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难忘的呼伦贝尔之二 |
难忘的呼伦贝尔之二 |
2011-07-16lvping.com |
七十一岁的玛露夏阿姨身体健康,早上很早起来侍弄她的菜园子。我和她攀谈起来,阿姨的中文不是太流利,浓郁的东北口音中夹杂着很多异域口音。阿姨应该是第一代华俄后裔,她的妈妈是俄罗斯人,在她妈妈四岁时,被玛露夏的姥姥带过额尔古纳河,在中国境内定居下来。她的父亲是中国人。阿姨的丈夫也是华俄后裔,丈夫的老家是山东无棣呢! 玛露夏阿姨住的房子还保持着俄罗斯风格,纯木搭建起来的起脊结构,天蓝色的窗框,玻璃被擦拭的一尘不染,窗台上摆着两盆怒放的海棠花,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花布窗帘耀眼地悬垂着。 阿姨自己垒了个面包炉,旅游旺季,要早起给住在她家的客人们做面包,还要拎着小桶去对面的邻居家购买早上刚挤出来的牛奶,回来烧开给客人喝。 听到阿姨招呼我妻子为“姑娘”,我笑说,“阿姨,她都是姑娘她妈了……”阿姨笑着说,“俄罗斯人都这样称呼妇女的,不像咱们这里。我刚结婚时,一帮妇女坐在一起聊天,被男人们称为‘娘们儿’,我听了,当时就哭了。”哈哈,一河之隔,差距这么大呢! 阿姨房间的对面就是一个被塑料花缠绕的秋千,这也是俄罗斯民居的标志吧? 阿姨住在前院,她的儿子、儿媳和孙子住在后院,后院主要用来接待游客。宽敞的客厅里按照俄罗斯风格布置,靠墙的椅子上躺着一架手风琴,很多黑白的、彩色的照片向客人们诉说着这个家庭的过去。 和玛露夏阿姨住在一起的儿子,一看就是俄罗斯人,虽然我不知他的名字,但第一印象告诉我他的俄文名字应该是“谢廖沙”或者“瓦西里”,近似红色的头发,深凹的眼窝,硕大的肚子,泛着金光的汗毛。 昨天的晚餐,我们点了“葛得列克”( 就是炸土豆条和牛肉饼)和“苏伯汤”。今天的早餐就是面包,蓝莓酱,牛奶,鸡蛋等。 早餐后,我们和玛露夏阿姨合影并话别,阿姨欢迎我们在方便的时候再次到她家做客,我们也向阿姨发出邀请,有机会回山东看看齐鲁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阿姨欣然接受。 恩和出来,到达室韦,室韦在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入选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另一个是这里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与俄罗斯小镇奥罗奇仅一河之隔。这里还有室韦口岸,一座友谊桥横跨额尔古纳河,我国的111(1)号界碑屹立在这里。这里是需要门票的,每人20元。 室韦小镇开车转了一圈,奔赴临江。现在发现,临江和恩和的原始风貌保持较好,室韦开发的很成熟了,这也是乌力吉推荐我们分别住宿临江和恩和的缘故。 临江,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它和恩和、室韦的行政关系,总之,这是一个让人到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中午时分,乌力吉把车开进临江的“米佳家”,这也是一个俄罗斯民族家庭,米佳是第三代华俄后裔,猛的看米佳同志像是维吾尔族。最让我们吃惊的是,米佳的女儿八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可是临江没有小学,室韦的教学质量又不好,只好把女儿送到离家300多里地的额尔古纳市求学,孩子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吃住在老师家里(非免费),刚开始,孩子在学校里哭,妈妈在家里哭。 午饭后,乌力吉带我们去看月牙泡景点,这个景点处在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卖票,也不许游人进入。 乌力吉和看门人交涉无果后,带我们去了太平村垂钓。这真的是垂钓啊,垂直着鱼竿钓鱼,鱼很多,但也很狡猾,一个小时的光景,只钓上来4条柳叶般的鱼,就这四条小鱼,晚上还炖了一碗汤呢!还有5、6条鱼,眼看着咬住钩了,往上一提,它松口了…… 不带客人看月牙泡,乌力吉心有不甘。回去的路上,找了个小道开进去,他自己认为这条路能绕到月牙泡。路况不好,很长时间内只有我们一辆车,我越走心越慌。经过40分钟的独行,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乌力吉得意地笑了,月牙泡,确实漂亮。只不过此时乌云密布,小雨淅沥下起来,没有蓝天、白云,拍下的片片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但是,乌力吉那种“游客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让我们的心中充满美丽。 6点10左右,回到米佳家。米佳的妻子带我们去她表哥家参观“挤牛奶”,我也试验了一下,颇具技术含量。可真是“谁知杯中奶,滴滴皆辛苦”啊! 晚餐点了卤子面,米佳妻子的手艺不错,我们自助做了鱼汤。 饭后,在乌力吉的推荐下,我们去额尔古纳河边目睹了村民诓鱼的场景,看着河对岸俄罗斯的土地空旷荒芜,从心里感谢伟大的党带领我们奔向幸福之路。 这一晚,在静谧中睡去……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58-r1328056-journals.html1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