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入川之美食篇 |
[游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入川之美食篇 |
2010-03-05ctrip.com |
引子 四川。。。作为天府之国,一直都很想一行,尤其是九寨沟,之前也看到小一,小4的游记,白雪覆盖下的九寨,别具一番风味。于是在7,8月得知四川发放熊猫卡之际,就和饼确认好准备秋季去,于是早早地申请好了2张熊猫卡。 一开始就确认11月去,因为10月人太多,12月太冷,11月就正好,而且可以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每年11月旅行一次好像已经行程了习惯。。。最终行程定在11月19日(周四)---11月23日(周一),后来也证明真的是很好的日子,从11月初到11月19日,听成都当地人说,一直阴雨绵绵的,自古就有蜀犬吠日的成语,我们11.19晚上到底成都时,也看到了潮湿的地面。但是翌日便艳阳高照,公交车上的成都大妈们也说那么久了难得太阳那么好,特地请假出门晒太阳,由此第一次实地感受到了成都实在悠闲的生活。之前在做功课时就记录了以下一段文字: 天府广场的北面有毛主席招手的塑像,成都人民对这个毛主席招手的解释是:麻将不要打的太大,五块就好;工作不要做的太晚,五点下班就好。可见成都人的悠闲生活 还有一次,也是最后一天,我们的飞机是下午2点多,于是利用上午的时间在好好看看这座城市。结果再买好红星兔丁后在车站等车,结果等了20分钟才来了一辆,站台上也有不少人等这部车,于是蜂拥朝车门方向跑去。 这辆车明显是脱班了,因此车本身也蛮挤的,但如果放在上海,绝对是有不少人可以挤上去的,然而在成都,偶和饼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只见一个人从前面挤上去后,司机就关了门,而在车门下的成都民众就这么眼阵阵地目送车离去,一点声音都没有,继续慢慢走会车站台,开始等待下一部车。 偶和饼当时就想,如果在这里,暂且不论前门是否会因挤地人太多而关不上,那可能有些空的后门是绝对不会被车下等待的大众忘记的。退一步,即使真的挤不上,也绝然不会如此平静地目送车子离去吧 最后偶和饼的结论就是: 成都真的是一座太悠闲的城市,连等车都那么谈定~ 话题转回来,接下来的周六,周日也依然阳光依旧,只有离别的那天,天空又开始阴霾了,也许是舍不得偶们那么匆匆地就离开了吧 然后偶们的飞机离开成都上空后的不久,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又开始了一次4.8级的地震,真不知道,这一次次的考验何时是终结,我们在远方,也只有默默地祝福这片土地了。 天府美食 美食自然是旅行的意义。天府之国的美食也的确形形色色,种类繁多。 却非常容易概括起来。就两点:一、麻辣。二、火锅。 1.肥肠粉+2.锅魁 刚到成都的第一天,非常没有贼胆的选了白汤的肥肠粉,偶们点了一份肥肠和一份肺肠,口味来说,偶更喜欢肺肠。 另外还询问了一下啥叫“加节子”。 锅魁算是成都的有名小吃了,非常硬脆的油炸饼。里面是肉。在肥肠粉里面泡一泡,趁它半脆不软的时候咬一口,鲜香可口。 3.糍粑 糯米裹上糖和一种黄色细粉(我也不知道这个叫什么。黄豆粉?反正满常见的)。之后切丁装碗。甜甜软软的,非常好吃哦! 4.炸土豆串 顾名思义,就是把小土豆串一串。然后放在油里面炸一下。重点是调料。刷上一层辣椒油。还是辣椒酱?没差啦。然后在蘸上一层辣椒粉。也非常美味哦,可惜光顾着吃,忘记拍照了。 5.黄耙+6.小吃套餐 这个正确来说,应该叫叶儿耙,是四川乐山的传统美食。外包糯米粉,内夹白糖或者肉陷, 大多数人比较推荐咸味的 口味有咸和甜2种,我们吃到的应该是咸的,所以饼说口味比较微妙。 