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2010.4.30-2010.5.5问道武当(武汉、襄樊、武当山)六日游记(下)—武当山篇 |
2010.4.30-2010.5.5问道武当(武汉、襄樊、武当山)六日游记(下)—武当山篇 |
2011-07-10lvping.com |
D4 (5/3)襄樊-武当山 起早退房后步行到襄樊中原路长途客运站,有开往十堰走高速路到过路中巴(现代商务)经停襄樊,昨天买票时被告知只有8点40分的,但是今天坐的是7点50分的车,票价都是60元,155公里,2.5小时到,停武当山门口前面20米路口(武当山进山口处)。车从武当山高速出口出来后的转弯处有一个小店,车就停那里。 到武当山后买票(140元+70元),按原来的计划是准备坐车到琼台,然后缆车上金顶,于是在往琼台的候车处等车,但是第一辆正好赶上旅游团满了,就没上,于是在原地等下一辆,车来之后也没细看,车上正好也有一个旅游团同车,路上导游介绍说上金顶的缆车今年3月份就开始停止运营,全面维修,国庆前后才开放,所以现在旅游团都不上金顶了,琼台也不去了,旅游团直接到南岩,而这辆车正是到南岩的!暗自庆幸,老天有眼!不过由此可以得知武当山管理之混乱! 于是坐车到南岩,直接到预定的百汇山庄, 住宿是250元!check in之后把没用的东西留在宾馆,背了个40L的登山包和一些东西直往南岩而去,记得当时看手表是上午10点50分左右。 南岩是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称为龙头香,据说以前每年都有人坠崖身亡,现在南岩烧龙头香的时候,安全了很多,还专门有人去旁边的房间帮你拍照,当然也是有偿服务了。 游玩南岩宫的返回路上,看到有指示牌标注有路可以直接往金顶,但是看着蜿蜒的山路,感觉不太好走,于是问了另一位带队的导游,答复说是原路返回再去金顶,于是不再犹豫,原路返回。 12点50分左右,正式踏上往金顶之路,出发点的路标上标着:往金顶4.6公里字样,三年前爬黄山时,看着路标上也是标示着500米,但是足足走了半个小时,感觉山路不能以平地的概念来衡量距离,所以估计下,这段路至少要3个小时了! 果然,一路上走走停停,遵循着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原则,不时的停下拍照,感觉速度并不快。 从南岩出发到榔梅祠的一段路都是上上下下的路,但基本以下山路为主,见此情景,心里不由得咯噔了几下,心想待会登顶返回时,人肯定是筋疲力尽,再走这段路会非常考验人! 就这样不急不慢的走着,等走到4座塔时,已经花了1个半小时,此时已经感到有点两腿发飘,体力接近极限了,问路边正在揽客的轿夫,说只走了1/3的上山路,第一次崩溃了! 咬咬牙,拖着两条酸疼的腿继续慢慢往上挪动着,走到雷公洞这里,看到有两位女士是哭着被人搀扶着下山,两条腿都是哆嗦着的,内牛满面! 在休息时听下山的学生讲,往前的岔路口两边都通往金顶,但是左面的路好走,右面的路难走,但是左面的路要长400米。 走到上清宫处,道路果然开始左右分岔,右边难走的是明代神道,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及朝圣门等景点都在这条路上;左边的是清代神道,确实要长400米的距离。根据以往登山经验,上山容易下山难,再说400米的山路不是个短距离,权衡之下,还是走了明代神道,事后来看,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明代神道确实不好走!山路又陡又窄,尤其是会仙桥到二天门这段路,都是很长的大段的连续的既高又陡的阶梯,非常挑战人的体力和意志力!和号称天下险关的天柱山东关相比,丝毫不逊色! 慢慢的上山过程中,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此时唯有咬紧牙关,拖着酸痛不堪的双腿继续往上移动,到达太和宫时,已经是下午4点左右了。走马观花,参观完太和宫后,掏钱买票(20元/人),经过紫禁城上金顶,因为时间不早了,金顶上的人很少,很幸运的是在金殿这里竟然能留下只有一个人的留影和没有人头攒动的风景照。 