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6月世博三日游-游记(二) |
[游记]6月世博三日游-游记(二) |
2010-06-09ctrip.com |
出了城市未来馆,下一步转战欧洲片区。在万科馆的后面坐越江线过隧道到浦东,第一站是到亚洲片区,第二站是中国馆附近,第三站就到欧洲片区了,下车后马路对面就是法国馆和瑞典馆。从浦西越江到欧洲片区,一共也不到十分钟,非常方便。只是人很多,车内比较拥挤,但是车次也很频繁,基本不需要太多等待时间。常常看见有老外也被挤在车里,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得的经历吧,一定会深深感慨中国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称号绝对是靠实力获得的。 此时在我眼前,不管是法国馆、瑞典馆、德国馆、波兰馆,前后左右全是人,全是长队。在世博园里,我身上用的最多的就是腿和嘴。腿用来走路和排队,一天十几个小时基本没有停的,嘴除了吃饭喝水,就是询问:问路、问各个馆的情况,问排队时间等等,多问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等待,节约时间,更好的规划形成。虽然看起来每个馆都有很多人排队,但是队伍移动的速度和每次放人的方式数量都是不同的,如果不问就排队,排到中间想出来可能都难了。基本上每个热门馆门口排队的地方不仅有工作人员还有小白菜,每到一个馆我都问“这个队伍大概要排多久?”如果回答是一个小时以上的,就暂时放弃。当然,后来问多了也摸索除了另一套经验,志愿者或工作人员估算的时间一般会比实际长一点,比如好多次告知一个小时,排队只用了四十分钟,告知四十五分钟,排队就用了半小时,还有沙特馆,每次问都说要六七个小时,但还是常常听到其他馆排队的时候听到队伍中有人说排了四五个小时就进了沙特馆。所以我把志愿者说的时间当做上限,打个八折当成下限,差不多都能比较准确的估算出排队所需的时间。碰到特别特比长的队伍,我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到快进馆的口上,问排队的人排到入口花了多长时间,基本上这个答案是非常准确的。 11点多的时候,询问的结果是:法国馆、瑞士馆和波兰馆要排至少三小时,德国馆四小时左右,这样的话一个下午可能最多看两个馆。听说荷兰馆不用排什么队,而且开放式的顶层是观看和拍摄各馆的绝佳位置。事实证明,前人的经验总是让人获益匪浅,只是跟着队伍走了10分钟,就进馆了。其实荷兰馆不太像个“馆”,而是一个坡道蜿蜒着到了高点又蜿蜒下来,坡道两边隔几步就悬空建有一两个像我们小时候搭积木用那样照型的小房子,用玻璃墙隔着,里面是各式展品。而最下层架空的部分铺了人造草皮,成了许多游客遮阳休息的地方。在晚上的时候,彩灯环绕的荷兰馆就像一个充满童真的童话城堡般美丽。荷兰馆有一只超过一人高的熊玩偶,用了高科技的什么技术,有感应的能力,游客的位置变动它的眼睛也会跟着转;还有荷兰国际广播电台就在馆内设了一个播音室,游客可以直接看到里面播音员正在播音;还有梵高的画作和大师用过的书桌;荷兰王后的后冠,华丽丽的大钻石啊~~~;还有太阳能汽车和民族风格的服装等等。一路慢慢走慢慢看,时不时停下来给不远处的意大利、英国、克罗地亚、俄罗斯、奥地利拍点“写真”。高处看英国馆就想是一个大大的托盘托着一个“大刺猬”,视觉冲击力极棒。还正好赶上花车巡游,热热闹闹的,锣鼓喧天,加上园里的人山人海,活脱脱宋丹丹小品里的台词的现实版。在荷兰馆逗留30分钟,荷兰举世闻名三大宝“郁金香、风车和木鞋”和乡村风情都不是这次的重点,更多的还是应了城市主题更多展示了荷兰目前的城市生活氛围和技术水平。 从荷兰馆出来,斜对面是意大利馆。2号那天是世博意大利日,馆前有表演,不过围得水泄不通,我这典型南方女子的较小身形根本看不见。因为馆日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排队比平时更长。算了,换地方吧。意大利对面的卢森堡很漂亮,像被森林和花朵环绕,还立着一个金灿灿的少女像,据说被认为是SB最美的五个馆之一。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很多人都挤着去看意大利的表演,排队的人看起来不是很多,流动性较大。边排队边吃我的午饭干粮——提子饼干,站我后来的上海阿姨跟她老公悄悄的说,前面那小姑娘的饼干好像很好吃。掩嘴偷笑。15分钟饼干吃完半包有点饱,队也排到入口了。刚进去正巧一个光脑袋的卢森堡大叔拎着大提琴出来表演,摆了张椅子在水池里,直接坐在水里拉琴。大家都围过去看和拍照,工作人员堵着路口,大声嚷着“往里走,请不要堵在门口”,还不让大家对着大叔拍照。切,现在中国人会外语的多了,以为我们傻的?我们排在前面的几个人很客气直接用英语问大叔能不能拍你,人家很高兴的说“of course”.卢森堡馆内不大,据说都是环保材料做的,里面错落的柱子上挂着几块屏幕,从不同角度播放该国的人文风情,然后就没什么东西了。走出来,是露天的一块地方,四周的整面整面的墙都种着花,用姹紫嫣红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应该是卢森堡馆被评为最美馆的原因之一吧。整个馆走一圈下来15分钟,除了漂亮也没其他什么特别的亮点。 离卢森堡不远就是非洲联合馆。很大,有好几个出入口,不需要排队直接走进去。正门进去对着一个大雕像,许多张硕大的非洲人的脸,塑像后面是表演区。非洲诸国在联合馆里面各占据一小块地方,有些国家的馆非常别致,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好的,有些就很简单了,少数经济落后的国家,几个喷绘围着三面,中间立个假山,最多搞个电视放些影片就没了。非洲馆的精致程度是不能跟外面那些富有国家的自建馆相比的,但胜在浓烈的非洲气息,就情趣十足了。非洲这块土地本就充满艺术,生动热情,许多国家展示的雕像和艺术品超赞,哪怕每个国家只是进去花一分钟进去转一圈都要不少时间。当然还有很多人是奔着非洲馆国家多去敲纪念章的。手上拿着几本十几本世博护照的人随处可见,敲章处排队的人比参观的人多,也算是中国特色了。基本上每个国家都至少看了一下,没扎堆盖章浪费时间,在非洲馆花了1个半小时。 (第一天看了18个馆,三天看了10多个,就算只是这样粗略的流水账般写出来估计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每天趁有时间的时候写一些发上来,去之前在携程了看了很多前人攻略帮助不小,现在把自己的亲历也写出来,做个记录,先写游记,最后总结攻略,也希望能给别人一点帮助。) 游记(一):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94602.html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destguides/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12948382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