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卢浮宫-古希腊雕塑 官方推荐参观线路 |
卢浮宫-古希腊雕塑 官方推荐参观线路 |
2011-06-22lvping.com |
参观路线:古希腊雕塑 参观日:周一,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参观需时:1小时30分钟 这条导览路线邀请您跟随古希腊雕塑的发展轨迹进行参观。 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主要以人体外形为灵感,创造了以塑造人体为中心的艺术形式,并力图以最好的方式展现它。在希腊,所有以人体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品都是力求完美的。竞争意识曾是希腊社会赖以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古希腊艺术家们不断精益求精。因此,在不到七百年的时间里,人体雕塑从以简单图形为表现手法的几何艺术,已经完全进化到美轮美奂的《米洛的维纳斯》(Vénus de Milo)雕像,及《波尔格塞的斗士》(Guerrier Borghèse)!同样,在公元前一千年这段时期内,古希腊文明奠定了往后西方所有艺术创作的发展基础。 沿着这条按年代划分的导览路线,您将穿越古希腊艺术的各个重要时期:几何时代、东方化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最后到达希腊化时代;所选择的展品将使您能够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艺术特征。其中,特别值得关注几件希腊雕塑的杰出代表作,它们为后来数百年中的西方艺术家提供了灵感的源泉。 路线 朝德农馆的方向走。经过检票口后,登上左边楼梯前往原为拿破仑三世马厩(施工中,临时关闭),现已成为前古典时期希腊艺术展厅。从这里,我们将开始希腊雕塑的导览。由于卢浮宫博物馆时常外借或修复藏品,因此在参观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个别展品不在原位的情况。敬请谅解。 女子头部小雕像 评论 这些在今天以其简单的线条触动人心的作品,仅仅是一尊雄伟雕像的部分残片而已,其余的残片您可以在左边的橱窗里看到。它们的确切用途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谜,我们按照惯例将其统称为“偶像”,“艾多隆”(eidolon),在希腊语里意为“形象”。 这些被称为基克拉迪科之偶像的作品,在位于希克拉迪群岛中的阿玛格斯岛创作而成,创作时间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两千年间。 路线 请向前走到您左边的玻璃柜前,在它的上方写着:“几何时代”(Époque géométrique )。 希腊:前古典时期的艺术展品,几何时代的陈列品 评论 几何时代是希腊艺术编年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大约从公元前900年一直到公元前700年,也就是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在这段时期,古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文字,同时也是创作了伟大的希腊史诗《伊里亚德》与《奥德赛》的作者荷马:公元前八世纪末古希腊著名的行吟诗人)生活的时代。艺术史学家将此时期冠以“几何时代”的名称,与这个时期陶瓷制器皿上简洁的几何装饰图案密不可分。 在几何时代末期,即公元前八世纪,人物和动物形象在陶瓷器皿或小件青铜物品上频繁出现。古希腊最早的雕塑也是由高十厘米左右的青铜制小雕像组成,在众多的万神庙里被当作祭品献给诸神,正如最享有盛名的奥林匹亚万神庙一样。这些最早期的雕塑由三角形和其他基本式样组成。