金殿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 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对峙。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在金顶一侧,正好遇到一个小伙子找到一位道长要拜师,从小伙子的称呼,知道道长姓丘(丘处机的后裔?)。好奇之下,停足静听,道长一番语重心长的劝解,让人颇有感悟! 然后去“武当之巅”碑这里观武著名当景观——七十二峰朝金顶,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俨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放眼望去,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因为走明代神道没有经过太和宫广场,所以没有从武当之巅碑的后面下山,还是从原路返回,在广场拍照时,看到有位小道长在玩手机,走近一看,竟然是那种后空翻诺记的N97,够新潮也够经济实力啊,看来方外之士也未能尽免俗啊~ 4点40分左右,开始从太和宫广场正式下山,经过正在维修的索道站后,便是下山路。一路下来,除了一处“百丈崖”略有些挑战外,其余的山路确实平坦很多,让我始终在怀疑是不是走错路了而直接到琼台了! 一直到走到了上清宫,才打消我心里的疑虑,确认我刚才走的就是清代神道! 下山原本是我的强项,三年前徒步上黄山的第二天,也是步行下山,全程只花了45分钟,但是此次由于前几天一直在暴走,走了太多的路,今天的腿关节已经非常的疼痛,所以不敢大步往下走,还是只能慢慢的走着,尽量减少下山对腿关节的冲击力。 带上山的2瓶水,再上金顶之前已经全部喝完,在到达黄龙洞这里时,实在饥渴难当,喝了瓶价值8元的可口可乐,补充糖分和水分。 继续往下走,不一会到了榔梅祠,这里倒是不少人都坐着休息,我知道真正的挑战开始了!轿夫们此时不失时机的吆喝起来:抬到南岩,200元一个!所谓:强弩之末,难透鲁缟。此招真的很见效,不一会就有5、6个男男女女上了轿,一个至少220斤以上的大胖子上轿后,轿夫们试了好几次,勉强才把轿子抬起来,没走几步就大呼上当,要求加钱,引得我们旁观者哈哈大笑, 回到南岩,已经是晚上7点了,回宾馆,厨方都已经不见人影,找服务员商议,最后做了碗牛肉面,29元!NND贵!等做完端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大盆!就算我饥寒交加,也只吃了一半不到一点。当晚29元一份的牛肉面吃撑死人! 在等吃饭的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一位戴着大堂经理牌子的先生来敲我房门,进门后四处张望,问同伴去哪里了之类的问题,然后介绍了电热水器使用的要点,最后说晚上这里有到房间洗脚的服务,由于不感兴趣,当时没当真,谁知道晚上9点半真的有人来敲门,那是自己感觉不太对,就没开门,后来竟然打电话到房间,回复说已经睡觉了,才作罢! 迷迷糊糊的睡到下半夜,就听到窗外风声大作,紧接着霹雳啪啦的雨点声也跟着响了起来,房间的玻璃窗也在绝望的颤抖着,感觉就像是要被风撕掉一样,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2个多小时,直到后来因为实在困得不行,慢慢的又睡着了。 总体来说,南岩宫和龙头香都是不可错过的武当经典。榔梅祠、南天门、泰常观、雷神洞、飞升崖也是值得去看看的。 D5 (5/4)武当山-武汉 早上醒来已经是7点左右了,外面的风已经停了,雨点也变得很稀疏,推窗远望,只见远处山峰笼罩在云峰中,空气非常清新。 洗漱后吃了点东西便退房去乌鸦岭坐车。7点50上了环保车,可能是雨天人少的缘故,知道8点20才开车。 车至紫霄宫,雨已经停了,下车参观,由于时间尚早,没有旅游团队,从紫霄宫大门望去,紫霄宫的主殿被云雾环绕着,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 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紫霄宫的内容也很丰富,里面早起的女道姑在清扫着地面的落叶,和昨天南岩宫的人声鼎沸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了,等我参观完出宫门,才遇到一个旅游团。 