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黔东南,七日行走2(失望的施洞) |
[游记]黔东南,七日行走2(失望的施洞) |
2010-03-24ctrip.com |
昨晚喝茶喝酒聊天侃大山, 折腾到晚上11点多,才散的场。 话不投机,半句也多。 话投机,聊起来, 就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了。 一早6点多就要起床。 的确有点累。 起那么早,是为了要赶7点30分, 镇远到施洞的班车。 头班车。 今天的安排,上午施洞,下午铁溪。 铁溪,大多数的驴友, 反馈回来的信息, 有大半天的游玩,时间很宽裕了。 施洞,在那边要耗多少时间,就不清楚了。 还是抓紧点时间,比较好。 起得比我还早的,是小唐和陆姐。 这两人起那么早,是为了要去拍清晨的镇远。 不过听他们说,有点失望。 我知道话中的意思。 镇远古镇,古味不是很浓。 昨天半天转了一圈,发现除了山上那些老房子之外, 给我的感觉,整个镇远, 大部分的建筑不是新建,就是翻新。 不少店里张贴的宣传画,关于当地的宣传语,总是那么一句: 镇远,人类最后的心灵栖息地。 还是喜欢凤凰的宣传语: 这座古城,已为你守候了千年! 文化底蕴的差别,很明显。 去汽车站,一早要找出租,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一辆, 人家还没下车,我们就急吼吼等在旁边。 上车后,让司机大哥赶紧开车。 好象我们不是去搭汽车,而是赶火车。 下车时,发现车内码表根本没开。 也不知道该付多少钱,想问, 就怕司机看到我们是外地人, 狠狠斩我们一刀。 想想,给10元吧,这点公里数, 给10元,肯定是够了。 没想到的是,司机大哥还给我找零了。 找头是7元。 这下,轮到我们吃惊不小。 其实,我们是大惊小怪。 当天晚上,回到得月楼, 问起周丹, 你们这里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怎么样的? 城区内每车次3元, 超过2公里后每增加1公里加收1元。 这也难怪,整个镇远,看不到一辆公交车。 当地的出租车司机,人,还是很纯朴的。 等我们买好车票,上车, 一看时间,巧了,正好是7点30。 司机并没有马上开车的意思, 还想再拉几个人。 这车,是从镇远发往凯里,途中停施洞。 窗外闪过两个熟悉的身影。 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个台湾人,还有他的朋友。 在等去三穗的班车。 到了三穗之后,去转车去天柱, 然后再换一次车,到达最终目的地,隆里。 和我们的计划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我们要比他们晚一天去那里。 沿途,还要去看看神秘的木杉瀑布群。 互道珍重,这一别, 不知何时再相见? 施洞,施洞,又名施洞口,位于清水江畔、台江与施秉两县交界处。当地人称施洞为“展响”,意思是贸易集市,由此不难想象这里商业的发达。旧时清水江航运是湘黔水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洞则是清水江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最繁荣的时候这里百舸争流、过尽千帆。 车行1小时45分,到达目的地。 过了清水江上一座大桥后的路边。 这座大桥,名字简单又好记。 施洞大桥。 来之前,看攻略, 说是从镇远到施洞,还要经过一次车渡。 想想,应该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现在江上都有大桥了,哪来什么车渡? 下车时,问问司机,从这里回镇远, 你这车,几点经过? 中午12点左右有一班, 再下一班,就是下午3点左右。 到施洞,下车,只有我们四人。 现在是早上8点50。 看看四周,也不知道, 施洞苗寨在哪里? 巧的是,路边就有家小卖部。 问问,说是左转直行, 没路时再左转直行,就可以看到了。 听听,好象不是很远。 实际一走,走了将近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 要命的是,左转直行,再左转直行, 根本就没什么苗族的吊脚楼。 有的只是眼前一排普通的房子。 还有,就是左右两条岔路。 那位当地人的普通话,说得还是很标准的。 不知道,是我们没听清楚,还是? 路边停着辆警用摩托,摩托旁还有一个交警。 这种地方,还有警察蹲点, 也真是件奇怪的事。 上去打听一下,警察笑笑。 那不就是苗族寨子吗? 他指的,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排普通房子。 怎么不是吊脚楼? 现在这里很多东西,都汉化了。 