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内印象(旧作)

[游记]河内印象(旧作)

2008-05-22    sina.com.cn

河内印象

车出友谊关,经过海关,就进入了越南。大巴沿着新修的公路向河内驶去,一路上,青山、绿水、稻浪、耕牛、小桥、流水、蓝天、白云,不时掠过眼帘,大约4个多小时,就来到了越南首府河内市。

河内位于越南民族发源地红河平原中部,在红河与墩河汇流处,因其处于红河大堤之内,所以得名。虽然贵为首都,却无法感受到大都市的气息。远远望去,并没有高耸的摩天大楼,仅有的几幢高层建筑静静地孤独着。进城的那条公路虽为越南目前唯一的一级公路,但车子就是无法跑起来,来来往往的摩托车横行霸道,成为河内留下的第一印象。

城市不大,市区林木参天,湖泊星罗棋布,环境非常优美,有“万花春城”的美誉。市中心巴亭广场,类似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这里曾经是胡志明主席宣读《独立宣言》的地方。广场上有胡志明主席的陵墓,庄严挺拔,对面是越南国会大礼堂。四周有些欧式风格的橙黄色建筑,是原来法国人统治越南时建筑的,已经成为越南政府办公地。广场附近有主席府、胡志明居住生活的平房和高脚屋。高高的主席府大楼,两旁遍植芒果树的小路、郁郁葱葱的果园,锦鳞嬉戏的池塘……无不与胡志明在这里生活的那段平凡岁月密切相关。

主席府在法国对越南进行殖民统治时期曾是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府。1954年抗法战争胜利后,胡志明主席于当年12月住进了主席府。但是并没有住进主席府的大楼,而是把当年法国电工居住的三间平方打扫干净,作为办公室、卧室和餐厅。1958年5月,胡志明搬进了主席府庭院内新建的一栋高脚屋。这是一栋木质结构的两层建筑,外型与革命前胡志明主席在宣光省根据地居住过的傣族高脚屋相像。楼下四周没有围墙,用几根木柱支撑,中间还摆着一张长桌,周围有12把木椅,是越共政治局开会的地方。楼上是胡志明主席的办公室和卧室。

从越南政府后来修建的铁制阶梯上楼,透过窗户,我们清楚地看到胡志明当年简朴的生活寝具情况: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小办公桌和一把藤椅,没有沙发。屋内有一个书架,摆放着各种书刊,其中有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学习》杂志和中国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书架上有一台旧打字机,胡志明经常用这台打字机打印书信和为报刊撰写文章。卧室里只有一张木板床,铺着凉席,摆着枕头和白布床单,床头柜上有一个小暖水瓶和小闹钟,都是中国产品。

高脚屋里设施很清贫,没有卫生间和自来水,更没有厨房和餐厅。胡志明用餐都得从高脚屋走到当年法国电工的平房内用餐。据导游介绍,胡志明生活非常朴实,日常穿着和普通农民没有两样。衣柜里只有一套黑色毛呢制服,一套棉衣和一双用汽车轮胎制底的“抗战鞋”、一双木拖鞋和几件越南农民日常穿的无领棕色布衫。看着这朴素的一切,令人从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敬意之情。难怪,在胡志明逝世30多年后代今天,越南人民谈起他还总是充满一种崇敬。

河内湖泊众多,有西湖、还剑湖等,波光潋滟,美不胜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南不少人信奉佛教,河内就保留了不少寺庙,并且一律用繁体汉字书写庙名和对联,置身期间,仿佛在国内一般。河内街道不少,过去,不少街道以集中交易的货物命名,如今仍保留了不少,如棉行街、纸行街、帆行街等。成为河内的一大特色。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a44b3010007y1.html2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