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7月初世博归来 |
[游记]7月初世博归来 |
2010-07-11ctrip.com |
之前看了无数的世博攻略,现在根据自己7.1到7.8的世博见闻,给打算去的朋友提几点建议。1、排队很恐怖,进馆很美妙。建议大家每天早上能在9:00到10:30入园,这时热门馆的门口排队情况还可忍受,大约半小时到1小时,接下来就是排队高峰时段,所有场馆门口前的蛇形通道前都站满了人,场馆旁的空地上满眼望去都是不知何去何从的焦急人群。为了节约排队时间,让自己能进更多的场馆我通过网上预约,进了民营企业馆和通用汽车馆,(根据预约时间入馆,早到是不让进的,晚到1小时以内还是允许进的)傍晚以后参观人流逐渐减少,场馆的工作人员对进馆人数不会象白天那样严格控制,尤其是7点到9点进入热门馆相对容易,小场馆更可长驱直入,因此我很顺利地进入了意大利馆、加拿大馆、比利时馆等,但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场馆9:00左右就闭馆了,有时虽没闭馆可盖章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所以会有点扫兴。另外在一些欧洲馆的指定餐厅吃饭,可以享受免排队进馆参馆的礼遇,也就是用money打开绿色通道,经过取舍我进了挪威馆和西班牙馆,特别推荐的是西班牙餐厅推出的298元超值套餐,因为就餐期间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西班牙演出(喜剧、魔术、弗拉明哥舞蹈)。由于世博行的天数有限,应该对每天的行程有所计划,将必看的馆排出先后,根据园区交通路线将它们串联在一起。比如,从2号门西藏南路入口进,可以看浦西的企业馆,然后坐越江线到浦东亚洲区或欧洲区,晚上12点前从园内13号地铁线马当路站离开,出站就能看到的士接送站(有专门的协警维持秩序),要注意的是上海地铁通常在10:30到11:00左右就停止营运,因为上海地域大,打的士会比较贵,如白天起步价12元,晚上16元,有时等车的人多会打不到正规的的士,打“黑车”价格还要翻倍。2、世博会是视觉盛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进馆是幸福的,一有空调,场馆外是热浪灼人,二是视频大餐,各个展馆的布置都在如何巧妙利用影像吸引观众上下足功夫,比如沙特馆的投影画面面积最大,由大约200米的传送带载人围绕半圆形的影厅缓慢前行,营造“画中行”的效果,但清晰度会略差些。波兰馆、泰国馆等有需戴眼镜看的3D电影,万科馆、通用汽车馆利用动感椅子增强观影的震撼效果。奥地利馆、加拿大馆等通过视频感应,与观众互动游戏。展馆里的巨幅屏幕屡见不鲜,电网馆干脆让观众进入一个类似魔方的正方体空间,用6个面全方位观影(地面反射天花板的影像)。城市足迹馆、俄罗斯馆里的精美工艺品让人啧啧称奇。世博园演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在非洲联合馆,我就凑巧看了埃塞俄比亚舞蹈团的专场演出,在澳大利亚馆外意外聆听了吉他歌手的动人演唱。进展馆前的必修课是通过繁琐的蛇形通道,我很理解世博组织者面对如此多的参观者想出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这对体力较差的、平时较少运动的朋友们就是极大的考验,因为穿过这些通道将耗费参观者一半以上的脚力,所以便携式的小凳子就有了用武之地。我自从经历了将近5小时等待沙特馆的经历后,对后面参观排队的艰苦就有了超强的“免疫力”。只是在离开世博园的路上才会感觉到全身的疲乏,根据本人的身体素质,我通常是玩一个全天,第二天就选择夜场,合理的休息是为了打持久战,另外一个法宝是在酸痛的腿上反复擦驱风油,有效缓解酸痛感,说到这大家可不要笑我,但我觉得这真得很管用,世博园是靠人走出来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当得了“暴走族”。3、夸夸世博组织者,夸夸全体参观者虽然每天入园的人数都在40万上下,但我还是感受到世博组组织者的竭诚服务和用心管理,比如川流不息的免费巴士,几乎每隔15秒就一辆车进站,要注意上车点和下车点是分开的,间距10米左右,目的是分隔开密集的人流,每个志愿者都晒得黑黑的,酷暑下满头大汗的给游客指明方向。(每个报名担任志愿者的大学生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时间远远大于游客的参观时间)园区中唯一不足的是就餐区面积不够大,游客吃饭比较拥挤,而且价格参差不齐,几天下来平均每顿饭2人都要150左右,累的时候更没时间去货比三家,只想着快点填饱肚子,继续参观。客观的说99.9%游客们还是很自觉地排队的,虽然我也目睹过个别钻空子的,脸皮厚的翻越栏杆的空档,但周围的人都不会“跟风”,大家都用鄙视的目光观察着,继续走自己的路,正是绝大多数守秩序的人维护了正常的秩序,那些插队的感觉自己占了便宜,正暗暗窃喜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已经沦落为千夫所指的素质低劣的人。尽管在排队时常常可以听到大家各种各样的抱怨声,但当你进入了场馆后,抱怨就变成了惊叹,变成了恋恋不舍,大家都不会后悔自己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没来世博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4、轻松心态游世博我们是来旅游的,玩的开心是最重要的,没必要让自己累得够呛,我进了6次世博园只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场馆,虽然中国馆、日本馆、石油馆、美国馆等没时间进去了,但我依然心满意足,因为进去的场馆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建议大家不要对所参观的场馆有过多的挑剔,欣赏水平和角度的不同让人对展馆有不同的理解,对同一个馆总有人给出截然不同的相反看法,只有自己进去了才会有评判。当然我最大的愿望是我的家乡福州也能早日建设成为像上海这样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发达城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是我此次世博行的最大感受。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r1300483-journals.html1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