上套餐 这是套餐中的各色小点,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这算是划算也不划算的小吃套餐了吧。划算是因为吃到很多种。不划算可能是因为感觉可能不是很正宗。总之就是吃了很多。却基本没觉得很好吃。 三合泥黑软,微甜。 夫妻肺片辣的不行。 抄手味道一般。 饺子没吃出感觉,如果一定要说感觉。我觉得东北的酸菜饺子更好吃。 豆花没有伴开的时候没有味道。伴开了只剩下麻辣的辣椒酱味道。 汤圆的话,我们下次去七宝吃吧。那里的汤圆才是真正的经典啊。 豆干没吃出什么特别的味道。一般中的一般。 鸭子和兔丁也没吃出什么味道来。太一般了。 凉粉和豆花一个味道。估计用的是一样的辣椒油。 担担面干巴巴的,还没有早饭吃到的无名小店做的好。 还剩一个不晓得名字的泥,土黄色的,不是土豆泥,至少不是单纯的土豆泥。比普通的土豆泥来的稀薄。味道不错。叫五香油茶。 再来张俯视图。 偶的感觉是套餐这种如果时间紧张就试试算了,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一家家地道的吃过来。 6.华兴煎蛋面---西红柿煎蛋面 之前过功课时的一家,正好那天逛总府路就顺道弯到王府井后面来了,店面很小,但是顾客一直络绎不绝。 看来攻略说得不错。和饼因为还要留着肚子去吃别的美食,所以就叫了2两分着吃。 我们要了微辣的,但还是麻辣味十足。然后就是酸味,带点微甜。因为西红柿的颜色也是红的。所以整个面看上去是赤红色的。蛮吓人的。吃起来倒是口感不错。辣,麻,酸,甜都结合的恰到好处。如果是本地人肯定觉得很更好吃。因为对于我们这种舌头还没有适应麻这种味觉的家伙来说就很遗憾的丧失了回味的资格啦。 8.担担面 碗里面放进麻辣红油。然后放进煮好的面条。面上再撒肉末(还是叫喳子?)。上来之后自己伴一下。味道也不错。算是非常当地的食物吧。其实这种非常当地的食物就是吃麻辣红油好不好。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面的话也还算筋道。总体来说不错。没有辱没了担担面的名声在外。 9. 刘一手火锅 成都的火锅实在太多了,遍地都是。网上做功课的时候知道几家有名的,按照性价比排下来,蜀九香和刘一手就记住了,正好杜甫草堂旁边就有一家刘一手,于是就进入了。记得偶和饼告别草堂已经快晚上6点了,谁知进刘一手一看,竟然只开了一桌,心中顿时忐忑,无奈2只脚已经迈入,又有热情的娜娜,于是就既来之,则安之了。后来的情况证明成都人果然是悠闲,连晚饭都不急,6点半,7点多来吃正合适。后来人渐渐多了起来,不知不觉就差不多坐满了。 口味很不错的火锅。口感和上海的火锅完全不一样。很有本地的感觉。蘸火锅的料是香油,就是麻油啦。里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上蒜泥和香菜。还有耗油。据服务的娜娜小姐说香油和耗油的作用一来是冷却刚刚从火锅里面捞上来的东西。二来可以清热。避免火锅吃的太燥。而火锅里面放的东西也非常的,恩,别致。好吧,其实是我点的别致。牛肉,鹅肠,冬瓜这些都是非常常规的没什么好说的。重点在于鸭血和脑花。非常震撼的登场。有pp为证。鸭血很好吃。脑花后来放弃了。这个东西太震撼了。而且也实在是吃不下了。汗 鸳鸯火锅 成都的鸳鸯火锅大多是这样的,不似我们这边常见的八卦型的,而是在中间挖一个小圆圈作为白汤,归根结底,既入川,怎么也要多食红汤嘛。 鸭血,鲜红色的。很震撼吧。 再换个角度,点鸭血是因为功课里的朋友推荐了。一开始点的时候还没觉得如何,结果娜娜一上菜,偶和饼就震住了这颜色 娜娜解释说她们这的都是最最新鲜的,所以色泽很好。 后来品尝下来,味道确实很赞 脑花,更加震撼了吧。 