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法国“最美丽的小村庄”:圣锡尔德-拉波皮

法国“最美丽的小村庄”:圣锡尔德-拉波皮

2010-08-23lvping.com
早上5.30起床,6点半出发去火车站赶7.17发往卡奥尔的火车,没想到我们走的很快,居然赶上了6.50出发的车。真幸运。一等车厢的水平与国内的高速列车差不多,尤其是洗手间,不但干净而且连洗手液都有,比巴黎来的夜火车好很多。而且,几乎没有几个人,一路上还陆陆续续下去不少,等到了卡奥尔居然只剩下我俩和一个法国人了。我们只好向唯一的当地人讯问有关情况(因是慢车,见站就停,所以有些小站不报站)。他不但热心的用法语不厌其烦的说明(虽然我们听不懂,但通过他反复的肢体语言我们明白了不少),而且还给了我一份详细的该列火车的时刻表。入法以来,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可以感觉到,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法国人,少到老,男到女,几乎都有种愿意帮助我们的感觉,起码态度都很友好。都说法国人冷漠?我们觉得比希腊人强多了。卡奥尔火车站柜台上的女工作人员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冷漠的一位。当我们拿出法国火车通票,说明我们要去圣锡尔克-拉伯皮的时候,她在电脑上查了一下说,没有火车。我们说,听说在火车站附近有与火车联营的大巴呀,她很肯定地摇摇头说:No!只好出站问当地人了,一位穿着破旧的男人拿着我们写的字条见人就问,从白领到退休的老人,虽然都摇头,但是,态度真的都很好,不但对我们微笑着,尤其好像也没有瞧不起那位衣衫不整同胞的感觉。法国人的人际意识很有意思,早上晨练的时候会遇到街头刚刚“起床”的流浪汉主动热情地向我打招呼,观察他们的眉宇间没有一点儿比你(甚至任何人)低下的意思。又问一位出租车司机,他也不肯去那里。说是不划算。太太已经有些打退堂鼓了,理由是:既然当地人几乎都没有人知道那个地方,肯定不会有什么多好玩儿的。我坚持继续讯问路人,因为资料上说,法国的“最美丽小村庄”大都是因为交通不便,去的人很少,才保持了当年的风貌,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咱北京就有的是,但是,几百年前的高楼大厦就只有到这样的地方去找了。我又转回到火车站门前一直停着的一辆绿色大轿车侧面,看见上面写着是从卡奥尔(Cahors)去往菲亚克(Figeac)的。据我粗浅的法国地理知识,这条路线应该是路过我们要去的那个美丽小村庄的。询问一位站在车边马路牙子上、亚洲人模样的黑衣女人,她冷静的说:可以到,在途中的tOUR DE FAURE站下车即可。我把这条好消息告诉太太,她很不愿意相信那看起来不是本地人的冷脸黑衣女人。正在我们有些争执的时候,绿色大巴的司机来了。女司机看见我们的条子立刻痛快地点了点头。一股突发的兴奋涌上心头,哈,终于可以实现愿望了。而且,当我们上车出示火车通票时,女司机很热情地说,“OK,FREE”。哈,又一次体会出通票的好处。大巴座位的舒服就甭提了,一路上的风景更是可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大片的自然绿色植被与农人们辛勤劳作的农田连接在一起,犹如画报一般。令我会想起曾经路过的奥地利希希公主最喜欢的那个地方(名字忘了,哈)。可惜车速太快,照不到好照片。一小时左右就到了tOUR DE FAURE,在站台上有明确的路牌指示着通往圣锡尔克-拉伯皮(St-Girq-Lapopie)的方向。哦,原来那位黑衣女士也是去那个小村庄玩儿的,既然知道我们与她同路,要是法国人早就告诉我们了,这女人可真够冷漠的。太太这会儿反而没心没肺的与她聊起来,才知道:她原来是个小日本儿。哈,看来对中国人没好感。可以理解,就像咱中国人对日本人没好感一样。从下车的地方走到小村庄有2.5公里左右,但是,一路上风景如画,我竟拍了不下几十张照片。小村的村口附近有一处很大的野营地,可放房车,各种费用在营地口的牌子上清楚地表明着,很方便也很友好。一进村口就看见了耸立在山顶的大教堂尖塔,它明确地告诉各位:最美丽的小村庄到了。村子依山而建,就像是贴着山岩铺上去的。一水的暗红色屋顶,墙面也基本上是比房顶稍浅一些的暗红色。房顶上开着小阳台,而且样式各异。房屋顺着山势交错排列,几乎每栋的阳台上都摆满鲜花。配上围绕小村周围的茂密的绿色山林和蓝天白云,整个小村完全就是一副风景画。尤其是那高耸入云的罗马式教堂尖顶就像是漂浮在白云中,透着与上帝的亲近。进入教堂后发现,外表罗马式的教堂,内饰、窗户和门的建筑形式却已经是哥特式的了。