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汩罗江,一声长啸 |
[游记]汩罗江,一声长啸 |
2010-06-15ctrip.com |
汩罗江,一声长啸 坐上从岳阳开往汩罗的公共汽车,向南奔去,车窗外,是阴沉沉的天,我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掠过一个个村庄,渐渐地走向迷茫。终于,无声的细雨还是下了起来,和浓浓的雾搅在一起,让孤独的我,更加感到无限落寞与惆怅。2300年前,楚国大夫屈原,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也许就是顺着这条路走了过去,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汽车就在这烟雨和迷雾中开进了破旧的汩罗城,进了一个同样破旧的汽车站。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交织着一缕寥落心情,我要寻找的,也同样是一缕寥落而凄凉的灵魂。 从汩罗城开往屈子祠的乡间汽车,慢慢地爬行在颠簸的乡路上。当跃上一道长堤,眼前出现一道白亮亮的水,问一下身边的人,才知道,这,就是汩罗江了。借问汩罗江山水,缘何葬送楚忠魂?当汽车开到江边的轮渡口,面对滔滔江水,我不仅发出了这样的痴问? 公元前339年的正月十四,屈原生于楚国长江边上的丹阳(今湖北秭归),在美丽的香溪岸边,度过了他那美好的童年时光。成年后进入楚国最高权力机构时,却正赶上战国后期,各路诸候角逐天下的大环境。面对因变法而强大起来的秦国,面对着因落后而亡国的危险,怀着一颗强烈爱国心的屈原,向楚怀王提出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主张,一度得到重用。但是,改革的举措因为触动了一大批贵族的即得利益,以令尹(相当于宰相)公子子兰为首的人就对屈原大肆造谣攻击起来。最后,屈原被放逐沅湘,开始了他多年的四处流浪的流放生涯。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到底还是被秦军攻破了,流放途中的屈原听到这一消息悲忿交加,感到救国无望,于是,投身跃入我眼前的汨罗江自沉而死,从而演出了战国后期中国文人的一曲悲壮之歌。 隔着渡口向对岸望去,有一座树木茂盛的小山,树丛中有一座亭子的尖露了出来,人们告诉我,那小山就是玉笥山,屈子祠,就在那座小山的密林深处。站在轮渡的船上,听一声声马达响,仿佛听到的是逐臣一阵阵的痛哭声;望着默默流淌的江水,那里面,一定也有屈原的清泪,一直流淌到了今天。 顺着一条曲折的沙石路,打着伞,走在玉笥山中,四周静静的,没有一个游人。据说,屈原沉江的日子是五月初五。当老百姓知道他沉江后,纷纷坐上船向江里抛掷粽子喂鱼,怕的是鱼儿吃了他们心中的忠臣。久而久之,端午赛龙舟、吃粽子,就成了中国的习俗。端午,就成了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转过山南的一处山隈,眼前出现了一座粉墙红柱的建筑,那就是屈子祠了。有文献记载,在汉代,就有人为屈原修祠堂了,位置就在这里。眼前的这座祠堂,是清代乾隆年间留下来的。进入山门,正堂有一尊屈原的塑像,瘦瘦的,让人怜惜不已。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不过,正是他那悲剧的人生,锻造了他震古烁今的诗句语言,让中国的诗歌从集体吟唱,走向个人抒发情感的轨道。他问天、问地、问神、问鬼,开创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近代学者染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在屈原作品展室里,我看到不同版本的屈原作品。这些绚丽的诗句,延长了诗人的生命空间,也拉深了中国的文化史。 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是他坚持“美政”的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美人”、“香草”自比的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情怀。 走进屈原诗碑林园,看到天问台上屈原的另一尊塑像,在迷雾中抬头望着苍天。环望四周碑廊里,石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屈原的诗,是廉洁和忠贞,遭到不公对待时,迸发出来的,不都是愤怒,还有诗篇。这境界,恐怕只有屈原才会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泪兮,哀民生之多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那是屈原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所产生的电闪雷鸣一样的火光,划破了漫漫长夜,形成了瞬间的永恒。 漫江的迷雾吹过山来,吹过竹林,虚无飘缈中,有一种无法言表的神秘感,我便在这神秘中陶醉。当我告别屈子祠重新来到汩罗江边,一阵江风吹来,有一种凉意传遍全身。哗啦啦的一阵江涛拍岸,汩罗江长啸一声,从远古震动到今天,而今天,在世人皆醉的现实中,还能诞生出一两个屈原吗? 人类的意志在这里已虚无缥缈,人类的思想在这里也只剩下空白班驳,而江水一直按照自己的愿望在原野上自由地奔跑。那些专门研究屈原的学者,那些浩如烟海的学者论文,那些凡夫的言语,那些俗子的评论,一切都溅落在奔腾的江水里,溅起的只有一团浅浅的白雾。看那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前浪扯着后浪,后浪推着前浪,义无返顾地奔向内心深处的海洋,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但它们就这样从遥远的地方,一路踉跄地走到它梦里的故乡。 (烟雨汩罗江) (浓雾笼罩着的屈子祠) (瘦瘦的屈原塑像,让人怜惜不已) (屈原作品展室里的书籍) (碑林大门,门柱上的对联是: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989-r1296104-journals.html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