点这个完全是意外,再偶已经点完的时候,询问饼的意见,饼就随手一指,要不在来份这个吧,偶也没仔细看,就勾上去了。待上菜后,继鸭血之后再次看到这个震撼的东东,连忙招来娜娜问,她说是我们点的,于是和饼再细看,呃。。。原来饼眼滑把脑花看成豆花了 不过既然已经点了,那么就硬着头皮上吧,说不定也是一大美味吧 于是大胆地吃了,至于味道嘛,下次大家可以亲自尝尝 10. 串串香 说道串串香,做功课时就知道是成都的一大特色。 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串串香铺子,红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热气腾腾的一锅红汤以及那一大把的竹签把荤的、素的往竹签上一穿,就构成了成都特别的一景。其实成都的串串香和麻辣烫差不多,前者是自己涮,后者是别人涮好端上来,感觉能自由动手涮可能气氛和更好吧,而且调味料也更多,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 我们还是点了鸳鸯锅,这回是普通的八卦型的,后来在白汤里还捞出了一条不算小的鱼,着实惊喜了下,而且整个锅底因为有鱼而特别美味。 PS: 看到那一根根竹签尾部的颜色吗?有的是染了一点红,有的就是青黑色的,四川真的是火锅的天堂,这些颜色就是每串的标价,青黑色的一毛一串,红色的一元一串,算是性价比蛮高的了。 11. 青城山凉薯,凉面,豆花 爬青城山到半山时,发现白白的像萝卜一样的东东,价格也很便宜,便买了来吃,饼尝了之后说小时候在哪里吃过,很是怀念和喜欢,于是又多买了一些。当地人叫地瓜。有些地方这个叫凉薯。清甜可口。白脆生津。总之是在它的支持下饼才爬上了青城山。口味接近雪莲果。但是比雪莲果有更多水分。 另外,还有凉面和豆花,味道也很不错。凉面很有嚼劲,虽然见底的部分辣了点,偶们还是消灭了 味道不错的豆花。和上海的豆腐花区别在于加的作料不同。没有虾皮啊什么的。改成了辣椒酱。呵呵 至于凉面,老板说这是他的招牌。所以点了一碗。老板没有吹牛,果然可以做招牌。很好吃哦!酸酸甜甜的,而且被冰镇过,所以即使加上了辣也没有很热很燥的感觉。极品!我基本觉得这是本次成都行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了。虽然只有一点点。但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2。偶的冷锅鱼啊 之前做功课时就十分向往,于是从都江堰回来的晚上,特地打电话会旅舍问地道的冷锅鱼的店铺位置,而且很幸运离旅舍不远。 去的途中,饼还被玉林串串香所吸引,先填了点牙祭,串串香的PP都在饼那里,因为偶相机SIM卡的容量当时已经快满了。 冷锅鱼,其实还是火锅的一种。端上来的时候完全没有热气。看起来的确就是一个冷锅。不过我们不是老外。当然不会被它的外表所蒙蔽啦。里面的鱼捞上来之后可是很烫的。和上海的鱼片不一样,它是段切的。鱼刺很少。而且鱼非常的鲜嫩。总之,超级好吃。 哦,对了。它和火锅还有串串香有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伴的作料。不是香油了。端上来的时候我们都很吃惊。因为碗里面放了香菜,辣椒,蒜片,花椒等等干的作料却没有香油。我们还抓了老板娘来问。结果被告知是倒冷锅鱼里面的汤进去的。小二哥上来的时候问我们要多少辣。我们很没有骨气的说微辣。小二哥还楞了一下呢。呵呵。 不过他还是满足了我们的要求。用漏勺和汤勺以一种非常艺术的方式盛了汤汁出来。果然是微辣的。高手! 其实说是微辣,从那个红油锅里捞出来的,怎么可能只有微辣呢,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后来还有件趣事:偶们为了解辣,问小二哥有没有冰饮? 小二哥当即愣在哪里:"冰饮?!!" 