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旅游全攻略 蒙古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早晚温差大,冬季最低气温可至-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蒙古春季(五至六月)较短,一直到五月中旬方才天气转暖,树木发芽,草原变绿。夏季(七至八月)昼热夜凉,紫外线强,游沙漠地区尤为如此,阴雨天和夜晚时天气会骤然变凉。秋季(九至十月)天气变幻无常,有可能突然变冷,甚至下雪。冬季(十一至四月)天寒地冻,漫长的冬天几乎每天都在飘雪,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四十度。 除首都乌兰巴托外,其它主要旅游点有哈尔和林古都、库苏古尔湖、特列尔吉旅游渡假胜地、成吉思汗旅游点、南戈壁、东戈壁和阿尔泰狩猎区等。 蒙古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夏季干旱、森林火灾、冬季雪灾。 最佳旅游时间: 5月至10月是最佳的旅行季节, 如果您能容忍苦涩的寒冷的话,当然乌兰巴托在任何时侯都是欢迎您来参观的。 7月上旬蒙古国家北部的天气为最佳,并且有蒙古传统的最隆重的那达慕节日, 但这个月份也是交通运输的高峰,机票和旅店需要提前预定。 6月和9月是另人比较愉快的时间,因为游客比较适量。 9月和10月最适合到戈壁沙漠地区参观而不会被烤成面包。 在10月中旬和5月中旬,你也有可能会遇到突来的暴风雪和寒流。 根据您将去的地方、从事的活动, 以及您是否要单独行动,建议您所带最基本物品如下: 护照, 信用卡、美元或人民币现金、腰包、个人常用药品、照相机和电池、太阳镜、水瓶、保暖衣、雨衣、背包等。 通讯 蒙古的国家代码是976。 中国手机在蒙古可以漫游,用中国手机号码可直拨当地电话,6.65元/分; 拨国际电话+86加用户号, 37.75元/分; 接听9.2元/分。如果您认为用中国手机号码比较昂贵,您可以购买当地手机卡,或买长途IC卡,这样会比较经济。 中国大使馆电话11-323940,警察报警电话102; 消防电话101; 救护车电话103 。 摄影 蒙古绝对是世界上最上镜的国家之一。 自然风景、野生动物,、风俗文化给你提供很多拍摄的机会。 尽管多数类型照相机的胶片和电池在首都可买到, 但还是劝您多带来一些,以防万一。 一般情况在寺庙里不被允许摄影,但极少数情况下在喇嘛允许下可以例外。一些博物馆您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进行拍照。 外语报纸 英文报纸有二种,UB Post和 Mongol Messenger。 并且有几本介绍蒙古历史文化、乌兰巴托旅游指南等。 中文出版物有蒙古通讯社出版的蒙古消息报。 蒙古重要节日及其庆祝活动: 春节: 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国庆节-那达慕: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胜利,7月10日,在库伦(今乌兰巴托)成立君主立宪政府。后定其次日定为国庆日,即7月11日。1997年6月13日,蒙古国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蒙国庆节易名为“那达慕”。“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者娱乐,原指蒙古民族历史悠久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现指一种按着古老的传统方式举行的集体娱乐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1922年起,定期在每年的7月11日举行,成为蒙古国庆活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其他热闹过的节日 新年节日 – 12月31日-1月1 日 情人节-2月14日 国际妇女节 – 3月8日 军人节-3月18日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 饮食 有很多超级市场和市场销售从中国、俄国、东亚和欧洲进口的物品。 蒙古国内肉和乳制品比您想象的要好的多并且比较新鲜。但是到了郊区就不同了,在一些省会也许你仍然可以找到好的餐厅,但到了县一级的城市,你只能找到饼干和巧克力了。 蒙古牧民为了抵抗严寒,经常使用肥肉和高脂肪的食品来保持自己温暖和健康。如果你到了牧民家他们会热情的给你们提供上述食品,既使有些看起来引不起食欲, 但为了取乐于主人,您还是尝试一点为好。 蒙古有各个国家的餐厅,包括中国、 印度、 韩国、日本、意大利、 英国、法国、俄国、南美等国家地区的餐厅,其中中餐馆在乌兰巴托就有200多家。当然现在蒙古风味的餐厅也是很不错的。 