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三上鼎湖 |
三上鼎湖 |
2011-07-14lvping.com |
今年六月,我和同事们到肇庆参观学习,同登鼎湖山。 出发前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鼎湖山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我无意中读到了谢大光那篇优美的《鼎湖山听泉》,并看了江苏李伟忠老师关于这篇课文的精彩讲授。心灵经此美文洗涤,我对鼎湖攀登充满了渴望。电视上“你喝过山泉水吗”的广告,我也看过很多次,这回到鼎湖,一定要好好看水听泉。 进入山门,我就用心倾听各种声音,到了鼎湖避暑山庄边的寒翠桥,才听到淙淙水声,凭栏可俯瞰一溪清流。我驻足良久闭目静听,清音入耳淌过心田,真是美妙的享受。 往前行,树荫愈浓,蝉鸣越闹,走过百佛洞,小路右边一条清溪越来越阔,同事沿石阶走下去涉水嬉戏。我则蹲在不同的石头前听溪水流动的各种声音,用相机一段一段录下来,沙沙的、哗哗的、咚咚的、汩汩的……听不尽,看不厌。 再前行,半山亭对面一块大石上刻着谢大光先生的《鼎湖山听泉》,我细声诵读把整篇散文看完。手机里存有这篇文章,昨晚才看过几次,但在这清新的空气里,听着远处的泉鸣,欣赏着工整的小楷,这篇散文的意境,才体会得最彻底。这样一篇美文,以前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山渐高,林愈密,不知不觉进入全国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区域,山泉的变化,也更加丰富,时急时缓,时宽时窄,时高时低,不一而足。走着看着就到了飞水潭,山边一条白练从天上飞来,飞珠溅玉落入潭中,潭水清澈见底。瀑布左边崖上有大字“喷雪”,右下边是宋庆龄书的“孙中山游泳处”,潭中巨石成岛,刻着“枕流”两字。更有两石如蟾浮伏水中,七八个不知愁滋味的少男少女坐在上面留连不忍去。站在潭边,瀑声水声人声风声,山鸣谷应,声声入耳,这是鼎湖山泉声最集中最热闹之处了。 向上攀爬,飞水潭顶的观雪亭、响水潭上的听瀑亭、双虹飞堑下的听涛亭,都专为听泉而设,坐下来四野无人时,闭上眼睛,你就可以辨出心里想听的泉音,这就是鼎湖山听泉的妙处。 从飞堑桥走回公路,沿路走一公里就直上宝鼎园。从这里往下看,鼎湖象一块碧玉镶嵌山间,湖心一岛,又仿佛是碧玉上的一块钻石,山下的泉声听不见了,一湖碧绿美不胜收,真是大美无言啊。 记忆中,这是第三次到鼎湖山了。1991年来过一次,2001年来过一次,都是夏天。十年一梦,鼎湖山水无羔,我心情却是多么不同! 2001年,则过而立。妻嚷嚷着一个假期没有出去玩,在八月底开学前的两天,我久静思动游兴勃发的,开着摩托车走了一百公里到鼎湖山,只为爬山看树。鼎湖山是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植物的丰富是地球上少有的,植物的生长有很多特异之处。进入鼎湖山景区大门,往前几十米,就有一棵名为“花心公子”的桉树, “手臂”紧紧抱着前面一棵桉树,十分有趣。半山亭处,由木棉树和龙眼树两株相偎组成的“姻缘树”,引多少青年男女眼热。庆云寺内还有两百多年前从斯里兰卡引种的两棵菩提树,沾了佛气自然不同凡响。一些有特点的树边会有个牌子提示你:依偎篇、竞争篇……一路攀登一种看大自然带给你的人生启示,的确是件有意义的事。 1991年,弱冠之年,有的是青春,有的是活力,书生意气,指点江山。半天之间不知疲倦的脚步走遍了鼎湖的山山水水,直到天湖,犹嫌不足,走下来时从另一条路探险,遇到一群迷了路的广州人,我就主动给他们带路,他们喜出望外地说:“今天我们遇到了贵人了!”还有一件印象颇深的事是当时门票是两块五,我买了票后算算回家的车票还剩五元钱,走到庆云寺我想把身上仅有的这五块钱捐给佛祖,老和尚一定要我捐十元送我一张捐助证明书,我终于没有完成广种福田的善举。 正是那一次旅行,建立了我今生与山水的痴情,正是那一次上鼎湖山,为我人生第一次长途旅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正因为三上鼎湖,又刚好十年一次,所以人生的感受来得特别深刻,也特别不同。记得《游遍天下》有一遍文章建议,二十岁到布拉格感受青春的奔放,三十岁到巴黎感受岁月的成熟,四十岁到维也纳倾听心灵的音乐。我脚步既没有那么远,心灵也没有那么广大,才四十岁,就已两次故地重游,发早生华发事业无成的多情感叹了。 岁月如流,我只能在离家不远的这座名山中寻找心灵的山水对应。知天命之年,我还会再来,那时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69-r1327874-journals.html1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