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越南柬埔寨游记之十二—会安 |
[游记]越南柬埔寨游记之十二—会安 |
2007-12-02 sina.com.cn |
10月7日星期日 早上六点十分抵达了会安,天刚刚亮,古城很安静,刚下过小雨,空气清爽怡人,树叶上闪着亮晶晶的水滴,车先停在了sinh 在宾馆对面租了两辆自行车,老板没收我们押金和护照,就交了半天的租金5000盾/辆,我很奇怪她不怕我们不还车吗?不知是因为这是越南民风最淳朴的地方,还是她看到我们就住在对面跑不掉的,反正我们踩着车一路边看边骑,在路边一个小摊吃了法棍夹鸡蛋和牛肉粉(共2万盾),吃完继续骑行,小城实在太小,一会功夫我们就来到广肇会馆前(听说如果是广东人就不收门票,看看我们的长像也假装不了,就没有进),把车停在路边,走过一个很古老的木质廊桥,一个蜿蜒的小路伸向远处,两边都是小店,卖些很有越南风情的油画,手工绣花包什么的,会安的灯笼和裁缝是很有名的,所以卖灯笼的店和裁缝店也很多,可惜我们时间不够,不然可以做套衣服,样品有不少设计做工都很棒的小礼服晚装,包工包料全部下来才2,3百元,很合算的,这成了我此行很大的遗憾(女人谁不喜欢漂亮衣服呢?这说明我是个真实的女人,耶!)骑到小河边,小小的码头挤满了人,都是坐渡船渡河的,我们在河边找了个休息的小摊,要了一杯冰椰子水和甘蔗汁(共10000盾),看着河面上忙碌的小船,确是一幅真实的生活画卷。 喝完饮料穿过一个菜市场,继续我们的小城悠游计划,这时整个小城苏醒了,游客也多起来,看着路边保存很完好的古老的街道电影院,仿佛回到70年代,耳边回荡着一首歌,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会安的宝贵在于对历史的保存完好,即使是新的建筑也清雅悦目,绝不会不伦不类的和小城的整体风格不融合,但绝不是无谓的复制和抄袭,每个楼台小院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柔和温馨。 中午的太阳终于又发威了,我们晒伤的背又在抗议。回去还了车在一旁的小餐厅吃烧烤,这里的烤肉(2万盾)是腌好后码在一个铁丝网夹里,烤熟后和一盘蔬菜,豆芽,和一小筐白色硬硬的薄饼,咬一口,咬不动也没味道,就被我扔在一边了,还有一碗清水,不知道是做什么,我用筷子夹了肉吃,味道不错,生的蔬菜也还凑合,老板娘看到我这样吃,马上过来给我示范,拿起一张薄饼在水里浸一下,折起一个边,把烤肉和蔬菜一起包在里面,饼过了水变的很柔软像春卷皮了,包好后也和春卷形状一样,沾着小料吃,味道真是赞,还好Jerry不吃肉,没人和我抢,我把桌上的柔和菜还有饼扫荡一空,Jerry点了烤小鱼一个人吃的也很带劲,饭后,买了芬达汽水会房间午休,主要是避开正午的阳光。 过了会Jerry一个人出去吃饭,回来给我带了一个小西瓜和一个大包子,包子里有肉和四分之一个煮鸡蛋,很奇怪的搭配,味道一般,西瓜还不错,可以解暑热。下午5点,太阳终于温柔了,我们便出了门,路上遇到了我们在芽庄四岛游同船的一对荷兰老夫妇,隔着马路向我们挥手,大家很兴奋的像老朋友一样聊了会就告别了,这么有缘说不定下一站还能遇到呢。我在一个路边摊吃了份鸡丝饭1.5万盾,同住的中国人向我们推荐河边的96号餐厅,说那边的拷老非常好吃,我知道会安的两大名吃是拷老和白玫瑰,但从字面上真的想象不出是什么东西,找到RESTAURANT96号,里面坐满人,我们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拷老和炸春卷,等了很久,拷老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一碗什锦烩面,里面的料很多,味道果然是名不虚传,店里已是座无虚席,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呀,吃完出来,河边的小楼全都挂上红灯笼,映着水面,光影浮动,小城静谧悠然,多希望自己不是过客,而是归人啊。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fccc87001000bvv1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