为了进一步取悦诸神,每一代艺术家在力求更忠实地再现人体的同时,还为其作品添加上创新的元素。这种不懈的追求使古希腊在三百年后过渡到了古典主义时代的最初阶段。 路线 请往前走到下一个位于展厅中央的玻璃柜前,您看到的是一尊女子立像。 女子小雕像《奥塞尔女郎》 (Dame d'Auxerre) 评论 公元前七世纪左右的“东方化时代”,在古希腊开始出现大型雕塑。这个时期之所以称为东方化时代,是因为近东地区国家和埃及对古希腊艺术之风格和技巧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的商人给希腊带来了布料、象牙及首饰,并使埃及和地中海东岸地区的艺术题材得以传播。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古希腊殖民地以及一些古希腊文献,都证实了希腊萨默斯岛的两位雕塑家是在埃及学习了相关的工艺。这些为希腊人所认可的仿制对他们并不造成任何妨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的门生)更断言说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改进了这些“舶来”文化。 这尊高七十五厘米的《奥塞尔女郎》雕像,她的真实身份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她是一位女神?是侍奉天神的女仆?还是一个普通人?无论如何,这尊雕像是古希腊艺术最早的石雕之一。她在约公元前七世纪末三十年,于克里特岛制作而成。雕像在十九世纪末被重新发现,在法国中部城市奥塞尔(Auxerre)举行的拍卖会上竞拍,因此而得名《奥塞尔女郎》。雕像的其中一些部分曾被着色,正如其衣履的切口所显示的一样。她的厚重的长发垂在脸庞两侧,赋予雕像些许埃及遗风。 路线 请继续往前走到下一尊大型无头雕塑前。她位于展厅的中央。 克拉米耶斯(Chéramyès)群雕之少女雕像 评论 在古风时代初期(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480年),雕塑家们从创作小雕像发展到大雕像,从采用石灰材质发展到大理石。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两类雕塑的典型:裸体年轻男子雕像(古洛斯:" kouros ",希腊语名称)以及穿衣少女雕像(科洛:" korè ",希腊语名称),这两类雕像一直延用到古希腊艺术的末期。 这两类典型雕像也使雕塑家得以研究作品的肌肉如何于骨骼上分布,以及衣履的褶痕如何覆盖在躯体上。这些少女雕像应该是代表了终生侍奉诸神、手中常持有祭品的侍女。 在您看到的雕像遮盖大腿的纱幔边缘,一行铭文表明这尊雕像属于萨默斯岛的克拉米耶斯人供奉给女神赫拉(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妻子与姐姐)的群雕之一。在衣履的覆盖下,艺术家试图展现出一具真实的女性躯体——请注意隆起的腹部和高耸的胸部,正如少女在呼吸一样。他同样通过衣衫的质地来表现人物:请观察少女右手大拇指所捏纱巾细腻的透明感,以及史彤(chiton:古希腊人所穿的宽大的亚麻长裙)的平行、紧凑的衣褶,或者赫玛匈(himation:右肩上用一排饰针固定住的羊毛大衣)散落的下垂部分组成的一系列扇形小褶痕。 路线 请往前走几步,在您的右边,将看到两尊男子半身雕像。 古洛斯年轻男子半身雕像 评论 这两尊古风时代的男子半身雕像,是古洛斯(kouros :希腊语名称)年轻男子雕像的典型代表,证明了这个时期埃及文化对古希腊艺术的影响。我们从雕像的姿势中看到埃及元素:正面站姿,左腿向前迈,双手下垂紧贴身体。 然而,在古埃及艺术中裸体雕塑甚为罕见,但在古希腊艺术中,却以全裸的形式展现男子雕像群古华(kouroi :希腊语古洛斯kouros的复数形式)。 事实上,裸体在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里是很常见的:人们通常全裸从事体育运动,尤其是参加诸如在奥林匹亚举行的、聚集了古希腊各城邦的大型泛希腊竞技运动会时。