这也难怪了。 不知是谁插了一句,警察大哥,你是不是汉族人? 我是苗人。 说实话,他不说自己是苗族人,根本就看不出。 连人,都差不多给汉化了。 好不容易来一次, 就这么回去,心有不甘。 再说,这地方,也不是想回就能回的。 至少要等到中午12点左右。 问问,附近,还有没有老一点的寨子,可以去看看的? 那倒有,不远,就是顺着右边的路往前走,有个寨子。 寨子的名字, 警察说了两三遍,愣是没听明白。 后来,我们才知道,是塘龙寨。 那还是看了寨门口的公示牌,才知道的。 那左边的路,是去哪里的呢? 没什么的特别的,就是很普通的村落。 在当地人眼中,没什么特别的, 兴许在我们眼中,就是很有趣的东西,也不一定。 还是决定去看看。 事实证明,的确是没什么特别的。 不过,还是有一定收获, 就是看到了传说中施洞特有的独木舟。 独木舟不在江里,而是在江边, 倒扣着架在特制的架子上。 听当地人说,他们这里,并不过汉人的端午节。 赛龙舟,要在23天以后。 江里,有当地的阿婆洗东西。 不知为何,所有人当时都觉得很好奇。 二话不说,长枪短炮,上前就是一顿猛拍。 阿婆看来早已习惯这样的情况, 等手里的事忙了差不多。 看看我们,就问了一句: 你们是哪国人? 一句顶千句,雷倒所有人。 她在江里洗的是猪草。 这里的猪,要称它们为猪大爷了, 猪草如果不洗的话,它们是不会吃的。 和阿婆的交流,还是有点困难的。 当地的老人,差不多都是这样。 普通话大多都能听懂, 可是要说的话,就讲不了几句了。 还好,没多久,来了翻译。 翻译,是她的儿媳。 也是来这里洗东西的。 洗的有猪草,还有人吃的东西。 不过,粗看,怎么好象差不多。 晕死。 问及,这里附近有没有什么老一点的寨子,可以去看看的? 回答,倒是和刚才那个警察,如出一辙。 但和警察措词有所不同的是,她还有下文。 下文就是,如果要用车去那里的话,她可以帮忙。 还说塘龙寨的银器很不错, 她头上的银饰,就是那里买的。 先问问价格,再做决定。 一通电话之后,她告诉我们: 从这里用车送过去之后,等我们玩好后, 再送回当时你们中巴在施洞下车的地方。 一辆车,总共30元。 这个价格,挺合理。可以接受。 说句题外话,当地人的手机, 用途几乎只有一种,就是打电话。 发短消息,也许对我们而言,很普通。 对他们大部分人而言,难度不小。 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大字不识几个。 车是面包车,开不到江边, 要回到公路上去等。 回去的路上,又碰到一当地妇女, 不过她不是来洗菜,而是洗衣服的。 背上还背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 男孩。 听她说,这是第三个,之前两个都是女孩。 双胞胎女孩。 老公外出去打工,家里所有的事,她一个人,基本全包。 很辛苦。 小唐和陆姐注意到她身上的腰带,很漂亮。 问及是买的吗? 她很自豪地说,是自己手工做的。 如果你们喜欢的话,可以去她家里看看。 手工做出这么漂亮的腰带, 估计价格,便宜不到哪去。 打个哈哈,说,有机会一定去你家看看。 赶紧走人。 没想到世界很小, 说有机会,机会竟然马上出现了。 回到公路,看到不远处有当地小孩。 等车很无聊,逗逗小孩玩, 也是挺好打发时间的办法。 两个小孩,都特别怕生, 尤其是站在路边的那个。 只顾着低头看她手里的碗, 对于我们的出现,熟视无睹。 碗里只有白饭。 小唐给她糖吃,陆姐和她说话。 她都没兴趣,唯一能引起她兴趣的, 只是她手里这个碗。 眼神一直没有离开过。 没想到打破僵局的人, 就是刚才背小孩的当地妇女。 她的衣服,倒是洗得挺快的。 那两个小孩,就是她刚才提及的双胞胎。 难怪衣服穿得一样,外貌,也差不多。 她手里的那碗饭,是早饭。 还真是早饭,除了白饭,无它了。 她妈,依旧还是那句话,来家里坐坐吧。 看来,是我们多虑了。 她的确,只是想让我们去她家坐坐, 并没有推销什么的想法。 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一路伴随着我们的行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我们逐步习惯,并学会坦然接受。 黔东南在驴友圈里负有盛名, 和此,不无关系。 没想到,刚打算进去坐一会, 面包车,很不时宜地出现了。 算了,只有走了。 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一家人的热情邀请。 塘龙,说是老一点的寨子,这话一点不假。 但是,毫无特色。 这样的寨子,只要去中国落后的农村, 随便抓抓就是一把。 根本就没必要来贵州,也没有必要去施洞。 好在,塘龙,还有一个特色, 那就是银器。 银器加工作坊,到处可见。 不过,也只是看个热闹。 对于银器如何鉴别真伪, 不甚了解的我们,也只能看个热闹。 谁都不敢轻易掏钱。 原来以为这次施洞之行,就这样平平淡淡收场了。 