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古迹游(四)芮城、永济、解州

[游记]山西古迹游(四)芮城、永济、解州

2010-06-04ctrip.com

5月12日

早上起来,用早点后,就在市中心广场边坐2路公车,1.5元到底,永乐宫。才7点15分。售票处没人,但大门洞开,早锻炼的人陆续入院,我也随他们进去,经过一个大花园很长的路,看到真正的永乐宫正门,关着。两边有小门开着,也有人出入,原来通向周围附属建筑,有牌坊、玄帝庙、吕洞宾墓、吕洞宾家庙、碑廊及花园。一圈转下来又来到正门。8点还不到,看见边上有职工食堂,就过去打听可否买票。出来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告诉我8点开门,买票只能在大门口。不过他看了我身份证后,表示可以代我去买,然后骑上摩托车帮我把票买来,在山西多次遇到纯朴的当地人,真是非常感慨人间有真情,真的万分感激他们。门票50元、半票25。

永乐宫,原来是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因此称为永乐宫。永乐宫系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因原址在修建三门峡水库的淹没区,而搬迁至现址。

永乐宫内,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这些元代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永乐宫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O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当初搬迁时,壁画被切割成大块,再在现址拼接修复而成。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骠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于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近300个“天神”神彩都集中在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纯阳殿,是为奉祀吕洞宾而建。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对扇后壁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人物描写极为生动、与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珍贵壁画。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纯阳殿、重阳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饭、种田、打鱼、砍柴、教书、采药、闲谈;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宫中朝拜、君臣答理、开道鸣锣;道士设坛、念经等各式各样的动态跃然壁上。画中,流离失所的饥民、郁郁寡欢的厨夫、茶役、乐手,朴实善良而勤劳的农民与大腹便便的宫廷贵族、帝王将相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

因为早,所以没有其他观众,每个殿也只一名工作人员,开始打扫卫生,征得管理员同意之后,用手电照着细细观看壁画,实在是面积太大,没法一一看仔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三清殿上天帝、王母及群神是那么神态自若、线条优美、色彩丰富。和重阳殿的管理员打招呼,了解到永乐宫内无道士,只有管理员。周边的庙、观才由道士主持。管理员非常热情地介绍情况,并主动帮我留影,其实我拍照很少自已留影,盛情难却,就在重阳殿前留了个影,真感谢她。

我以为是否可以改变管理理念,拍照只要不闪光,其实不损害文物,可以让拍,只是用了闪光可以收取罚款。这样有利于宣传文物,让更多人知晓,比藏在深闺无人识好啊。当然照片用于商业目的又当别论。

出永乐宫,已是9点半,赶紧坐2路车回县城,退房。在长途车站外搭芮城开风陵渡的中巴车,车次很密,10元到风陵渡的转盘路口,就见由风陵渡开往永济的车,下这车上那车,也是10元到永济火车站旁的长途车站。将包存在门口的小店,2元。找了个店吃了碗面,3.5元,中碗,比上海大碗还大。麻花1元一根足有一尺来长。坐2路车(3元)去普救寺。其实长途车来时,经过去普救寺的叉路口,也可以直接在那儿下车等2路车,可以省点时间。普救寺门票50元,半票25元。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

普救寺始建于何年,现已无从得知。但从古籍记载和出士文物考证推断,隋朝初年即已有普救寺了。不过,那时该寺的名称不叫普救寺,而叫西永清院。唐朝时,曾对该院大加修葺。五代时河东节度使叛乱,后汉皇帝高祖刘知远派郭威领兵征讨,久攻不克。郭威找院僧询问对策。僧人说,只要发善心,城池即可攻下。郭威当即折箭为誓,表示决不加害百姓。第二天,郭威的军队果然攻下州城,并遵守誓言,没有杀戳一人。从此,西永清院便更名为普救寺。宋朝,对普救寺再次进行修葺。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普救寺所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寺院的殿堂僧舍、楼阁塔坊,全部毁圮。八年之后,即公元1563年,普救寺的建筑包括莺莺塔,才得以重新修复。到了清朝,普救寺虽也得到修葺,但至清末,寺院已很破旧。1920年又遭受了一次大火,以后又受到侵华日军的破坏,至1949年时,普救寺便只剩下莺莺塔、石狮、菩萨洞,其余建筑已不复存在了。1986年,政府拨出数百万元,对普救寺进行修复。

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山门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横匾。

普救寺的寺院建筑,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自前至后,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复普救寺时在塔后三十三米处的地下出土的。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这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据说,另外两尊佛像出土时没有头,现今的佛像头部是以后加上去的。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黎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在西轩、黎花深院内和门外有张生、崔莺莺的腊象。

莺莺塔内外呈四方形,塔檐呈微凹的曲线形式,这些都说明莺莺塔保留了某些唐塔的特征。全塔十三层,高三十六点七六米。七层以上突然收缩,使整个塔显得更为灵巧。回廊围绕着的莺莺塔,是用砖砌筑的。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莺莺塔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类似青蛙鸣叫的声音。莺莺塔回廊西侧外有一个击蛙台,这是击石的最佳位置;台下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名叫蛙鸣亭,这里是听类似青蛙鸣叫回音的最好去处。不过我在击蛙台试了,没听到回声,可能是环境变了,噪声多了,大摡半夜来试可能会听到罢。

普救寺的后面,是一组园林建筑,假山、竹林、小桥、水池点缀其间,还有莺莺亭、拜月台。

永济还有鹳雀楼,因为完全是新建的,所以不打算去看。

坐2路车(3元)返回永济车站,换永济到解州(当地人读hai州)的长途车,12元。注意,不能坐永济到运城的车,那是走高速路的,不到解州。解州是关羽的家乡,有全国最大的关帝庙-解州关帝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忘了提前招呼,结果错过了一个路口,到下一路口走过去,多走了约2华里路,而且天又下起小雨,真是倒霉。不过也悟出一个道理,山西人似乎不大主动招呼人,所以以后行程中我都先打招呼,说明我要去那里,请师傅提醒,就再也没误过站。门票48元,半票24元。

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 公元589年),宋朝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重建,嗣后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072年)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 66600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建筑组成。残存高2米的结义碑1通,白描阴刻人物,刻技颇高,系清乾隆年间刻建。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街北是正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570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

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行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匾,书金字“关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

前行有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 144幅。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只是没有走麦城这个情节。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皤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 200方,蔚为壮观。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是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龙偃月刀三把,重 300斤,门口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示威严。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关羽的英雄气概。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更增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就进入寝宫,过花圃,有“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东侧有印楼,里边放着“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的十字歇山顶建筑。又有《汉夫子风雨竹》碑刻,以竹隐诗,诗曰“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多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传说出自关羽的手笔。

后宫后部,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公元187O年)重修的。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光泽夺目。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 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进入二层楼,有神龛暖阁,正中有关羽侧身夜观《春秋》像,阁子板壁上,正楷刻写着全部《春秋》。

关帝庙出来已是5点半,门口路边等运城11路车,3.5元到运城火车站。再坐1路车(1元)到运城长途车站。住枫林宾馆,所谓标房,40元/房。

(永乐宫、三清殿)

(朝元图)

(普救寺)

(解州关帝庙、崇宁殿)

(解州关帝庙、春秋楼)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167-r1293631-journals.html3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