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展现裸体同样是为了表明他们的身份以及显示希腊文明的进化程度。 男子雕像群古华可以表现天神、侍奉诸神的仆役、取得胜利的竞技者,甚至可在墓地上描绘死者的遗容。古希腊的所有艺术家们都采用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尽管古洛斯年轻男子雕像的样式雷同,但艺术史学家能通过研究城邦及艺术流派的不同风格来确定这些雕像的出处 :正如雅典城邦的雕塑家与阿尔戈斯城邦的雕塑家所作的古洛斯年轻男子雕像不尽相同。 艺术家们力图通过更准确的写实方式表现骨骼与肌肉,以使雕塑作品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人体,从而创造永恒的完美形象。这种写式风格的演进让我们得以从年代上划分这些作品。我们从雕像胸部轮廓及腹部肌肉的塑造,可以得知这两尊年轻男子雕像制作时间相差二十年。 路线 请笔直往前走到展示男子半身与马头雕像的玻璃柜前。您将经过另一尊来自帕洛斯岛的古洛斯年轻男子雕像。请注意,他的外形比前面我们所见的同类型雕塑更显丰满。 骑士头部雕像《让柏的骑士》(Cavalier Rampin) 评论 和那两尊男子半身雕像一样,《让柏的骑士》(Cavalier Rampin)雕像也源自于古风时代。它于十九世纪在雅典古卫城被发现,而发现者是法国外交官让柏(Rampin),这尊雕像因此而得名,并享誉世界。 一如前面介绍的作品,雕像更着重用线条,而不是用立体形态来表现人体结构,躯体轮廓看上去更象是画上去的,而事实上它是塑造成形的。这件作品与其它雕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姿态,且躯干不是完全呈正面姿势。跨于马上(我们今天只保存了马部分的碎片)的让柏的骑士,佩戴着由橄榄枝花冠,表明他赢得了竞技体育比赛的胜利。他浓密的头发和胡须得到了精心的刻划。您所看到的骑士身体雕塑是一件复制品;其原作现藏于雅典的古卫城博物馆。 古风时代的雕塑特征之一是作品脸部生动的、永恒的微笑。这个微笑的神情仿效同时期的埃及雕塑,但并不是用来表达喜悦之情,因为在描绘垂死者的雕像上也能找到这一表情;这种表现手法主要是雕塑家用来刻划脸庞下半部分时所用的写实的技巧。 残存的红色使雕像的双眼、浓密的须发看上去栩栩如生,并帮助复原了嘴唇四周的小胡子。然而,我们还远无法看到这些大理石雕塑的原本面貌。事实上,所有古希腊雕塑作品的某些部分都曾被绘上颜色或镶嵌以金属饰物,但仅有几件作品还依稀能辨认出其上的色彩留下的暗淡痕迹。从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雕塑陆续出土开始,很多人都一致认为古希腊艺术的色调为一成不变的白色,但当我们看到这些曾长年累月埋藏于地下的作品时,不禁惊叹它们在今天仍能展现其一如既往的鲜艳色泽。 路线 请往前走到展厅的尽头中央,您将在阶梯的底层看到一尊大型人体躯干雕像。 男子躯干雕像 评论 古希腊艺术家们的竞争意识,是典型的希腊式精神,也解释了为何写实主义雕像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古典时代初期(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323年),古希腊艺术家们就达到了写实主义的高度。 这尊完成于公元前480年的雕像完美体现了近似真实的人体躯干。腹肌和肋骨上的锯肌刻划得栩栩如生,但雕像还保留了一些临近的古风时代的痕迹:耻骨上的毛发以装饰性极强的手法进行描绘,腰部的弓形弯曲过于明显。除开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右侧肩胛骨的线条表现出手臂前伸的姿态。右胯骨比左胯骨略高,右臀的肌肉收缩展现了男子站立时以单腿支撑身体重量的自然姿态,恰恰与古洛斯年轻男子雕像的僵硬刻板形成对比。 在这个时期,古典主义雕塑家们的研究题材多种多样,但以塑造男子的躯体为主,他们还力图表现躯体的动态。我们在《让柏的骑士》雕像上看到的古风时代的微笑表情,在古典时代作品中已经消失。 