蒙古最具有代表的传统佳肴是名叫“皓勒皓客”的烤肉,其做法非常独特,是将石头烧红后放入铝合金罐中将羊肉烤熟,只放水和盐土豆洋葱胡萝卜,味道很地道。“包得克”是另一种著名的烤肉,它是将刚刚猎杀的旱獭从颈部将内脏掏空, 然后将烧红的岩石安置入皮囊内,随后将皮囊在脖子处缝合并至入火中烧烤,待毛全部烧焦后便可食用。在牧民庆祝节日和迎接客人时会做上述两种食品。 蒙古人最喜欢喝的是咸牛奶茶, 牧民还会用他们自己独特家酿办法酿制成成为“埃勒克”的马奶酒, 酒精含量大约3, 许多牧民还会将牛奶蒸馏加工成名叫“西密埃勒赫”的奶酒,酒精含量到大约12,喝多了非常上头。 蒙古奶制品非常丰富,有牦牛、牛、绵羊、山羊和骆驼等,数量和品种非常之多,奶和酸奶、各种各样的乳酪和凝乳组成各种各样不为人所知的白色食物,因此白色被游牧人民认为是运气的颜色。虽然许多动物油脂、被发酵的牛奶和它提供了生计的咸牛奶茶不是一个普遍的节食者选择, 但它们能量和营养滋养了几个世纪的游牧人。 蒙古人认为非肉食者是不会生存的,因此在这里佛教徒也是可以吃肉的。动物的每个部份都会被使用, 或吃或使用为衣物或覆盖物。 夏季牧民不喜欢屠杀动物,因为在这些季节期间动物比较消瘦。 蒙古族风味美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愠,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肉,用手抓着吃,或手持带骨肉啃肉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扒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马奶酒之类的草原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祝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购物 有一定数量的纪念品商店,最受欢迎的是绘画、古董、工艺品、地毯、羊绒、传统蒙古衣物、皮革制品、壁挂、 明信片、鼻烟壶和木雕。爱冒险的旅客也许希望出去"大扎哈", 哪是一个巨型跳蚤市场,几乎任何想买的东西都可能被买到,但哪里总是非常拥挤,也是游客经常被扒手袭击的地方。 蒙古艺术品 雕刻艺术 蒙古族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包括石雕、木调、骨雕等。石雕多见于城市建筑物上,如明代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上;马头琴及蒙古象棋之棋子是木雕艺术品。作品生动、质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织绣工艺 包括绣花、贴花等几中,多用在服饰和生活用品的装潢上。如衣领、袖边、靴帽、毡袜、枕顶、荷包、门帘、鞍垫等,均可见刺绣的花卉、盘肠图案。工艺精湛,色泽艳丽。 蒙古包铺毡 毛绣工艺品。蒙古包内铺垫物。在羊毛毡上用本色羊毛线绣上花纹,纹样用云 朵纹、卷草纹、回纹等。一般中心为圆形适合纹样,四 角配角花,周围饰数条边缘纹样。色彩素净,纹样有立体感。多为女子精心设计和刺绣。 蒙古毡毯 织毯工艺品。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前,蒙古族擀毡制毯工艺就有很大发展, 清代已达到一定水平。毛毡装饰手法有两种:一是毛毡擀成后,刺绣各种纹样,做暗纹装饰;二是擀毡前,用毛色的对比夹擀出纹样。装饰、色彩都有明显的民族特 色。今藏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年间黄地五绳捧寿栽绒毯、黄地狮子滚球栽绒毯是当时制毯工艺的代表制品。 金银器 金属工艺品。工艺、题材大体与藏族金银器相仿。流行于华北、东北蒙古族牧区。历 史悠久。主要器具有包银镶嵌木碗、银壶、包银镶嵌木盅 及包银腰刀等。花纹繁密,多呈凸凹形压花纹。北京 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年间蒙古族錾花银匣、垒银丝包镶 木箱、金银包镶刀筷堪称精品,其中錾花银匣正面錾满 佛像及卷草纹,尤为精致。 铜器 金属工艺品。有铜火锅、铜壶、鞍花、马镫、铜铃、奶桶及铜饰件等。由民间艺人板打、錾刻制成。其中凤嘴龙把铜壶用卷草纹、莲花瓣纹与几何纹装饰。蒙医用钢勺錾刻有花鸟、盘肠、卷草等繁密纹饰。篆刻艺术有力而多变,刀法娴熟。其中铜奶茶壶最为流行。用紫铜或黄铜制作。有圆形、椭圆形、扁圆形等类。壶盖、壶嘴上用金、银或合金焊上雕制有花纹图案的装饰,兼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蒙古刀 蒙古族农牧民特需用品。一般长约20—30厘米。制作工艺精湛,历史悠久,刀刃锋利,刀 柄刀鞘上镶有银质、铜质或铝质图案,有的还配备一双象牙或檀木筷子,十分精致美观。在牧区,牧民随身携带,多用于宰羊、割皮、吃“手把肉”等。也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颇受各族人民喜爱。 