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清盛世的余响

[游记]大清盛世的余响

2008-05-22    sohu.com

庞村,在玉林兴业县城郊约1公里处,这里保留有比较完好的清代乡村民居有30多座,最早的始建于乾隆年间,全盛于嘉庆一朝,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 这些建筑朝向基本为向南偏东,布局整齐严谨,结构大致相类,大多青砖漫地,全村鳞次栉比,气势宏大,以石板铺就的村道小巷纵横相接。屋宇之间,装饰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壁画、木雕、石雕、泥塑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研究清代桂东南乡村生活和建筑艺术的最好标本。
这些民居,是桂东南常见的一、二、三进房,三至七开间不等,规模根据各户人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能力而定,最大的有二千多平方米,小的也有数百平方米。青砖外皮到顶,内衬泥砖,重檐翘脊歇山顶,显得既沉实又灵动。屋顶下的墙头上绘有精美的裙画,多为珍禽瑞兽、山水花卉。许多装饰图案就地取材,用砖瓦组合而成,既简朴廉价,又生动多变。房子中座的正厅上,供奉有祖宗神位。
这些房子,如果按照人均面积计,显然已远远超过我们今天所定小康生活人均居住水平的数倍乃至十数倍。如果按建筑成本估算,那就更是价值不菲了,一幢房子少说要花数万、多则不下数十万元。这么多的房子,不只属于哪一家哪一户,而是分属于整个村子里每一个家庭的。也就是说,那时这里各家各户的经济收入,显然已基本解决温饱而又有相当的余裕,都能承担得起房子的建筑费用。以这样的建筑规模和生活水准来推想,把庞村称之为清代的小康之村,应该不是过分之誉。
村中规模最大、保存得也比较完好的,当数梁氏宗祠、将军第等建筑。从梁氏宗祠中的可以得知,庞村民居的始祖为梁标文,据说他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与祖母相依为命,后来到石南街上帮助广东来的一个做蓝靛生意的老板打工,他为人老实,工作勤快,老板很是喜欢,就资助他也开了间同样的店铺,由此逐步发达起来,成为一方首富。他养育有七子九女,后来陆续都在周边建起了自己的房子,组成了庞村的基本单元。
将军第为梁标文的第七子梁际昌所建,梁际昌的二儿子梁毓馨以军功晋升武功将军,他为此建了这座大宅,全宅有三进两天井,其中雕梁画栋,装饰富丽。为了预防不测,每房还暗设阁楼,相互联通,精心设计了暗藏门闩,外人很难打开。

高山村——书香门第多才俊

高山村位于玉林城北5公里,村子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全盛于在清一朝,已有近400年的历史,集中体现了两广地区的宗祠文化特色,至今仍保存着明清古宗祠12座,古民居60座150幢,砖铺巷道9条,以及戏台、石碑、古井、古墓、石墩、围墙等古建筑,总面积达八万多平方米,其中屋宇相接,巷道通连,蕴藏着深厚的居俗文化。而更令人吃惊的,是这里历代人才辈出,曾出过清代中期进士牟廷典、李拔谋等4人,明清举人21名,秀才193名,民国至今的大学生600多名。这在一个今天仍然只有3000余人的小村子而言,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高山村现在有牟、易、陈、李、钟、冯、朱七个姓氏,数百年来,各姓村民一直能够和平共处、礼仪相待,这在其它杂姓聚居的村子里,也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因为他们崇尚文化的力量,坚持读书,知书识礼,堪称书香门第、礼易传家。务农尽管是他们赖以为生存的主要手段,但他们的目光却一直望着天下、望着朝堂。在他们“耕、读、渔、樵”四个字的日常生活中,“读”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效力君国、志在圣贤——这便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理想。
即使到了“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论早已不为人们信奉的今天,我们还是没有理由去贬低高山村先人们的这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分工相对简单的封建社会里,读书当官往往就成了一个农民的儿子走出小山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使自己的才华为朝廷所认可、把自己的学识奉献于社会、既造福百姓也造福桑梓、实现个人价值并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径。无论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杜工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林则徐,不管他们抱有的政治理想如何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应该大致是相似的,而实现他们理想的途径,则除了读书,也还是读书,此外则别无选择。

转自:http://pdalin.blog.sohu.com/84755998.html2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