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蒙古游记(三) |
[游记]蒙古游记(三) |
2008-06-10 sina.com.cn |
热情好客的蒙古牧民 到内蒙古不说一下好客的蒙古牧民那真是很大的缺憾。其实到阿尔山来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能打动人心的还是牧民的热情与真诚。可能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会感到有什么特别,而对于我们从未接触过这片土地的人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清晨,坐在大巴上听导游讲述牧民的热情接待时,我们还不以为然,觉得还会象在家常见的那样寒喧几下就完了,即使是导游讲到牧民将有马队来迎接时,我们也没有对这样的迎接场面感到会有什么的特别,因为没有见过不会有那样的体会。 我们驱车行进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时时看到两边牛群和羊群,感受草原的博大,忽然坐在车前边的人喊到,看到马队了,只见前边路边有4匹马,看到驶来的汽车,他们挥鞭让坐骑与奔驰的汽车并排跑着,只见几匹马一字排着,其中还有一名穿红色蒙古族服装的女子,在与他们一样飞奔着,草地上腾起一道道白烟。马的速度真快。这是迎接的开始,大家的情绪也随之调动起来。下车时掀起了迎接的高潮。一行人排起队,唱着蒙族的歌曲,手中拿着马奶酒,敬给远方的客人,也给客人献上雪白的哈达。我们这行人中的代表按照在车上导游教的方式,表示着感谢的礼节。手端着酒,用无名指轻轻的沾着酒,向天空和地面点去,表示对天神、地神的敬意。歌声在草原上回荡,他们就象是天生的歌手,声音高昂而悠扬。歌声表示着主人的热情,也深深的感动着每个前来的人们。 我们在这里骑马、射箭,吃了一顿丰盛的蒙古饭。骑马射箭对我这个从未来过草原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多让我着迷的感觉,因为一个是有点可怕,骑在马背上,马儿走路一晃一晃的,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没太大意思。但来到草原不骑马那不枉来一趟了吗?所以我也参与了一把。随便找了一匹小马骑上去。马儿走在草地上,一颠一颠的,像要掉下来。好在前边有牵着马走路的小姑娘,那是我们来时看到的骑在马背上飞驰的身穿红色蒙古族服装的小姑娘,手拿着缰绳,嘴里哼着草原的歌,是那样的自得。我跟在后面,听着她的歌声,难怪人们到了草原就像到了音乐的海洋,除了遍地牛羊外,还有那让人陶醉的歌声。走了一段后,小姑娘觉得这样走太没有激情了吧,她问我敢不敢让马跑,我回答担心。走的感觉还吃力呢,跑就更不行了。小姑娘看出了我的担心,但我觉得她更想让我体会骏马在草原上飞奔的感觉,因为这样才不枉这辽阔的草原。说着她要和我同骑一匹马,由她带着我跑一段。看着她那瘦小的身材,能保护我?再看看骑的这匹小马,能一下承受俩个人?我实在不想让她上来,可是她硬是拉着马儿强行上来。可能是马儿也不想让她上来吧,几次她才登了上来,坐在我的后面,手抓着缰绳,让马跑,马小跑着,看着马儿的可怜相,我说慢慢走吧,还是走着好。说实在的,我觉得骑着马,或是牵着马慢步在草原上,让思想随意的想去,在天边尽情的享受,这是再惬意不过的了。 吃蒙古饭也让我们感受了一回什么是草原风味。虽然在广阔的草原上,寥寥几个蒙古包,包不大,包内的家具用具大多数都挂在墙辟上,从内部看也不小。开饭了,上饭菜的速度也不慢,先端上来草原上常见的奶酪,让我们再品尝草原的特产。一会儿功夫,手把肉、烤羊排,马奶酒,还有吃肉要用的刀子等便摆在了餐桌上。手把肉是大块的肉,一个人一般都吃不完,但在草原上有个习惯,即使是吃不完的肉,你还可以放回去,让别人接着吃。看着这样大一块块的手把肉,虽然不是很肥,让人看着也想吃,但确实有些大,一个人吃不完,所以大家入乡随俗,又放在了盘中。吃肉用刀对我们来说也显得是那样的笨拙,看着锋利的刀,但我们拿它切肉就是切不下来,显得非常费力。牧民讲刀要向里用劲,不要因为向外而伤到别人,这是他们讲的,可见他们在生活中的体会。吃了这些肉,再喝上一口马奶酒。马奶酒真的不如白酒好喝,我觉得它有一股小时在农村喝的绿豆汤的味道,感觉不出它有什么劲。饭中主人敬上马奶酒,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小姑娘再次当起了歌手,另一个小姑娘也加入进来,把草原悠扬的歌声原汁原味的展现给我们,随着歌声的唱响,主人为每个人献上雪白的哈达,感人的场面再次推向高潮……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935130100950b.html1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