拾种,勤劳的阿黑样样快,热布巴拉父子俩,没有胜来只有败。 热布巴拉起坏心,他把阿黑请进门,半夜要用虎伤人。阿诗玛拿起口弦打招呼:“他们比赛比不过,今晚要放虎害哥哥。”阿黑夜半闪在楼梯口,只等老虎冲上来,嗖嗖三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倒下地。热布巴拉俩父子,早晨一见死老虎,吓得全身打哆嗦。万般毒计都用过,该让妹妹见哥哥。 阿黑备马出大门,回头不见阿诗玛。阿布巴拉变了卦,还是不放阿诗玛。阿黑回头射三箭:一箭射在大门上,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三箭正中堂屋供桌上,整个院子都震动,热布巴拉着了慌。全家来拔箭,箭像生了根。五条牛来拖,也不见动半分。只好请求阿诗玛:“阿诗玛呀阿诗玛,你家的金箭听你的话,只要你能拔出箭,一定让你转回家。”阿诗玛喊着哥哥的名字,拔箭就像摘下花一朵。热布巴拉打开门,阿诗玛见到了阿黑哥。 热布巴拉家心不甘,商量办法来暗算。忽然想起十二崖子脚,央告崖神把路断。马铃响来玉鸟叫,兄妹二人回家乡。走到十二崖子脚,小河顷刻变大河,不尽洪水滚滚来,兄妹二人不能过。哥哥走在前,妹妹过不了河,妹妹走在前,哥哥过不了河。兄妹手拉手,决心一起过。滚滚洪水起大波,可爱的阿诗玛,卷进了大漩涡。阿黑在风雨中高声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十二崖子顶,有人来回答:“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从此以后,阿诗玛变成了回声,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应。 ------- (撒尼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整理者之一黄铁,1920年生于湖北武昌。1953年10月发起、领导了对《阿诗玛》的搜集、发掘和整理工作,长诗于1954年出版。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现代著名诗人李广田执笔修订的新版本.) 4.1910火车南站 回到昆明大约下午3点左右,打车直奔朋友推荐的1910火车南站餐厅吃饭,在昆明市政府旁边。拉我们的出租车司机前几天刚送一个台湾人去那里吃饭,据说口碑不错。可惜的是,我们到了才看到,他们这里初一到初七休假不营业,白跑了一趟。 5.翠湖边 味彩 之后我们又打车奔翠湖西岸,朋友推荐的另外一家餐厅:味彩,在云南省图书馆和讲武堂附近。到了之后,人家要到5点才提供晚餐,也就是说还有半个多小时才能吃上饭。折腾了一天,再也走不动了,于是就奢侈的点了280多块钱的茶,边喝茶边等着供应晚餐。翠湖西岸有很多会所,用餐的环境不错,感觉有点像北京的后海,临湖而建,只不过不是酒吧,而是茶馆。这一餐连茶水带吃饭,4个人消费565。其实这里吃可以很贵的,我们是吃的是很节省的。 6.讲武堂 吃完饭,恢复了力气,就到附近的讲武堂。讲武堂是每天上午8点半到下午5点半免费参观的,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关门了。只能在讲武堂院子里的操场上随便溜达溜达,有个关于古巴的摄影图片展,看看照片,顺便听听公公讲讲家史,据说公公有个姑父是陆军学院毕业的,也是经过沙场的。 7.翠湖 然后有沿着翠湖看了看黄昏的景色,走到翠湖东门的时候,月亮已经爬上树梢了。等了半个多小时之后,终于等来一个空车,打车回家休息了。明天一早7点40的飞机,还要飞大理呢。 (待续)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9-r1276489-journals.html2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