马鞍 马鞍对蒙古族来说不仅是骑马的必备之物,而且是骑手和马的重要装饰物,已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马鞍的制作和装饰有久远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很多有关蒙古族的史书中都有记载。马鞍的前后鞍鞒都有各种装饰,或绘图案,或镶嵌贝雕、骨雕,还有软垫、鞍鞒、鞍韂、鞍花等处均饰以边缘纹样或角隅纹样。鞍花多用银或铜制作,软垫鞍韂多用刺绣。 图案艺术 木器彩画 蒙古族装饰彩绘艺术。随着蒙古草原藏传佛教的盛行,藏传佛教建筑彩画广泛应用于蒙古 族木器装饰,形成较有特色的民族木器装饰形式。一般用于蒙古包门、箱、柜、桌面及蒙古包内支柱。纹样多以盘肠、八结、D字纹为骨架。在骨架纹样上缠绕变化 繁密的云卷纹、卷草纹等,间绘藏传佛教装饰艺术中常见的龙凤、法螺、佛手、宝莲等。色彩多用对比色,对同 比色之间又多用多层次的退晕方法,使画面显得层次繁多而又谐调,色彩富丽。有的蒙古包支柱从柱础到天顶, 通体彩绘描金,十分精美。 蒙古纹样 蒙古族图案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丹、梅、杏花、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另有山、水、火、云之类。二为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肠、八结、方胜、龙、凤、法螺、佛手、宝莲、宝相花等。其中不少纹样同其他民族,特别是同汉族和藏族纹样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蒙古族特色。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纹样,如盘肠纹延伸再加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丰富多采。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 蒙古文书法 蒙古文书法是蒙古族书法艺术。蒙古文有近千年历史,历代蒙古族书法艺术家颇多。书法有楷、隶、篆、草、行草、狂草等形式。隶书曲直有力,篆书多变,草书豪 放,行草、狂草疏密有致、奔放自如,章法得体。 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其民歌体裁有长、短调之分。长调腔长词少,悠扬嘹亮,流传于牧区;短调则节奏规则,节拍固定,多流传于半农半牧区。蒙古舞节奏欢快,舞步轻捷,传统舞蹈有盅碗舞、鄂尔多斯舞等。说唱艺术“好来宝”、传统乐器马头琴都级具特色。 交通 和乌兰巴托市通航的城市有北京、呼和浩特、大阪、东京、首尔、柏林、莫斯科和伊尔库次克。 国际航班有MIAT (蒙古航空公司) 、 Aeroflot (俄国航空公司)、Korean air(韩国航空)和Air China(中国航空公司)。 在夏季, MIAT增加香港和新加坡航线; 并且日本航空公司(JAL) 和全日空(ANA)增加航班。 首都机场名称为成吉思汗机场,在乌兰巴托西南18 公里处。 蒙古航空公司MIAT的缩写是OM,中国航空公司Air China的缩写为CA。 北京和乌兰巴托之间的航班为: 星期一、三、六 北京-乌兰巴托, OM224 乌兰巴托-北京, OM223 星期二、五、日 北京(9:20)-乌兰巴托(11:20), CA901 乌兰巴托(12:20)-北京(2:20), CA902 旅馆 蒙古最高档饭店为4星级, 每晚收费在70$--180$之间,但如果您想省钱,有一些小宾馆价格不高,而且比较干净,如RED HOUSE HOTEL收费在20-35$,而且有中餐、桑那等. 如果您愿意体验蒙古人生活,可以在郊外的渡假村定一个蒙古包,大概收费为每晚15$,可以居住3-4人。如GREEN HOUSE渡假村就是一个离城市不远,而且风景极为优美的好去处. 蒙古货币 蒙古的货币名称为- Tug(图格里克) 。蒙古货币的发行银行是蒙古的中央银行——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The State Bank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目前流通的货币有:100、50、25、20、10、5、3、1图格里克等面额纸币,另有50、20、15、10、5、2、1蒙戈铸币。1图格里克等于100蒙戈,(Mongo). 蒙古是世界上具有几百年使用货币历史的国家之一。据文献,曾在蒙古境内生存的匈奴国开始发行使用纸币,但最早使用硬币还是在成吉思汗时代,忽必烈汗时代首次使用金、银货币。1921年3月13日蒙古独立,曾于1921年11月发行临时性可支付的证券,面额有100、50、25、10元;1924年由财政部发行证券,面额有50。25、10、5、3、1元。 