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古迹游 (十七) 浑源、应县

[游记]山西古迹游 (十七) 浑源、应县

2010-07-27ctrip.com
5月20日早上起来,在火车站前找出租车,价倒也合理,但我希望有人拼车,等来等去等来两个法国女青年。英语和我一样蹩脚,我和司机连讲带比划,告诉她们悬空寺刚涨价为130元,她们拿着攻略手册上的门票价60元给我们看,怎么也不相信涨价。再等也等不来同车人。只好还是到新建北路口坐15路车,1元,到雁同西路口(自来水公司站),下车前打问边上乘客到站没有,他们也不是大同的,原来也要去长途车站。下车后不用转到雁同西路,马路对面就是大同长途汽车站的后门。正巧他们也是要去悬空寺,就一起买了车票,车票25元。原来是内蒙来的一对中年夫妻,有三天时间打算先浑源后五台山旅游,正好可以和我拼车。出大同,可以看到正在恢复古城墙和城楼,大同对古迹的修复投入不可谓不大,到处都是修复工地,只可惜老东西好东西留存下来的是越来越少了。其实长途车到浑源应是20元,车到浑源前的路口仃下后,司机会让到悬空寺的人转乘私人出租车,多掏的5元就是这段车钱,当然出租司机是拿不到5元的。悬空寺门票新近由60元涨到130元。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浑源悬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523年),已经经历了1400多个年头。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悬空寺寺门朝南,寺内有楼阁殿宇40间。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从低向高,三层叠起。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起栈道相连,高低相错,用木制楼梯相沟通,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下错落,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妙不可言。整个寺庙,错综而不合零乱,交叉而不失严谨,似虚而实,似危实安。不过悬空寺的好处是在景区外可以一目了然,拍照更可以拉近距离,所以不进去也不后悔。景区外的厕所是免弗的。可能是对涨价的不满,也可能太早,只有8:30,没见什么人买票进门,寺区也看不到游客。一路上出租车司机就在讲,像悬空寺的景,恒山上更多,动员我们去恒山,说每人50元送我们到恒山來回。我们明知有夸大成份,但考虑既然化不了多少时间,又有北岳的名声,就去一趟吧。售票处设在半路上,恒山门票分进山门票,20元,半价10元;庙群游览票35元,半票18元,两种票同处买。景区入口广场有张果老倒骑驴像,原来张果老曾在此修行。此处可以坐缆车,原来是上行30元,下行25元,全程45元。但我坐上行是36元,是在原来30元的票上加盖36元的章,估计下行和全程都涨价了。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为五岳的第二高度。据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现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西汉初年,恒山就建有寺庙。又经过唐、金、元代重修。明、清时恒山已经寺庙群居,规模很大,人们称之为“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可惜后来遭到破坏,所剩不多。历来有恒山18景之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后,把在恒山的见闻录入《徐霞客游记》中。 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这是恒山在五岳中最可引以为自豪的。恒山以道教闻名,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北岳庙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01--1502年),是恒山庙中最为宏伟的一座。它位于恒山主峰大峰岭南面的石壁之下,门前有103级石阶通往前下方到达山门、北岳庙门有“贞元之殿”四个大字。北岳庙内,有北岳大帝塑像。北岳庙前廊下,有清代御祭恒山文碑20余通,这些碑文,作为历史佐证,是研究恒山的宝贵资料。步行下山到停车场,在下山台阶快到尽头的平台上,有一排小吃摊,最近的一个是中年妇女的凉粉摊,吃了一碗,很不错,其实后来发现附近地方的凉粉普遍比较嫩,切成长方条,调料酸辣咸适中,豆腐干比较有嚼劲,所以比大部分地方的好吃。上车后,司机又介绍另一司机小车可以送我们去五台山火车站,我本打算一定要去看看木塔,但同行的夫妻,男的去过应县,女的不想去,我是少数,不得已只好放弃。说好每人车钱90元,到加油站换车。此时才10:30,恒山一趟才用2小时。小车又一次从悬空寺前经过,不多时,发现前面有堵车。司机选择从河滩小路绕道,再回到公路上,两次后发现前面有警察封路,经打问才知道从半夜就堵起了,根本无法通行。无奈又从河滩绕回。司机说一是走另一绕行应县的路,车钱每人要另加50元,要不就回浑源。我当然求之不得走应县,那对夫妻商量再三,也同意走应县,我暗自庆幸和釋迦木塔有缘。12点过一些到达木塔下,塔斜对面二女凉粉店吃的凉粉和别的,凉粉也不错。木塔门票60元,半票30元。那二位就在外看看,我买了门票进去。其实,进外面拦杆、牌坊及寺前广场是不收票的,收票在塔跟前的佛宫寺山门口。释迦木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塔内各层均塑佛像。第1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以前可以直达顶层,现在游客只能到达二层。二层西南外侧木柱已明显倾斜,很可能以后就不能进塔参观了。虽只能参覌木塔的很小一部分,但走在吱嘎作响的的木梯上,手扶巨大的斗拱结构,还是会对先辈们如此高超的技艺感到肃然起敬。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塞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历 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真是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的一大杰作。照片:1. 大同正在重修的城墙和城楼、2. 远眺悬空寺、3. 悬空寺局部、4. 恒山,天峰岭远眺,近处为九天宫、5. 北岳庙贞元殿前台阶、6. 寝宫,近处为北岳庙、7. 应县釋迦木塔、8. 仰视釋迦木塔、9. 木塔二层西南侧倾斜的柱子、10. 木塔二层局部,近处为北岳庙寝宫应县釋迦木塔仰视釋迦木塔木塔二层西南侧倾斜的柱子木塔二层局部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75-r1302261-journals.html28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