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剑门关外翠云廊 |
剑门关外翠云廊 |
2010-08-31lvping.com |
照片请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7a35e0100ko0x.html从成都到剑阁的路上,下起了小雨,同行的伙伴有点担心,我却有几分窃喜,因为想起了陆放翁的名句“细雨骑驴入剑门”,此身虽然做不了诗人,如今也没有毛驴可骑,但是微雨苍山,想必还是很滋润吧。 可惜,越近剑阁,不但风停雨歇,而且还出了太阳。看来只能大日头底下过剑门了。 在酒店睡到下午四点,这才随大部队出发。剑门关距离剑阁新县城只有二十多公里,一路行来,青山翠谷逐渐变得雄奇,固然还称不上“十万大山”,也已显出几分雄姿。七八年前入过一次剑门,那时车是从剑门关下的峡谷穿过,两侧壁立千仞,抬头可见关隘雄踞,煞是壮观,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前年地震,震倒了号称“天下第一雄”的剑门关,所以如今的剑门关已经完全是重起炉灶。或许,对剑阁地方政府来说,地震倒算是一件“好事”,这一重建,原本在路上举头即可望见的山关和门楼,现在则必须弯过一段山路,进到峡谷景区里面才能得见,自然,门票那就是不可少的啦。 据说新景区投了好几亿的资,据我看来,景区入口前的“古镇”算是一个大项吧。在蜀地,古镇如今真有点泛滥成灾的架势,这里头到底有几个真正的“古”,怕是很难说。此处也是一番看起来亲切的老熟人模样,仿古建筑,贩卖各种旅游纪念商品的店面,当然最多的还是茶楼和餐饮,总之没有什么能让人产生新鲜感的地方。不过,我是来看剑门关,而不是来喝茶的,所以也没啥好失望。另外新增的大概就是景区景观道上的这个那个雕塑,诸葛亮、刘备、姜维......之类,我对此不大感兴趣,三国只是一知半解罢了。还有远看据说像是姜维侧面的山头,好像是每个景区都必有的噱头,我看来看去没觉得像,但也不好打击人家导游的积极性不是吗。 让我不可理解的是,景区的道路通向的居然是剑门关背后,背后的剑门关看起来相当普通,一直要到穿过关楼的门洞,豁然中开,放眼便是脚下的“十万大山”,居高临下,山风拂面,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剑门关的雄奇,颇有一点“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的意味。右侧方仿如刀削斧砍的光秃秃的巨大山壁,十分适合攀岩运动,比较苍翠覆盖的群山,别有一番鬼斧神工之叹。而走下长长的石梯,回望剑门关,更是只觉山高峻险,独此一途,果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过,我们一行人众,又兼行色匆匆,没有时间让我临风慨叹发思古之幽情。一路行到接近谷底处,有一家景区影院,号称4D,是今天行程的重点。进得影院,空荡荡的只有我们寥寥数人,算是专场吧。影片好像是叫《剑门神鸟》(?),当然,故事简陋,造型粗糙,不过所谓4D技术却令人乐不可支:一只怪兽向着观众吐口水,于是影院里洒起了水雾;神鸟飞越大海,于是“海风”拂面而过;地上群蛇狂舞,于是脚下冷风飕飕,仿佛有爬虫缠绕,好生恐怖;最绝的是,士兵们万箭齐发,银幕前的我们躲无可躲,“中箭”时背心居然猛地一痛,“牺牲”啦,回头一看,原来椅背上有一机关突起,关键时刻突施冷箭,吓人一跳,想起之前进影院,工作人员叫我们靠紧椅背,原来后文在这儿埋伏着呢,哈哈。 登过了剑门关,看过了4D电影,我们的剑门关之行就算是结束了。其实如果真正游剑门,应该是走栈道,攀山顶,去往森林公园,胆大一点的还可以乘滑索从山顶穿越峡谷滑行到对面山腰......不过,别人陪同的单位活动到底不能随心所欲,那也是意料中事。 次日,顺道游览翠云廊。与剑门关的全面翻新不同,作为剑门蜀道的一段的翠云廊,与我七八年前看到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或许除了不许攀爬的标志之外吧。这条古蜀道连接着广元的剑阁县和绵阳的梓潼县,近百里石板路两侧据说分布有八千多株古柏,为历代所植,郁郁苍苍,遮天蔽日,此时虽夏日炎炎,十几米之外,与翠云廊并行的更是车辆川流不息的108国道,然而翠盖下却是凉风习习,鸟鸣蝉唱,“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一派清幽景致,果然一个天然大氧吧,令人心旷神怡。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路从剑门走到梓潼去,不过行了数百米,就折返而回。其实,我在想,要是真要搞旅游开发的花,不如把这条古老的翠云廊打造成一条户外休闲徒步路线,与剑门关的险峻山路组成一对儿有张有驰的搭配,如同清初剑州知州乔钵诗云“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想必会很有趣味吧。 ![]() ![]() ![]() |
转自:http://www.lvping.com/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13063961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