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宁之初夏(二):贺兰山脉镇北堡

宁之初夏(二):贺兰山脉镇北堡

2011-06-24lvping.com


  

    

  

      

  

    

  

        本游记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7a35e0100re2v.html

  

    

  

      

  

    

  

        从新月广场乘游2公交车,一路向西出银川城,道旁挺拔的小白杨渐渐消失,便进入了贺兰山域。这条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山脉,横亘在宁夏与内蒙交接处,车子行驶在贺兰山东侧断崖下,另一边是广漠的银川平原。只是这平原与我们见惯的川西平原春夏之交沁人心脾的绿油油截然相反,目力所限一片荒芜,遍地石砾,渺无人迹。贺兰山也不同于南方山系的青葱翠绿,几乎算得上寸草不生,只在山坳狭缝间生长着顽强的树木,无数巨石和碎石构成的山壁尖锐嶙峋,仿若刀丛剑簇,透出大西北特有的强悍之美。

  

    

  

      

  

    

  

        说到贺兰山,鼎鼎有名的自然是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当年英雄们抒发豪情最终壮志未酬的“山缺”,历经岁月的变迁,如今早已成为通途。沿着这条旅游线路,一路便要经过三个重要的“口子”,也就是诗中的“山缺”——滚钟口、苏峪口和贺兰口。

  

    

  

      

  

    

  

        我们没有在滚钟口停留,直接到达苏峪口森林公园。一路看过了贺兰山的峥嵘冷峻,苏峪口亦是林木稀少,我很奇怪,这里如何会有什么森林公园?换乘景区的观光车一路上山,7、8公里仍是灰黄色的怪石林立,几匹与山壁颜色相同的滩羊见到车子过来,不惊不咋,安之若素,行至山谷间,更可见两侧壁立千仞,想象中,倒是设伏的好地方。古来贺兰山即是征战频繁之地,自汉代名将卫青北上抗击匈奴、第一次将汉民族的军事力量深入到此开始,两千多年来,贺兰山就与东边的祁连山、西边的大青山(即著名的阴山)共同组成一道屏障,成为中原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军事力量缠斗进退的宏大战场,正如王维诗中所唱,“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千古之后,仿佛还可以幻想那时的金戈铁马之声。正因为如此,从没有到过贺兰山、也不可能征讨至贺兰山(金的老巢并不在此)的岳飞,才会写下“踏破贺兰山缺”这样富有象征意义的千古名句。

  

    

  

      

  

    

  

        及至到达苏峪口山顶,才终于可见苍松翠柏于山头间,有了一点森林的模样。不过这座森林公园的开发显然有些欠缺,勒马石、风雨亭做工粗糙,唯一显得壮观、雄跨于两山深谷间的索桥,偏又因额外收费昂贵而令人驻足。其实在我看来,这一切所谓的人文景观,甚至连森林,俱不如贺兰山本身光裸的乱石巨石,更能展现大西北与江南不一般的雄浑气度。

  

    

  

      

  

    

  

        出苏峪口,下一站便是著名的贺兰山岩画景区。岩画,即刻画在岩石上的图形、符号乃至文字等,在世界范围内广有分布,被称为远古人类文化长廊,而贺兰山岩画则被称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岩画对于考古和历史研究的价值当然是不言而喻,不过对于我们这样绝对的门外汉来说,就纯属看热闹了。

  

    

  

      

  

    

  

        而最“热闹”的应该是山谷口的“世界岩画博物馆”,看起来全世界的人类老祖宗们都喜欢涂鸦嘛,而且他们画的内容也是大同小异,人面、动物、植物、手掌印,打猎、放牧、歌舞、祭祀,不外如此。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不同岩画中多次出现的巫人像,这些怪头怪脑的人像被考学家们解读为祭祀中的巫师,可在我看来,他们的模样可不就像是穿着宇航服的航天员吗,怪不得,好些神秘现象研究者要拿这些巫人说事儿,认为他们就是远古洪荒时代曾经光顾过地球的外星宇航员呢。

  

    

  

      

  

    

  

        贺兰山岩画中没有这类“宇航员”,这里最著名的是一幅“太阳神”像,在这个每天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的地方,崇拜太阳神,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吧。只是这幅太阳神岩画的尺寸比我想象中可小得多了,而且整个贺兰山成千上万幅岩画都是简约而袖珍的,看不到什么巨幅画作,而且大多数岩画都已经风化得十分浅淡和残破了,这令我有些小小的失望。

  

    

  

      

  

    

  