您在阶梯的上层能通过欣赏奥林匹亚神庙的装饰残片,领略这些古典时代的艺术特点。一座神庙的模型让您能重新组合这些在遗址发现的残片。 路线 取道您面前的楼梯一直走到底层,通过朝向战神圆厅(Rotonde de Mars)的入口进入到第6展厅。伊希斯女神头像就在您的右边。 伊希斯女神头像《拉伯德的头像》(Tête Laborde) 评论 伊希斯女神头像《拉伯德的头像》:是巴特农神庙装饰西侧三角楣的女子雕像残部。公元前448年至公元前432年间。 这尊表情沉着的脸部雕塑来自于巴特农神庙的三角楣装饰,这座神庙矗立在希腊雅典城中心陡峭的古卫城山丘上。巴特农神庙的外部艺术装饰于公元前450年,在希腊古典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菲迪亚斯的监工下完成。 菲迪亚斯建造了巨大的雅典娜女神雕像,而雅典娜女神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保护神,这尊雕像是雅典人敬献给女神的祭品,感谢她保佑他们战胜波斯人凯旋归来。这尊雕像高十二米,用象牙和黄金(有一吨之重!)镶贴而成,并以木支架承托。这一类以黄金和象牙制成的雕像曾是最享有盛名的。 在同一展厅中靠着左边墙壁的一侧,您将看到一尊以缩小比例仿制的雅典娜女神的大理石雕像,这件复制品是于古罗马时期完成的。菲迪亚斯为奥林匹亚神庙创作了另一尊以黄金和象牙制成的雕像:众神之王宙斯雕像。在古代,这尊雕像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您可以在奥林匹亚神庙的模型中欣赏到雕像的复制品。 重新回到伊希斯女神头像,在希腊神话里,她是给诸神报信的使者。其脸部比例遵循了精确的标准:脸部的总高度是鼻子高度的三倍。如果从侧面观赏其头部雕像(今天鼻子和嘴巴部分有残缺),可以看到其鼻子的线条延伸自前额: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希腊式侧面像。女神脸部没有一丝感情的流露,任何事物也无法打扰女神这份永恒而抽象的完美。人们力图去表现天神的美态,而不是反映现实世界。 路线 在同一个展厅墙壁上,您可以欣赏到曾用作巴特农神庙东侧檐壁装饰的厄嘎斯婷娜少女之板雕残片。 《厄嘎斯婷娜少女之板雕》(Plaque des Ergastines) 评论 在这块巴特农神庙东侧檐壁的装饰残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被称为厄嘎斯婷娜 (Ergastines:每年被选出来侍奉雅典娜的年轻女孩) 少女们的雕像,她们的职责是在一年一度的巴拿特纳亚(Panathenaia)庆典时,纺织敬献给雅典娜女神的佩泼洛斯女装(peplos:羊毛裙)。 这件作品中,理想化的神灵世界的美感被若干写实的细节弱化:如刻划得栩栩如生的男子手臂上的肌肉和青筋,以及少女们所穿佩泼洛斯的裙裾的细致织纹。此外,雕塑原本的颜色(蓝色和金色)已褪去,使其不复昔日的华丽,而显得朴素。 某些历史学家认为,从巴特农神庙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出古典主义艺术已经在抽象主义与写实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艺术派系之间取得近似完美的平衡。 路线 笔直向前,然后向右转,您将欣赏到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之一:《米洛的维纳斯》(Vénus de Milo) 阿弗洛狄忒,《米洛的维纳斯》(Vénus de Milo) 评论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至公元前31年)是古希腊历史上最后一段辉煌时期。这段时期始于征服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驾崩之际。