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中选方案公布

[游记]上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中选方案公布

2008-05-22    sina.com.cn

素有“亚洲第一弯”之称的上海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于今年2月23日开始拆除。亚洲第一弯的拆除,标志着上海外滩滨水空间改造正式开始。改造后的中山东路的过境交通转入地下,地面道路宽度大大减少,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与此配合上海市规划管理部门启动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来自中、美、德、澳等国的10家设计单位被邀请参加方案征集。随后4家单位被选中参加第二轮方案深化。最终由哈佛大学教授阿里克思·奎戈(Alex
Krieger)和麻省理工大学讲师赵亮博士领衔的美国Chan Krieger Sieniewicz
(CKS)
公司荣获第一名。方案提出一个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将外滩历史街区和黄浦江滨水地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目前的外滩虽然有一条宜人的滨江步行道,但是10车道的中山东路和消极绿化空间将水滨和城市腹地生硬的隔离开来。防洪空箱和街道之间的高差也阻隔了城市和水滨,使人们无法尽快登上滨江步行道饱览江景。借助世博会的契机,上海决定在外滩建设地下通道,将中山东路的过境交通转入地下,为地面提供更多的空间。未来的外滩道路宽度大大减少,为建立城市和水滨联系奠定了基础。
这次方案征集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一机会,重新规划设计外滩地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在详细深入地国际经验比较和研究了上海的历史和现状之后,CKS团队提出了十大目标指导设计:

1. 在城市肌理与外滩滨江步行道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2. 创建新的景点和设施来提升外滩沿线的活动的多样性

3. 提升外滩保留纪念建筑和特殊空间的环境质量

4. 在外滩沿线增加零售,餐饮以及休闲娱乐空间机会

5. 创建更具特色和多样性的绿色空间

6. 创造与水面更直接的联系

7. 提升沿中山东路和穿越中山东路的步行体验,服务不同交通需求

8. 通过建造六个具有特殊品质的空间减少1.8公里长外滩的单调感

9. 通过合理的分期施工保证项目主体在世博会前完成

10. 可持续环保设计

外滩沿线的建筑代表著二十世纪上半页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的最高质量。这些建筑不仅经过周密的规划,还具有多样性和丰富的细节。这些建筑和它们之间的空间为外滩的天际线带来了音乐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可惜的是,目前这种城市肌理与黄浦江滨之间被道路和消极绿化隔离开来。这两个上海滨水区最重要因素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上海城市腹地的活力到这里嘎然而止。CKS方案的最大特色就是重建城市和滨水地区的联系。作为参加美国波士顿大开挖工程(The
Big Dig)的主要规划师之一,CKS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联系方式:

1.
将中山东路街道和滨江步行道标高用一系列步行天桥联系起来。从城市中来的人群一过中山东路,一系列台阶和天桥就将他们迅速带到滨江步行道的高度。在这里,浦东的天际线已经先行呈现在眼前,黄浦江也似乎近在咫尺。
这样一来,滨江步行经验就拓展到中山东路边上。在南京路周围通过外滩空箱和新设计的桥来围合出一系列三面围合的庭院,桥下设置了商业零售空间。这些具有宜人尺度的院子提供了餐饮、纳凉、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2.
城市和水滨的另一种联系是从中山东路人行道到滨江步行道之间的一系列缓坡。绿色系统由朝不同方向折叠的草坡组成,
坡上种植着各种植物。在这里可以举办野餐和休息。在折叠的地表面上的草坪与花园形成沿江的带状公园。上面的小路和成排的树木联系着中山东路和江滨。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小径到达滨江步行道上。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e96201008ke3.html25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