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十一月,出生的季节。 从离开家开始,每逢此时,总为自己找个离别,行走的借口,想听听时光流逝的,看看自己在世界存活的脚印。 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某个陌生角落,此情此景,总有一些是为了你而等待千年。 茶洞,这座小镇,沉睡千年后,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里,是那么恬静,那么纯粹。 十一月的季节,我又一次踏上了她的土地。 在世间,总有些人似曾相识,总有些地方魂梦想系,总有一些风景,是为了你而美丽。 淅沥沥的雨,一路陪伴着我和弟弟,洗去我们身上的浮躁与不安,滋润着青山绿水。 傍晚时分,我们走进了小镇。 路边在家门口坐着的老人,手中拿着竹条,细心的编织背篓。女人们蹲在旁边择菜,平静又充实的准备晚餐;三五成群的孩子们,追跑在狭窄的小街上,显示古城年轻的活力。 在某一处人家,准备着传统的祭祀,向鬼神祷告,祈求平安,传出的声响,让害怕黑暗的我们,那么的不安。 也只有在这,我们才回到从前,离开钢筋水泥的丛林,来到这黄泥墙,乌黑瓦,木头门的小镇。临街小摊、小铺,屋檐下挂着串串红辣椒、带藤的红薯、成扎的玉米,在这里的人们,似乎并不在意生意的好坏,摊前铺里并没有固定的人守着,当要买东西时,选好你要的,大声喊老板,自会有人热情的招呼你,漫不经心的做生意。一切是那么的纯净和朴实。 找到去年曾经住过的旅店,老板娘还是一个人打理着所有的生意,看着老板娘依旧坚毅的笑容,时光仿佛在这一年中只是停留,没有带走一丝一毫。对于我们的到来,就象对待自己的家人,做饭,聊天。弟弟是第一次来,吃过饭,急忙掏钱付帐,老板娘笑笑,并没有收下,明天一起给吧。在这儿什么都不要急,一切平静而自然。 夜的黑幕笼罩四周,小镇大部分店都已经拼好了门,敞开的房子,只剩下一个窄窄的小口,方便进出而已。我和弟弟开始漫步在古街上。晚上空气中依旧潮湿,因为白天的大雨洗去漫天的星月,我们在昏黄的路灯下行走。他探询着小镇的秘密,我寻找着昨日的记忆。 街道上是如此安静,往日奔跑的孩子们都躲藏在自己的家中,只有麻将有似去年一样喧闹,网吧依旧拥挤。现代生活娱乐方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就那么平静的走了一圈,我们回到了原地,除了听到酉水河轻轻地诉说,我们还是被黑夜遮住眼睛,依靠手电筒微弱的灯光,看不清她温柔的容貌。 半夜,窗外传来激烈的雷雨声,我和弟弟披上衣服,起来。站在四楼的走廊上,看着大雨的倾泻,看着薄雾中的路灯,迷离而摇曳,此时此刻,我们就这么静静地站着,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似乎把所有的话都已说完,世间繁华,都一去不复返。却让人如此安慰。 楼下,深邃的街道,一条安静的河,河边的没有长大的柳树。喜欢她有带着一点羞涩。 一切在雨中似乎恍然。 历史的沉淀,在雨中,向我们两个外来的陌生人倾诉着前世今生。 续: 昨夜,写了第一篇《十一月小镇》,一直都睡不着。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和弟弟站在走廊上的情景。 磅礴的大雨,似乎在向我诉说的是,千年的相思。 每个人都会有个魂梦中的故乡,你也许就是有中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如张爱玲文中的那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前年,21岁去过小镇。一年以来,总是想着那儿,走过很多地方,当22岁来临的时候,毅然决定,再次前往。希望能更深的记住它。 这就是我写《十一月小镇》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