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了。一晃大半年就过去了!还是去年上半年,在北大附中网站看到北大附中要举办五十周年校庆的消息。我就在其校友会网站论坛发表一篇短文--“一个南方来的小个头”。叙述了我一九六零年如何从一个南方小县城只身一人(时龄13岁)展转数天投亲来到北京,参加了当年的小学升初中的考试。虽然两地教材不同,但我也顺利考入北大附中,成了该校一名首届初中生。在同班五十几名同学中只有我和另一位也是南方人(湖南人,现是北大法学院教授)的同学个头最矮。故同学们开玩笑说南方都是小矮子。短文发表不久,就有一位当年同班的学友也发文询问是否是“ZL”?并约校庆回母校。那还是2003年单位出差回过母校一回。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真的想回母校和当年的同学们一聚,小外孙女在2008奥运年就吵着要到北京看奥运,看鸟巢,看天安门,登长城。这次正好,我参加五十年校庆也和老伴及女儿,女婿带上小外孙女游一游京城吧!由于校庆日是十月六日。正赶上黄金周,加之女儿十月中有个考试。我就决定分二步走--我十月初先到北京参加校庆,老伴和女儿女婿带小外孙中旬后再到京。我是十月四日清晨到京,没想到W同学亲自驾车迎接!真是很不过意!一路小叙将我送到海淀的叔父家。赴京前我就打电话告知叔父我到京参加校庆的事,也是为了临时居住安顿。见了叔父畅叙一番(也有快八,九年没见了)。五号,我来到母校。校友会的老师听说是从安徽赶来的,特意破例安排我第二天在校庆的正会场一座位。六号一早,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母校-北大附中。大门楼是新建成的,已有不少校友在门前留影。校园里已来了不少新老校友。一块块展板介绍着北大附中五十年来的辉煌成绩及培养的一批批卓有成就的学子们!我漫步浏览,心潮澎湃!找到登记处,在各届登记册上查到我原班级。在我先的已有四人签到。我签到后就开始试图找一找当年的学友,签到后每人胸前贴一张写有原班级及姓名的标签。而大部分都是鬓发已白甚至全白的老人了!五十年啦!好在前面展板上介绍的北大附中建校以来评选了五十位有杰出贡献人物,其中就有一位我同班并和我当年同为小矮个的R同学。照片模样还留有当年的轮廓-四方脸上露着聪慧的眼神!人群中看到了R。我拦在前喊了一声,R一愣后看了我胸前标签后握住我手说:“哦!ZL!仔细看还真有当年的模样!(正说着,有人喊他去)中午别走,我们在一起吃饭好好聊聊!”匆匆交换名片后,R就被人领走(他要代表有杰出贡献的校友在会上发言)。我又来到大操场上的校友墙前,在我原班同学照片拼的图前签名并请一位在校的小学友给我照了张留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又看到一位似曾熟悉的身影(我在校友会网站班级注册栏看到过其照片)L。我又迎上前去问了声:“是LFY吗?”她疑惑地看了看我胸前标牌马上问:“哦!是ZL!”并告诉我谁谁来了。又领着我找到W,H,C几位同学,又找到原班主任Q老师。大家在一起小叙一番照了几张照片后,班主任Q老师提出建议,要他(她)们在京的学友一定设法尽量将我们原班的同学找到再聚一次(问了我何时离京,要安排在我离京前聚会,并要他(她)们说ZL从安徽都赶来了!)中午,在C,L俩位同学的安排下到饭店聚餐。坐下后才发现除我和W同学(63届初中),其余都是66届高中的。我和W觉得有点尴尬想走,R同学一定要我们留下,说几十年都没见过,要好好叙叙。边吃边叙,畅饮一番!R同学一再说下次聚会一定参加!过了十多天,收到校友Z(任北大附中副校长,校庆当天忙着没见到面)及其夫人C的短信和电话,邀请于24日再聚,说上次没见面的通知到了不少,听说你来了,都答应一定来。我很感动,也很想和老学友见面叙旧!(我老伴和女儿女婿带着小外孙女已于19日到京。游记另行叙)24日一早(那天北京下了一场久违的大雨,而且举办马拉松比赛,堵车堵得一塌糊涂!)。我从安贞桥乘车没走几站就堵住了。这时又在下雨!公交车走不了,打的也走不了!我只好冒雨步行!聚会还安排在北大附中。等我气喘嘘嘘地赶到时,已到了十多位学友。每个和我见面后都有一共同说法:没想到你现在长这么高!(其实我也仅一米七多点!可想我当年多矮!)大家都畅谈一番,场面很是感人!特别使我感动的是还有一位当年的好友S在聚餐时说出我不吃鱼的故事!这都是快五十年前的事!那天到了二十多位。聚餐后合影,留下通讯录后纷纷离去。我因有点伤感而悄悄离去!不知何时再相聚!(我29日离京时分别给几位在京期间给予帮助的学友打去电话告别)回到家邮箱就分别收到L,W学友发来的照片。特别感谢L学友于圣诞节发来的有声贺卡!春节,我和各位学友互发短信祝福!在此,借此文遥祝各位学友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