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游记 在举国欢腾的国庆之夜,我漫步在游人如织的海河外滩广场,别有一番滋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巨大的夜明珠,它在不停的旋转,同时变换着五颜六色.象征着塘沽--这里河流纵横,滩涂广阔,气候适宜,海盐 渔业资源丰富,近海的石油,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开采前景,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久负盛名,不愧为渤海的一颗耀眼明珠! 接着,我信步来到了广场的东部,中华民族的基色--黄色是这里的主色调,代表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塘沽从成陆至今不过七八百年,自然无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相提并论,虽然短暂却又不失丰富,特别在中国近现代时候,可以画上重重的一笔:八国连联军由此登陆进攻北京;塘沽协定在此签订;这些是耻辱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塘沽是中国电信业的开端,最早的一条电缆铺设于此;塘沽久大精盐厂是中国最早的精盐厂;天津碱厂是中国最早的碱厂,其“红三角”牌纯碱质量全国第一。这些事实均可圈可点。可歌可泣,可以说,塘沽的发展史在某一方面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振兴。 与广场的东部遥相呼应,广场的西部是以蓝色白色为主色调的西方文明象征地。众所周知,天津是中国最早开埠的沿海城市之一,塘沽作为港口所在地,最县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东西方文化碰撞会怎样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不知不觉来到广场的中部,不禁眼前一亮,一个巨大的棋盘出现在眼前,有意思的是,一面棋子是中国象棋,而另一面则是国际象棋。这里的主色调也变为黄、蓝、白相间寓意着东西方文化相互包容。融为一体。的确在这片土地上,妈祖庙、教堂、清真寺互不干扰;国粹京剧与美国大片同台竞技;洋快餐与中餐馆试比高低;圣诞节、春节都欢度,迎接两个新年才是最新的时尚……塘沽影射出的是中国开放的缩影。 外滩广场的另一看点是水火交融,即可在喷泉表演的同时进行喷火表演,水映火,火衬水,本来相克的两种物质却在此默契配合,令人叹服。我忽然觉得那水是劳动者辛勤的汗水,那火是劳动者火样的热情。汗水浇不灭劳动的热情,热情煮沸了辛勤的汗水。正是这热情和汗水,构筑了飞架两岸的海河斜拉大桥,构筑了变废为宝的碱渣山紫云公园,还有这气势宏大的外滩广场。塘沽的建设者们,辛苦了。 回头望去,正是外滩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海之魂,优美的曲线向外伸展着,似浪花,象征着塘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