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咂巴“唐”味儿 (敦煌)

咂巴“唐”味儿 (敦煌)

2010-08-27lvping.com
5年前去新疆旅游,设计的路线里,无意中包括了吐裕沟千佛洞和克孜尔千佛洞,那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遭遇,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突然面对近二千年前的佛教壁画,哑口无言只有吃惊!之后,就有了去敦煌的打算,而且希望是一次有准备的出行。 5年一晃就过去了,才发现,敦煌是无法有备而去的,浅浅地翻看市面上的书籍和影像制品,敦煌展现的内容实在太深也太广泛,艺术、历史、考古、宗教、贸易、文化交流,一切的一切,不得不承认,准备与不准备,对我们这样文化水准的人来说,差不多!尽管如此,去之前,还是询问了几位去过敦煌的朋友,得到的提议几乎都是,鸣沙山滑沙不错,鸣沙山看日落不错,可以去看看玉门关、嘉峪关等等,几乎没有人显示出对于敦煌石窟的热情。而我们,一心一意冲着敦煌石窟去! 通常,说起敦煌石窟,多数人就是指莫高窟,其实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有人甚至说,没去过榆林窟,等于没去过敦煌石窟!(摘)“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成方面一脉相承,同为姊妹窟。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榆林窟25窟、3窟、29窟堪称为其代表。《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所描绘的天国世界、楼台亭阁、再现了唐代高超的艺术技巧,再现了唐代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幻化在漂渺虚无的佛国世界里。这两幅大型壁画临摹品,作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注意,人民大会堂甘肃厅陈列的是榆林窟的壁画临摹画,不是莫高窟的,可见榆林窟壁画的水准!榆林窟位于距敦煌市区近200公里的安西,我们到榆林窟时,看到的是满目黄土和寂寥,没有任何游人,或甚至没有见到人。在春天的“寒”风中,等来讲解员张老师,他说榆林窟很少有游客来,更少见散客,莫高窟属于旅游景点,而榆林窟还是以研究为主。张老师已经在这里工作10年了,十年间,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张老师的工资也就长了几百块钱。张老师说这席话时,寡淡的面容上夹杂着无奈。 开始讲解后,张老师脸上泛起了光芒,言语充满激情,显然,他热爱他的工作!可以说,在张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推开了窥视敦煌石窟的门,有机会开始体会“唐”味儿。唐代的雕塑确实技艺高超,无论人物身材比例、面部造型,还是制作材料品质,都属于上乘。于我而言,“东方微笑”是此行印象深刻的敦煌雕塑。我们在距离敦煌市区20余公里的莫高窟,看到“东方微笑”。进莫高窟前,安排讲解员的一位领导了解到,我们竟然先去了榆林窟,而且讲解员就是和他同年的张老师,看得出他因此特意安排了王海燕做讲解员。王海燕三十岁左右,身穿黑白条工作套装,个子不高,面容清秀很有知性(敦煌讲解员的套装不同,资历和级别也不同)。王海燕领我们进入259窟,用手电筒从“东方微笑”雕塑下方向上照并移动,然后再从上往下,我们惊喜地发现,雕塑随着灯光的移动,微笑也在变化,这是一尊神奇的雕塑!来自唐代的“东方微笑”,从此常驻我心,那是一种身心合一的状态,心在哪里身也在哪里的状态(下附“东方微笑”雕塑图片)。东方微笑 敦煌壁画中女供养人面部饰有花卉、飞禽等,栩栩如生,颇为讲究,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对镜贴花黄”是怎样的一付情形。张老师不无得意地向我们指出,他花了很长时间查阅历史资料,认为那个时候女性是用鱼胶往脸上贴各种饰物的,既达到了美观的目的,也保护了皮肤;生活在唐代的女人,应该活得很精致也很闲逸吧!张老师的一番介绍,让我粗略感觉到了他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或者说敦煌学涉及的方面可以有多宽泛、有多细微深入(以下是网上下载的临摹画,可以看到女供养人脸上贴的花卉和飞禽)。女供养人 提起敦煌壁画,似乎不得不提“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下附印刷品上这幅壁画的临摹画),壁画在莫高窟的130窟,这个窟供放着一尊巨大的唐代弥勒大佛雕塑。很多人临摹过这幅壁画,比较著名的有张大千和段文杰的临摹画。 