        不过,话说回来,想象一下,这些刻在石头上的涂鸦,是从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留存下来的,是比那些诗歌里唱诵过的征战、山隘间飞舞过的旌旗、奔腾过的铁蹄、平原上建立过的帝国、留下过千古名声的王侯将相,更远了很多很多时光,几乎与这山脉一样亘古苍老的人类的痕迹,历经了那么久远的岁月的洗刷,今天还能静默地存在着,让我们这些后人看到一些残迹,与老祖宗们有一些隔着时空的对话,已经算是一个了不得的奇迹了吧。

  

    

  

      

  

    

  

        从岩画区出来,下一个目标就是镇北堡影视基地。

  

    

  

      

  

    

  

        镇北堡位于银川市西北30公里外。百年前,它是明、清两朝在西北边陲陆续修筑的众多兵营中的一座;后来,逐渐在风雨剥蚀中变成一个黄土地上的大羊圈子;今天,它叫做西北影视城,是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之一,是银川唯一的国家AAAA级景区,是携程网银川景点排名榜上的No.1。我们可以在银川南门广场搭乘红色的旅游中巴方便地来来往往。

  

    

  

      

  

    

  

        这个地方,在驴友们的游记攻略中,对它的评价一向两极化,好的便说它是银川最好玩的地方,看不上的则说这里一切都是人工雕琢的,没意思。其实,这就像镇北堡的前世今生一样,透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镇北堡位于银川市西北30公里外。百年前,它是明、清两朝在西北边陲陆续修筑的众多兵营中的一座;后来,逐渐在风雨剥蚀中变成一个黄土地上的大羊圈子;今天,它叫做西北影视城,是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之一,是银川唯一的国家AAAA级景区,是携程网银川景点排名榜上的No.1。我们可以在银川南门广场搭乘红色的旅游中巴方便地来来往往。

  

    

  

      

  

    

  

        这个地方,在驴友们的游记攻略中,对它的评价一向两极化,好的便说它是银川最好玩的地方,看不上的则说这里一切都是人工雕琢的,没意思。其实,这就像镇北堡的前世今生一样,透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如今每个来到镇北堡的游人,都会听到张贤亮的故事。关于他如何在一个大羊圈似的黄土寨子中发掘出好莱坞电影《碧血黄沙》中阿拉伯小集市的感觉,又是如何将这感觉成功地贩卖给与他同样审美水准的一批人,然后到现在,打造出这样一个中国版“环球影城”,今天听起来都有点像是一个传说了,既是文化上的,也是商业上的。

  

    

  

      

  

    

  

        冯骥才曾经说过,“对‘荒凉’的欣赏是一种很高的文化品位”。不得不佩服,张贤亮大概就是这种有眼光的人。他在自己的小说《绿化树》里写过以此为原型的镇南堡,还专门写过一篇《宁夏有个镇北堡》,他这样描述镇北堡的美:“两座土筑的城堡废墟突兀地矗立在我面前。土筑的城墙和荒原同样是黄色的,但因它上面没长草,虽然墙面凹凸不平却显得异常光滑,就像沐浴后从这片沙滩中一下子冒出地面,在温暖的冬日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镇北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美的震撼,它显现出一股黄土地的生命力,一种衰而不败、破而不残的雄伟气势。”一开始,这里贩卖的就是“荒凉”。

  

    

  

      

  

    

  

        但后来,如我们所知,荒凉渐渐让位于热闹、有趣。说它是银川最好玩的地方并不为过,只要你不要再固执地留恋它曾经的荒凉和纯天然。就把这里当做是中国版的初级“环球影城”吧,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牧马人”许灵均住过的土屋、“我爷爷”扛着“我奶奶”在如血残阳中走过的十八里坡、有着泼辣老板娘的龙门客栈……当然,还有紫霞仙子和至尊宝遥遥相对的那个城楼;你也可以在这里客串一把走江湖的刀客、带着驼队上路的丝绸贩子,想象着如何上演一番快意恩仇、尔虞我诈的大戏,或者,就单纯只是装模作样地当垆买酒、文革院里跳个忠字舞、花烛洞房里躺一躺拔步床、书斋里手握竹简之乎者也,谋杀掉一堆菲林,便也可以轻易寻得一堆快乐。即使不是纯天然了,至少还是纯民间,有时候,甚至还有一些拼贴的旧时记忆,带给我们点滴的温馨,我看,这也就够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发了以后查看,照片全乱了。更多完整的照片和游记请看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65083230_3_1.html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39-r1326420-journals.html2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