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之一:南宁 初到南宁,广西同行就自豪的介绍:“云南有春城-昆明,广东有花都-广州,我们广西有绿城-南宁”。听后不以为然。然而12月3日下午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领略了南宁市无处不在的绿。无论是在东盟会展中心、绿园山庄所处的新城开发区,南湖公园边政府机关所处的新老城过渡地带,还是在南宁饭店等老城繁华商业区以及穿城而过的邕江两岸,整座城市的入城通道、大街小巷、办公区、居民区、城市广场、城郊公园都种有品种繁多、高低错落、红绿相交的花草树木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让我们体会到南宁人创建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的信心与决心。南宁人在千方百计的绿化南宁市的每一寸土地,用绿树红花装点他们的家园。 印象之二 : 岜盆精灵 由南宁西行80余公里即到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岜盆片区。穿过山洞进入“弄”里(广西人称四周石山围住中间一有土的空地为弄),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指示下,我们惊奇的发现远处石崖上的岜盆精灵――白头叶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正在山顶和石崖间觅食戏闹;一会儿窜上树梢大把捋食树叶后快速回到石崖上的山洞,一会儿又爬上山顶巨石向下张望山“弄”空地上指指点点的人们。从望远镜中可清清楚楚的看到它们在巨石上龇牙咧嘴的吼叫,似乎在呐喊:人啊,你们是我们的朋友吗?哪里还是我们的家?…… 印象之三: 弄岗树王 车出龙州县行驶在崇左的甘蔗林里(崇左市是全国最大的蔗区,产量占全国的1/3),窗外一片翠绿。大约2个小时后,远处的喀斯特石山清析可见。此时,车在一山间壮族村寨前停住,下车后典型石灰岩季雨林即印入眼帘,林中那高大挺拔的巨树异常醒目。同行的广西林勘院谭副院长指着此树说:“它就是弄岗树王-我国的蚬木王(全球易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爬上山,走到树脚,发现它需四五个人才能合围过来。广西张副局长扶着树说:“它有两千多岁了,我们在它面前都是年轻人呐。……” 印象之四 : 潘文石改称号 对保护大熊猫感兴趣的人可能都知道一个人:潘文石(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他被人们誉为大熊猫之父,但他自己并不喜欢此称呼。在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弄宫片区的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里,潘院士作了即兴演讲:我对大熊猫作了25年的研究工作,掌握了一些情况,有人就把我称作什么大熊猫之父,我不认可。我认为科学界里没有绝对权威,科学随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对于大熊猫的保护,我就不赞同有些领导和学者极力推行的做法,如采用基因技术保护大熊猫,而不是保护其栖息地。试想,如果我们的后代要看动物就只能指着标有编号的试管说:这是老虎那是狼。这有多么荒唐!我想其他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也是一个道理。因此,出于对一个学术问题的兴趣,1996年我和我的学生们开始研究白头叶猴,现在我天天和这些白头叶猴族群打交道,关心它们的吃、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