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携程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云岗石窟+悬空寺6日游 |
[游记]携程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云岗石窟+悬空寺6日游 |
2010-05-11ctrip.com |
山西,古称并州,为其境内太行、吕梁山并行而前故名之。山西历史悠久,传上古圣皇尧、舜、禹的墓穴均在山西。而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精卫填海等也或多或少可以在山西寻觅到一鳞半爪的踪迹。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的炎帝部落就活动在山西中条山附近(中条山应为太行山脉的一支),他们与活跃在陕西华山的黄帝部落通过战争等交流慢慢融合,从两山之中各取一字,成就了“中华”民族,而炎黄子孙就成了我们共同的名号。 山西人杰地灵,其有记载的历史可上朔到夏商时期,其后在战国时期为七雄之一的赵国所有。北魏曾建都太原,唐时为陪都,宋辽对峙时为辽西京。重镇大同历来是北域锁钥,著名的“雁门关”雄视塞外,其有记载的大规模战争就有150多场。历朝历代,山西将相辈出,廉颇、李牧、卫青、霍去病、李唐皇室、名相寇准、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等等如过江之鲫,不胜枚举。因此,在旅游界素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一说。 乔家大院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因那著名的同名电视剧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慕名而来。据记载,乔家赫赫扬扬,传承五代,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乔家发迹于乔贵发(为著名的乔致庸的祖父),他原来是为人牵骆驼跑腿的小厮,后事豆腐生意而崭露头角。到第三代乔致庸时,几经商海沉浮,所创“复盛公”商号,遍布南北,当时的边关商贸重镇---包头(也就是内地贫民“走西口”的目的地)上至票号当铺,下至葱姜蒜苗,都为“复”字商号覆盖,时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谚语!其鼎盛时,年利润达白银1千万两,折合人民币80亿元。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乔家曾襄助白银20万两,慈禧感其盛意,赐匾表彰,并将“庚子赔款”的上亿两白银交予乔家兑换,一时乔家声势无二!然世事无常,商海变幻,晋、徽、浙等商帮代有雄才崛起,而官僚资本也大肆渗透,特别是外国资本的强力介入和日寇的入侵,乔家虽苦苦支撑,终告不支,由盛转衰,其后代一度远遁关外避居一隅,但始终恪守“绝不入仕为官”的祖训。 乔家大院是典型的北方庄园式的民居,进门即为一长长的甬道,两侧分步着五处宅院和一处花园。各宅院均有门厅、侧房、正厅等组成,且均为典型的歇山檐式建筑。其雕刻大都是“喜鹊登梅”“步步高升”“福寿俱全”等民间祝福吉祥图案。平心而论,仅就其建筑的精美而言,可以说是平平无奇。我等参观时,恰逢五一佳节,人流汹涌,摩肩接踵,但见黑压压乌漆漆一片人头,只觉闷热难耐,心促气短,实未见旅游参观之妙。。。 实际上,山西民居规模最大者为常家大院,而建筑最为精美者首推王家大院,有民间故宫之称,只是其名声不著,故少人问津,想来反得静观之妙,建议后来游客三思。 平遥古城 中国现存的完整的古城仅有两座,一是丽江,一为平遥。自清代以降,徽商就其规模而言,占据着商场上的统治地位。但自从晋商中的奇人雷履泰从一位朋友的无心之举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票号”这一构思奇妙且颇具现代银行业雏形的经营形式后,晋商在中国的商业版图上立刻占据了统治地位,其鼎盛时期,晋商所创立的票号遍布全国各省市,甚至远至加尔各答,构建了“汇通天下”的庞大的商业网络。而其中的佼佼者,泰半出自平遥,据说在平遥商户中任选十家,其岁入总和就超过清政府国库的年收入,时有民谣称“平遥的银子绊倒人”,真可谓是富可敌国! 