不一会环保车来了,一同上车的还有一大群着道士服的居士,操着天南地北的普通话在交流着,除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之外,还有再说下山后一定要去买房子置业,不然今后就会花更大的成本,很让人无语~车到逍遥谷后,居士们下车游玩,个人对此类景点不太感兴趣,同时为了早点赶回武汉,所以没有下车,继续往客服中心。 一路上乏善可陈,乘客们都昏昏欲睡,直到经过一个站点,司机停车让几个等车的村民上车后,情况发生了!其中有位小姐嗓门巨洪亮,从她上车开始,就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断的讲着方言,没几分钟,竟然又发生了口角,导致了我们全车的乘客在此后的一路上,同村民们一同感受了她的不满,虽然没听懂在说什么,但是过程比较令人难忘! 9点20分左右,出了武当山门,到了大巴的停车点,看见有两辆到襄樊的车停着,等我走到跟前,其中一辆发车走了,剩下的那辆车里坐了6个人,于是买票候车,不一会又来了2个人,候车人达到了8个,心想应该可以马上发车了,但是这辆12座的面包车过了半小时后还不发车,正在询问间,大概在10点半左右从十堰来了辆车,我前面的6个人坐上那辆车走了,我们被告知还要等下一班,此时我才明白我们那辆车原来是钓鱼车! 早知道这样,就坐车去武当山镇了,无奈钱也付了,只能等了,差不多11点整的样子,来了辆瑞风商务车,于是我们剩下的几个人就上了这辆车去往襄樊,NND,足足浪费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此的管理和交通状况,武当山除了名气之外,焉能吸引游客呢! 一路上风雨交加,到襄樊车站已经是中午12点35分,出站时我特意从发车区经过,想看看有没有去往武汉的车,要不然就只能去火车站买票了,幸运的是再发车区看到有一辆往武汉的车,一问还有5分钟发车,于是赶紧跑到售票处,12点40的票卖完了,于是买13点40的票,但还是上了这班车! 豪华大包磨磨唧唧的开着,只看到身边其他车辆一辆接一辆的超过,也没办法,大巴先后停了天河机场、汉口汽车站,最后进傅家坡车站是已经是晚上5点45分了。朋友一家冒着大雨总算等到我了,一起去吃了顿晚饭,把酒言欢,散席之后入住武大的四星宾馆。 D6 (5/5)武汉-上海 FM9450(12:10-13:40) 早上6点50起床,整理完行李后坐车去水果湖,早餐依旧吃的热干面,然后在周黑鸭等开门买了400多元的鸭子、鸭脖、鸭珍干,朋友接到我之后回宾馆退房,去了湖北省博物馆。 由于时间有限,博物馆其他的藏品都是一晃而过,主要看了曾侯乙墓,遗憾的是没能赶上观看编钟演奏,出博物馆直接往机场,一切顺利,返回上海。 这次很遗憾没有到武当山边上的神农架去看看,说不定能碰到传说中的野人呢!呵呵,实在没时间了,只有等下次了! 友情提示: 1、武当山最主要的景点是太子坡,紫霄宫,南岩,金顶(包括太和殿,紫禁城),其中南岩周围景观最好。但去武当山目的是看古建筑和体会道教文化,自然景观一般,所以在世界文化遗产录上,武当山是文化遗产而非自然遗产。 2、山下离武当山镇很近的玉虚宫值得一去,一般旅游团都不安排。其实玉虚宫是武当山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处道教建筑,现在虽然仅存废墟,但尚存宫墙,宫门,神道,碑亭等遗迹。看修复过的,特别是整修一新的古建筑和看废墟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官员告诫当地管理者不要试图去修复这些废墟,保护好原貌是最重要的。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45-r1327468-journals.html1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