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发广南旅游资源发展绿色环保经济 |
[游记]开发广南旅游资源发展绿色环保经济 |
2008-05-22 sina.com.cn |
开发广南旅游资源 西安外事学院新闻专升本XXXX班 内容提要: 关键词:云南省广南县,旅游资源,存在问题,分析及开发建议。 云南省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滇、桂、黔3省区交界处,地跨东经104°31’~105°39’,北纬23°29’~24°48’,县境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总面积7810平方千米,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和沿海的重要通道。县城莲城镇距州府文山城181千米,距昆明市485千米,距广西南宁市560千米。境内居住着壮、汉、苗、彝、瑶、回、蒙古、仡佬等民族。全县辖20个乡镇,174个村民委,2000年末总人口72544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51734人,占总人口的62.3。县境属中亚热高原季风气候。全县土地总面积1170.52万亩。水能蕴藏量达51.34万千瓦,可供开发发电量24.17万千瓦。县境河谷坝区盛产水稻、甘蔗,山区、半山区主产玉米,兼种水稻、小麦、花生、辣椒、烤烟、豆类、油菜、荞子等;活立木蓄积量594.68万立方米,树木种类繁多,用材林主要有杉木、云南松、思茅松、油杉、杞木等。牧场草山宽阔。年存栏大牲畜23.7万头,其中,优良牛种高峰黄牛存栏14.3万头。广南是云南省杉木生产基地县、畜牧业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综合试验示范县、茶叶基地县和美国福特基金安王岩溶山区扶贫试验示范点,以及驰名中外的中国广南八宝贡米之乡。 广南的发展是持续的、稳定的、健康的、全面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也已见端倪。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培植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八宝风景区、坝美世外桃源等名胜旅游景区,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建设广南、发展广南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 广南县旅游资源的特征: 天下奇村峰岩洞,位于县城东南50多千米的南屏镇的崇山峻岭之中。全村6个姓氏59户285人世代和睦相处,穴居于一个高137.75米、宽126.9米、深83.4的洞内,全村“共用一片瓦,同进一道门,鸡鸣全村应,相处一家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村”。2001年7月18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世外桃源”坝美村,位于广南北部的阿科和八达2乡交界处,进村必行船,出村须渡水。村内119户壮族村民过着与世无争、男耕女织的生活,与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异。2000年以来,得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单位的争相采访、报道,中外游客纷至沓来。2001年5月,县旅游局投入了10多万元修路,添制了10多只游船,使旅游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 安王彝寨,全村90户人家,四周环境清幽,村中民风古朴,被新加坡乔治"奥里克称为“中国的旅游圣地之一”。 广南县境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平均日照1875.7小时,年平均气温摄氏16.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305天,年平均降雨量1056.5mm,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雨旱分明,雨热同季。年均相对湿度为70—80。县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气候和植被也因之具有多样性和垂直变化的特点,部分地区形成“一山分两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这些自然环境特征极有利于旅游户外活动的开展,是人体感觉最舒适(22℃左右)的旅游康乐气候环境。 莲城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南府志》载:“四周山势开敞,具有川原之象,然岗坡绵延,平壤无多,近治诸山布列,形类莲花,故曰莲城。” 莲城,唐为僚子部(侬氏据地),宋为特磨道。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土司府遗址,雄辩地证明了广南莲城是一座饱经政治、军事风雨的历史古城;迈步庄严肃穆的广南古文庙,以及其他庙宇楼阁,人们便可断定,广南莲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莲湖公园、铜鼓广场、柯仲平纪念馆等共同凸现了古城文化神韵;晚清文学家方玉润、现代诗人柯仲平,以及一大批战斗在各自不同岗位的杰出新秀人物等,共同架构了广南古城之魂。