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禅意连绵兴福寺

禅意连绵兴福寺

2011-07-02lvping.com


  

    

  

      

  

    

  

        题记一

  

    

  

      

  

    

  

        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世上万事万物都是虚假的,一切皆为空。

  

    

  

      

  

    

  

        题记二

  

    

  

      

  

    

  

        看远,看透,看淡,皆不如“看空”;进入寺庙,体验一把禅思,其意义不在烧香拜佛,行善许愿之下也。

  

    

  

      

  

    

  

        ----------------------------------

  

    

  

      

  

    

  

        读初中时,学唐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印象殊深。一首诗还牵出一个成语 - “曲径通幽”。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011年6月15日下午四时与驴友两人进入常熟虞山北麓的兴福寺。一是天色向晚,二是大雨刚止,漫步寺中,偌大一个寺庙,除了两个女孩,没见别的游客。

  

    

  

      

  

    

  

        图一 兴福寺内两女孩

  

    

  

      

  

    

  

        悄悄朗朗,清清静静。

  

    

  

      

  

    

  

        -- 以后选一个晴朗的早晨到这里来吧。

  

    

  

      

  

    

  

        -- 是啊,来体验一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对,还有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美景。

  

    

  

      

  

    

  

        女孩之间的对话,传入我耳。

  

    

  

      

  

    

  

        心中一惊,不禁向她们发问:

  

    

  

      

  

    

  

        兴福寺就是唐朝诗人常建所写的破山寺吗?

  

    

  

      

  

    

  

        -- 是啊!(两位女孩异口同声)

  

    

  

      

  

    

  

        …………。

  

    

  

      

  

    

  

        图二 兴福寺大门

  

    

  

      

  

    

  

        天下寺庙,大同小异。

  

    

  

      

  

    

  

        一进一进的佛殿,一尊一尊的菩萨,一只一只的香炉,一排一排的烛台,一道一道的经幡......。

  

    

  

      

  

    

  

        寺还是这座寺,然而,得知常建笔下的破山寺,竟然就是眼前的兴福寺,眼前的一切便在瞬间抹上了一层异样的光彩!

  

    

  

      

  

    

  

        图三 大雄宝殿

  

    

  

      

  

    

  

        常建清晨入寺,旭日初升,树林染红。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的掩映之中。环境如此幽静,诗人惊叹陶醉、并忘情地欣赏起来。诗人举目,见寺后的青山初醒,鸟儿已在飞鸣;在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而又空明,尘世杂念顿时涤清,于是,常建写下了千古绝唱!

  

    

  

      

  

    

  

        鸟雀啁啾,山泉哗哗,烛台上的红烛的火焰,晃晃悠悠,香炉里的高香,青烟袅袅,这一切更衬托了寺庙的寂静。

  

    

  

      

  

    

  

        常建清晨入寺,我们傍晚入寺,这氛围,这幽静,大概没啥区别吧。

  

    

  

      

  

    

  

        初夏的树叶和植物,被雨水洗刷绿油油的,墙头上,屋顶上爬满了绿色爬山虎,寺内拱门的门楣上皆有题刻,一切散发着古朴气息,洗心安神。

  

    

  

      

  

    

  

        图四 爬山虎

  

    

  

      

  

    

  

        曲径通幽处 -- 走在一条弯曲的小径上,林木森森,这儿是不是常建所指的“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进入兴福寺之西北隅,花草正盛,禅房一排,这儿是不是常建所指的“禅房花木深”。

  

    

  

      

  

    

  

        游兴福寺,渐入佳境,思维也开始发散开去。

  

    

  

      

  

    

  

        夫人自退休后,学习王维的诗,爱不释手。餐桌上,我们曾无数次谈及王维的诗。

  

    

  

      

  

    

  

        王维的诗禅意弥漫,追求“空与静”的境界。

  

    

  

      

  

    

  

        “晚知清静理,日与人群疏”;“谷口疏钟动,鱼礁稍觉稀”;“禁里疏种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王维以“稀疏”写静;

  

    

  

      

  

    

  

        “夜静春山空”,“空山不见人”,“万里山河空”。-- 王维以“空”写静;

  

    

  

      

  

    

  

        “日色冷青松”“,寒山转苍翠”,“寒塘映衰草”。-- 王维以“冷”写静;

  

    

  

      

  

    

  

        “秋天万里净”,“天寒远山净”,“寒迥山河净”。-- 王维以“净”写静;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夜来”— 王维以“色”写静

  

    

  

      

  

    

  

        …………

  

    

  

      

  

    

  

        王维还以“闲居”、“闲坐”、“独坐”、“端坐”、“夜坐”等等来写静,以高远写静,以幽深写静,以纤细写静等等。

  

    

  

      

  

    

  

        漫步兴福寺,撒出去的思绪又回到了常建诗中,在一首诗中,他以“清晨”、“曲径”、“鸟性”“潭影”“钟磬音”等等写“静”。-- 异曲同工也。

  

    

  

      

  

    

  

        图五 350年的银杏树

  

    

  

      

  

    

  

        王维以禅入诗,开拓了山水田园诗的表现领域,打造了山水田园诗空明净逸的境界。其山水诗,恬淡闲远、清秀隽永,在欣赏一幅幅空灵迷朦、意象玲珑的山水风景画的同时,亦可闻禅趣之私语。

