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黔东南,七日行走13(漫漫回家路) |
[游记]黔东南,七日行走13(漫漫回家路) |
2010-03-22ctrip.com |
车还是没有来。 打电话给老板, 老板说,请大家稍安毋躁。 车马上就来。 她当然不急, 急的是我们。 要不是我们的大包在车上, 早就一走了之了。 陆姐把镜头对准了一旁卖热玉米的小孩。 也许大人有事走开一会, 看摊的是个七八岁当地小孩, 至于引起陆姐兴趣的, 是因为这个小孩背上还背着一个二岁左右的小孩。 要拍照片,没问题,可以。 买根热玉米吧。 陆姐看着照片,无奈地笑笑掏钱。 这里的小孩, 还真是从小就有经商的头脑啊。 我有点困惑了, 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小七孔的鸳鸯湖停车场, 还是在荒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或是在硝烟弥漫的伊拉克战场, 再次打电话给老板, 老板给我们的答复, 竟然说司机一时找不到你们所在的停车场。 我,彻底无语了。 下午1点10分, 我们期待已久的车,总算现身了。 现在还谈去赶K811次的火车, 不是有没有可能的事情了, 而是在赌自己的运气了, 而且赢的概率,微乎其微。 我,小蓓,陆姐商量下来的结果, 决定不去赶火车了。 小唐还是执意要走, 看来,她要见的朋友, 对她很重要。 和小唐道一声珍重, 重申了一遍怎样走公路去贵阳的线路, 相信,对她会有所帮助。 到了贵阳之后,记得给我们所有人发个消息, 报个平安。 这时候,我不知道是应该问候老板的家人, 还是应该感谢她。 想想,还是应该感谢她吧, 要不是她找来的中巴车司机, 搞到这么晚来接我们, 我们也不会,这么肯定就留下了来。 明知道不可为的事情, 还是省省力气吧。 步行到之前游览车停车的路口, 等车把我们送到西门, 想办法把大包寄存掉, 三个人背着大包,在小七孔行走, 恐怕会引起不小的回头率, 我们做人一向不喜欢太张扬, 低调,低调。 车上的工作人员, 看见我们背着大包,第一反应, 就是查票。 哈哈,总算有人要查票了, 我这开心, 之前就是在大门售票处看过票, 后来一路上车, 根本没有人来问过有票没票的事。 这逻辑有点怪, 按照这样的行事方法,那逃票变得非常简单。 只要步行到小七孔古桥, 第一个停车点,上游览车, 那就根本没必要买那20元车票。 前提是不要向我们目前这样, 背着大包,看上去风尘朴朴的样子。 西门停车点附近, 能够寄包的,看了看,好象就是,这家小卖部。 总不能把包寄到小卖部对面的公厕吧。 进去问问, 工作人员很热情, 说没有问题, 把包放在这里吧,记得把贵重物品拿走哦。 还提醒我们,这里晚6点关门。 费用,三个大包,总共收了10元。 很合理。 不远处,就是卧龙潭。 出小卖部没走多远,迎面碰上了那对老年夫妻。 昨晚和我们同吃同住的那两个上海人。 他们刚从卧龙潭那边回来, 告诉我们,卧龙潭,如果你不去,小七孔,算是白来了。 之前在拉雅瀑布附近见过一面, 后来就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看起来,这两位别看年纪比我们大, 但腿脚,比我们还利索。 走进卧龙潭, 映入眼帘,是碧蓝的湖水。 让我们果然为之一震, 这样震撼的视觉效果, 不亲自看一看,只是看看照片,很难体会。 之前小唐走时,让我们多拍些照片,多拍些视频, 回去以后,让她看看, 也好弥补一些遗憾。 现在看来,我们,的确,也仅仅只能做到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仅此而已。 卧龙潭的风景不错, 但可惜面积不大, 逛了大半个小时,就差不多,逛完了。 回到刚才下车点, 等车,再次回鸳鸯湖。 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 决定游好卧龙潭后,去鸯鸯湖划船, 顺便再去离湖不远的天钟洞看看。 如果还有时间,那就再去野猪林之类的转转。 卸掉大包上游览车, 果不其然,根本,没有人过来, 问我们是否有票。 我们的存在,对于车上的工作人员, 简直就是无视。 再一次回到了鸳鸯湖的路口。 小七孔,注定要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前的小七孔古桥, 两天之内去了三次, 而现如今这一非常普通无名的路口, 同一天之内,很短的时间, 我竟然两次驻足。 下午的鸳鸯湖, 感觉好象比起上午时, 游客少了不少。 我们现在有充足的时间了, 决定还是自己划船。 船票15元1人, 不限时间,爱划多久,随意。 鸳鸯湖的看点, 看一旁的景点介绍, 除了招牌鸳鸯树之外, 还有就是所谓的水上迷宫。 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使劲地忽悠我们, 让我们雇人划船。 