平遥古城,建筑完整而规模巨大,城墙、敌楼、瓮城、箭垛等构成了完整的城防体系,城墙上部宽可骑马。从城墙上俯瞰,古城全貌历历在目,整个古城呈现“龟形”,南、北各一门象征龟之头尾,东、西向各有两门,为龟之四足。古城中纵横向的几条主要街道故意错位设置,寓意古城为一活“龟”,象征城池永固长生。古城原有人口约15万人,经过大规模的搬迁,现存居民约38000人。在此,我们要感谢同济著名教授阮仪三,如非他的极力呼吁,在狂热的圈地开发热潮下,恐怕我们又只能在梦境中神会古城了! 平遥保留着完整的县衙建筑,据此可以一窥当初“县太爷办案”的威严,有意思的是在县衙建筑的后院,居然供奉着“狐仙”,据说是为了避免大仙一时兴起顺手将官印带走!在厨房中有幸瞻仰的县令的菜谱,感觉还算俭朴,比之某些“公仆”的便饭清淡许多了。。。 平遥古建筑中比较有价值的当推“日升昌票号”,如前所说,这是中国第一家民间银行,其票号的规模、票据的设置、管理的流程、保密的完善均堪称一时之选。据说,日升昌票号的银票的密押几经更迭,一般三个月一换,自其问世后从未被人冒领。而票号经营的核心层中的两位师爷,因其直接涉及经营机密,故从不参与年终分红,其月俸达白银二百两,而当时的县令的月俸仅45两,可谓是开“高薪养廉”的先例了。按照山西票号的管理规矩,前任掌柜的亲、友、子、婿均不得为下任掌柜。票号的伙计一旦赴外地上任,须每隔四年方可有一个月的假期回乡探亲!悠悠岁月,迢迢异乡,少年白头,情何以堪?每当岁末年终,各地的掌柜齐聚总号,席酣之际,必上一尾鱼,传鱼头所对之人即为被辞退之人,这顿“尾牙”可谓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了。 平遥城中颇多镖局,其时晋商遍布各地,为生计采办所需,往往携重金而行,镖局就有了用武之地了。至今各镖局后院尚有演武厅,供各位爱好者一试身手。随着票号和银行的普及,镖局渐渐式微,退出了历史舞台。 平遥各门的距离颇远,各景点之间步行也需十分钟以上,建议乘坐环保车(每位20元,当日不限次数)。平遥、丽江、阳朔、凤凰为著名的四大古镇,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它们,那么丽江是“媚”,风姿绰约,妩媚迷人;阳朔是“秀”,青山绿水,令人沉醉;凤凰是“纯”,清水芙蓉,风情天成;平遥是“土”,北地风光,粗犷豪迈。建议晚间在古城中留宿,可以一览古城的夜景,倒也另有一番情趣。
晋祠 晋祠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第二个儿子姬叔虞所建,另有一说,为叔虞之母是周开国功臣姜子牙之女,母凭子贵,子以母显,故晋祠地位显赫。晋祠之内,绿树掩映,楼阁峥嵘,颇有几分江南风情。 沿中轴线而行,可见一颇具规模的建筑---水镜台,传其上的题名匾额为乾隆的书法老师亲笔,初见只觉平平,细视之,方觉其从平凡中见功力,布局、间架、行笔处处合乎法度,无可挑剔,尤其是“水”之一字,得灵动之妙而不逾矩,的是精品。在此,携程安排了一场“晋剧”表演,只见一女,着古装,娉娉婷婷而来,略一施礼即行腔起板,其调悲怆,然哀而不伤,其声响遏行云,举座皆惊,传台下埋有空缸数口,以声学原理助阵,构思奇妙。曲罢,彩声一片,却不知唱词所云,方知我辈皆俗流也。 前行可见一小桥,其下所流之水,即为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之水,细流淙淙,很难令人相信,这就是当初春秋战国时晋末著名的智伯瑶决水灌晋阳(即今太原)所用之水!一侧,有一建筑名“献殿”,为古时祭祀供物所在,全木结构,其内仅有一梁支撑,古人慧心巧思,令人赞叹。 再行,即可见晋祠主要建筑“圣母殿”。殿侧有一巨柏,即著名的“周柏”,树干倾斜,危危欲倒,全赖另一巨树扶持。传周柏原有两株,一雌一雄,分立圣母殿两侧,雌树先亡,雄树恋旧,遂倒向雌树一侧,其子(即撑起危树的巨木)苦苦支撑已历千年,令人动容。圣母殿中藏有三绝之一的“宋代彩绘侍女塑像”,像均为真人大小,形容各异,栩栩如生,传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亲临观摩,赞叹之余,收获良多。圣母殿正前方有一“十”字行拱桥,即为三绝之“鱼沼飞梁”,两桥拱相汇之处宽阔平坦,由下观之,不负飞梁之名。圣母殿右侧,即为难老泉眼,传此泉水温恒定,终年保持20度,由井口观之,但见其下水势汹涌,然据传,泉水实已枯竭,现所见为“人工”而已,不知确否?
