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俄罗斯:女人美在哪里? |
俄罗斯:女人美在哪里? |
2011-08-13lvping.com |
安娜•卡列尼娜,气质高贵的美女,最后,她身着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卧轨,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她无望的爱情和生命。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并非在自杀前,目光才显得忧郁,她天生眼神忧郁,小说中的另一位女主人公吉提也不例外。 文革在复旦大学,“被参加”了一个写作小组,批判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因此,熟读了《安娜•卡列尼娜》。 令我难忘和不解的是:安娜和吉提两个美丽的年轻女性,为什么眼光皆忧郁呢?怎么样的眼神才算是忧郁呢? 存疑数十年,一朝解决。 在莫斯科地铁车厢内,对面坐着一位女孩,金发白肤,鼻挺嘴翘,典型的俄罗斯女孩,当我的目光和她的目光相遇的一刹那,心中一惊: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不就是一双忧郁的眼睛吗? 我取相机,眼神忧郁的她,嫣然一笑,眼神忧郁的脸上突然绽开微笑,这种美,见所未见,不可用语言表述。等我把镜头对准了她,笑容消失,恢复常态,目光朝下。按下快门,就有了以下的照片。 (照片:地铁目光忧郁女) 也许你会问:胆子恁大?相机正对了人家女孩? 是啊,在上海地铁,谁敢?相机对准对面的女孩,麻烦随之而生 -- 对方的反应可能让你尴尬,让你窘迫,让你 ……。此间美女恨“被拍”,甚至《美女防偷拍攻略大全》在网上也应运而生。 新浪有“镜头记录真实社会”的博客(作者“原生泰”),其中不乏美女,大多是作者街头随拍,或曰是用变焦的远距离“偷拍”,没有一幅照片是正面近距离的作品。即便是远距离的“偷拍”,有时被美女发现了,其剑眉微扬,目光“仇恨”,甚至眼角露出令人胆寒之“凶光”。请看下附照片。 (照片:原生泰的街拍照片) 俄罗斯的“国情”就不一样了。那儿盛产美女,第一天在莫斯科,团友们就发现你对准美女拍照,她们不仅没有反感,而是常常报以微笑,落落大方! (照片:你看,这位大姐笑得多自然!) ( 照片:你看,几个美女同时对你笑!) (照片:你看,小美人也会对你报以甜蜜之笑!) (照片:你看,两姊妹摆了pose,走近的你,举起相机,她们也毫不在乎,拍就拍呗!) 恰巧,我们在彼得堡的导游也叫“安娜”,30来岁,土生土长的彼得堡人士。她在中国学了三年汉语,在彼得堡做导游已经五年了。安娜汉语发音不很标准,但这不碍事,我们能听懂。 安娜做我们的导游,乃俄罗斯之旅之幸事也。-- 她既了解中国,更了解俄罗斯,工作尽职,且非常热情,有问必答。 (照片:我和安娜的合影) -- 为啥对准俄罗斯美女拍照,她们会对你微笑? -- 哎,说来话长。你们中国人不是说:一方水土养…….。(安娜一时说不下去)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接着说) -- 对!俄罗斯面积大,横跨欧亚大陆,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四通八达的河流。 所以……。 -- 所以……什么?(游客问) -- 所以比起中国人来,俄罗斯人无论男女,都高高大大的,胸襟豁达,性格豪爽,你要拍我,有啥了不起?拍就拍呗。 -- 噢!(我恍悟) -- 除了地理上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因素。(安娜继续) -- 社会因素? -- 你有没有听说过,以前俄罗斯流行一句顺口溜:男女比例才四比六,快抓男人别让他溜。 -- 没听说过。 -- 男少女多,就真的“男尊女卑”了。(安娜半认真半玩笑地说) -- 噢!(又恍悟) -- 俄罗斯女性要找到个好男人真不容易!他们爱喝酒、脾气暴、责任心差。(安娜) -- 既然俄罗斯男少女多,是不是实行一夫多妻制?(游客问) -- 没有,像你们中国一样,一夫一妻制。不过,你们中国现在存在“一夫多奶”制! 安娜一句戏言,引得众人爆笑。 -- 你对中国太了解啦!(几位游客异口同声) -- 当然啦,安娜在中国的三年不是白呆的。 -- 不过,我们俄国在人口普查中,结婚的女性比男性多出6.5万人。这说明什么问题?(安娜问) -- 这说明有好几万男人和一个以上的女性保持着实际的“婚姻关系”。(一游客答) -- 对了,这是地下的一夫多妻呀。(安娜答) -- 俄罗斯的女孩长得那么漂亮,不会有剩女的。(游客) -- 确实,俄罗斯的女孩婚前,都很美,但是婚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下子,体型变得臃肿,就有老女人的感觉了。(安娜) -- 俄罗斯少女的美,上帝也妒忌哟!(一游客) -- 哈哈哈……! -- 俄罗斯的女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安娜说) -- 我记得,你已经第三次说这句话了,为什么?