还说这个水上迷宫, 规模很大, 自己划船,想要转出来, 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还真的不信邪, 在开发成熟的景区, 别人强烈推荐的东西, 十有八九是有猫腻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 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水上迷宫,规模的确不算小, 但要转出来,并不是很费脑子。 鸳鸯树, 看到的时候,第一眼的感觉,还不敢确认这就是。 只是两棵并排长在水里的树, 很普通的两棵树, 很凑巧地长在一条直线上而已。 被人为地起了一个很让人浮想翩翩的名字。 还是鸳鸯湖的湖水, 再一次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惊喜。 甚至于我还拍到了, 同一平面层次的湖水, 竟然会有两种不同的颜色。 相比之前的卧龙潭, 我更喜欢这里, 喜欢这样近距离接触,体验的感觉。 上岸后,按原定计划去天钟洞。 离这不远, 跟着指示牌走就行。 只是,好象根本就没有人去。 一路行走, 走到天钟洞门口, 看看左右前后, 只有可怜巴巴,我们三人。 天钟洞不收门票, 但要收5元1人的导游费。 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意思的是,景区纳税意识很强烈, 很遵纪守法。 付了钱之后,每人还给了一张5元贵州省服务业定额专用发票。 如假包换。 交了钱,还不能马上进, 问了,告诉我们,再等会, 恩,人少了点,一次多带人进去, 相对成本,就摊薄不少。 这个我们理解。 不过我们理解, 但也不等于,我们交了钱, 就当我们不存在吧。 这都快等了一刻钟了, 看看,也基本上不会再有游客来了。 刚想再去问问,什么时候可放我们进去? 不过,还没等我们进去问, 这时,漂亮的当地女导游拎了电喇叭出现了。 天钟洞的入口做得极有特色, 就是一个四平八稳放置的古钟。 真是形象得没话好说。 进去之前,还有人特意地给我们开门。 确切地说,是开门上的大锁。 等我们所有人全都进去, 没走多远, 听到身后,又有人忙着上锁。 真搞不懂了,我们是去天钟洞游览, 还是走错了地方, 进了天钟洞监狱探监。 国内开发过的洞穴, 大同小异。 洞内的景点,经过灯光装饰,布景渲染, 三分靠自然,七分靠导游的小嘴。 但天钟洞有一处景点, 很有特色。 别处还真没见过, 估计应该是这里的镇洞之宝, 钟乳石滴水成形, 经过几千几万年, 最后竟然能滴成我们眼前所见的一个巨大古钟样子, 的确罕见。 走出天钟洞, 发现要真正离开, 还有一段向下的台阶路要走。 只能说我们很幸运, 天钟洞的两个入口, 我们偏偏挑了之前的一个, 要真是从这里进去的话, 这台阶路,一路向上, 等爬到终点,也够我们喘一阵子的了。 台阶路的终点, 是景区的公路。 不远处,有一排房子, 过去看看, 是售票处外加当地工作人员办事的地方。 门口有一排长椅, 坐下歇会,等车回西门。 现在已经将近于晚上6点, 再去野猪林之类的景点,已经没有可能。 好在小七孔的主要景点, 我们已经全都看过, 也算不虚此行了。 车,一直没来。 好象根本就没有游览车会经过这里。 期间工作人员,还特意出来, 打听一下,我们是怎么个情况。 没想到,在他走之后,没多久, 车终于来了。 兴许是他打了电话,也不一定, 那真是要感谢他了。 在回西门的路上, 想着把门票还有游览车票翻出来, 看看上面有没有印景区的客服电话, 或是什么应急求援电话之类的, 估计等我们到达西门小卖部时, 已经过了6点, 这类电话,真的很有可能会派上用处。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往好的方面想, 小卖部的工作人员见我们迟迟没来, 关门走人的时候, 在门上订一张纸, 告诉我们要找他们,打哪个电话。 这样类似的情况, 我前几年,在凤凰驴行时,遇到过。 不过等我们赶到小卖部时, 情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店铺内灯火通明, 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其中留守, 是个女孩。 看到我们, 只是轻声地说了一句, 你们来了。 已经是晚6点30, 整整守候我们将近半小时时间, 而无任何怨言。 这一刻,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已经没有了去往麻尾的中巴, 末班车,早已经收车走人。 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眼前的这位当地人, 是我们唯一救命稻草。 我们要去麻尾, 这里哪里能租到车? 你们还要去麻尾? 我亲戚那有辆车, 我打个电话问问,看看他现在有没有空? 好的,好的。 那麻烦你了。 电话打通, 工作人员说着当地话,和电话那头谈着。 近在咫尺, 听得清楚。 但,楞是没能听懂一句话。 挂了电话, 女孩告诉我们, 她的亲戚可以过来接我们, 送到麻尾,100元。 人家是女孩的亲戚, 又不是我们的叔叔伯父之类。 