五台山
五台山之名起自五座山峰,岁月侵蚀,峰顶渐成平台,故名五台,其最高为北峰,海拔3071米。五台山形如手掌微张,微结佛印,为中土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其余是四川蛾眉、浙江普陀、安徽九华),又与蓝毗尼等并称世界七大佛教胜地之一。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东渡中国,驻锡洛阳,以白马负经书,开南派禅宗祖庭,其后仅一年,五台即建寺,得风气之先。五代时,北魏拓拔氏一度建都太原,虔心礼佛,五台山香火转盛。李唐皇室发迹太原,以之为西京,由于李门实为鲜卑后裔,为融入中原,从礼佛入手,五台山声势更盛。至宋代,五台山佳话频出,传名将杨五郎,金沙滩一战后,心灰意冷,遁迹空门,出家五台山;梁山好汉鲁智深为避祸一度也在五台山出家,此地可谓藏龙卧虎。清代,五台山声势达于巅峰,传清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为情所困,出家五台山,康熙帝五上五台,乾隆帝六拜佛山,五台山几成皇家禅院。由于清皇室信奉藏传佛教,一时五台山青、黄教并存,且香火鼎盛,蔚为壮观。至今五台山尚有青庙99处,黄庙25处,共计124处禅林,堪称佛教半壁江山。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文殊原为裟婆罗王子,生有慧根,智能天纵,释迦牟尼成佛前亦曾向他请教佛教精义,而西天众佛也常与他探讨佛学,颇有启迪,故文殊被称为“七佛之师,众菩萨之母”。在佛教中,文殊为智慧的象征,显圣时常骑青狮,象征智慧的力量,手持宝剑,象征智慧的锐利和进取。 菩萨顶是五台山黄教寺院之首,康熙、乾隆五台进香时,都曾下榻寺院。院内建筑精美华丽,雕梁画栋,五爪金龙的照壁、饰以龙纹的台阶、明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在在显示出皇家寺院的威严和气派。寺内留有不少康熙和乾隆的题字和石碑,康熙的厚重、乾隆的圆润显示了扎实的书法根底。在其正殿一侧的康熙所立的石碑上,可以看见明显的深色印痕,形似脚印,传为文殊显圣时所留,后世不少专家绞尽脑汁,始终不明白,是何种材料或原因,致使印痕深入石碑且历数百年而不褪色? 显通寺为五台山青教寺庙中之最,院分七进,举世罕见。首殿弥勒殿正在维修,第二殿供奉着五台山各峰分别供奉的文殊菩萨的化身,可进一殿而参遍五台。第三殿为大雄宝殿,全殿皆以木制,用108根木柱支撑,现所见的砖墙为后世所加并不承重。第四殿为全砖结构,又名无梁殿,皆以砖拱承重,其拱形变化繁复,形式多变,为不可多见的建筑精品,且相传建造时聘请外籍匠人,其建筑风格颇有异域风情。第五殿供奉着千钵文殊,菩萨正面显六手,捧一钵,两侧显千手化身,每一手上均显一钵,钵中又显菩萨化身,象征佛法高妙之无所不能。第六殿为全铜殿,外饰金箔,阳光之下,熠熠生辉,不可逼视,传明万历帝临朝数十年而不理朝政,其母李太后为保大明江山永固,发宏愿,从天下一万座寺院各化十斤铜,共十万斤铜始成此殿,皇家气度果然不同凡俗。第七殿为藏经阁,收藏各种佛教经典。 塔院寺为五台山的标志,院内白塔高耸入云,信徒至此,心生崇敬,唯五体投地以拜佛而无他念。塔下有转经桶,为藏教信徒多有不识字,遂在经桶上刻有佛经,每转一次经桶,即为诵读经文一次,以积累功德。但见善男信女绕塔转经,口中念念有词,想来是祈祷家宅平安,生活美满云云。 五台山景区范围广阔,各式车辆穿梭其间。但任何人员入山必须购买其环保车票,至于是否乘坐则另当别论,想来是靠山吃山之一种了。