1999年初,古郡莲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旧莫历史文化名镇,旧莫位于广南县城西南部,总人口5.54万人,居住着壮、汉、苗、瑶、彝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37467人,占总人口的67.6,系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乡。境内土地面积527平方千米,海拔1000~1500米,岩溶地区占80。旧莫原本就是壮族手巾舞的发源地,今天旧莫人常跳常新,观众常看常乐;一年一度的花街节令旧莫壮家人越过越自由,越过越热闹。旧莫人即兴编谱演唱的壮族传统民歌别有一番风味,歌者热情奔放,听者如获至宝。象征旧莫人勇武精神的斗牛节也越来越盛行,越来越隆重,每逢7月16日斗牛节,不仅旧莫人欢聚一堂,而且吸引来了众多对斗牛感兴趣的中外游客。 旧莫人曾经历了穆文升索银、侬鹏出征吴三桂的著名战役。旧莫人曾经创造了悠久的古文化景观,诸如距今2000年以前的弄卡崖画、旧莫关隘、板茂白马关、旧莫桥、红石岩桥、法茂桥、派竹板、旧莫西洛老人厅、夕板风雨桥、杨家桥、汤盆护林“告白”碑、老背坡古驿道,以及现存完好、工艺高超、风格别致、占地面积2360平方米的宏大建筑物无楔楼王氏宅院等,是研究旧莫历史、发掘旧莫古文化的最好的见证。 旧莫人世代相传,创造了闻名于海内外的地方名特产品,如高峰牛、褡裢粑、花糯米、黑粽粑、西洛烟筒等,款式独特的壮族服饰,追求健康、聪慧的灵芝鞋,象征壮家图腾的狮头帽,还有那独占鳌头的民族刺绣等,一串串的名特产品凸显了旧莫文化个性,勾勒出丰富的旧莫文化景观。板榔瀑布、古乡古色的壮族民居群落,以及峻峭挺立的红石岩风景等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旧莫风光。2000年,省政府命名其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夕板壮族生态村,广南县旧莫乡夕板村距广南县城12千米,境内海拔为1000~1500米,岩溶地区占80。境内的板茂河、夕板河、拖派河汇合流入西洋江,属珠江水系。规划开发的生态园区由板构、板内、先干、者落、法弄、拖派6个自然村构成。2000年末统计,6个自然村总户数665户,总人口3205人,全部是壮族。园区内有壮族民居群落、风雨桥、老人厅、夕板古桥、老磨房、恋人坡、斗牛场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松涛柏海、红土岭、九曲十八弯、法弄峭壁、者落孤山、拖派无底洞、涌泉等,还有壮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宗教礼仪、神话传说等。 冷水沟龙脖山洞,位于县城西南6000米处的端飒冷水沟村300米处,高出冷水沟60余米,属溶洞类型。1986年,文物工作者在其1.2米深坑及洞壁胶结文化层中考察采集到陶片6件,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43件。后经文物专家对这批实物进行科学考证,确认该文化遗址的绝对年代不晚于5万年。2001年11月23日,国家考古专家王仁湘等一行7人又亲临遗址实地考察,再一次证实了遗址年代的准确性。 余家岩洞,位于八宝镇东15千米的百乐村附近,高出当地百乐小河水面30多米。1986年6月,文物工作者在该洞采集到砍砸器43件,刮削器28件,研磨石3件,砺石2件,弹丸2件,磨光石斧1件,石刻、石片若干件,还采集到部分灰陶和黑陶残片,以及鹿牙、猪牙、豪猪牙、犀牛牙等多种动物化石。经专家鉴定,该洞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绝对年代1万年以上。2001年11月24日,国家考古专家亲临遗址,实地验证了其年代的准确性。 壮族土司府,兴建于元初,位于县城北街今县第一小学校园内。曾设有大小衙门,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自元朝至民国的近700年间,土司制度世袭27代,掌管广南政治、军事、民刑、钱粮等大权。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壮族专家梁庭望提出:广南土司府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最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现在,它依然是广南众多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群。 柯仲平纪念馆,于1993年建成。1902年1月25日,柯仲平生于广南县城小南街的一个普通家庭。1916年考取省立第一中学,后来成为推动革命、影响全中国文化的“狂飙诗人”。为纪念诗人的丰功伟绩,广南社会各界损资建馆。馆内陈列着图片178帧,实物82件和《柯仲平诗文集》等12种18个版本的著作,共212册。翔实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充分展示了柯仲平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纪念馆被定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皇姑坟和皇姑庙,位于县城西郊太平寨内,死者系明末永历帝朱由榔之胞妹。