亚历山大大帝是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的国王,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死后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随后由于各派利益相左而分裂成不同的王国。直至公元前二世纪,希腊艺术家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而成为罗马帝国的臣民。为了取悦古典主义艺术的爱好者——古罗马人的欢心,前者逐渐抛弃了艺术的创新。 《米洛的维纳斯》(Vénus de Milo),更确切地说,是《米洛的阿弗洛狄忒》(Aphrodite de Mélos)(米洛岛是1820年雕像被发现的小岛),是古希腊最后一批伟大艺术作品的原型之一。她是爱与美之女神,被希腊人称为阿弗洛狄忒,被古罗马人称为维纳斯。雕像大约于公元前100年左右创作而成,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它完美融合了古典主义时期典型的沉着淡定的脸部表情以及希腊化时代写实风格的裸体,完全符合古罗马人的审美观。《米洛的维纳斯》原作绘有多种颜色,并缀以首饰。希望对《米洛的维纳斯》有更深入的了解,请阅读作品的详尽介绍。 路线 请向后转,顺着长廊前往雅典娜女神雕像。离开古希腊原创作品后,您将来到以古典主义时期的古希腊雕塑为原型的古罗马复制品中间,而这些古希腊雕塑的原作在今天几乎已销声匿迹。请欣赏在您右边“狄亚多梅诺斯”式男子半身雕像。 “狄亚多梅诺斯”式(Diadumenos)男子半身雕像 评论 这尊雕塑创作于罗马帝国时代(公元二世纪上半世纪?),根据伯里克雷托斯于公元前440年至公元前430年创作的青铜雕像原型复制而成。 古典主义时期曾涌现过一批伟大的艺术家,而今天我们只能看到以他们的作品原型而制作的古罗马复制品。事实上,古希腊作品的原型已难觅踪影。然而,古罗马人极其热爱古希腊艺术,并大量复制古希腊雕塑中杰出的代表作,以装饰庭院、体育场或温泉浴室。这些古罗马时代的复制品大多以大理石制成,重现了在基督教盛行的时期被摧毁的古希腊青铜雕塑原型的风采;它们也让我们能够大致勾画出某些古希腊雕塑家的艺术生涯。 创作者以希腊文和拉丁文记载的文字,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信息,但遗憾的是,它们没有留下任何图片。约公元前440至公元前430年,居于阿尔戈斯的古希腊雕塑家伯里克雷托斯整理出了一套名为« 佳能»(在希腊语中意为规则)的人体比例准则,其中包括了一整套的计算法则:例如头部高度必须为人身高的七分之一。此外,伯里克雷托斯还被认为是 “contrapposto”的首创者。这种姿态是以一条腿支撑身体的重量,另一条腿在放松状态下微微弯曲,胯部和肩膀向对立面倾斜,呈现出了肌肉发达的躯体在休息时的自然而优美的状态。这尊破碎的半身雕像完整原型为一位田径运动员将胜利的头带系于头上(希腊语diadoumenos意为系带之人),它完美展现了由伯里克雷托斯重新定义的人体比例。 路线 请向后转步入长廊。向右走到第17展厅,展厅的名字是卡娅第德大厅(Salle des Caryatides),卡娅第德是指您在展厅入口处看到的以女子形象雕饰的圆柱。这条参观路线接下来要带您去的展厅里,作品现在还没能向公众展出,这个展厅里展出了狄安娜女神的雕像 ,它是普拉克西特利斯古希腊文化史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的杰作。 阿弗洛狄忒,《珍妮特斯克的维纳斯》(Vénus Génitrix) 评论 这尊雕像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古罗马作品(公元一世纪末或二世纪初)。 在卡娅第德大厅展出的是在古罗马时期,根据希腊化时代古希腊雕塑原型仿制而成的作品,而雕塑原作的踪迹已无处可寻。 公元前430年,一场鼠疫席卷了雅典城,与此同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爆发了古希腊各城邦之间的战争。随之而产生的是古希腊人严重的精神危机:人们不禁自问,天神怎会令如此不幸的灾难降临人间。