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越南游记(二)河内 |
[游记]越南游记(二)河内 |
2008-03-02 sina.com.cn |
从下龙到河内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中间经过海阳省,越南国内没有高速路,大部分是中间没隔离的二级公路,因此想走快也是不可能,基本五六十公里的速度,晃的我直迷糊,中间进一个购物点儿,睁眼的功夫,就到了河内。 (河内街头的红旗与警察) 临来的时候北海的朋友跟我讲,到了河内,就有了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进河内的时候倒真没这感觉,街道是窄了一些,小小的门脸一个挨一个,爱立信和三星的广告牌一个接一个,路两边很多电线杆和很多线,有的线杆上还有老式的喇叭,街道上基本是摩托车的海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象是国内二线城市的模样,又象是98年去广州时给我的印象。 (街上的车流) 住是在一家三星的宾馆里面,让大家惊喜的是房间里竟然还有冷热空调,但随之而来却发现床上的被子象床单一样薄,整个宾馆里还没有多余的被子,咬咬牙,今儿晚上取暖基本是要靠抖了。 (暗夜的街道) 旅行团的概念基本就是要把你所有的业余时间用这样那样的事情填满,这样你就不会跑到超市里去买当地的土特产和礼品而只能在指定的购物点去挨宰,越南把中国这招学的形神俱象。刚刚洗漱完,第一个自费节目就开始了,坐越南的黄包车游河内老街。和中国黄包车不一样的是越南黄包车是游客坐前边而车把式在后面骑车。越南老街据说有三十六条,刻意保存下来,逐渐开发成为休闲区和外国旅客的住宿游览区,原来每条街都有集中贩卖的特定商品,比如说鞋街卖鞋,红木街卖红木,现在依然有这样的传统。夜色渐浓,黄包车排成一线缓慢的穿行于窄小的街道当中,河内游开始了。 (穿行于老街的黄包车) 夜晚有一样好处,能把单调的水泥颜色和阴暗处隐去,而各色的灯光又如光艳的彩衣遮蔽了斑驳的躯体,老街窄小,两辆车堪堪能擦身而过,街面上有少量的泔水和垃圾,电线密密的扯在两边,电线杆上的老式喇叭里播放着大段的越语讲话,大量的摩托车呼啸而过,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几个方向的摩托车都是穿花绕树般交织着不减速的通过,看得人惊心动魄,少量豪华的奔驰、宝马、凌志越野车夹杂在车流当中,所有的司乘人员就象弹奏钢琴那般享受着鸣笛的乐趣,谁也没有相让的意思,街边,到处是闪着霓彩的酒吧和西餐厅,里面坐满金发碧眼的游客,顺着门缝飘出香浓的咖啡味道。 (灯红酒绿的各色小馆儿)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5742f01008mho.html17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