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庐山观止 |
庐山观止 |
2011-08-03lvping.com |
题西林壁外一首(行者) 话说这日来到庐山,确实感受风光不同。何以见得,且看“混搭”的打油诗一首,有云: 人头攒动车哄哄,各立山头价不同; 不识“砍哥”真面目,只怨身在庐山中。 对庐山的记忆,是来自纯情张瑜的《庐山恋》,其中的秀美山色和纯洁之情,成为许多人的回忆。如果仅是回忆,倒也是一抹美好,带着回忆来到 现实,可能就是撕开了一块无以复织的遮盖布。 年度工作会议,最后一站,来到庐山。上山时,已是傍晚,穿过那片茂密的森林,汽车穿越在山间曲径,让每一位来客,都充满着庐山之之行的期待。 当,我们御下长远行囊,走上庐山的街道,才发现“一切美好,都已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涩,才是今日滋味。” 狭窄的街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穿流不息的汽车,与行人狠狠地争抢着本不就不宽的路面(路两边也是停满了各式车辆)。喇叭和着嘈杂的商贩之声成为街上的主旋律;柴油尾汽毫无顾忌的裹夹行人,真透心脾;走上幽静的别墅小径,一阵阵的下水恶臭在林间飘浮;到外是星星的灯光,这是次日才看清的庐山景象,并不是美好的街市而是满山的“墅”把山挤得无处可立。穷奢极欲的人们总是把目光盯向这些有着独特资源的领地,并全力占有,如此下去,估计以后不应该称作庐山而是“墅山”了。 只有当夜的大幕张开,铺天盖地的倾盖下来,外界的喧嚣才被隔离开去,恢复了庐山的静寂与深幽。这才是属于庐山的夜,有轻轻的风,有淡淡的湿,有些许的野花香,从窗外钻进来,调皮的绕着屋子的人,给予柔柔的抚摸。 凌晨的时光,没任何兆头,突然树叶的狂噪伴随着雨滴,敲醒了本就是假眯中人,无眠的庐山一夜啊。 无论醒与未醒,这样的夜,还是很庐山的。 庐山的早晨也是静美的,即是有那多么车辆和来人的蹂躏,却仍然无法掩没庐山质朴的天然之美。为了探寻是否能找到一片未被践踏的纯净之地,我信步走到一位居民的家外,在一位早起的乡妇的指点下,独自一人,钻进后山的小路,拨开荒野小径的草芥,最后来到了庐山山顶的水库边。 这里,估计是最后一片未被庐山人所开发过的乐土了。 水库的坝上,开满了自生的野花,黄的,红的,恣意的舒展。深蓝的水,映着蓝天的云,是如此的深远。远处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在朝阳的阳映下,往天边连接过去。风是轻的,空气是暧的,山林与水云间,是鸟的私鸣与密语。闲坐坝上,发现,任何的文字来描述此时,都显得苍白和骄情。 而当我再次流落于庐山的滚滚车尘之中,才知晓,拥有这样的庐山,已经是难得的奢求。且不是每一位来庐山的人所能有的。 其后一路行来,美好的夜与晨全部抹杀得荡然无存。 庐山的车之难行,再次领略,先是排队上营运的巴士,人员密集,空气混浊(在诸如含鄱口、三叠泉等都反复着这样的煎熬);每一个景点前都是人头攒动。各景点除了昂贵的门票收费,完全谈不上有任何管理和服务引导。 从进山门开始,我们就一路在享受着庐山“砍哥”的水平与魅力。大路是我开,没钱莫进来,180元的进山费,80元的登车费,80元的缆车费,再30到60不等的进门费,如此等等。一路行来一路砍,没有现金且莫谈。庐山之行,五、六百元门票费竟然还看不完全部景点。山寨大王,哈哈,你懂的。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三叠泉山脚下的抬夫,按斤收费,人人平等。一位老友,身重二百,开价1600,8元一斤,比之现在狂飙而上的肉价,还是实惠得多!与庐山的处处银钞飞相比而言,这种人抬人的活,挣的还是辛苦钞票。从三叠泉的山脚上来,常人已是脚抽筋,腿打叠,何况是抬着人在几千个台阶拾阶而上! 中午时分,在牯岭一餐厅吃饭,走过门口,店家揽客,“给你们本地价。”待之点菜,才发现,菜单是故意翻过来装的,专供外来游客所用,本地价却是另有一本,如此玄机,只是砍哥小试一刀,点好菜,算好价,一桌被分解成二桌,呵呵,菜金多收一倍,一份鸡肉,分成二碗,双份价钱,足见国人经营之精明风范。 山涧处处,飞舞的是温柔的小弯刀,刀刀都见店家笑; 牯岭街头,弥漫的是咸鲜的纸钞光,光影飘零叹观止。 这座贴着世界文化遗产金标签的山寨,已经看不到丝毫的文化之风,而是当地政客巧取豪夺,拚命攫取的一座金矿。仅是开发还不够,恨不得掘地三尺,再细细筛过。估计,在这场贪食蛇的游戏中,是没有祖辈居住此地人的份的,据说,有关部门已在山外开发房子,要迁走当地的居民,美其名曰是保护庐山。其实,如果真是保护,只要每天少收些门票,也就荫及后人了。 碧山还被暮云遮,庐山那堪再相恋? 下山的时候,同行的友人说,古人真有远见,那个时候就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今又何人能识。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0-r1329578-journals.html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