当时,为了忘却天灾人祸带来的痛苦,艺术家们似乎转而追求女性化的温柔优雅之美。 阿弗洛狄忒,(或古罗马人所称的维纳斯),身为爱与美之神,其重要性得到不断提升。描绘她的作品中裸露的尺度也逐渐放开。当时,女性裸体在艺术作品中还非常罕见,仅见诸于宴会器皿上所描绘的交际花形象。 传说中阿弗洛狄忒在大海中诞生。“沾湿”的衣服褶裥,使维纳斯在其衬托下若隐若现,更突出了女神的身体曲线。所有紧贴其身体裸露部分的衣服褶皱线条,都顺延向其下体的三角形区域汇拢。 维纳斯头部的倾斜度是前所未有的:女神看上去以仁慈的姿态向前来朝圣的信徒俯下身子。她的脸部轮廓与巴特农神庙里的伊希斯女神极其相像。这又是一张表情沉着、永恒不变的脸庞,只能从浓密的头发及佩戴的首饰(注意为佩戴耳环所穿的耳洞),才能展现其女性特征。雕像遵循了由伯里克雷特所创立的人体比例准则和“contrapposto“的姿态,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雕像厚重感。 在您四周观察一下,看看能找到多少艺术家采用同样的创作方式,并在每件作品加入新元素(例如换一条腿作为支撑点、雕塑斜倚在圆柱上……) 路线 这条参观路线接下来要带您去观看的作品,现在还没能向公众展出,但您可以在卡娅第德大厅欣赏其他描绘阿弗洛狄忒女神的众多雕塑。 《克尼德的阿弗洛狄忒》(Aphrodite de Cnide)式女子半身雕像 评论 这尊雕像是罗马帝国时代(公元二世纪?)的作品。 位于您左边的维纳斯雕像只露出胸部,而照片中看到的《克尼德的阿弗洛狄忒》,却呈现出全裸的姿态。其原型应为左手持垂下的衣衫、右手遮盖其生殖部位;在面朝窗户的小玻璃柜里,您可以看到其他同一式样更为完整的雕塑。 《克尼德的阿弗洛狄忒》是古希腊大型雕塑艺术中首个闻名于世的完整女子裸体雕塑。《克尼德的阿弗洛狄忒》原型是活跃于公元前四世纪的雅典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的作品,他在西方艺术中被奉为女子裸体雕塑的始祖。根据一位古代作家的描述,普拉克西特利斯所创作的裸体雕塑被科斯岛居民拒之门外,他们震惊于女神像的一丝不挂,宁可要一尊披上衣服的雕像。于是,裸体的阿弗洛狄忒被克尼德城邦(Cnidos :位于现在的土耳其)的居民们买了下来。 和并不是很丰满的外形相比,雕塑的姿势更突出了其女性特征,并通过胯部的浑圆轮廓和并拢的双腿得以展现。雕塑背部的曲线细腻。这是一项创新:公元前四世纪末的艺术家们打破了以往雕塑只注重正面构思设计而忽略背部刻划的传统。 在古代,《克尼德的阿弗洛狄忒》正如今天的《蒙娜丽莎》画像一样闻名于世。根据当时作家的描述,最令慕名前来的朝圣者过目不忘的,是其“含情脉脉”的眼神。 路线 请你回到展厅入口,欣赏整理鞋履的海尔梅斯神雕像。 《海尔梅斯整理鞋履》(Hermès à la sandale)之雕像 评论 在卡娅第德柱大厅展出的是在古罗马时期,根据希腊化时代古希腊雕塑原型仿制而成的作品,而雕塑原作已无迹可寻。位于壁炉前的雕像是利西波斯原作的复制品;再往前走,您将看到的是研究这一独特非凡、迭宕多姿的时期艺术多样性的雕像作品。 青铜铸造大使利西波斯与普拉克西特利斯是同一时代人,并作为征服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宫廷御用肖像雕塑大师。他对雕刻男子躯体尤感兴趣。很大一部分作品出自他的工坊。 海尔梅斯神作为向诸神报信的使者,其捆绑鞋带的雕塑是利西波斯的代表作。但请注意:他的头部来自于仿制同一作品的另一尊复制品,与他的身体相比,比例显然太小,雕像大腿下方被不合时宜地放置了一截树干,这截树干是古罗马艺术家将青铜制的利西波斯原作复制到大理石上时添加上去的。利西波斯在作品中加长了伯里刻雷托的人体规范比例“佳能”,身体各部分和肌肉都显得更加纤细。 在您的左边,由利西波斯所创作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肖像周围,您将看到哲学家们的肖像。全身像成为希腊化时代极受雕塑家们青睐的创作题材,遗憾的是古罗马的复制品仅仅仿制了其头部。 路线 请向前走,在您的左边,是一尊男子手腕绑悬挂于树干的雕像。 