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边陲胜境--新疆之旅之一(土鲁番、天山、喀什) |
[游记]边陲胜境--新疆之旅之一(土鲁番、天山、喀什) |
2010-05-13ctrip.com |
边陲胜境----新疆之旅 (之一) 回想起来,留在记忆中的新疆不是葡萄沟,不是吐鲁番,不是绿洲甚至不是喀那斯,那是布尔津县以北一个叫禾木乡的地方。 我们的旅程是从乌鲁木齐开始的。到达乌市第二天便赶往吐鲁番,途经葡萄沟。未去新疆之前,记忆里满是新疆葡萄和沙漠骆驼。路途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基本上是用飞机代替。虽是为了节省时间,其中也略微可见新疆之大。沿途要让你眼前一亮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从厦门出发时值金秋九月,仍着短夏装,尽管带足了衣物,却还是始料未及的凉爽,毛衣和风衣自已上身。在新疆做十天短暂停留之际,温度竟能有从0度到37度跨度。所幸旅行的第一天是从较炎热的吐鲁番开始。 吐鲁番—生命的存在便是一种奇迹 从乌鲁木齐一早乘车出发到吐鲁番,汽车在戈壁滩上飞驰,放眼望去,戈壁滩连着光秃秃的山峦,除了偶而飞驰着交错而去的车辆,便是死一般的寂静。但是,稀疏的、顽强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生命力的荒漠"卫士"骆驼刺,却又不能不让人叹服它们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就这样待到你的视觉开始变得越来越麻木时,你会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相遇老友般的惊喜,因为成片的随风转动的风车,铺天盖地的包围了你,那是达坂城风力发电厂。在你偶遇的惊喜慢慢消融,又只剩下视觉空白时,前面隐隐的感觉有一条河,是白杨河,就这样刷地展现在眼前。河水虽然有些浑浊,但有水就意味着生命的气息。果然,就在不远处,延展着一片葱郁,一群群的牛羊,悠闲地在享用着大自然赐予它们的"佳肴"。 不去交河故城,不算是到了吐鲁番,交河古城,传说中的"魔鬼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了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这里。交河故城,让人叹为观止之处在于,古城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高,虽经2300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巍然屹立。这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少雨气候。记忆较深的是那里的一个婴儿古墓群,共有200多座婴儿墓,且不管其推测可能的原因如何,或者干脆就是个未解之谜,隐隐的还是让我不忍再看它一眼。 想要特别说说火焰山,那是从小就在西游记里熟识的地方,尽管事隔二十年后再来到那神话中的地方,一路上我还是有那么一点莫名的兴奋,一路上想着这样的表述:“吐鲁番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也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与相互融合的交汇地,是我国丝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到了到了,在经历了两个小时的车程奔波中的炎热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个所谓中国最热的地方,火焰山,其实是山石呈火烧颜色,再加上周围没有任何植被,气候炎热而得名,这么一个地方,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亦是军事重地,且不言其在历史上曾担负过怎样重要的政治、经济重任,光凭那一个地方真算不上摄影爱好者爱光顾的地方,充其量只能算上个到此一游的角色,不管怎样,童年的神话却因此而破灭。看完吐鲁番,总结一个字,“干”,倘若这个时候再告诉你下一站是葡萄沟,你的味酶是不是又该蠢蠢欲动了。 葡萄沟的葡萄是出了名的,葡萄沟也就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了。别说田地里连绵不绝的葡萄园,就连宅前屋后、渠旁路边都栽满了葡萄。葡萄沟的葡萄品种繁多,共计有381种,有马奶子、红葡萄、黑葡萄、无核白等等。