  

    

  

      

  

    

  

        --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禅意之美,溢于字里,淌于行间哦。

  

    

  

      

  

    

  

        常建也以禅入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其中一个“空”字,可抵万金。

  

    

  

      

  

    

  

        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一个“空”字,嵌在诗中,貌似不经意,其实,这表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态度和认识,他以否定的态度来表现对世界万物的否定,即世上万事万物都是虚假的,一切皆为空。

  

    

  

      

  

    

  

        “空”字既是全诗的核心,也是全诗的总纲。“题破山寺后禅院”,乃一首“佛诗”也。

  

    

  

      

  

    

  

        禅宗以“无念为宗”,要做到“无念”,首先要做到“心空”,心空就是说在与外物接触时,心不要受到外境的任何影响,而不是百物不思,万念除尽。所以,凡是“佛诗”必定追求一种“空灵”之境。

  

    

  

      

  

    

  

        图六 放生池

  

    

  

      

  

    

  

        意在看远,览物于胸;

  

    

  

      

  

    

  

        意在看透,洞若观火;

  

    

  

      

  

    

  

        意在看淡,超然物外。

  

    

  

      

  

    

  

        然而,看远,看透,看淡,皆不如“看空”也。

  

    

  

      

  

    

  

        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世上万事万物都是虚假的,一切皆为空。-- 行走于清幽的兴福寺,我一遍遍想。

  

    

  

      

  

    

  

        -- 合肥工业大学的团委副书记陈刚死了,他以决绝的方式,从12楼上“纵身一跃,凛然赴死”。他是在竞选团委书记落败后自杀的。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当官的欲望受到了打击之故。但他在遗书中自述,是因为有人设置了种种反常的程序,用不正当手段拉票,才把他排挤走的。在熟人眼里,陈刚是一个凡事皆能坚守原则与底线的人,他不可能放下身段与规则去拉票。在妻子眼里,丈夫陈刚并不是一个输不起的人。

  

    

  

      

  

    

  

        陈刚到底是“输不起”,还是“输得起”,在此没有必要探讨,甚至根本没有必要去质疑。问题的实质是:生前的陈刚怎样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若是他能从禅宗视角看待周围的一切,而认识到世间“一切皆为空”,他就真正“输得起”;

  

    

  

      

  

    

  

        -- 2011年2月22日,上海一个名叫陶校兴的大官,涉嫌受贿,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诉人指控陶校兴受贿财物共计人民币1045万余元。法庭上,公诉方宣读起诉书长达半小时,陶校兴一直很平静。而陶校兴妻子却不能自制。陶校兴被带入法庭,其妻就嚎啕大哭,试图扑向陶校兴......。

  

    

  

      

  

    

  

        陶妻大哭法庭,虽然没有报道她是否开口说话,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嚎哭的背后肯定存在悔恨的成分:当年进庙宇烧香拜佛,咋的就没有认识到:世间一切皆为空!

  

    

  

      

  

    

  

        【最新消息,一周前陶校兴被判无期,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33岁的海归博士于娟,死之前在病榻上写了好几万言的日记。在网上最受追捧的乃上面一句。

  

    

  

      

  

    

  

        为啥?人之将死其言亦善,奋斗了二三十年之后,令人感动些许欣慰的是:她终于喊出了“这些都是浮云”的心声。对“世间一切皆为空”的道理有了朦胧的认识,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遗憾的是,毕竟死得太早,她已经走到了“生死临界点”!这点具有禅味的感悟如果早来5 - 10年……。

  

    

  

      

  

    

  

        我和驴友边走边聊,结合我们个人人生走过的60多年的人生历程,人生故事,在兴福寺里,唏嘘不已。

  

    

  

      

  

    

  

        兴福寺自常建题诗后,名声远播,慕名来游寺者络绎不绝,其中不少名士骚客文人诗僧,或步韵题咏,或赋文作记,如唐皎然、吴融、皮日休,宋仲殊、李光、居简、莫俦、高翥、真山民,元周才、张著,明吴讷、魏冲、黄淳耀,清钱谦益、吴伟业、陈瑚、毛晋、邵陵、钱曾、钱陆灿、汪绎、汪应铨、王应奎、邵齐熊、邵齐然、孙原湘、翁心存、翁同龢......;

  

    

  

      

  

    

  

        清末民国陈三立、康有为、张鸿、杨圻、蔡寅、于右任等;

  

    

  

      

  

    

  

        为寺留墨题字的有翁同龢、康有为、陆抑非、沙孟海、田桓、朱剑芒、沙曼翁、赵朴初、陈从周、谢稚柳等。

  

    

  

      

  

    

  

        图七 红烛泪尽

  

    

  

      

  

    

  

        为啥常建的一首诗能具有经久不息的轰动效应?其中必有道理,这道理非诗歌描述的环境之幽美,非诗歌之意境美,非诗歌的文字美,而是因为“题破山寺后禅院”之禅意美。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

  

    

  

      

  

    

  

        抬头之间,忽见一扇拱门的门楣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四相皆空。

  

    

  

      

  

    

  

        图八 四相皆空

  

    

  

      

  

    

  

        驻足良久,一股禅意荡漾心头。

  

    

  

      

  

    

  

        【2011年7月2日上午初稿】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01-r1326911-journals.html18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