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大足参佛

大足参佛

2011-05-25lvping.com


  

    

  

      

  

    

  

        大足行一,攻略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石窟艺术瑰宝,可与云冈、龙门、敦煌齐名。只是相比之下地处内地山区,且景点分散,交通不便。大足石刻比较集中规模比较大的景点有五个: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可以县城为中心,一般去北山、宝顶山就可以了,有时间可去南山看看。飞到重庆,机场就有长途汽车站,目前每天去去大足的车有两班,12:30和17:00,票价53元。如果赶不上就乘坐去荣昌的车,票价58元,在高速公路邮亭站下车,再搭乘去大足县城的车10元票价。到了大足要声明老站,因为返程车在老站。不要在新站下车。老站附近很多旅店宾馆,我住兴足宾馆,没讲价标间90元,24小时热水,空调,可上网,服务员很热情。门口有几个小吃摊,车站向北有步行街小吃,有大足特色盐排骨、牛肉汤、火锅等,当地盛产枇杷,质量好的六元一斤。车站斜对面有公交车站,一元钱1路车到“宝顶路口”,然后再上去宝顶的车,3元票价。宝顶山有老街,实际是商业街。有三轮车揽生意不要理他,因为拐过去不远就到大门口。门票(含北山联票)170元,如果喜欢石刻艺术就不算贵。大足县城是个盆地,绿化很好,看上去生活安逸,适合居住。可遥望南、北两塔,塔附近便是南、北石刻。可步行,可打车5元。北山石刻要出示联票,南山要5元票钱。回程车8:00,13:00两班,直达机场,用时3小时左右,中途多次上下客。大足长客站可算四通八达,想去哪里都有车。重庆机场繁忙,误点率很高。最后一点最重要。中国石窟艺术博大精深,年代久远,雕刻形式、技法、题材多种多样,经变,本生,本行,宗派,变化多端。石刻雕像艺术是一种象征艺术,但其更深层的含意并不能从形象本身直观地看出,而是需要就形象所暗示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意义方面去领悟,大足石刻又是儒释道合处,故事繁多,必须先做功课。可登录大足石刻博物馆网站,事先了解有关知识和故事。否则就糟蹋了时间和金钱,更糟蹋了这世界级瑰宝。宝顶山讲解用无线耳机,蹭导较为不方便,另外,导游讲的东西只可作参考,因为她们只是程序性工作,常常搞错,误导。再说,跟着走也不自由。二,游记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继云冈、莫高、龙门之后,今日在大足望像兴叹:没个十天半月不能了解皮毛,可惜我只有短短一昼夜。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公布的摩崖造像无数。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摩崖造像最有名。大足石刻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早早地赶到宝顶山,不料八点半开门。等到八点五十售票处才开始办公,被隔在宝库外面,急煞我也。九点钟第一个冲进大佛湾先狂拍六百张照片,再细细端详,此时游人如织了。大足宝顶山有一方阴刻:“西竺一脉”,说明石窟艺术源于印度。但中国石窟造像与壁画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不是完全抄袭犍陀罗艺术。特别是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已经渺无云冈那种犍陀罗痕迹,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大同,洛阳和敦煌石窟。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使石窟艺术表现出更多生活化内涵和情趣。导游说大足石刻初凿于晚唐盛于宋,属于中国石窟艺术的晚期作品。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反映了宋代孔、老、释迦皆至圣的三教合流思想。如北山石刻中的“古文孝经碑”及宝顶山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皆说“孝道”,而“孝”则是儒家信奉之人伦纲常,佛教无“孝道”一说;正相反,佛教宣扬的是“因果轮回”,而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仅是“轮回”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三家长期以来既斗争又融合的事实甚多,大足石刻便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又一实物例证。大足石刻严格说应是宋代文物,反映了宋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审美时尚、美学理念和宋代美术所达到高度艺术水平。华严三圣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略作微笑。衣纹简练,灵活而又含蓄的眼睛显得更加秀美,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释迦涅磐圣迹图,释迦右胁侧卧,安详自在,作熟睡状。身前18尊弟子半身像,依次排列,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静穆庄重,或浓眉细眼、或年轻睿智、或虔诚大方、或充满自信,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整座造像气势宏大,意境深邃。其实说深邃也是模糊的,只是被震撼、仰视时的一种感觉,《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等凡夫俗子,本来就是佛前旅游,怎能领会佛之意境?北山观无量寿佛经变相,源于净土宗传说。前些年去庐山西林寺,据说那里是净土宗的源道场,东晋慧远在庐山结社念佛,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被后代奉为净土宗始祖。净土宗宣扬西方净土人情伦常,衣食住行,气候物产尽善尽美。宣称人人皆有佛性,连那些十恶不赦的罪人,只要真心修善持戒,反复诵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也能去极乐世界,过上无限美妙庄严的生活。观经便是经典之一。北山的这座石窟正中刻阿弥陀佛,螺髻,金身,头顶四道无量毫光横贯龛顶。左有观音,右有大势至菩萨,皆宝冠僧衣,肃穆庄严,这就是“西方三圣”。