最为名贵者,莫过于无核白葡萄,简称为"无核白",因其无核白如玉、晶莹透明而得名,葡萄粒小、汁多、味甜,含糖量高达24%-26%,在国际葡萄市场被誉为"绿珍珠"。 可以说看见葡萄沟的葡萄从一开始的感觉新奇,到后来的欣喜,再到后来竟能看得你漠然,你竟不想再看它一眼,因为看多了,再去品尝,好像已不能达到饱眼福之时动用所有五官发挥得那么淋漓尽致。葡萄沟的葡萄很集中,从一进门开始它就一直没有从你的视线消失,成串成串的马奶葡萄盘藤结在头顶,葡萄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林荫道,而结在上面的串串葡萄好似藐视游客的存在,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自然而不雕琢。据说那些供观赏的葡萄从不采摘,任其在枝头熟透然后自然风干。既然是旅游胜地,自然少不了穿着民族服装的年轻新疆姑娘,摆着各种造型供游客留影,因其过于商业化,而让人感觉不像新疆葡萄那般纯出天然而成为融入一景。 天山---犹抱琵琶半遮面 领略了一天的炎热,晚间十分回到乌市却下了一场雨,天气骤然变凉,略有些晚秋时分光景。不过在乌市街头却真正饱览到了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的一面。雨中缓缓行进着一列迎亲队伍,这本是再正常不过,只是每辆小卡车车斗上都坐满了载歌载舞的人们,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仿佛闹市的喧嚣,漂泊的大雨都是专为他们伴奏,而他们却是主宰这一切的热情奔放的人们。真希望能有机会参加一场这样的婚礼,那真是难得的体验。 第二天的行程是天山。天山,那也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读到的景色,那时候觉得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现在终于要亲眼一见了。但一场雨过后,天山笼罩在阴雨中,我们原本激动的心情又开始黯淡下来。一路上中巴都在赶路,好像只有到了山顶看到了天池才算到达目的地。 到山顶了,却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不是因为黑夜来临,而是雾气把整座山笼罩其中。冒雨前行,有人说到天池岸边了,仍是什么也看不见,小心的淌着岸边的火山石块靠近池水,只因了心里的那个念头,看不到天池的美景至少可以感受一下天池的水,也算到此一游了。这一试,倒让我毫无准备,原来那池水刺骨的寒冷,匆匆在池边拍上几张照片就着急着下山了,临行还捕捉到岸边一些植被笼罩在阴雨中,松枝滴露,倒别有一翻趣味。这便算是我的天山之行,尽管天公不作美,至少见到了天山那少有的一面,烟笼玉翠,轻纱遮面,犹如美人,也非每天都衣着光鲜,光彩照人,精致雕琢以示人,自然,淳朴一样有其清新可爱之处。此行留下的并非遗憾而是悬念,以待下一次的旅行计划再次光顾。 喀什,中国最西部的重镇 临行前,当地人便告诉我们,喀什的羊肉是新疆最有名的,也是口感最好的。那里的生活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香妃墓-香妃魂归之处,大清真寺,无一不牵动着你的好奇心。那里的小吃做工精细,古朴无华,特别是独具一格的烤全羊、烤羊肉串、馕坑烤肉、烤包子、抓饭、辣面、油塔子、曲曲、烤鱼,此外还有羊肚、羊心、羊肝、羊头、羊蹄,只要你能想象得到的,应有尽有。当然还有当地出名的石榴、巴旦杏、无花果、葡萄、甜瓜,到此一游,不可不品尝。饱足了口福之后,我开始感兴趣喀什这个作为西部边境贸易区的集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边境贸易于一身的大巴扎,尽管每个铺子都很简陋,但各色日常用品应有尽有,还有印巴小伙不会汉语,不停的比划吆喝,其中以大头巾,编织毯居多,但质量并非上乘,顶多算上沿海城市夜市货色。不过地方之大,品种之多令人少见:地毯、英吉沙小刀、艾德莱斯绸、花帽、土陶、首饰、民族乐器,穿梭其间,异域风情,引人驻足。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记忆中的喀什只剩下浮现在脑海的记忆的碎片了,之所以这么说,也许是因了那传说中的"禾木乡",流丹溢彩,填充了整个记忆的空间。禾木,意即"神居住的地方",真是当之无愧。(待续)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35-r1288562-journals.html3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