应县木塔 北宋时,名将杨业镇守雁门关,塞外茫茫,一马平川,宋军视线所及,契丹军队的行踪洞若观火。杨业镇守边关八年,从无败绩,号称“杨无敌”,拜雁门险关之力甚多。辽国萧太后,为扭转此一不利局面,聘请高手匠人在辽国边境起建高塔,以观宋军动向。此塔全以木制,主要木材采自北岳恒山,塔成而北岳中举凡一人以上可合抱之树木尽毁,据估计,全塔重约一万吨。建成后,如天气晴朗,周围五十里方圆内的动静悉收眼底,甚至远眺雁门动静。 应县木塔高67.31米,明五暗四共九层,其内在结构精妙而又多变,号称世界拱形建筑的集大成者。其在历史上经过水、火、风、电、地震、战争等无数次灾难,仍屹立不倒,它与比萨斜塔、艾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由于其历史长达954年,因此可以说是现存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木质高塔。曾有不少科学家对应县木塔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除了对其奇特的节点构造赞叹不已,对它不可思议的抗灾和自愈能力始终未窥堂奥。甚至某位高人出于“常识”为木塔安装了避雷设施,却忘记了木塔本身就是个绝缘体的事实!这样的画蛇添足之举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了一次因雷击引起的火灾。 应县木塔历时近千年,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自己的题字,颇有可观。在此要提醒的是:木塔的参观门票60元,但现仅能登临二楼,性价似乎不高。从入口至真正的收费处中间要经过一个广场,实际上此处是详观塔体的最佳位置,也是摄影留念的绝佳角度。但切忌团队游客大张旗鼓地喧嚣而入,必然会招致管理人员的反对。小团体的低调而行,敏捷而高效的摄影过程,是会得到管理方的谅解和默许的。
悬空寺
悬空寺实际上位于恒山北侧,始建于北魏时期,后经多方历代修葺,保存至今。它离地高度达到100多米,因多年沉降及下部河床的砂石堆积,现离地高度为70多米。悬空寺选址巧妙,整个建筑位于山体的内凹处,即便山周围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在寺内却是微风不起,平静如恒。曾有一次,此地地震,附近建筑悉数摧毁,山上巨石倾颓,烟尘滚滚,见者无不以为悬空寺在劫难逃,谁知,烟尘散处,但见古寺巍然屹立,毫发未损,实是难以置信! 悬空寺结构全为悬挑,建造者在石壁上凿洞,然后以千年铁线木(刷桐油防腐)插入洞口,形成支撑。由于杠杆原理要求固定端的长度要大于悬挑部分,而当时的器械又不能深入石体六七米,建造者们巧妙地在石体和木材之间构筑了一个碶形体,让他们紧紧地咬合。古人的奇思妙想实在是令我等钦佩。实际上悬空寺全部重量都由插入石体的悬梁承担,现在所见的下部木柱几乎全无受力,传为后人担心安全而附加的,纯属心理安慰而已。 远观悬空寺,但见危岩临空,楼阁殿宇纤如薄纸,巧妙地镶嵌在山体中,仿佛是天地间一件弥足珍贵的微雕作品向参观者展示着设计和建造者的慧心巧思。登临其上,下视绝壁,如人行虚空,又如天街闲行,确是生平未有之奇境。在悬空寺山脚,有诗仙李白手书“巨观”两字,信非虚言。
云冈石窟 中国现存有四大石窟,分别是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与麦积山石窟、山西云冈石窟。其中龙门和云冈石窟都有北魏皇朝的影子,难怪北魏又被称为”石头上的皇朝”.. 云冈石像的雕刻手法纯熟,线条流畅,人物的衣饰、肌肤、纹理、神态刻画细腻传神,丝丝入扣,显示当时的匠人手艺和绘画水平已臻甚高境界。石窟中不少雕像身上的色彩鲜艳依旧,层次分明,实在不可思议。 石窟第五窟的如来坐像,手结佛印,神态安详,唇口微启,略略向下俯视,似在向芸芸众生宣示佛教精义。石像的双眼是天青色琉璃石所制,晶莹剔透,炯炯有神。尤其是石像手部细节的刻画,细致传神,宛然如生,令人叹为观止。第六窟与第五窟的石壁相隔仅2厘米,可谓间不容发。