“三圣”身后,旗幡神圣,五彩迸发,香花宝盖,精美异常,诸多徒弟或簇立四周,或坐于莲上,或漫游在廊宇之间,或列坐筵席之首,或扶栏观望,或潜水游戏,均以佛为师,以菩萨为友,亲善和睦,诗曰“西方净土七重栏,七宝庄严数百斑,琉璃作地黄金色,诸天楼阁与天连”,好一幅极乐美景。说起大足石刻一般只说宝顶和北山,游客一般也只去这两个地方。其他与宝顶和北山一起列入世界遗产的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三处摩崖造像很少有人去。南山共有十五龛造像。都以道家作品为主,不仅是南山的特点也是大足石刻一绝。三清古洞是南山最大的石窟。石窟外盖有三间宽阔的正厅,将石刻包容在其中。厅前檐下挂着一块横匾,题写着“怀柔清虚”。三清古洞是典型的中心柱窟,正中是大石柱,开口方向朝外。中心石柱内正面上方雕刻三清。这三位是道教领导核心,政治局常委,即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及太清太上老君。两侧上下刻有四御,即东西南北四位天帝。石雕略有破损,但色彩还算鲜亮,只是看上去不太像原著。中心柱前两侧有两根盘龙石柱,龙为金色,柱为红色,显得很古朴。石窟两壁及后壁刻有三百六十尊应感天尊,虽已经破损不堪,却一定是真迹。三清洞的左、右壁外侧,各有一元君,即金母元君和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对地位较高的女仙的尊称。二元君皆梳髻,凤冠霞帔,端坐于双龙头靠背椅上。金母元君亦称金母、西姥、王母娘娘。葛洪说她是盘古的女儿。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教认为她应九气以生,受玉帝之命,统率岳府神兵,考察人间善恶。真武洞的主像为真武大帝,黄帝时人,得玉清圣祖传授无极上道,命其赴太和山修炼,久而得道飞升,玉帝册封为玄武,太和山即因此更名为武当山,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意,宋真宗因避所尊圣祖赵玄朗讳改玄武为真武。据说真武精于剑法,是武当剑派的始祖。真武洞顶有一太极图壁画。太极图的作者是唐末、五代、宋初道士陈抟。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陈抟的太极图中黑白为阴阳,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陈抟认为太极本体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黑中有白,是阴中有阳,阳中含点黑是阳中有阴,阴极复阳,阳极复阴,太极内部阴阳两个方面的运动变化产生了宇宙和人类世界,这一观点来源于《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统。”《周易参同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太平经》:“极上者当反下,极外者当反内”“阳极反阴,阴极反阳”。陈抟继承发展了《周易》《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并第一次用太极图的形式表现了一观点。道教的名堂无数,时间紧迫,无法细研究,先都拍下来再说。记下了南山山门楹联—— 南山翠屏,南塔如云,南进南出齐赏南山秀色;广华南禅,广聚道仙,广雕广刻媲美广大神州。夸张了点儿。三,总结和概括:石窟游,本质上是游文化、游历史,内涵丰富。当然石窟多在景色迷人之处(云冈例外)。相比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多了艺术欣赏和历史文化的学习领悟。石窟游检阅各种雕塑技法,泥彩塑和壁画,了解佛本生经变,儒释道故事,及佛像崇拜的历史沿革。从云冈到龙门莫高再到大足,就是汉、魏晋南北朝到唐、五代十国再到宋、明,记录和反映了这些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迁,也是一个西佛东渐,印度佛教与中国社会生活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先是模仿西域样式、犍陀罗风格,继而融会中西,接近汉民族的审美形态,到了大足时代中国造像技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题材含有更多的世俗成分,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石窟石刻全都与宗教信仰有关,而宗教信仰的门派总是随着时间、地点、发展情况而不同,这就需要全息全景地了解儒释道,本生、本行、经变、相变,累并快乐着。大足石刻从初唐至明清,前后绵延1200多年,题材广泛,气象壮观。世俗色彩浓郁,石刻珍品比肩接踵,处处透着一种俗丽娴熟的美,甚至那些色彩涂抹得让人感觉俗气。这种俗气还从父母十恩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图、大方广十恶品经变图、牧牛图等散发出来,当然这种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的俗是大足石刻的“这一个”。在大足,最欣赏最喜欢参观用时最多的是北山的数珠观音和水月观音。数珠观音赤脚立于莲花上,活脱一位古典美人。她腰肢袅娜,呈“S”三道弯式。双眼脉脉含情,似乎在等待,又好像陷入某种愉快的回忆或幸福的遐想。她那微瘪薄唇角露出纯洁无邪的神情。温润的春风拂乱她身上的披帛,静中有动,使人看去更见风韵,欣赏家称之为“媚态观音”。水月观音更绝,微侧坐姿,一臂支撑于座上,另一臂搭于屈起的膝上,正悠然地观看水中之月。水是美的,月是美的,她的姿态更美。若不是佛冠、飞带,简直就是一位生活中妙龄女郎的再现。呵呵,罪过罪过,亵渎了佛。大足石刻与其他石窟的共同特点先是利用山清水秀世外桃源绝情洗欲来烘托造像的美学效果,继而利用石窟位置造势,参观者活动区域狭窄而雕像高大,气势雄伟。参观者无论远近(特别是进洞)只能仰视,身后无退身余地,于是造成雕像特别高大,自己特别矮小的效果,大佛湾最典型,这叫“无能见顶”。石窟游是文化游,也是旅游者的境界游。从游山玩水到体悟历史文化是一个境界升华的过程,是从身心愉悦到哲学愉悦、精神愉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旅游。通过游历云冈、莫高、龙门和大足,旅游变成了挣脱世俗沉疴惯性,将空洞心灵变成开阔心胸的过程,哪怕只是暂时的。从仰平俯侧背各角度欣赏精美雕像,美轮美奂之中还有一丝痛苦隐隐作痛: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脑子里没有货,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脑子里就那么点儿货。真谛啊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20025-r1324581-journals.html1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