在后来的途中发现,其实很多法国村子里的小教堂都是如此,纯罗马式的教堂已经屈指可数了。再向前走五六百米就到了小村真正的入口,是条叉路,上下两条都能通向村里。如果从下面的入口进入会发现,村口是一堵残缺不全的典型罗马式圆拱的城墙们,和远处山上残留的古城遗址遥相呼应,显示着原来的小村曾经是座城堡。大概是在几百年前法国清理异教徒的过程中被毁坏了吧。图卢兹周边地区曾经是各种基督教流派的滋生地,比如最有名的清洁派。但是,在忠实于天主教的信徒们尤其是法国几代国王们的打击下,新教徒几乎被杀光。活下来的人,大部分跑到了德国、瑞士等新教国家,剩下的就退居到交通不便的山里,修筑城堡,以示对抗,以为这样可以阻止住天主教的迫害,但是后来城堡被毁,人也几乎被杀光了,剩下的不想死的人不得不改信了天主教。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出山与真正的天主教徒为伍,这样就在原来城堡的地方出现了现在这些小山村。村子的建筑风格透着很浓烈的地区味儿,所谓“西班牙罗马式”的基调。在此基础上可见法国军帽式的长尖顶,偶尔还会出现两个尖头,令人想起渥太华国家议会大厅法国部分的顶部形式。类似老式钢盔的德国谷仓式顶棚也有,还有大量的英国的米字交叉建筑骨架,总之是欧洲各种建筑形式的混杂,但是从色调上和整体风格上还是“西班牙罗马式”浓郁些。村子虽然不大,小路还真不少,正所谓“曲径通幽”。小径上,爬满葡萄藤的罗马拱璧、挂满各色风格招牌的小店、偶尔出现的石雕等。上上下下,左拐右转,再加上通往周围绿色山林的土路,如果想探个究竟,多住个几天可能天天都会有新发现。当然,如果只是粗略的观光,两、三小时也就够了。逛逛几条主要的街道;在村政府门前的咖啡馆里喝杯东西;爬到村中最高点看看四周的田园风景,也就很惬意了。返回卡奥尔的公交车基本上准时到达,当地人基本上都是掐着点儿来到车站的,不像我们提前了恨不能半小时。和也是早来了的一位游客聊起来,据她说,法国的公交车通常是略微晚点,如果车早到了会等到标准发车时间在启程的。司机还是来时的那位女士,很和蔼,老远就和我们打招呼。公交车上的电子收款机很科学,司机可根据买票人的情况决定哪站停哪站不停。小小的村交通也达到法国标准了。日本女人虽然冷漠,但到底是同路者,在聊天的过程中告诉我们卡奥尔没太多可看的。听了她的建议,在卡奥尔只玩了几项最有特色的内容。第一是看了大桥。真不愧是欧洲防御式桥梁的No。1,美丽、宏伟又实用,现在仍在使用中。第二是找到了卡奥尔地区生产“黑葡萄酒(因此地产葡萄的颜色很深而得名)”的最有名的厂家在市内的店铺。内中各种黑葡萄酒应有尽有,价格有便宜有贵。据说这种黑葡萄酒是吃图卢兹地区的焖鸭腿最好的佐餐酒。店家主动让我们品尝了一种储藏了24个月的黑葡萄酒,听说我们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拿来的那瓶她说是好的(不是最好的)。不是葡萄酒专家,没喝出什么特别的味道,不过凭良心讲,口感好像真的有点儿涩涩的。第三是到处寻找卡奥尔生产的一种奶酪,可惜时间有限,加上三点了很多餐馆都关门,只好在一家咖啡馆里吃了一顿快餐。一个大的肌肉蔬菜三明治加上一个蔬菜奶酪三明治(这奶酪没准儿就是那种呢!),吃的很撑,才六块八毛欧元,很实惠。卡奥尔市真的没太多特色,一条两边栽满法国梧桐的大街就算是主大街了。和图卢兹的几条宽一些的大街很相似。回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要坐的火车需预定,每人预定费3欧元,而且说没有三点半的了,最前一班也是七点多的,只好先确认了。等三点半的车人来了,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和列车员商量,没想到他很痛快地就答应了。想到在希腊锡米岛被当地船务工作人员坚决拒绝的事,心里对法国人又增添些许好感。预定的时候,柜台上那个法国女人坚持说,七点以前的车全部满员。哈,要不就是法国火车电脑系统太笨,要不就是那个女人太笨。我们“蹭”上的这辆火车,二等车厢内有的是座位。虽然我们持有的是一等舱通票。只要能按时回来,值了。哇!找遍了这次出行的照片,居然一张卡奥尔的都没有,真倒霉,可能在路上误删除了。一个职业流浪汉和白领通往小村庄路边的风景法国最美丽小村庄的标识小村全景全村的制高点是大教堂显然具有军事功能。西班牙罗马式老日尔曼式小村周边小村里还有现代艺术美术馆,哈,这奶酪只有图卢兹地区有,好吃且特别。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716-r1305516-journals.html3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