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迪拜游记(二) |
[游记]迪拜游记(二) |
2008-03-17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迪拜游记(二) 休息得不好,但工还是要照做。与先前来的同事会合,得知早上十点开会,地点就在Bur Juman。Bur Juman一边是购物中心,一边是商务楼。我们的客户在Bur Juman商务楼的26楼,是最高层。从他们的office向外眺望,发现这一区的建筑很有奇特,都是七八层左右的方形楼,如同一个个火柴盒,被一条条整齐划一的街道分割成诸多小块,楼房与街道之间没有任何阻隔,抬脚出门就上大街。从空中看下去,像极了Sim City游戏里的城市规划。这些火柴盒不是私人公寓,就是Hotel Appartment (应该叫公寓式酒店吧),看起来差不多,分不清谁是谁。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昨晚那位印度老兄找酒店找得如此辛苦。 火柴盒式的公寓 之所以这么急着开会,是因为另一家集成商的负责人明天要回奥地利。他见面时开玩笑说:“等你等的我都和太太吵架了。今天我可以给你24小时,但明天我一定要走。”系统测试涉及三家系统,我们负责AV,奥地利这家公司负责RFID,还有当地阿布扎比的一家公司负责语音识别。虽说之前的通讯协议都有书面定义,但三个系统从没联过。只有一天时间测试,大家心理都没底。但测试结果还不错,基本没问题。奥地利人临走前我问他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他说他太太绝不会让他再来这个鬼地方,以后就skype吧。他把他的skype ID给我时神秘地说:“你决不会忘记我的。”我一看,“man from mountain”,我知道他说的moutain是Apls(阿尔卑斯山),就问他:“每个奥地利人都来自Alps,为什么就你是man from mountain呢?”这下他更得意了:“因为我是奥地利第一个用skype的人。” 奥地利人走后,我和来自阿布扎比的年轻人聊天,本以为他是本地人,可以通过他了解迪拜。谁知他是埃及人,不过是在阿布扎比出生长大,后来又回埃及上大学,大学毕业再回阿布扎比做工,也够能折腾的。不过他说他不喜欢迪拜,因为迪拜太吵。阿布扎比没有迪拜的国际化,没有迪拜的飞速发展,但那是一个安静的城市,他喜欢。从他那了解到,迪拜的发展也就是近十年的事,一个从前的中东小城,自从五十年代发现石油,从一片沙漠上奇迹般地冒出了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城市,吸引全世界各种不安分的人来这里寻找他们心目中的天堂,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迪拜本地人口占不到20,超过80的人是外国人,英语成了这里的通用语,这个迪拜特色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在迪拜,到处都是建筑工地,一栋栋摩天大楼随时准备拔地而起,迪拜政府有钱,而且鼓励天才建筑师门的奇思怪想,所以在这里经常看到大楼都是拧着建的。 因为是星期四,大家上班都很放松。这里星期五星期六是休息日,所以星期四一下班就是周末了。每个地方的上班时间都是这么写的:从星期天到星期四几点几点,刚一看到,还真有点转不过来。 下了班一行五人去吃晚饭,找了一家菲律宾餐厅,点好菜后,却只要了三碗米饭,我还以为有谁在绝食呢。等饭上来才知道,五个人能吃完三碗米饭就不错了。这里吃的东西比新加坡贵一倍,但量也多得多,估计是按欧美人的胃口定的。说到吃饭本不该提厕所,但它们有联系,不提不行。这里厕所的小便器装得特别高,可能也是按欧美人身高定的,个子矮的上厕所估计都尿不着。 吃完饭大家一起去逛超市,有些在这里打持久战的战友已经开始自己开伙做饭了,原材料基本上都在超市采购。一个同事考我:“你说这里有没有卖猪肉的?”我说穆斯林国家不是不让吃猪肉吗?他并不搭话,却把我领进超市里的一个隔间,让我大开眼界,只要是猪身上有的,这里都有卖。同事说:“这个地方的奇怪之处在于,酒不能在家喝,只能在饭店喝。猪肉却只能在家吃,不能在饭店吃。”说的跟绕口令似的。但也不难看出迪拜政府的开明及灵活。 说到在酒店做饭,的确很方便。因为是公寓式酒店,套房里有一个大厨房,冰箱,电磁炉,烤箱,微波炉,各种锅碗瓢盆餐具,一应俱全。同时还有洗衣机,烘干机,凉衣架,电熨斗,大阳台,客厅卧室都很大,居家过日子都不成问题。就是价格贵了些,一套一天600到700 Dirham。
|
转自:http://xiuping0121.blog.163.com/blog/static/8468348200829583669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