当地壮族群众为纪念这位有益于当地百姓的先朝皇亲而集体为她建墓,并约定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寅”日为“接皇姑”日。 壮族花街节盛行于广南那伦、旧莫、者兔、珠琳一带。赶花街一般都要持续3天。几百年来,这些地区的壮族男女老少,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二个寅日就集中汇聚于那伦,辰日汇聚于者兔,午日结束于珠琳甲板。花街节人山人海,热闹非常。男女老少穿新衣,着花鞋;老夫老妻结伴街头,忆旧情讲史话;少男少女不买不卖,尽管谈情和说爱。花街节是老年人的开心天地,是青年鸳鸯们飞渡联姻的鹊桥。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六至十八这三天,是广南县壮族的斗牛节。斗牛以广南高峰牛为猛士、战将,作为斗牛的高峰牛是其主人及寨中人的宝贵财富,是那村、那人的象征与自豪。因此,广南壮族往往要通过斗牛这种赛事,来公开验证谁是养牛的行家里手,谁是真正的能人,于是就出现了群众自发组织的斗牛节。斗牛场面壮观而热烈,来自大村小寨的观众上万人。节前的几个月,壮家人就要想办法加强“炼牛”活力:一是选择高大、健壮、勇猛、双角粗壮且好斗的牯子;二是要精养精喂;三是将其放到一定的场合进行体能训练;四是要用刀子削尖牛角,使其锋利美观,拼斗狠准。斗牛前,村里人要做好集体捐钱的准备,万一斗牛伤了,大家买药医治;斗牛死了,大家就得另买活牛给主人;斗赢了,大家共同欢聚一餐,喝酒划拳。斗牛的胜负象征着一个村寨的兴衰与否。斗牛输了,就是寨中人输了;斗牛赢了,就是寨中人都赢了。 广南八宝放河灯,又称“盂兰大会”。正式放河灯是在农历七月三十晚,是壮族过鬼节的延续。七月十五开始,由寨中传经人于庙内咏诵经文,为死去的亡灵超度,七月三十结束时就放河灯。放河灯,是在祈求河神不要暴涨河水,不要让死去的亡灵遭灾遭难,不要再淹死活人等。投放河灯时,每户一盏,也有集体制作的大型灯具。灯用篾片捆扎,白绵纸糊裱,底部用松香与绵纸制成,内装蜡烛或油灯。日落夜静时,数万盏形状各异、光彩夺目的灯,从上游顺河缓缓而下,犹如一条夜金龙,波光闪耀,扑朔迷离。沿河两岸,人影恍惚,追灯逐影,令人陶醉在仲夏的夜晚河色之中。 踩花山,是广南苗族民间的一个盛大传统节日。传说中,是为了纪念那些在保家卫国中战死的英雄;现实中,是为了谈情说爱,求子接生。每年正月初二就开始这项活动,比较隆重的还会延长到初八至初九。节日期间,人们一般都要举行芦笙舞、倒爬杆、民间武术、斗牛、赛马、对情歌等体育和文艺节目表演。最有趣的就是对情歌,只要歌声填满花山节,苗族青年男女定会结成对对鸳鸯,众乡亲就可以等待喝喜酒了。 广南的饮食文化也是相当独特。岜夯鸡、菊花鸭、腊猪脚、凉卷粉、褡裢粑、粽粑、红团、以及“十大碗”、“八盘四醢”、“三滴水”、“满汉席”等构成了广南优秀的传统饮食艺术精品。 此外,广南各民族都十分重视春节过大年、丧葬礼仪、婚姻礼仪等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活动都以其古朴、典雅、健康的艺术方式,高度概括地体现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民族宗教信仰,陶冶了民族性灵,振奋了民族精神,维系了各民族的安定团结。 八宝省级风景名胜区,八宝镇位于广南县东部,323国道东西贯通全境,是滇东南通往两广和沿海地区的必经之地,属省级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有碧波荡漾的八宝河、神奇的双锁鳌鱼山、绝壁崖峭的青龙山、气势磅礴的三腊瀑布、威武雄壮的犀牛山、扑朔迷离的三腊溶洞、安乐溶洞、牙方溶洞、对河水景、夺目生辉的五马山天池、充满人性的孤儿井、长年风流不息的河野风洞、纪念悲剧传奇的夫妻石和虎啸龙吟的戈峰瀑布。 九龙神山,位于者兔乡政府驻地以北约12千米,海拔1937米,因山似九条苍龙含缚九天而得名,被《广南府志》誉为“郡治万山鼻祖”和广南的8景之一。主峰东南面的幽谷中有一飞泻迭荡的九龙瀑布。 七星湖,位于县城西南80多千米的五珠乡驻地以北3000米处,紧靠323国道,海拔1650米,蓄水300多万立方米,因宽旷的湖面上凸现着的7座岛屿错落有致,如北斗七星撒落于上而得名。 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异亦大,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八宝贡米,因产于广南县八宝镇而得名,色泽好,白里透青或雪白色,主要特征为粒大饱满,味香浓郁,滑润可口,蒸煮时间短,饭粒软而不烂,隔夜不硬,营养价值高。清代要岁贡百担,故称为“贡米”、“皇粮”等。1959年国庆10周年时,曾急调八宝米数千斤到首都北京,用以招待外宾。江泽民、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到文山视察工作时,都曾尝过八宝米饭。1981年,日中友协会长曾专门写信给广南县长,盛赞八宝米,并要求邮购。经过几代人的科技改良和广泛种植,八宝贡米成为广州、深圳、珠海、海南等大中城市高级宾馆招待宾客的美味食品,普通百姓也都可随时买到。2001年,获中国第三届特产文化节金奖。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de545e010009909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