(我问) -- 俄罗斯的男人好吃懒做,酗酒成性,喜新厌旧,没责任心,所以离婚率特高。离婚之后,我们女人,很少把孩子送到育儿园去,更不会把孩子判给男方。咬咬牙,自己带,把孩子养大成人。在中国离婚的,不少把孩子判给了男方,我们俄罗斯女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 闻之,众人皆内心肃然。 -- 安娜30对岁了,是否也在离婚之列?她的眼神总有点忧郁,而且每天晚上都急急忙忙赶回家……。 游客们议论着,悄悄地,人皆有自尊,谁敢向安娜提出这个问题? “忧郁”两个字,触动了我,是啊,“忧郁”从何而来? -- 安娜,不管是油画,还是现实生活,为什么俄罗斯的女性的眼睛总有点忧郁的色彩? 在冬宫的一幅少女油画前,又见忧郁眼神,我找到了一个机会,向安娜提出了这个问题。 (照片:冬宫油画) -- 俄罗斯人胸襟豁达,性格豪爽,但同时又是多愁善感,忧郁的。这跟我们的气候有关啊。(安娜) -- 怎么会呢?(我问) -- 现在是彼得堡最好的季节,白天很长很长, -- 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过一部小说,就叫《白夜》!(我说) -- 你的知识面很广哦!(安娜赞扬我) -- 他退休前,是一个教授。(一游客说) -- 哦!原来如此! -- 安娜你接着说吧。(我说) -- 到了冬季,白天很短很短,阳光无力,只有四五个小时,漆黑的夜,冰冷的雪,阴沉的天,人人感到压抑,在这种自然环境里长大的人,眼神忧郁,就很自然了吧?(安娜反问我)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真的! 我想。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不是吗?不仅仅是安娜•卡列尼娜,不仅仅是吉提,19世纪的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都曾把上流社会中的贵族小姐写得眼色忧郁,写得眼泪汪汪。 -- 美国作家罗伯特•华莱士曾经说过:“忧郁起源于俄国的自然环境――永远过不完的灰色冬季和寂寥无际的广阔平原。”(安娜又说) 第一次在白桦林小道漫步,这是怎样的滋味? 在彼得堡下榻的宾馆,在市郊,为白桦林所包围。在那儿住了两个晚上,大伙儿记不住宾馆的俄文名字,只管叫它“白桦林宾馆”。 (照片:白桦林宾馆门外) (照片:白桦林之晨) 彼得堡与上海有九个小时的时差,而且那儿正是“白夜”季。 几十年来,黎明即起,独走白桦林,密密的树林,茵茵的草地,灼灼的野花,潺潺的流水,弯弯的小道……,耳机里播放着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此曲我之大爱,不知听了多少遍。此时此地,聆听此曲,心中洋溢诗情画意,步履也平添几分轻捷。 -- 汪汪!汪汪汪! 小道前方突然窜出一只大黄狗!, 前方有一对母子,小孩见狗,后退两步。我估计,母亲要去赶狗了。没想到,母亲向儿子指了指地上的一根树枝。儿子心领神会,立刻弯腰拾起树枝,高高举起。见状,大黄狗走开了,灰溜溜地。 我感意外,这可不是中国母亲的惯常动作哦; 我始联想,安娜这两日跟我们讲起的许多“俄罗斯的女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的细节。 -- 冬季小孩在冰雪上滑倒,母亲一般都是让小孩自己从地上爬起来; -- 俄罗斯的女人有很强的自立性。在中国有一句流行语“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俄罗斯女人感到吃惊,后来又改口说,感到震惊。-- 女人咋能这样呢? -- 我们俄罗斯的女人不依附男人。(安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口吻自豪) -- 你们参观了克里姆林宫、冬宫、夏宫,还有皇村,你们看见没有,里边的每一个房间,都有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里面当“纠察”,谁要是对展品动手去摸,老太太马上会走过来。 -- 俄罗斯的女人自立到老。 (照片:角落里坐着警觉的纠察老太太) 曾经在网络上读到这样一则真实的幽默: 俄罗斯不乏“倒爷”,“倒爷大军”中男少女多。她们扛着大包小裹,穿梭于市场之间、奔走于商厦之间。你问她们:“俄罗斯男人都到哪里去了?”她们会告诉你:“男人们正坐在家里,思考如何解决国家困难的问题;男人们正坐在家里,思考如何解决家里的生计问题呢!” 听,多么意外,又多么幽默!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俄罗斯女人性格:幽默,而又自信! 花香鸟语的白桦林,百走不厌,走着,我思绪滚滚;走着,我感慨万端。 现代的中国女人已经跟男人平起平坐了,甚至在大城市里,还有点“女尊男卑”了,“家暴”,在上海的家庭,是指女人对男人施暴。可是相当多女人的骨子里是依附男人的。从物质到精神。