《受刑的马西亚斯》(le Supplice de Marsyas) 评论 希腊化时代创作的艺术品呈现崭新之貌,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位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帕加马古城里的雕塑以刻画成群结队的战士们悲怆痛苦的神情及阵亡的姿态为主。浮肿的肌肉、精心描绘的异族人脸部轮廓以及伤口流出的殷殷流血都是这些雕塑的创新之处。 体现了这一创新的震撼人心的典范就是这尊森林之神马西亚斯(Marsyas:希腊神话中生着羊角及羊蹄的半人半兽神)雕像,他竟然敢于向被尊为太阳神与艺术之神的天神阿波罗发起挑战,比试谁的奏乐技巧更胜一筹,落败后被判将身上的皮活生生地剥去,雕塑描绘的正是他被悬吊在松树上,等待接受惩罚的情景。 该作品避开了古典主义雕塑家所注重的雕像的重心问题,转而研究男性躯体的外形塑造。光影的明暗交替为这尊肌肉紧绷的雕塑增添了一丝悲伤的情绪。甚至有考证说这尊雕像对西方艺术家创作的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森林之神看着准备向其施刑的刽子手,痛苦万分的脸部表情被凹陷部分的阴影衬托得惟妙惟肖。 在您前方稍远处、左边窗户旁虚构的荷马肖像上也展现了同样的写实主义风格。荷马是古希腊享有盛名的诗人,著有史诗《伊里亚德》及《奥德赛》。乱蓬蓬的胡须、沉重的眼皮覆盖着失明的双眸、年长而松弛的肌肉,这些都是帕加马的雕塑家们独特写实主义风格的真实写照。 路线 请走到长廊的尽头,矗立在您面前的是四根饰有女子雕像的圆柱,我们称之为卡娅第德(Caryatides :意为女像柱)。在圆柱旁,您将看到一尊卧于床垫上的人物雕像。 《沉睡的海尔玛弗狄忒》(Hermaphrodite endormi) 评论 海尔玛弗狄忒(Hermaphrodite)是海尔梅斯与阿弗洛狄忒的儿子,这两位天神在之前我们已见过雕像。美少年海尔玛弗狄忒拒绝了水仙子萨拉玛西斯(Salmacis)的仰慕和追求,水仙子为了能与他永远在一起,遂要求主神宙斯将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从此海尔玛弗狄忒成为雌雄同体。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古罗马复制品,古希腊原作是于希腊化时代雕刻而成的。这具女子的躯体显得如此柔弱无力,但参观者绕雕塑走一圈,就会发现其男性生殖器清晰可见,其造成的夸张效果令人惊讶不已。 描绘优雅体态的身体曲线、精心雕刻的脸庞及身体裸露部分都是普拉克西特利斯作品的真实写照,但其对比手法(正面/反面,女性/男性,睡姿/头向侧卧的相互对照)仍展现了希腊化时代反差强烈且怪诞的风格。这件作品所展现的是性感的单纯表达手法,还是阐述了关于爱情本质的哲学理念呢?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对寓意丰富的题材甚感兴趣,但这些独特的题材在今天却让人难以理解。 例如您刚经过展厅时所见的《小孩与鹅》(l'Enfant à l'oie)雕塑,其寓意仍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同样地,您能从离海尔玛弗狄忒雕像不远处的由顽皮的爱神厄洛斯骑于胯下、并对其纠缠不休的半人马兽雕像中获得什么提示呢?至少这个题材展现了青春年少与垂垂老矣、人性与兽性之间鲜明而有趣的对比。 路线 请您向后转,面对《小孩与鹅》雕像的,是一尊裸体女子半蹲像。 《阿弗洛狄忒半蹲像》(Aphrodite accroupie) 评论 希腊化时期的作品频繁采用了之前古典主义时期的题材,更不用说以普拉克西特利斯创作的沐浴的阿弗洛狄忒雕像为灵感而设计的各种不同姿势的裸体阿弗洛狄忒作品。 这件作品抓住了女神沐浴净身的一瞬间,予人以强烈感受。身体扭曲的姿态使雕塑家得以通过肌肤的褶痕更好地描绘其性感的丰满躯体,而娴熟地运用人体构造的技巧使雕塑看上去更饱满而和谐。女神背上搭着的手属于一个厄洛斯,其雕像现已不知去向。 这个式样被古罗马人所采用而仿制了无数的复制品,用以装饰温泉浴池。