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行甘肃

[游记]西行甘肃

2010-07-11ctrip.com
从地图上来看,甘肃是一个很狭长的省份,东西之遥甚至超过了京沪之间的距离。这里承载的是曾经盛及一时的丝绸之路,中原的丝绸、手工艺品从长安出发,源源不断的运往西域,经中亚到达红海、地中海沿岸。这条丝路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在宋代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后开始没落。如今一想到丝路,脑海中的印象便是大漠驼铃、商贾往来。这是一种动荡不安的繁华,随地可以停留,但随时可以启程离去,与之相伴的是游子、胡商、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塞北秋风烈马,一段旅程,一次探险,中原人心目中的天涯。甘肃是我十分向往的旅行目的地,它与生我养我的江南反差巨大,这种截然不同的地域性格和风貌对我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此次甘肃之行,若按古代的地名来排列,是一路向西,经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洲之后西出玉门关,到达罗布泊的边缘,与西域渐行渐近。有了现代的交通工具,这样的旅程在三天之内便可完成,而在汉唐时期,只是借助脚力或者马匹,这路程是何等遥远与艰苦。今天的武威即是当年的凉州,在那里只是吃了顿午饭,并没有再多的停留,所以谈不上什么印象,张掖才是真正的第一站。有诗云:“不望祁连山上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塞上江南并非浪得虚名,去往张掖的路上,高速公路两边是狭长的平原,枕着绵绵不绝的祁连山脉,是满眼葱绿的庄稼地,偶尔也有高大的乔木,植被极好,一片灌溉良好的样子。如果只论农业,确实是这一路最为富庶之地。张掖之名,意思是“张中国之掖,断匈奴之臂”,大汉天子与匈奴的角力可见一斑。入张掖市,直奔大佛寺,涅槃的大佛神情安详。寺庙很空旷,没太多游客,门口的一张长桌上插着一束已经干枯的牡丹,沐浴在傍晚的夕阳中。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寺里的展览,能看到手抄的大波若经和大唐西域记,高深的佛法与俗世的民风记录放在一起,都与西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趣。张掖城外的丹霞地貌因为《三强拍案惊奇》而声名大噪,却也一样游客寥寥,也许是因为张掖这个城市并没有密集的景点,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它专程前来吧。傍晚的丹霞真的很美,在夕阳的映衬下那是何等的容光焕发。从观景台上往下看,一片连绵的山川都覆着斑斓的条纹,中间蜿蜒着一条公路,静静地隐没在山的背后,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车,那才是神秘的远方。天地有大美,尽在不言中。第二天一早,晨曦微露的时候,去到另一个观景台,这个时候和夕阳下温暖明艳的丹霞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在太阳出来之前,整个丹霞是冷冷的,像极了三枪里面那种蓝色夜幕下的似乎笼罩着魔力的山川,像童话中沉睡的森林女巫,我个人更偏爱这样风格的丹霞。下一站是经酒泉到嘉峪关,去到万里长城的最西端。这里的自然环境比张掖逊色很多,途中所见多是半荒漠化的土地,黄绿杂陈,好像风一刮就能被黄沙掩埋。嘉峪关建于明代,如今依然巍峨屹立,甚是气派。土黄的城墙应是当年唯一的高大建筑,可据敌于城门之外,三座城楼尽显中原王朝的威严。登墙远眺,可以看见雪山下是一片无边的荒漠,近处的小山坡寸草不生,或许当年中原之外已再无沃土,这座关卡在极西之地把大漠拒之门外。出嘉峪关前往敦煌,汽车已经奔驰在一片戈壁之中,荒无人烟。陪伴了一路的雪山已经不见,偶尔能看到大片的风力发电机,默默地转动着白色的风扇。遥想当年,敦煌该是何等的辉煌,商贾往来络绎不绝的沙洲,是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而现在,这颗明珠被埋藏在大漠的深处。在敦煌首先去的是鸣沙山月牙泉,这是此次甘肃之行中第一次看到大批的游客,但是在鸣沙山上散开去,也只是星星点点,在广袤的天地间和鸣沙山的沙子一样可以小到忽略不计。月牙泉的妙处必须爬到鸣沙山顶才能感觉到,那一弯泉水在沙漠中是多么的珍贵美丽。费劲全力爬到沙丘之顶后,除了月牙泉的美丽,还能欣赏沉静的鸣沙山日落,坐在温暖的沙脊上发呆,感受沙子的温度和大漠的风,内心是同样的安宁。第二天一早,四点钟便从敦煌出发前往雅丹魔鬼城,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星,璀璨地悬在上空,美丽地让人窒息。路途遥远而颠簸,一直在半睡半醒之间挣扎。偶尔睁眼,发现大地还在沉睡,但地平线已经爬上了橘色的晨光。早上七点,到达魔鬼城,果然很大的风。从车上下来,觉得自己一下子被一股干热干热的风扑面包裹,卷挟着细碎的沙粒打在脸上,粗砺之感让皮肤很不适。黑色的戈壁在风的吹拂下仿佛穿了一层细纱,在这里自然环境只能说是恶劣了,我不能说话,一张口就会有沙粒钻进来。在狂风的日夜磨砺下,这里的石头呈现出各种奇怪的姿态,与它们相伴的,只有日光下拉长的影子和呼啸的风。任它们的身姿再美丽再奇特,它们也只有自己,孤独地站在风里。忽然想到“石化”这个词,很形象。返回敦煌的路上,经过玉门关,那座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只剩下骆驼刺和芦苇丛中的一个土墩。这里长的确是芦苇,登高远望还能看到已经干枯的疏勒河床,残余的盐碱水滋养了一片野草。在这么多年的大漠风尘之中,玉门关因为这一首凉州词永远也不会被人们遗忘。我对敦煌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两篇文章,《道士塔》和《沙原隐泉》,至今还记得那句“夕阳西下,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在莫高窟,面对着关在一扇扇门后的一整面山崖上的石窟,每走进一个都要感慨,前人的智慧与辛劳留给我们这样精美的艺术品,只能用心去感受有缘得见的那些洞窟。论精美的程度,云冈和龙门都无法与莫高窟相比。也许因为莫高窟都是洞窟艺术,常年保持在昏暗的环境中,那些唐代的彩塑竟然还是色彩艳丽光鲜,形象飘逸流畅。一般洞窟内都是四面壁画,不留一点空隙,对佛的虔诚通过一笔一笔的勾勒,跃然墙上。这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能见到它的人都是幸运的。很难想象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艺术作品能够与莫高窟一样流传千年,让后人感叹。我知道莫高窟那段被人掠夺的历史,但是在这里还是庆幸,它依然存在于鸣沙山下,至少王道士让世人知道了它的所在与珍贵。莫高窟之后,便要告别甘肃。当飞机腾空而起的时候,敦煌机场悄然隐没在一片漫漫黄沙之中,大漠之中偶尔能看到一条狭长的公路,有汽车在蠕动。比之漫无边际的大漠,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然而就在这里,敦煌的文明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为了它而不惜远涉千里来探访这片大漠腹地,这当然是值得的。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destguides/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13005541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