中国女人应该争取的不能只是物质和表象上的平等,而是意识上的平等。 -- 你们中国,男人的优秀,超过了女人的优秀。 毕竟是学语言的,安娜的表达非常得体。 此言既出,团里的男性游客报以热烈的掌声。 她告诉我们,她有一个表妹,结婚后非常痛苦,丈夫不管家里事,酒后还经常打她,离婚两次,终于找到一个中国丈夫。现在她的生活很幸福。说到此,安娜露出笑容。 (照片:莫斯科大学列宁山上的新郎和新娘) 俄罗斯的男人表面上会做一些浪漫的事情,送你一束花,善于甜言蜜语哄骗女人,但他们酗酒成风,不进厨房,不做家务,脾气暴躁,酒后打老婆,在俄罗斯司空见惯。 中国的男人不酗酒(与“喝酒”是不同的概念),主动操持家务,性情温和,家庭责任心强,这些中国男人的优点都是俄罗斯男人所不具备的。 酗酒加上滥交女性,竟然使得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女性要短10年以上,这样一来,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更加严重。 俄罗斯的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渴望个性解放,希望得到丈夫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如得不到回应,就会导致家庭破裂,俄罗斯离婚率居高不下。 最近几年,俄罗斯姑娘“外嫁”成风,越演越烈,而外嫁者又往往是俄罗斯女性中的杰出者。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家杜马的关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而俄罗斯人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走进地铁车厢,仿佛置身于一个流动的阅览室。手不释卷的乘客比比皆是,他们埋头读书、看报。据我观察,其中女性居多,甚至已经退休的老太太,也经常会戴上老花镜,手捧大部头的俄国名著,津津有味地看着。 (照片:地铁车厢里的读者) 甚至在下地的长长的滚梯上(注:莫斯科的地铁在地下100多米处),也有抓紧几分钟读书看报也不少,我就抓拍到这样的镜头。 (照片:滚梯读者) 莫斯科的一个个地铁车站,宛如一座座地下艺术宫殿,华丽的吊灯、大理石的墙面和地面,富丽堂皇,集建筑、油画与浮雕之精华于一体。这在上海没有,在世界上恐怕也极为罕见! (照片:宫殿般的地铁站) 他们把新圣女公墓也建造成了一个各类材质的雕像博物馆,建造成了一个历史博物馆,建造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生活在如此环境中的俄罗斯女人们,气质高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照片:新圣女公墓里卓娅的雕像) 气质高雅,与豁达浪漫,在俄罗斯女人身上得到完美结合。 2009年3月,在三亚银泰宾馆(1/3是来自俄罗斯的游客)专有的海滩上,俄罗斯女人的“暴晒”,曾让我吃惊不小。 (照片:三亚海边日光浴的俄罗斯女士,摄于2009年3月) 此次到俄罗斯,终于明白,太阳对俄罗斯女人意味着什么。 进入夏季,阳光明媚,在莫斯科大学列宁山的观景台两旁的草地上,身下铺一小块塑料布或毛毯,穿三角裤的男土,“三点式”的女士,戴着墨镜,身边放着啤酒或书刊,或坐、或立,或俯卧、或仰卧,或是一对情侣、或是三口之家,享受着阳光浴。这是大自然的慷慨恩赐呀! -- 他们会这样说。 此刻,从她们身边走过的中国女士们,为了对付阳光,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防硒霜、墨镜、大沿帽、长袖纱……。 俄罗斯的女人还特爱幽默。 7月5日下午,走出夏宫,我见安娜带的胸牌上的照片显得“老气”。 于是,我和安娜有这样的对话: -- 你的上花园比下花园更美丽。(我指着安娜的胸牌说) 开始,安娜一愣。接着大笑,跟我说: -- 你这么幽默,在俄罗斯一定有“二奶”,“三奶”“四奶”……。 这下子,轮到我一愣了。 -- 俄罗斯的女人超喜欢幽默的男人!(安娜) -- 哈哈哈!(我明白,我大笑) 听懂我们之间对话的游客皆大笑。 -- 什么叫上花园,下花园呀?(团里一位美女皱眉而问) -- 夏宫不是分两块吗,上面叫上花园,下面叫下花园吗? (照片:夏宫的上花园) (照片:我的身后便是夏宫的下花园,远处就是芬兰湾) --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同团的美女也笑了,不过比人家慢了一拍) 黎明,在宾馆的白桦林里,我足足走了一个小时。 今天的白桦林给了我无限的快乐,给了我骤至的灵感:回到上海,一定要写一篇游记,题目 -- 俄罗斯:女人为什么那么美。 【全文完/2011年8月13日星期六黎明初稿】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58-r1330493-journals.html3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