1925年2月22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决定,实行货币改革;同年12月9日,蒙古工商银行(以后改名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开始发行本国的货币图格里克。在此之前,蒙古没有发行过自己的货币。在蒙古的主要外币是美元、人民币及欧元等,可以自由兑换,1 USD = 1215TUG,1RMB=150TUG,(2006年2月市场价格) 。 信用卡可以在乌兰巴托的大宾馆和部分商店可以使用,主要消费仍要使用现金。切记, 1988年前出版的美元在当地是不被接受的。 银行 所有银行均可以兑换外币,正常营业时间是上午9 点- 下午4点。 还有一些私人换钱固定场所换钱也比较方便。在省中心, 您一定将发现至少一家银行, 但他们不会能接受信用卡或旅行支票,他们也许会换钱,但交换率比首都低的多。 以下一些银行和换钱处, 位于乌兰巴托中心. GOLOMT BANK, Sukhbaatar Square. Telephone: (976-11) 311530; 327812; 311971. Fax: (976-11) 312307. Opening Days/Times: Monday to Friday 9am – 4pm ANOD BANK, Khudaldannii Gudamj. Telephone: (976-11) 312412; Fax: (976-11) 313070. Opening Days/Times: Monday to Friday 9am – 1pm and 2pm – 5pm SAVINGS BANK, Khudaldaa Street. Telephone: (976-11) 327467; 311966; 327329. Fax: (976-11) 310621; 320057. Opening Days/Times: Monday to Friday 9am – 1pm and 2pm – 6pm TRADE AND DEVELOPMENT BANK, Khudaldaa Street. Telephone: (976-11) 312363. Fax: (976-11) 325449. Opening Days/Times: Monday to Friday 9am – 12:30pm and 2pm – 3:30pm ULAANBAATAR BANK, Baga Toiruu -15. Tel: (976-11) 312155. Fax: (976-11) 325017. Opening Days/Times: Monday to Friday 9am – 1pm and 2pm – 4pm MONGOL POST BANK, Central Post Office. Tel: (976-11) 310993/310603. Fax: (976-11) 312351. Opening Times: Monday to Friday 9am – 1pm and 2pm – 6pm INNOVATION BANK, Huvisgalchid Street 5-1. Tel: (976-11) 312531. Fax: (976-11) 310833. Opening Times: Monday to Friday 9am – 1pm and 2pm – 4pm 蒙古包 它作为草原游牧人民的传统的家,被使用了几个世纪,小小的家,建筑很简单、很精采。 它是完全地可拆的,大约需要45 分钟便可安装和拆除,并很容易地被两三头骆驼或牛运走。 它冬暖夏凉,内部里面有限的空间,被游牧人民高效率地使用。它的中心是火炉,主要以动物粪或木头做燃料,由于木头非常缺乏,妇女和儿童经常的工作便是收集牛粪. 当您进入蒙古包时,妇女和儿童在的右边,这个区域包括有碗柜以及所有烹调器物和碗, 以方便为客人提供奶茶和食品,左手边是为客人的位置, 正对门方向为一家之主。 有时一个游牧家庭将有所有奶制品单独设置一个蒙古包。阳光从顶部的窗洞射入,在墙壁上移动,是一个天然的时钟,门被绘成明亮的颜色, 与毛毡的单调白色覆盖物形成对比,家具在蒙古包中通常被绘成明亮的橘黄颜色,形成突出的主题颜色. 如果您能在从乌兰巴托通往乡下的途中发现蒙古包的话,您可以有机会去参观一下,牧民是非常好客的. 马 蒙古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文化中马的成分很大,小孩从小学骑马。第12 个世纪成吉思汗就是靠马征服了世界,现代社会中马仍然是牧民的重要交通工具,没有马就可以称为牧民,他们有驾御马的天才能力,并对马非常的尊重。野生亚洲马“Takhi”现在再次被从世界各地动物园引进入蒙古草原, Takhi 马的特征是腿短和矮胖, 鬃毛柔软, 呈现美丽的黄白颜色,当前有3-4个 牧群在蒙古饲养, 您能在Khustaisn Nuruu 国家公园看到他们。 蒙古马和欧洲马相比较为矮小,但这种比较适合蒙古苛刻的气候, 可以在-30 度和气温下自己生存,并且耐力惊人,可以长距离奔跑. 敖包 当在蒙古旅行时,您会频繁地将遇到人工的岩石堆, 通常位于小山的峰顶或高坡上。 这就是蒙古人民崇拜著名的敖包。 