这一窟是整个云冈石窟的集大成者,规模和数量均非它窟所能比,它详细地叙述了释迦牟尼从其母莫耶夫人受孕到出生、成长、受教、结婚、出家、修行、成佛等全过程,宣示了佛祖传奇的生平,从母亲腋下出生,九龙灌浴,出生后的宣言(向东、南、西、北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开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生而具有人生的五十三种福相,一箭洞穿七支铁戟,首次出宫遇生、老、病、死诸相点化,七年苦修,白羊进乳,菩提树下悟道等等故事,叙说完整,雕刻精美传神,人物形态丰富,栩栩如生,受北魏王朝的塞外风格的影响,人物的衣着、神态明显有异域风情的渗透。 云冈石窟不仅是一处古代宗教艺术的圣殿,更是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其千佛洞的细致刻画、飞天女乐的翩然风姿、音乐洞展示的中外乐器和演奏技巧、蛇鸟鱼虫花卉百兽等的逼真再现,在在显示出泱泱大国的丰美华瞻和登峰造极的艺术成就。 从云冈停车场到景点的道路尚在维修,通行不便,当地有私人小车载客前往,小道泥泞崎岖。建议如非体力不佳,行走不便者,还是沿步道自步行前往,约10分钟左右即至。云冈景区清洁整齐,管理有素,设置合理,参观便捷。但须注意:为保护起见,部分石窟内严禁摄影。
山西交通 山西的省内交通似乎正在建设中,从太原前往晋祠、忻县、五台山均沿国道而行,堵车难免。尤其是太原往五台山,由于道路限速,需时四个半小时以上。大同回太原倒是全程高速,虽路途较远,但耗时仅四个小时。建议所选大巴的空间应较为宽敞,座位最好有一定富余,否则长时间曲腿而坐,并非易事!
山西住宿 在平遥古城的住宿不应抱过高的期望,从我们全团的反应来看,此地应以体验山西民情的心情来对待,想来是对旧民居的现代化改造进行不易之故。网上的不少赞誉,应该是专业驴友从生平体验的角度所发的感慨,不可以现代生活的要求代之!五台山的宾馆明显更符合现代人出行的需求,干净整洁,在景区(还是山区)有这样的条件应该令人满意。此行最令人惊喜的是大同的住宿,也许是为了打造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同的宾馆量多且现代化程度较高,星级评定可谓是名副其实,可以好好享受。从个人感受来看,此行在住宿上是渐入佳境。
山西饮食 山西饮食以面食为主,林林总总有280多种,向来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之说,强烈建议好好体验一番。从旅行社的安排来看,山西会馆的面食(有表演)、五台山素斋和大同豆花火锅堪称各有特色,是此行亮点。
山西购物 平心而论,就购物点的设置来看,山西游恐怕是目前国内成熟游线中最少的了。全程就是东湖醋园和山西土特产中心两处。醋是山西的一大特色,但参观醋园却是件辛苦的事情,强烈的刺激会让你眼泪直流,咳嗽不止,慎之!对于山西的土特产,我比较心仪骏枣和小米,从实际体验来看,可谓是富有特色,价廉物美。 就像导游说的那样,一般到山西的游客都是久经考验的老“游击队员”了。就景点的特色来看,山西似乎很难有让人过目不忘、久久留恋的地方,但作为中国的一个大省,山西游在短短的四、五天时间内,纵横南北,上下古今,跨越边塞,其性价比还是很合适的。如果要说感觉的话,云冈石窟、悬空寺等等还是颇有可看之处,行游的节奏也安排得当,导游的个人素质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此行还是留有遗憾,如唯一现存的唐代建筑佛光寺、阎锡山故居、壶口瀑布等等只能留待以后再来参观弥补了。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67-r1288067-journals.html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