还特地重复了一遍,MS好像从来没有人这么问过。后来我们点了2听小二哥推荐的清河源的竹质饮料,口味清新怡人,很好喝。说了那么多,大家等急了吧,上PP了。 还等啥,马上开动了。鱼很嫩,配合着红汤口感很好。不过还是被辣着了一点,于是让服务意识超好的小二推荐了饮料---清河源的竹汁饮料,十分好喝 看到这片红色。。。你应该能想象偶和饼说微辣的感受了吧。 另外,店里的服务很好,有免费的小点心,银耳羹送,而且还是无限畅饮的,后来经过观察,感觉那个“三人以上只是针对免锅底费用的”,于是尝了银耳羹,麻花和蛋卷,蛋卷味道有点奇怪,麻花很不错,又香又脆,可惜偶的肚子已经被鱼门填得很满了,实在没啥多余得空间。 银耳羹里放了不少枸杞,老板还是蛮大方得,味道也算中规中矩。 以上2张分别是饼和偶的食盘,大家可以猜一下哪盘是饼的,哪盘是偶的,其实熟悉偶的人一看即知了 消灭了90%的鱼后,肚子终于再也塞不下了,于是只能忍痛放弃仍然沉浸在锅底的美味,虽然应该都是些杂碎。 13. 三大炮 算是成都特色美食了,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如“弹丸”,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 我们再锦里尝的,看到那些小碗了没,将糯米团抛到上面,然后团子在弹到后面的筐里面。 口味的话,和之前的糍粑差不多,不过多了焦糖。 14。棒棒鸡和红星兔丁 这是棒棒鸡,口感蛮不错的,而且不太辣,中午同事都很喜欢。 兔丁,话说成都人很喜欢吃兔头,不过偶和饼还是没有忍心去尝试 14. 张凉粉 在成都,说起洞子口张老二凉粉,知道的人很多,这也算是当地的一家老店了。 洞子口张老二凉粉位于人民路旁的文殊坊内,当初做功课时就久闻大名了,因此在成都的最后半天,特地赶赴文殊院,去尝了一下。 这是家老字号的国营老店,店堂小、座位挤,但是味道不摆了。门口一堆堆的人都是排队等位子的,还有好多人端着碗站着吃。 按照攻略上的推荐,偶毫不犹豫地点了甜水面,饼点了黄凉粉。 右边白色的是甜水面,也是最推荐的。它的特点在于其口感筋道,真的有中华小当家里面那种面条在唇齿间弹开的感觉,独特的甜辣味令人口舌一新。下次去成都偶还要去吃。 左边黄色的黄凉粉,很滑爽,就是辣了点。据说成都还有家伤心凉粉,辣得真能让人“伤心落泪”。 这是坐在对面得当地MM点得,好像叫米凉粉。虽然叫凉粉,但其实是道热菜。光滑方正的米凉粉泡在红油汤里,配上点点翠绿的葱花,让人感觉珠圆玉润,秀色可餐。 15. 韩包子 成都很多美食都是以姓开头,比如赖汤圆,钟水饺。韩包子自然就是由一位姓韩得师傅做得,因为美味而成名。 偶和饼在逛总府路时买了个尝,因为还要留着肚子给其他东西,就买了一个。 饼的评价是包子皮太厚了,偶觉得可能当地人就喜欢这样吧,第二天我们早餐的包子也是厚皮的。虽然皮不咋地,里面的肉倒是不错,应该不是猪肉。 16 .糖画 差点把这个漏了。哈哈 糖画当然不稀奇。稀奇的是饼竟然转到了龙。饼自己也一直以为这个是不可能有人转到的也。哈哈 不过那个师傅画的好简单哦。不过还是做到了基本传神。勉强就原谅他了。 这个和之前在南京栖霞山上LIN叔买给爪子的是一样的,只不过饼是花了4元顺手一转,结果竟然转到了最大的那条龙 太厉害了!有PP为证 不偏不倚,就是龙了,连师傅都很惊叹呢 看到师傅的摊子,还有立体的糖画呢 糖画摊子的旁边还有吹糖人的摊子,偶很好奇工艺,可惜价格实在不菲,只能放弃。 呃。。。先到这里吧,3天的时候还有很多美食没吃,只能期待下次了~~~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04-r1276738-journals.html2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