没义务免费做这事情, 开出的价格,还算合理。 那就让他赶紧过来吧。 晚7点30左右,车开进麻尾。 司机姓何,何大哥。 让他先送我们去火车站。 我们要买K143次的车票, 顺便再问问, 如果能买K834次的票,就一起买好。 去贵阳K143次的车票,很顺利就买到了。 虽说是无座票,但上去找到座位,应该不是难事。 至于K831/K834次, 小蓓和我商量的结果, 还是挑另外一班,1252次。 到上海南站的时间,是早9点37, 也就是说要多请半天假。 你可以多请半天假? 她说没有问题, 我肯定也OK。 大家都是驴子, 能省点,就省点吧。 麻尾火车站, 最近在搞大修。 外面看上去非常破破烂烂, 里面的硬件设施基本上已经完成改造, 看上去非常不错。 特别人性话的是, 售票窗口的电脑显示屏, 朝向是对外的, 有没有票,买票的我们,看得一清二楚。 可能不是黄金周或是长假, 很容易就买到了1252次的硬卧车票。 很开心。 何大哥还特意进来看看, 以为我们出了什么状况? 去了那么长时间,迟迟没能出来。 呵呵,没想到我们的讨论, 花了那么长的时间。 火车站附近可以寄包, 这些所谓能够寄包的地方, 只是一些饭馆杂货店之类的, 寄包,只是老板的兼职业务。 入乡随俗吧。 何大哥把我们送到麻尾比较热闹的地方。 我只能用比较热闹来形容我们下车地点, 因为我们要求,下车的地点,有吃饭的地方, 最好还有买东西的,那更加好。 现在看来,两者都有了。 吃饭的小饭馆,在马路的对面。 刚想过去, 没想到何大哥的车刚开走, 紧接着又有一辆车在我们面前停下。 请问××路怎么走? 我们怎么会知道。 晕死,这几位,什么眼神啊。 问路,怎么问到外乡人身上来了。 笑笑,告诉他们,问问别人吧。 我们不是当地人。 你们不是当地人? 虽然这句话,没有从他们嘴里说出。 不过疑惑的眼神, 已经明显表达出这层意思。 我们看上去象当地人? 没有了大包, 三人互相扫视了一下对方, 我们哪点看上去象是当地人了? 真是活见鬼了。 等菜上桌的时候, 和小蓓一起去附近的面包房转转, 买些糕点带上火车。 老板很热情, 说需要什么,可以免费尝尝。 吃了人家的嘴软, 不过,话说回来, 老板这里糕点生意还是不错的。 很多品种,都基本卖完了。 这里的糕点,味道也还是可以的。 价格,也是很有性价比的。 买点带走。 一顿饭吃饱吃好,只花了区区40元。 三个人,40元,很是经济实惠。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要赶往火车站了。 来的时候有何大哥的车, 去时,还得自己找车。 步行,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徒步前往,好象不太可能。 麻尾的主要代步工具, 不是大城市的出租车。 而是不太常见的三轮车。 只不过比普通的三轮,更先进点, 电动的。 到火车站,三人一共收了8元。 进站时,当然没有忘记取回自己的大包。 K143次这班火车,上座率,还是很高的。 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座位。 原本想着到贵阳还有将近三个半小时的时间, 还能打个盹。 没想到的是, 等火车开之后, 才知道打盹这事,也只能想想。 上来了一群背包客。 人数估计有十人左右, 整个车厢, 因为他们的到来, 而变得异常的热闹。 与他们的交谈得知, 这些人都来自于贵阳, 是贵阳当地人。 这次的出行,是双休日的户外活动。 听听他们谈着这次活动的点滴趣事, 将近4小时的时间,过得异常之快。 下了火车,要和陆姐说再见了。 之前在麻尾吃饭时, 总算收到了小唐的消息, 人,还没有到贵阳。 不过,快了。 就如我们所预计的, 小唐没有赶上火车。 这,倒是在我们意料之中。 回到上海之后, 我们四人找了时间,又聚了一次。 听听小唐说说她离开我们之后, 去往贵阳的传奇经历。 并提及她为了赶汽车, 中饭也不顾上吃, 只是买了两个包子,在车上啃啃。 当时一车的当地人盯着她看, 她说当时那个饿呀, 吃相肯定好不到哪去。 不过,她说这时候,这些细节问题,已经顾不上了。 至于那两个台湾人, 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 自从他们离开隆里古镇之后, 就完全失去了联系。 回到上海之后,也没有收到他们的点滴消息, 希望他们一路顺利,平安到家吧。 回首七天的黔东南之行, 好象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 那里的山,那里的水, 那里纯朴的民风, 让我一次又一次, 魂牵梦荛。 我明白, 回来的只是我的躯壳, 我的心,依旧还逗留在那里, 逗留在美丽的黔东南。 谨以此拙文献给此次同行的小蓓,小唐,陆姐, 感谢他们一路的陪伴, 因为他们,这次的黔东南驴行,变得更加精彩! 2010.3.22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491-r1279060-journals.html1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