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沙,小规模的大城市 |
[游记]长沙,小规模的大城市 |
2008-06-27 sina.com.cn |
去长沙还是上学期的事情了,当时人已经玩得几近疯狂,在长沙做了两天的短暂停留,就直接去了西安。两天,远远不足以了解一个城市,不过,对于一个乐于行走的人,两天也可以略窥一二了。 作为湖南省的省会,与同类型的城市比起来,长沙的城市规模实在不能算大,尤其对于一个在武汉呆惯的人来说。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武汉大的有点夸张,尤其是当这个城市的交通堵塞更加夸张的时候。 到长沙的当天,就去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湘江江畔岳麓山脚下,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以后,陆续用名有湖南高等学堂、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等,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是今天湖南大学的前身和发源地。岳麓书院素有“千年学府”之称,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鼎盛时期听学之人有千人以上。 千年学府果然有不同风范,在书院里让人感到清静幽远,远离喧嚣,依山傍水,实在是读书的好去处。不过遗憾的是,在那里照得照片都在“电脑事件”中遗失,让我回来武汉后不能继续回味那里的感觉了。 晚上在湖南大学投宿。第一次见到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进入校园很久了都没有发现。过江不久,一条公路的两边就可以看到湖南大学的楼群建筑了,整个学校略显凌乱。记得以前有些人呼吁拆除大学的围墙,抛开安全因素不谈,这个想法貌似是呼吁让“学问”和“生活”有自然的接触,拆除横在其中的“无形的阻碍”。可是拆除围墙真的可以达到“学问入世”吗?这看起来还是相当可笑的,很有点“文化下乡”的意思。 其实本没有无形的阻碍,学问和生活决不是相对立的一对范畴;当然,这也不是毫无界限的“亲密接触”。在此不再多做讨论,避免舍本逐末的嫌疑。不过对于这个“开放”的校园,我还是保持保留意见。“开放”的程度越高,越容易忽略本色,我是向来这么认为的。 晚上去湘江边漫步,还是比较惬意的。湘江尽管不如长江的壮观,但在长沙段也足够宽了,气势不凡。相比武汉江滩的那种灯火通明的奢华和喧闹,这里的江滩略显清冷;不过湘江对面,可以看到闪着霓虹的高楼林立,也多少显示出了这个城市夜生活的色彩。回学校的时候在路边的小摊吃烧烤喝啤酒,好久没有这么惬意,这里的肉串饱满滑嫩,给我留下了实在不错的印象。听说湖南大学以前还有一条全国著名的堕落街,可惜时间有限,不能去“一饱眼福”了。 第二天一早就去爬的岳麓山,看到了由“停车坐爱枫林晚”而来的四大名亭“爱晚亭”。在山上一览整个长沙市:可以看到著名的“橘子洲”,其实不过就是一个江心小岛,要是没有毛泽东的诗句,实在没有出名的理由,不过听人说关于毛泽东“橘子洲,洲旁舟,舟动洲不动”和周恩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的对联,还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可以清晰看到长沙市的全貌,作为省会,实在不算是个大规模的城市,不过小城市反而显得建筑的紧凑,看上去还是很繁华的;还有奔流的湘江,尽管没有繁忙的水上运输,但还是让人感到大江的壮观。 下午去江对岸逛街,去步行街购物,吃正宗的“湖南臭豆腐”和纯辣风味的“火锅”,实在是美味,单此来讲就不虚此行了;还是传说的“湘妹子”,看起来有很好的外貌和皮肤,不知道天天吃辣的人都怎么保养的如此之好--有些八卦了,呵呵;长沙不亏为中国的“娱乐城”,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但走进这个城市就可以感觉城市的这种娱乐气氛。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28782101000cxz.html2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