在这个展厅中,您还可以找到女神雕塑的其他代表作。 路线 从卡娅第德大厅的入口出来后,请您向右转。您穿过狄安娜大厅(Salle de Diane),并沿着奥林匹亚的残片往前走,登上两层楼梯段。您在阶梯底层看到的是《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像(Victoire de Samothrace)。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像(Victoire de Samothrace) 评论 这尊雕像是希腊化时期的原作,《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像(Victoire de Samothrace)原本矗立于地处爱琴海东北部的希腊小岛萨莫色雷斯上的万神庙里。 雕像描绘了被古希腊人称为尼凯(Nike)的胜利女神,昂首站立在战船船首,宣布战争的胜利。 根据一些风格鲜明的雕刻细节,研究学者认为这尊雕像是罗迪安人雕刻的,为感谢天神赐予这场约在公元前190年的海战胜利而献给众神的祭品。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像在1863年被一位法国副领事重新发现,当时雕像散落成了无数的碎片。雕像的右翼一直没能找到,现在您看到的右翼是根据仅存的左翼制作的石膏复制品。 胜利女神脚下的水泥底座也是于近代制作的:原本胜利女神应该翘首直接立于战船甲板上。于1950年被重新找到的女神右手(现展出在旁边的橱窗中),让人们得以重塑原作的姿势:女神高举右手,传递胜利的捷报。这座雕像曾被置于山崖高处的神庙里,在为她遮风挡雨的神殿里以倾斜的姿态俯瞰众生,因此,前来祭拜的朝圣者看到的多为雕像的左侧面,这也解释了为何她右侧面没有得到如此精心地刻划。雕塑的摆放具有鲜明的舞台效果,高展的双翼和迎风舒展的衣裙,都体现了希腊化时代的艺术风格。此外,人体的比例、身形姿态、衣服褶皱的雕刻手法以及动作的伸展,无一不是这一时代追求写实主义的见证。 路线 请走下阶梯,然后向前步入长廊走到古罗马石棺中间。在左边的尽头,您将看到一尊充满动感的大型男子雕像。 《作战的斗士》(Guerrier combattant) 评论 这件希腊化时代末期的杰出雕像原作,创作于公元前100年左右 。 这尊斗士雕塑曾被收藏于波尔格塞家族(富裕的意大利家族)别墅作为私人藏品,随后被拿破仑于1807年获得。 雕塑常被冠以角斗士的名称,但这是一个谬误,实际上在古希腊并没有格斗这项竞技场上的运动。可以想象,作品刻划的是一个正在进行格斗的斗士的瞬间动态,随时准备抵挡对手的攻击,而对手处于较高位置,很可能是一位骑士。 可以注意到,其前伸的左手握有盾牌皮带,右手所执的剑柄球饰则是十七世纪修复的部分。斗士以盾牌保护自己免受对手的进攻,蓄以反击之势;他的动作为塑造雕像的空间劈开了一道有力的对角线。 这尊雕像属于极少数带有签名的原作。在树干上,您可以看到以希腊文写就的铭文:以弗所的阿加西亚斯,多斯德奥斯的儿子所作。 雕塑的树干部分显示出这尊大理石雕像可能是以另一尊青铜雕像为灵感而制作的:青铜材质能让作品摆脱支架的承托,但大理石质地沉重易脆,需要支撑物以使其不易断裂。这也是为何众多大理石雕像以树干、支柱或另一组成部分作为主体雕塑的支撑。我们可以想见,阿加西亚斯以利西波斯的青铜作品为灵感,进一步加长了人体各部分比例的标准(canon),创作了这尊雕塑。 路线 古希腊雕像的参观路线到此结束。卢浮宫里珍藏的古希腊罗马艺术杰作数不胜数。请您尽情欣赏。如果想回到金字塔底下的拿破仑堂,您只需往下走到底层,然后穿过达鲁长廊(Galerie Daru : B展厅)就能到达。 更多内容请访问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66845234_0_1.html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08-r1326236-journals.html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