我甚至有些后悔,浪费了大好半天时间。 没想到,上天,在我们行将离开的时候, 给我们送来了一份小小的意外惊喜。 塘龙的寨门前广场上有当地人开始聚集。 穿得都是苗族传统的服装。 那些女孩身上的着装,我倒很是熟悉。 来之前,在网络上看到过。 没有记错的话,是姐妹节才会穿的盛装。 看来,今天会有表演。 事后才知道,是一群日本的老年摄影团花钱组织的。 费用是600元人民币。 趁着表演还没开始,废话不多,依旧上前就是一顿猛拍。 模特就是那两个看上去,长得还算不错,苗家妹妹。 拍得正在兴头上时,突然感觉衣服被人拽了好几下。 什么事? 回头一看,是一个当地中年男子, 嘴里还嘟嘟嚷嚷说着一句话。 拍照要给钱,狮子大开口,要50元。 说得是普通话,很标准的普通话。 要装傻,告诉他听不懂,都不行。 不过,也只能装傻。 凭什么要给你钱? 好在没有多久,表演开始了。 所谓的表演,其实就是舞蹈,舞蹈表演。 结束时,还有苗族歌曲演唱助兴。 舞步很简单。 只要五音齐全点的人,看上一两遍,也能下场亲自参与。 表演的人,有老有少。 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有意思的是,这批人,估计是临时上马, 要不就是平日表演机会并不是很多。 应有的默契感都没有。 好几次,不是有人停下来看前面那位的舞步; 就是步调不一致,后面那位差点踩上前面那人。 不过,这些日本人,并不在意这些细节。 他们在这里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不停按快门。 手里拿一单反,身上再挂一单反, 个别的,身上背包上,还挂着镜头。 这个摄影团,你想不说他们专业,都难。 我们也混于其中,寻找角度拍摄。 没想到,前面那个中年男子,又来到我们面前。 这次,直接告诉我们,不准拍摄。 理由冠冕堂皇,人家是付了钱的! 有点不明白了,人家日本人是付了钱, 可是付了钱的主,都没发声音。凭什么你横加干涉? 只能智取,不能硬来。 陆姐和我的单反暂时熄火, 小蓓和小唐的卡片机,大有用处。 现在再看看当时拍摄的照片,还有视频。 来之不易的东西,倍感珍惜。 表演时间,并不是很长。 看看时间还有,决定进寨子转转。 身后是寨子里的小孩,所有的小孩。 有表演,自然会来凑个热闹。 小孩,也不例外。 寨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吃着中饭。 见到我们第一句开场白,都是同一句。 进来一起吃吧! 刚才,那个中年男子言谈举止, 引起的不快,已经抛到脑后。 心中充满的,是,回家的温馨。 我们也要回了。 说是中午12点的车, 毕竟是过路车,早到,是很正常的事。 下了面包车,看看手表,11点30分。 等吧,耐心等。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40分钟。 路边的小卖部,当地人围着一起打麻将。 打麻将,很正常, 全国各地都有。 不正常的是, 他们手中的麻将牌,比起上海常见的那种,大了一号。 打起来,应该很有手感。 不远处,用草棚搭起来的, 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厕所。 非常简陋的路边厕所。 不过有点恶搞的是,上边写着四个大字: 卫生厕所! 等了40分钟,车依旧没来。 一旁打麻将的, 说你们回镇远的车,好象已经开走了。 我们已经不指望这班中巴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找车回镇远。 这地方,虽说是交通要道, 不过,要花钱包车,非常困难。 一旁根本就没有私人营运车辆在侯客。 只有到路边去拦车。 问问人家是否去镇远,是否肯搭我们一程。 有警车路过,我们也拦。 不过,最终没拦到警车。 拦到的是一辆货车, 好象是把家搬到镇远。 司机还有搬家那位, 同意带我们一程。 后面的货厢塞满东西。 驾驶室共有两排座位,我们坐在第二排。 原本只能坐三个人的地方。 来之前,已经很清楚知道, 施洞和镇远之间的路,不算崎岖。 否则,打死我们,也不愿意,就这样挤成一团。 毕竟,外出,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一小时之后,下午1点, 货车把我们送到镇远新大桥旁的牌坊附近。 按照去时中巴车的票价, 四个人付了48元。 收到钱后,货车,调头扬长而去。 原本,还想着,是否和人家商量一下, 搬家,是否人需要搭把手, 顺便好去人家家里蹭顿中饭。 现在,只有自己找饭馆, 解决中午的温饱问题吧。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491-r1279372-journals.html1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