蒙古在旅途中要在敖包前顺时针方向绕3圈,并投掷3次石块,用来感谢神赐予了周围美丽的自然并寻求旅途的平安。 一些敖包是巨大的,包括岩石、 动物头骨、伏特加酒瓶和蓝色哈达,这些巨大的敖包通常被发现在非常神圣的地点,如在通往大山、河流及湖泊的重要路口上 蒙古人家做客礼仪 草原上的蒙古人都很好客。不论是不是亲戚故旧,认识不认识,到蒙古人家里做客,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 走近营子,首先听到的是狗叫。蒙古人喜欢养狗。狗不但有护畜作用,还能传递信息。狗一叫,孩子们会首先跑出来,之后,回去向大人汇报看到的情况。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出来迎接。迎客人前,服装都会穿戴整齐。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客人要在营子外下马,牵着马进营子。客人是长辈或老人,主人要接过马缰拴在马桩上。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问候请安。 按蒙古人传统,来家就是客,一律茶、食招待。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烧茶,也得要品尝点奶食品才能上路,如果到一个蒙古人家里而什么也不吃就走,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 献茶敬酒照例以长辈、老人为先。有时也会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客人接过来茶碗来要放在长者面前。献茶要站起身双手奉上,不能坐着献茶。晚辈如果是男性,敬酒时作单跪姿势。 客人吃过茶,先向长辈一一敬酒,长辈们接过第一盅酒,照例说几句吉祥的话,用太阳指蘸酒弹酹。这时客人应该向老人献上礼物,分糖果给小孩。 客人献过礼物,主人家的家长开始给客人敬酒。如果家长年高辈长,一般会由少辈人代替。晚辈忌讳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但必须接过酒杯并酹酒之后,将杯放在桌子上。如果客人好喝酒,长辈便会借故回避,给机会让同辈人饮酒娱乐。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能同青年人一道饮酒。即使大规模喜庆,也必须按年龄、辈分、地位、性别分开坐。避席的长辈待年轻人饮到差不多时返回,与客人共同斟满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开始用饭。如果主人以整羊席待客,则先由长者动刀割肉。和客人一起吃饭的,必须是家庭主事人。 如果客人辞行,全家人会都来送别,有时主人家的老太太会用牛奶酹祝。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处是不能贸然去坐的。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被主人让到正北沿东一排坐下。不论天气多冷,不得在火盆上烤脚、磕烟袋、吐痰和进出跨越。客人的鞭子、棍子之类禁忌带入室内。 在草原的有些地区,蒙古人家妇女生了孩子,总要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如果挂的是弓箭,说明生的是男孩;挂的是红布,说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针线之意。凡遇这些标志,客人须注意,不要贸然闯进妇女坐月子的屋里。 草原骑马小窍门 游客到了草原,自然会想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驰骋一番,但很多常年呆在城市里的人却很少有机会可以骑马,所以在这里教几招起马的小窍门,仅供参考: 一、骑马前先要扣紧肚带,防止马鞍滚转; 二、骑马的姿式:握紧马缰,两脚前掌踩紧马蹬、蹬力相同,臀部不要坐得太实,身体随马的步伐摇动。 三、操纵方法:两手紧提马缰,左转向左拉,右转向右拉,需停下时双手同时勒紧,缰绳 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千万还要时常练习,要知道熟能生巧,不能只看技巧,却忘了实践。 参考网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使馆经商处:http://mn.mofcom.gov.cn 2.蒙古外国投资对外贸易署:http://www.investmongolia.com 3.蒙古国国家旅游局:http://www.mongoliatourism.gov.mn 4.蒙古国家机构网门户:http://gatel.pmis.gov.mn 5.蒙古政府:http://www.open-governmen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