对此画的解释大体是(摘)“这位都督夫人号太原王氏,是天宝年间敦煌邻郡太守乐庭瓌的妻子。她本是名门闺秀,随夫镇边多年。敦煌人修建130窟大佛时,王氏夫人带头捐了一大笔胭脂钱。所以,按照当时的习惯,她的形象与大佛同在。画中右起第一位便是都督夫人。身量大,气派足,头顶幡盖,袖笼香炉,一副朝廷命妇的架势。都督夫人的身后跟着她的两个女儿十一娘和十三娘,接下去是手捧供品的奴婢群。” 可以注意到,画中的人物大小体现了地位的尊卑,人物均为女性,但服饰不同,即使同为奴婢,有的着女装而有的着男装;唐代的女人们,服饰、发型、化妆各方面开放大胆,她们显然生活在宽松安逸的环境中,是过着好日子也会享受好日子的女人们!这幅壁画也向我们展现了唐代礼佛的风气及其讲究的仪式和排场。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 也是在敦煌,听到有日本人宣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下附的敦煌绢画中,女供养人着装、仪态与现代的日本人很接近,日本人也许从敦煌寻宗问祖找到自己的渊源,也就难怪会投入巨大热情研究敦煌,在敦煌学方面(也许)有很多独到的研究成果。日本人那么瞧不起现代的中国人,同时又如此热情地追捧唐朝,其实已经如明镜般地说明,我们传承祖先的优秀品质远远不够了,如果还不快觉醒的话,难免要落得“败家子”的地步... 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确,无论是谁,在敦煌学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都是对人类的贡献!敦煌属于全人类!我们不必那么狭隘,非争个子丑寅卯来不可!否则难免有败家子嫌疑,只会躺在老老老祖宗的身上过日子!当然,陈寅恪先生“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那是针对中国知识界发出的沉痛警示!几十年过去了,这个警示其实没有真正引起任何的“警示”,中国的文史科学研究一直在颓败中,几十年来,活跃在场面上的所谓文史学家,不乏趋炎附势的文化太监或文化流氓,“吾国学术之伤心史”恐怕仍在继续,实在让人痛心不已!绢画-女供养人 敦煌默默展开的历史画卷,有太多让我们普通人吃惊的内容。下图是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的壁画,树上挂的背包款式,即使在现今也很时尚!那可是距今近1200年时的款式!1200年对每个在世上只能活几十年的人来说是漫长的,而对于居于历史长河中的敦煌而言也许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彼时的时尚无异于此时的,因为彼时与此时只有一眨眼的距离! 想象着这个款式的背包,背在唐朝人的肩上;想象着这个款式的背包,背在现代人的肩上;二个不同朝代的人,在时间隧道中相遇,余光扫到对方的背包上,彼此会心一笑;一个今生前世的版本!莫高窟第17窟壁画 在敦煌看壁画,突然“看见”了中国画的线条,下附的女供养人图像,岁月已几乎洗尽颜料,而当年简明的线条仍清晰可见,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姿态、心情和所做的事情,简简单单的线条说出了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于是突然感觉到,自己终于“看见”了中国画的线条。线条-女供养人 打算去敦煌时,是打算看敦煌;去了以后,大“唐”轰然耸立在我面前;无论是那些唐代雕塑、壁画、绢画、文字,还是沙洲市场上那些临摹和木刻作品,让我对于那遥远的“唐”有了些许具体的感觉,却又有点无所适从,那讲究而又包容的“唐”味儿,仅存在敦煌的历史中吗?我们又算哪门子事呢?我们和“唐”味儿有何干系呢?我讲究吗?我包容吗? 2010年7月于上海附注1:敦煌吃住行及视听资料信息吃:敦煌饭店附近有一家叫做“知味”什么的餐馆,记得在饭店门口的鸣山路上有一家莫高饭店底楼,驴肉不错住:敦煌饭店,可携程预定http://hotels.ctrip.com/Domestic/ShowHotelList.aspx行:敦煌饭店可以安排购买机票/火车票,提供包车游览服务。饭店门口鸣山路上有当地的绿色巴士前往莫高窟以及敦煌火车站视听资料:中央电视台(10集)纪录片《敦煌》,中国文物出版社/日本铁木真(6碟)纪录片《敦煌》附注2:《咂巴“唐”味儿》系列相册:《咂巴“唐”味儿》http://photo.163.com/hellowf2咂巴“唐”味儿 (敦煌)咂巴“唐”味儿(敦煌 人们)咂巴“唐”味儿(武则天 唐墓壁画)咂巴“唐”味儿(西安 唐玄奘)咂巴“唐”味儿 (唐大都-西安的厕所)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8-r1306012-journals.html1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